可能前幾年還會有一些人稀奇,現在大媽跳廣場舞,已經不是什麼奇事了,基本上很多小區廣場或者公園裡面,都或多或少的有人在跳廣場舞。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雖然也有男性跳廣場舞,但是大多數都是女性,大叔們都愛去下棋打牌,在大媽的認知裡面,就覺得生命在於運動,多活動一下才能身體健康,長命百歲,老大爺們就不服氣了,誰說的,靜止不也是能養生嗎?看看大傢伙,也就下下棋,自由自在的,身體不也好好的。
這兩種說法,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誰也說不過誰,那到底是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止使人長壽呢?有專家在跟蹤研究千名長壽老人之後,得出了一個答案,運動和靜止,是兩個相互對立的面,不管是運動還是靜止,都會對大家的壽命帶來影響,大家不能簡單地去用同一個標準來要求自己,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調整運動或者靜止的時間,想要延長自己的壽命,不管是運動還是靜止,都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1. 正確的運動才能使人長壽
其實不管大家有沒有去做一些體育項目,大家的身體,都是處於運動過程中的,因為人體內的器官,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運動,細胞也在不斷的新陳代謝,很多器官使用都是有一定壽命的,所以自己用的太多,也有可能會縮短自己的壽命,正確的運動才能使人長壽,運動需要掌握好度量。
大家的本意,肯定都是想要通過多鍛鍊,來讓自己的體質增強,一些器官的功能得到增強,但是高強度的運動並不適合所有人,如果自己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等,長時間地去進行一些高強度的運動,不但收穫不了運動給身體帶來的好處,還會給身體安全帶來一定的威脅,所以運動也要區別對待,中老年朋友想要運動時,儘量避免做一些劇烈的運動,可以選擇快走等方法,每天都堅持鍛鍊一次。
2. 靜止不代表完全不動
老大叔們下棋逗魚,的確也活得挺好的,每天也感覺到開心快樂,所以大家也不能說,靜止就不能使人長壽,而且隨著年齡變大,身體也在逐漸衰老,靜養,也算是順應規律的一個選擇,最為關鍵的地方,就是大家如何去理解「靜止」的含義,靜止,不是就代表著大家可以完全不動,就比如打牌和下棋,雖然不是特別劇烈的體力運動,但是大腦也是在不斷的思考,從這個角度來看,也是符合養生的意義,對預防老年痴呆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還有很多人其實就是喜歡偷懶,才會打出靜止使人長壽的口號,這樣自己就能不鍛鍊,其實這對身體健康是有一定危害的,靜止,不能真的啥也不做,到頭來自己的體質只會越來越差,例如瑜伽、打坐這些運動,其實也能相當於是靜止,不會像劇烈運動那樣,讓人滿頭大汗,也能起到鍛鍊身體的目的,讓自己的情緒和心態更加平穩,這些才是正確的靜養方式。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生命在於運動很有道理,但是大家需要掌握好度量,不能過度運動,年齡稍大的人,想要選擇靜止養生,也不能就完全不動,相對「靜止」才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