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在中國書法中曾有著非常輝煌的歷史,尤其是在漢代,各種傳世名品不勝枚舉。比如有為廣大書法愛好者所熟知的《曹全碑》《張遷碑》《禮器碑》《乙瑛碑》《史晨碑》《西狹頌》《石門頌》等等。隸書在經歷了漢代的首次高峰後,到了唐代已僅有唐玄宗李隆基的《石臺孝經》《紀泰山銘》,以及梁升卿的《唐御史臺精舍碑》可堪為代表了。然而自唐以後,隸書顯得不再那麼耀眼,直到清代中期,隸書終於迎來了它的第二次高峰。這其中的代表又有鄧石如、吳讓之等人。
到了當代,在隸書書法上取得成就的書法家便明顯不如古人了。但也並不是說沒有,比如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劉炳森先生的「劉隸」便極具特色,且頗受讚譽。而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則是原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有清的隸書《歸去來兮辭》,一起來欣賞:
中書協張有清隸書《歸去來辭》欣賞
是的,熟悉劉炳森隸書的書友相信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張的隸書雖有劉炳森隸書之形,卻毫無神韻。難怪有書友說其劉隸沒學到家,如此看來似乎一點也不誇張。
張有清,1942年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書法專業。 曾任第四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教授,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兼展覽部部長。其書法以隸書、魏碑見長,由擅簡牘。
張有清於漢碑、漢簡中走出了他豪邁雄強的風格,這與書法飄逸遒媚的藝術形式一樣,屬於書法的另一種類型。從他的書法中,我們可以看到漢魏書法古拙質樸、端莊豐茂的特紉,而簡牘書法的隨意率真又給他的書法注入了奔放灑落的面貌。這與他在硯田中長期的辛勤耕耘、書海中廣覽博涉的治藝精神密不可分。
文丨書畫課代表 ,更多高清金石書畫作品及其背後的故事,歡迎各位熱愛書法繪畫、篆刻治印的朋友關注我們!您的每一次「點讚、評論、收藏、轉發分享」都是對我們的支持,更是我們繼續創作的重要動力!我們將繼續創作、分享更多優質內容,不負「集金石書畫之精粹」的初心。
申明:本文由「書畫課代表」原創首發,圖文消息謝絕未經授權的複製、抄襲或抓取行為。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並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