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雲南省普洱市景谷縣永平鎮的雷光寺,始建於乾隆50年,是南傳佛教聖地,殿內留有佛祖升天時踩出的四個腳印。
當我來到雷光寺寺院的臺階下時,只見前面矗立著一道石坊,石坊雖然不大,但看上去年代已經很久遠了。石坊周邊沒有圍牆,兩道空空的門更顯得十分空曠,中間的石碑上鑿刻著一個巨大的佛字,而且這個佛字外還套著一個圓。這大概就是意味著踏進這道門,就踏入了佛門聖地,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步入空門罷了。所以這道門它既是門,但又不需要門,到這裡的人絕對是要從門中穿過,而不會從旁邊走進去。
走上臺階,我回頭一看,石坊背面用漢字書寫著一副對聯。
上聯寫道:不是一番苦行未知何處覓仙跡,
下聯寫道:若非百計躊躇那得斯地有名山。
橫批寫道:大皈依先生就西彌
可以看出,對聯出自古代文人之手。石坊中央用漢字記載著立碑的人和時間:「乾隆五十年丙午住持護朝瞻鼎,孟春月款旦立」。橫批上面有一排經文,那是在此登天的四位仙人名字的縮寫。
石坊分左右兩部份,石坊左方經文記載的有兩項內容,一項是記載佛祖在此登天留下腳印的過程;另一項是記載發現仙跡後,組織修建佛寺的情況。
當我脫下鞋子,恭敬地踏進大殿那一刻,只見佛祖高座蓮臺,那慈祥的面容,更讓我看到了佛祖那救世濟民的寬廣胸懷。
就在大佛腳下的一塊巨石上,映刻著四個重疊在一起的巨大腳印,那就是佛祖的足跡。第一個踩下腳印升天的是嘎哥聖塔,他在人間修煉了四萬年方才升天;第二個踩下腳印升天的是戈那戛麻納,他在人間修煉了三萬年才升天;第三個踩下腳印升天是嘎賽巴,他在人間修煉了兩萬年才升天;第四個踩下腳印升天的是果大麻,即釋迦牟尼。
傳說釋迦牟尼一出世母親就仙逝了,但他落地就能走路,而且每走一步就留下一朵蓮花。據經文記載他成仙的年代是公元前470年。他升天時曾留下一隻孔雀和一隻金雞守在腳印兩邊,以等第五個佛祖升天。但由於第五個佛祖修煉不成正果,升不成天,於是孔雀和金雞就自己升天了,並在此也留下身印,這就是旁邊石壁上的金雞石印和孔雀開屏的石印。
就在佛跡巨石下方,一眼小水井凸現在那裡。不論是乾季還是雨季,井裡那甘甜的清水從來不會枯竭,也不會溢出。據說這是聖水,可治百病。所以,到這大殿來的人除了求神拜佛外,還要帶上一瓶井裡的水回去飲用。
知道我們是從遠方來的客人,院中主持滔滔不絕地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大殿內的各類擺設和每幅圖畫,以及佛跡的來歷等等,讓我們對於雷光寺的歷史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據說,早在傣歷1147年,即公元1733年,有位滄源活佛從耿馬、雙江來到勐嘎,他在日落黃昏後,看見萊貫罕山上放射著金色的佛光,於是他隻身上山,終於發現了仙跡。
聽完了主持的講解,看完了佛祖仙跡,喝下了聖水甘泉。此時此刻,站在這樣一個神聖的地方,你還能去想些什麼,世間的一切煩惱,一切得意,一切物慾都被這裡的山風吹得一乾二淨。佛成為這裡主導一切的力量,你信也好,不信也好,你都會或多或少地被佛的魅力所感召。所以,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這裡的人們世代信奉著佛祖。
作者:劉慶明(圖/文)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化普洱微信公眾號:wenhuapuer
投稿郵箱:464665833@qq.com (有稿費支付)
點擊閱讀原文快捷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