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回應六大市場熱點!估值處於歷史低位、流動性合理充裕……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今日表示,春節後A股市場正常開市以來,政府部門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不做行政幹預,市場自我調節功能得到了較好的發揮,與境外資本市場相比,我國資本市場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目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總體看,外部環境的影響是階段性的,不會改變我國資本市場運行平穩向好的趨勢。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上午10點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應對國際疫情影響,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有關情況,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周亮、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超、國家外匯局副局長宣昌能出席此次發布會,並回答提問。

李超是在此次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針對資金槓桿水平、境外市場對A股市場的影響、上市公司復工復產、創業板等重點改革等市場關注的六大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要點速覽

·春節後A股市場正常開市,政府部門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不做行政幹預,市場自我調節功能得到了較好的發揮,A股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目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外部環境的影響是階段性的。

·資本市場壓降市場資金槓桿水平,當前槓桿資金總量與2015年高峰時相比下降了80%。

·股票質押風險採取降存量、控增量的措施,高比例質押上市公司數量比高峰時期下降了三分之一。

·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對我國市場直接影響主要在投資者心理、資金流動兩方面。目前投資者整體平穩、理性,外資流動總量不大。

·目前外資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不足4%,交易佔比也不大。外資流動對A股市場有擾動,但沒有顛覆性、根本性的衝擊。

·針對2700家上市公司進行的快速調研顯示,上市公司的復工率已經超過98%,中小型上市公司員工返崗率超過80%。

·證監會已經對創業板改革進行了研究論證,並在一定範圍內徵求了意見。創業板改革將重點抓好註冊制改革這一主線,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工作不會受疫情影響,將大力推進「深改十二條」落實,大力推進改革開放。

要點一:未做行政幹預 A股自我調節功能發揮 展現較強韌性

李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在多個國家擴散、蔓延,近期國際金融市場巨幅調整,社會公眾、投資者都十分很關心國際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變動。國內疫情漸趨平穩、企業逐步復工復產,對改善市場預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李超判斷,與境外資本市場相比,我國資本市場運行總體平穩,A股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股票市場波動相對較小,投資者行為更加理性。目前A股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總體看,外部環境的影響是階段性的,不會改變我國資本市場運行平穩向好的趨勢。

他介紹,疫情發生以來,證監會會同相關部門發布文件,在資本市場、企業融資、重點地區支持、費用減免、便利服務等方面推出了相關舉措,體現監管溫度,夯實了市場運行的內在基礎。

在保持穩健運行的基礎上,資本市場功能正常發揮。李超表示,春節後A股市場正常開市,政府部門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不做行政幹預,市場自我調節功能得到了較好的發揮,維護了整個金融市場順暢運行,有力推動了風險緩釋和投資者信心回升。

要點二:上市公司復工率超過98% 市場資金槓桿比高峰時下降了80%

李超說,我國資本市場與境外資本市場相比穩定性更強的局面,得益於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也得益於金融、資本市場提前布局、下了「先手棋」,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風險緩釋措施。

他具體介紹了如下三項重要措施及市場數據:

·資本市場壓降了市場資金槓桿水平,當前槓桿資金總量與2015年高峰時相比下降了80%;

·對股票質押風險採取了降存量、控增量的措施,主要指標向好,高比例質押上市公司數量比高峰時期下降了三分之一;

·優化交易監管,增強監管透明性,增強市場對監管的明確預期,同時堅持資本市場改革開放。

權威統計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交易所市場股票、債券累計融資約1.3萬億元,其中IPO完成發行38家,融資額724億元,再融資規模901億元;交易所債市發行1.1萬億元,同比增長30%。

李超介紹,3月份市場各項指標出現比較明顯的邊際變化,根據證監會3月上旬針對2700家上市公司進行的快速調研,上市公司的復工率已經超過9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要點三: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是階段性的、可控的

針對近期境外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對我國市場影響的問題,李超回應表示,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對我國金融市場存在影響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

這種直接影響主要存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對投資者心理的影響,二是資金流動層面的影響。

他表示,從實際情況看,A股市場投資者情緒經歷了短期波動,目前整體平穩、理性;資金流動層面來看,外資流動總量不大,對A股市場的影響也比較有限。總體看,境外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是階段性的、可控的。

要點四:今年來外資累計淨流出規模不大 沒有顛覆性、根本性衝擊

李超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市場十分關注的外資流出A股市場的情況。他表示,今年以來外資累計淨流出規模僅為約200億元人民幣,外資在A股市場上的交易佔比也不大,外資變動對A股市場有擾動,但沒有顛覆性、根本性的衝擊。

就近期外資流入流出的具體情況,李超介紹表示,債市方面,外資流出不明顯,甚至還有小額的淨流入;股市方面,近一個月的外資流出規模相對較大,變動較為明顯,但今年以來外資淨流出累計規模僅在約200億元人民幣,「過去一個時期,尤其是2019年,外資進入A股市場較為集中、規模也較大,因此近一個月的流出數據相比可能反差較大」。

李超表示,目前外資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不足4%,交易佔比也不大。外資流動對A股市場有擾動,但沒有顛覆性、根本性的衝擊。

要點五:A股整體估值較低 流動性充裕風險相對較低

李超分析,與境外市場相比,A股市場近期波動較小,展現了較強韌性,主要是因為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從A股市場的內在結構看,市場整體估值較低,目前上證綜指的市盈率不超過12倍,上證50市盈率不到9倍,無論與境外市場橫向比較,還是與A股市場的歷史縱向比較,都處於較低水平,A股投資價值顯現,流動性充裕,風險相對較低;

二是從宏觀經濟環境看,中國的疫情防控與境外市場國家相比處於不同階段,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正在逐步消化,企業逐步復工復產,除上市公司復工率達到98%以外,中小企業的情況也比較樂觀,證監會對中小型上市公司的調研數據顯示,這些公司的員工返崗率超過80%。

李超稱,這兩方面因素都釋放出了積極信號,總體看,宏觀經濟也存在快速恢復的基礎。

要點六: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會受疫情影響 創業板改革正有序推進

李超表示,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工作不會受疫情影響。目前,證監會已經對創業板改革進行了研究論證,並在一定範圍內徵求了意見。

他介紹,創業板改革將重點抓好註冊制改革這一主線,同時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性制度方面作出改革安排,目前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李超還著重介紹了對資本市場推進全面深改和改革開放的工作安排:

·證監會將按照已經公布的資本市場「深改12條」,大力推進註冊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高中介機構執業水平、保護投資者權益、創造有利於中長期資金入市的環境。

·堅定不移加大開放力度,重點關注市場、準入兩方面工作。一方面制定市場開放的制度規則,繼續穩妥加大可投資品種的範圍;另一方面,在2019年已經核准了幾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的基礎上,今年4月起外資可申請設立獨資券商基金公司。

李超表示,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至今有近30年曆程,實踐表明,改革開放工作力度較大、成效較為明顯的階段,資本市場更穩定、市場功能也能更好發揮,反之,市場就會出現一定問題。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是有其內在原因和動力,目前我國資本市場還存在一些缺陷和薄弱環節,因此要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促進市場功能更好發揮。

相關焦點

  • 這個非常周末,證監會回應了一件不同尋常的大事!
    摘要:這個非常周末,證監會回應了一件不同尋常的大事!本周,大盤依然低迷,一周累計下跌4.91%,北上資金大幅流出,一周累計淨流出337.7億元。3月份以來,在全球市場持續動蕩的背景下,資產價格快速縮水引發風險資產和避險資產齊跌,流動性危機進一步蔓延,北向資金近期也呈持續淨流出態勢。不可否認,自滬股通開通以來,外資已經逐步成為連接A股與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紐帶。與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危機和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相比,現在外資對A股的影響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 天風證券:美股正處於流動性充裕、政策面敏感、基本面模糊、市場面...
    詳見《7月:GDP重回正增長,關注復甦斜率變化》(1)國內權益市場的情緒處於泡沫初期,短期市場情緒上升較快,上周權益市場短期情緒指數從40%分位迅速上升到80%分位。泡沫期與牛共舞,趨勢大於結構,應對大於預測,內部風險主要來自於監管層對於資產泡沫的態度和央行的流動性管理,外部風險主要於來自美股(疫情、刺激政策、中美關係)。
  • 方正策略:流動性並未真正收緊股票市場仍然積極有為
    從當前的情形來看,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流動性都大幅寬鬆,是危機應對下的放水,7月貨幣信貸數據出現回撤,全球流動性均確立二階拐點,初步判斷目前處於流動性回收的初期,因此對股票市場的估值形成擾動,但考慮到經濟的恢復仍有不確定性,且政策並未一錘定音真正收緊流動性,因此後續股票市場仍是積極有為的格局。
  • 央行行長易綱: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摘要 【央行行長易綱: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央行行長易綱在《中國金融》發文稱,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就要求貨幣政策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
  • 國庫現金定存利率大跌創16個月新低 「流動性合理充裕」你該重視了!
    國庫現金定存利率大跌創16個月新低 「流動性合理充裕」你該重視了!中央國庫現金管理業務屬於公開市場業務的一部分。公開市場操作是央行貨幣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對於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水平、引導貨幣市場利率走勢、促進貨幣供應量合理增長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根據公開數據,自2006年12月以來,3個月期中央國庫定期存款總共招標60期,相對於shibor,其頻數相對較小,因此其利率調整幅度相對3個月期shibor每次變動更大。
  • 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讓利率繼續下行!
    本次新聞發布會上,來自六大部委的有關負責人詳細介紹當前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醫療物資生產情況,以及下一步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外貿政策等方面將出臺的支持舉措。6、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政策利率的引導作用讓整體市場利率繼續下行。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普惠性貨幣政策工具,要加大政策力度。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準也將進行年度動態調整,將有更多達標銀行得到優惠政策支持。7、目前監測看來開工率接近30%。
  • 展望明年券商「誇自己」:行業估值處於低位 有顯著配置價值
    對於2021年券商股的走勢,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1年,A股市場還會延續慢牛走勢,市場呈現出分化的特徵,業績優良的股票繼續創新高。而券商作為行情的風向標,2021年行情表現值得期待。」
  • 財經早報丨中鐵建董事長墜樓身亡;國常會: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大水...
    3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有效發揮結構性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 TOP NEWS 持續施壓!
  • 基金:市場情緒顯著改善場外資金加速入場 A股上漲趨勢已經形成
    另疊加外資看好中國經濟復甦,北上資金亦持續流入,共同推動市場上漲。二是權重較大的金融板塊出現「補漲行情」,推動大盤指數上揚。市場經過一年多的估值分化,成長與價值的估值剪刀差已經擴大到了歷史最高位,有階段性收斂需求。由於金融周期板塊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屬於過去一年多的結構性牛市中的熊市品種,破淨股比比皆是,如銀行、建築等行業,具備較大投資吸引力。
  • 政策提振業績、估值處於低位 券商股引領金融板塊或創更大級別行情
    摘要 【政策提振業績、估值處於低位 券商股引領金融板塊或創更大級別行情】10月15日,滬深兩市繼續震蕩,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收跌0.26%,深成指數收跌0.48%,創業板指收跌0.95%。
  • 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但不搞大水漫灌
    綜合運用降準、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市場整體利率穩中有降。二是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紅利。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簡稱LPR。引導中期借貸便利和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下行0.3個百分點,帶動LPR同步下降並推動企業貸款利率持續下行。穩步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降低企業存量貸款利息支出。三是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
  • 如何理解央行回應貨幣政策熱點問題
    除了一季度金融數據之外,4月10日央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還對市場關係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對後續貨幣政策的空間和具體的細節都了詳述,我們認為需要關注以下幾點,並藉此管窺後續貨幣政策的操作。貨幣乘數繼續攀升,貨幣派生加快。
  • 景順長城基金餘廣:市場風格再平衡 關注低估值+盈利改善丨2021寄語
    景順長城基金股票投資總監 餘廣 2020年A股市場走勢震蕩向上,指數的上漲更大程度依賴於貨幣寬鬆環境下的估值擴張 當前來看,短期內2021年市場風格再平衡仍將延續。事實上,近兩年市場主要是賺估值抬升的錢,後續市場或將轉為賺企業盈利增長的錢。但從長期看,A股長期收益率較高的行業依然集中在科技、醫藥和消費升級板塊。此外,在基數效應、低估值和海外資金流入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當前港股的投資性價比突出。
  • 央媽年末近萬億放水創歷史記錄 券商直呼超預期,充裕流動性...
    據央行公告,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2月15日開展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95%、2.20%,年底充分呵護機構流動性。
  • 大金融領域處在歷史低位,券商率先走強,龍頭...
    字字真言的選股、操作理念;價值千金的市場熱點、龍頭捕捉技法!應有盡有。學會炒股、洞悉熱點。捕捉龍頭,一份「巨·個股」就夠了!指數收出五連陽,但上一交易的多數個股處在下跌階段,虧錢效應開始呈現。
  • 巨·個股|業績連續增長疊加低位突破 這些科技股升勢在即
    字字真言的選股、操作理念;價值千金的市場熱點、龍頭捕捉技法!應有盡有。學會炒股、洞悉熱點。捕捉龍頭,一份「巨·個股」就夠了!上一盤文章提到,本周很有可能上演「左手券商,右手科技,兩手都硬」的局面。從周一的市場表現來看,市場確實比較強。強的具體表現在於市場中的「大塊頭」飆漲時,小票並沒有示弱,反而在大象起舞的同時紛紛表現。
  • 五大信披媒體要點集粹丨證監會明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六大重點;聰明...
    創新貨幣政策工具 深度服務實體經濟 央行日前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顯示,為全力對衝疫情影響,金融管理部門採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等多種應對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