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6條河湧碧道!總長10.6km,覆蓋多條河湧!黃埔未來的碧灣古港長...

2021-01-19 廣州黃埔發布

黃埔

自古依港而興

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資源

尤以南海神廟、扶胥港等

享譽中外

當古老的海絲文化

遇上現代都市碧道

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黃埔即將給你答案!

上矩形

近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碧灣古港碧道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招標公告》。我區將在南海神廟周邊6條河湧建設都市型碧道,並將其打造成為黃埔特色鮮明的碧道工程,為市民提供休閒好去處。

下矩形

碧灣古港碧道建設工程

將推進治水、治城、治產相結合

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

打造出一條海絲文脈探索徑

若干個水鄉生活新場景

為街坊提供健身、休閒、遊憩的

濱水場所

海絲文脈探索徑

通過新建或串聯已建碧道,整合沿線河湧慢行空間及道路,形成1條主線加16條支線,長約18.5km的三道(騎行道、慢跑道、漫步道)貫通空間。

△海絲文脈探索徑

水鄉生活新場景

提煉沿線歷史人文要素,形成一系列運動、文化、休閒、生態及綠化景觀節點,引導「碧灣古港」片區傳統活動「五子朝王」路徑回歸濱水空間,也為市民提供豐富的日常活動及休閒賞景空間。

△「五子朝王」新路徑

碧灣古港碧道建設範圍主要包括

珠江湧、南灣湧

南灣湧支湧、廟頭湧

廟頭支湧、東滘湧等河湧

碧道建設長度約10.6km

各條碧道將怎樣建?

前方高能

絕美效果圖曝光!

珠江湧(含支湧)碧道(2.2km)

包括濱水慢行道優化2000㎡、河湧生態修復工程3800㎡、休憩平臺工程600㎡、綠島街心公園提升3938㎡、綠島建築改造105㎡等。

廟頭湧碧道(1.5km)

包括濱水漫步道提升3984㎡、慢跑道提升3984㎡、濱水漫步棧道951㎡、親水棧道735㎡、綠化提升8000㎡、海絲源公園改造工程1811㎡、海絲文化走廊工程1108㎡、古港廣場工程2023㎡、碼頭驛站120㎡、古港碼頭200㎡等。

廟頭支湧碧道(0.5km)

包括河湧生態修復工程1494㎡、出挑休憩平臺250㎡、人行鋪裝優化4302㎡、休憩平臺及龍舟訓練碼頭及廣場1000㎡、文化戲臺100㎡等。

南灣湧碧道(3.7km)

包括堤頂車行改慢行1300㎡、水閘橋改造提升274㎡、生態鳥島工程500㎡、河湧生態修復工程15836㎡、兒童活動區1000㎡等。

南灣支湧碧道(0.9km)

包括人行道高差優化900㎡、濱水慢行道鋪裝改造1300㎡、綠化提升1000㎡、河湧生態修復工程3000㎡、護龍碼頭改造500㎡等。

東滘湧碧道(1.8km)

包括騎行道提升9000㎡、慢跑道提升9000㎡、漫步道提升9000㎡、欄杆更新3600米等。

碧灣古港碧道的建設

不僅可以營造出

河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

還可以用碧道串聯

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蹟

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黃埔生活圈

未來

黃埔街坊又將多一處

遛娃、健身、拍照打卡的好去處!

一起期待TA建成的那一天吧~

相關焦點

  • 黃埔:從黑臭河湧到示範河湧,離不開這群青年志願者的默默守護
    南崗河、烏湧、雙崗湧……在黃埔區的各個河段,不時能看到一群身著黃埔青年志願者馬甲的活躍身影,巡河堤、清雜草、撿垃圾、看水質,他們所過之處留下一片淨土,身後水清岸綠,景色優美。這群熱心公益、用行動呵護河湧的黃埔青年志願者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河小青」。
  • 南方日報:由兩則河湧故態復萌的消息而思
    昨天在本埠媒體上又看到一則消息,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的黃埔古港河湧汙染嚴重。廣州亞運會的時候,河湧被治理清了,後來因為附近餐館較多,直接把汙水排到河湧,所以漸漸地又不行了。同類的壞消息近來很多,一如當年宣布治理成效時的好消息一樣多。那個時候的電視新聞,大抵都有記者在河湧邊上進行現場報導:花兒爭豔,蝶蜂飛舞,附近的居民樂了,云云。
  • 跨越15條河湧,南沙靈新大道要擴建啦
    靈新大道跨越三湧至十七湧共15條河湧,是前往南沙溼地公園、百萬葵園、南沙水鳥世界,以及去十九湧吃海鮮的必經之路。但現狀只有雙向2車道,存在較多的交通安全隱患,急需改造提升。根據計劃,靈新大道將拓寬成雙向6車道~8車道,設計行車速度60公裡/小時,預計2020年7月開工,2023年7月建成。
  • 解碼廣州鍾村治水:河湧公園「繡」出最美鍾村!
    在鍾村街,多條河湧變身成為城市公園。勝石河旁,街道拆除湧旁價值近億元的政府物業,改建為口袋公園,以格言牆、勤勞螞蟻的雕像等元素展現鍾村人民樸實勤勞的形象,成為「網紅打卡點」。在勝石河親水碧道,新鋪的柏油馬路上,孩童嬉戲。在碧道旁,記者看到一處農耕文化小景,展示著水車、風箱、曲轅犁等農耕工具,「與河湧水鄉一樣,農耕工具也承載著一個區域的文化根脈。鍾村街也曾是一片農田,城市化讓人們『洗腳上田』。河湧旁展示這些老物件,是為了更好地讓我們的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工作人員說。
  • 6.6公裡環島碧道升級
    在這裡,全新升級的6.6公裡環島碧道成為附近上班族休閒放鬆的好去處。「會呼吸」的海綿綠地,「會循環」的生態水廊,沿途水清岸綠、鳥語花香。近日,黃埔區完成生物島碧道示範段建設,率先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全市6條重點碧道示範段建設工作的部署。
  • 魚在水中遊人在岸上走 千裡碧道縫合最美廣州
    當前,廣州市已建成蕉門河、東山湖、生物島、花都湖、增江、車陂湧等省、市級試點碧道近120公裡。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廣州已建成的碧道不少是在原先綠道、遊園徑的基礎上提升、改造而來。廣州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永續利用、經濟適用』正是廣州碧道特色之一。」未來,廣州規劃建成碧道2000公裡,「廣州碧道」品牌成為大灣區靚麗名片。
  • 廣州已建成碧道513公裡,多重治水手段讓更多地方有水可賞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 通訊員 趙雪峰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12月24日,記者從廣州全市治水工作集體採訪獲悉,截至2020年底廣州已建成碧道513公裡。碧道網絡不僅覆蓋市區珠江河道兩段,還延伸至河湧近源頭的位置。有的地方儘管不是碧道範圍,也因有效的治水手段變身「賞水點」。
  • 廣州黃埔:「河小青」守護河湧長制久清
    原標題:「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廣州航海學院大三學生張慶毅最近下課空閑時間都會到學校附近的河湧散散步,隨手再拍個照片。   說是散步,實際也是巡河。 「河小青」守護河湧長制久清。志願者們定期在烏湧、南崗河、永和河等重點河湧開展「河小青」巡河護河行動,開展水域安全自護現場演練、河湧水質及衛生巡查、河湧周邊共享單車「隨手扶」、環境保護宣傳等志願服務。如今他們已成為黃埔保護河流的一支重要隊伍,有效緩解治河人手不足問題。   「水環境好了,人們經過也感到舒適,而且我們享受的都是公共資源,應該為我們的環境多付出。」張慶毅說。
  • 控源截汙先行、生態溼地修復,橫瀝加快內河湧整治
    通過建設總處理量為每天6.1萬噸的一體化汙水處理設施,補齊汙水處理能力,並在半坑排渠暗渠段,創新採用生態溼地提升河湧水質,加快內河湧整治。形成河湧與生態溼地循環系統12月15日,在橫瀝鎮半坑排渠明渠段,曝氣設施正在運作,河湧水質看起來較清,聞不到臭味。
  • 2020年慢島戶外運動季在黃埔長洲...
    本次活動由黃埔區現代農業和生態文化旅遊發展中心、黃埔區長洲街道辦事處主辦,黃埔文化(廣州)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黃埔遊艇碼頭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協辦。啟動儀式上,廣深兩地企業家還共同為「廣深企業家賽艇交流中心(長洲島)」揭牌。
  • 2020廣州番禺區有哪些碧道可以玩?
    同時,由其區委、區政府共同牽頭研究部署碧道建設工作,並邀請城市規劃經驗豐富的設計單位編制碧道建設規劃,明確了碧道建設目標、原則、任務和工作路線圖等,通過「規劃一張圖,實施分階段」,推動碧道建設工作落實。  根據各片區不同的自然稟賦及區域特點,番禺區將因地制宜豐富碧道內涵。  七盞燈和南湖水庫碧道  「碧道+生態公園」。
  • 廣州2025年底要建設1506公裡碧道
    碧道最新建設方案出爐今年建6條碧道 6年繪最美廣州未來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碧道建成,廣大市民將進一步體會到廣州城市的幸福感、獲得感。記者昨日從市河長辦獲悉,《廣州市碧道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5年)》已經出爐(下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要建成碧道1506公裡,基本建成貫通全市的碧道骨幹體系。今年將著力推進流溪河碧道、閱江路碧道、臨江大道碧道、生物島碧道、二沙島碧道、沙面碧道6條碧道示範段的建設。
  • 書記市長籤署總河長令,廣州將對443條地下河實施雨汙分流改造
    12月1日,記者從廣州市河長辦獲悉,廣州市市委書記張碩輔和市長溫國輝已共同籤署廣州市第9號總河長令,一批常年人為覆蓋的「地下河」將接受雨汙分流改造。大雨時河湧為何排黑臭水?為何有的地方總內澇?記者從廣州市河長辦獲悉,按照控源、截汙、清淤、補水的理念,廣州已對多條曾經的黑臭水體實施「三源四洗五清」工作,不少河湧、河道兩旁的疑似涉水違建或拆除、或進行雨汙分流改造,消除不少原本汙染廣州河湧的汙染源,一些「散亂汙」源頭也因治理工作消除。
  • 外地遊客最愛~黃埔古港一日遊,有得玩有得食!
    黃埔古港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石基村,北臨新港東路,南隔黃埔湧與侖頭相望,西臨東環高速公路,東隔珠江與長洲、深井相望。黃埔古港見證了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因為炒出黎嘅雞蛋似一匹黃澄澄嘅布而且系「黃埔」嘅諧音所以距就被命名為黃埔蛋啦~然後再講講小食黃埔古港嘅小食非常多一次想全部食曬基本系冇可能
  • 東莞市加快推進東引運河流域河湧整治,助力國考斷面穩定達標
    東莞時間網9月28日訊 今年9月初開始,我市在樟村國考斷面流域開展決戰決勝百日攻堅行動,加快172條河湧整治,有效改善河湧水質。流域內鎮街加快推進各項水汙染治理工程,助力樟村國考斷面穩定達標。自從全市打響水汙染治理攻堅戰以來,東引運河流域相關鎮街加快推進內河湧整治。目前,流域內一批曾經的黑臭水體經過綜合整治後水清岸美,成為居民的休閒打卡地。
  • 中山這些黑臭河湧要整治了!有你家門前的嗎?
    回應 6月10日夜間,橫欄鎮寶裕人大代表聯絡站組織站內3名人大代表,聯同橫欄生態環境局相關執法人員到現場進行夜間突擊檢查。 6、橫東二村衝上東街道路泥濘及路燈的問題 網友「企鵝」留言 橫欄鎮橫東二村衝上東街整條路還是泥沙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