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作!央媽年末近萬億放水創歷史記錄 券商直呼超預期,充裕流動性...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閆利

繼11月兩度開展MLF操作之後,12月央行繼續實施大額MLF操作。

據央行公告,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2月15日開展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95%、2.20%,年底充分呵護機構流動性。

央行超額續做MLF

央行公告稱,這有可能是2020年的最後一個MLF操作日,而從今年來看,前10個月央行保持每月一次的MLF操作頻率,僅在11月打破慣例,在月中和月末各操作了一次。

目前一次性操作9500億元的MLF,屬於有史以來最高單次紀錄。考慮到12月累計有6000億元MLF到期,因此本月一共淨投放3500億元。

就央行這次操作,業內普遍認為這是跨年央行呵護流動性的一貫行動。

國泰君安覃漢認為本次MLF超量續作,可能源於四個原因:其一,社融頂部區間已經出現,央行大概率會在信用拐點右側有所行動。其二,信用市場風險尚未完全消除,需要央行資金層面予以支持。其三,商業銀行資金壓力仍然不小,市場跨年資金需求較強。其四,人民幣升值和出口延續高景氣增加貨幣邊際轉松壓力。

平安證券分析師劉璐也稱,此次或許是因為財政部提前下達了明年新一批再融資債券額度,該債券有可能於近期陸續發行,額度也可結轉至明年發行,為了避免再融資債券對銀行間資金面造成衝擊,央行進行了提前流動性呵護操作。

不過,不同於往年,今年信用債風險衝擊下,央行的操作也確實頻頻超預期。

眾所周知,部分地方國企違約引發信用債市場遭遇寒冬,11月新增社融中企業債券融資同比少增2468億,AA級信用利差繼續走闊,因此為了緩解信用風險上升,央行也只好進行流動性投放來緩解機構層面的緊張。

券商:難現A股年末大行情

不過,MLF雖然超預期,但市場一致認為A股已經到了社融頂部,或者說是已經到了拐點的右側,因此年末有大行情這樣的判斷幾乎沒有出現。

方正策略在研報中提到,11月信貸社融數據均已拐頭,且2021年非常規貨幣財政政策將逐步有序退出,疊加資管新規將在明年年底到期,本輪信用擴張已經見頂,未來方向沒有分歧,但回落的方式市場仍在觀望。

此外,A股接下來的利空來自於解禁規模的上升。據券商測算,本周限售解禁規模為789億,下周限售解禁規模上升至1737億。

而且有券商認為,央行如今保持流動性充裕也是為了讓未來信用端的收縮變得可能。

畢竟由於疫情突如其來,在「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的背景下,實體經濟中的債務不能再繼續快速地積累了。但為了避免激進做法可能會引起市場對貨幣政策明顯轉向的恐慌性預期,因而只能通過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和窗口指導的手段,讓商業銀行直接減少信貸業務的拓展但又不至於引發市場流動性的恐慌。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央行看著國外操作而操作的。

經濟體目前連接緊密,如果全世界只有自己一家在貨幣正常化,那麼本幣升值壓力無疑會驟增。據消息顯示,目前美國或將放水高達9000億美元的救助資金,這顯然對升值中的人民幣進一步造成了壓力。

因此,多方壓力下,央行祭出這一招看似意料之外,卻處情理之中。

如何退出寬鬆貨幣政策仍是問題

從高層講話可以知道,雖然與國外「兇猛放水」相比國內頗為克制,但相比去年中國的宏觀槓桿率,我國年內又增加了20個百分點,到了260%。

樓繼偉在近期的講話中就表示,如果明年疫苗能夠普遍研發成功,並且廣泛接種,經濟出現向好的局面,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就面臨退出的問題。樓繼偉指出,資產價格已經過高的時候,怎麼退,是一個問題。

可以看出,高層也仍在摸索「後放水期」的經濟正常化。

因此,階段性的寬鬆期或許得到確認,但未來緊平衡的格局或許才是長期趨勢。

不過,從短期效果來看,交易員表示,昨日央行天量續做中期借貸便利(MLF)引致的流動性淨投放的餘威仍在,市場信心高漲,各機構融出積極,例行繳稅幾無影響,短期內保證了跨年資金面的充足。

相關焦點

  • MLF投放量創歷史記錄!該如何理解「央媽的愛」?
    近來信用債取消發行情況依然嚴重,信用利差走闊之勢尚未結束,且由於年末流動性需求旺盛、長端利率與政策性利率偏離情況嚴重,未來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上行壓力依然較大,因此央行向市場超額投放MLF以緩解流動性壓力。
  • 央行又有大動作!投放9500億,歷史新高
    中國基金報消息,行至年底之際,央媽的愛準時而又「濃烈」。12月15日早間,央行在官網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天開展規模高達9500億規模MLF操作,創下單日投放量歷史新高,遠超市場預期,利率仍維持不變。同日,央行還開展了100億7天期逆回購操作。
  • 超級重磅,央媽史上最大招!
    指數全天震蕩上行,創業板指漲超1%,個股跌多漲少,漲幅超9%個股逾40隻,午後情緒有所回暖。醫藥疫苗板塊反彈,光伏、風電等板塊分化,半導體高位次新跳水,白酒再度走強,新能源汽車午後加強,資金繼續抱團寧德時代(300750,股吧)、陽光電源(300274,股吧)等確定性高的趨勢品種。整體看,市場機構抱團風格明顯,風險偏好有所下降。
  • 央行9500億MLF操作創記錄新高,跨年流動性穩了,明年1月降準希望破滅?
    // 央行超額續做MLF //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2月15日開展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95%、2.20%,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
  • 國常會:強調放水養魚不搞大水漫灌!A股成交重回萬億後市場怎麼走?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有效發揮結構性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3、提高金融支持政策便利度,支持中小銀行運用大數據進行有效銀企對接,疏通傳導機制,擴大市場主體受益面。深化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
  • 券商最新研判!本月滬指大概率突破3500點,軍工上漲概率超80%
    年末最後幾個交易日, A股市場給出了驚喜,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均以新高結尾,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更是創下逾5年新高。這實際上也是市場對2021年春季行情看好的表現。今年元旦後開門紅概率有多大?從歷史情況來看,每年年初,數據空窗期、流動性充裕、經濟增長預期升溫等因素導致投資者熱衷於關注「春季躁動行情」發生的概率。
  • 央媽又出手 釋放2000億!機構:回調並不意味牛市結束!
    央媽又出手 釋放2000億!機構:回調並不意味牛市結束!】7月17日,遭遇前一日猛烈跳水後,2萬億「股王」貴州茅臺今日開始回血。開盤20分鐘,貴州茅臺股價一度猛飆超3%。不過受資金拋壓觀望情緒影響,當天白酒板塊繼續深度回調,貴州茅臺午盤漲幅收窄至1.4%。
  • 央媽又出手釋放2000億 機構:回調並不意味牛市結束
    而上市首日猛飆2倍的中芯國際卻遭遇猛烈回調後,股價午盤跌超2%以上。流動性上,7月17日上午,央媽再度出手,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注入資金超2000億,為市場送出定心丸。而從資金面來看,千億權益基金等待建倉、私募備案新產品火爆、外資買入中國資產持續不減。這也意味著,支撐市場上漲的增量資金並不沒有出現明顯掉頭的趨勢。
  • 11月新增貸款創同期歷史記錄 但市場預期社融拐點將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11月新增貸款創同期歷史記錄 但市場預期社融拐點將至雖有信用債違約影響,11月人民幣貸款仍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人士較為一致預期,隨著經濟數據復甦,信貸增速或將觸頂,社會融資規模也將見到拐點。此外,業內人士預期,央行將繼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通過「逆回購+MLF」政策工具組合,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 央媽持續大放水,錢最終會流向哪裡?
    到今天為止,央媽的所有騷操作都證明了這個觀點是多麼具有前瞻性!   可是,央媽現在的放水姿勢,已經去過去完全不同了。   以前是很簡單粗暴的,直接降準降息,然後市場上到處都是錢。   現在則管理體系則完全不同~~~   我們先來看看央媽整個放水的全過程,是怎麼樣的?!
  • 估值處於歷史低位、流動性合理充裕……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今日表示,春節後A股市場正常開市以來,政府部門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不做行政幹預,市場自我調節功能得到了較好的發揮,與境外資本市場相比,我國資本市場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目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總體看,外部環境的影響是階段性的,不會改變我國資本市場運行平穩向好的趨勢。
  • 央媽突投2000億「麻辣粉」 銀行股卻上演「大跳水」 怎麼回事?李大...
    原標題:央媽突投2000億「麻辣粉」 銀行股卻上演「大跳水」 怎麼回事?  有分析人士表示,上午大漲正確的理解是,央行意外放水讓市場解讀為央行釋放流動性,利好股市,尤其銀行股。
  • 冬天的溫暖,就是央媽的一大碗麻辣粉兒
    12月15日,央行官網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開展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以滿足金融機構對流動性的需求。自今年8月以來,央行已連續5個月超額續作MLF。
  • 國庫現金定存利率大跌創16個月新低 「流動性合理充裕」你該重視了!
    國庫現金定存利率大跌創16個月新低 「流動性合理充裕」你該重視了!今年2月以來,3個月期shibor開始逐漸走低,2月初,3個月期shibor維持在4.72%水平,此後整體走跌,至7月17日,該利率報3.601%,5個月間,降幅超110基點,但在今年初至7月16日,中央國庫定期存款利率並未明顯下降,體現出市場對較長時間內資金價格走勢存在博弈,相應地,本次一次性下降103個基點,表明市場對資金價格走低實現了態度高度一致。
  • 日銀瞞天過海歐銀幡然醒悟 全球放水大時代要終結了
    2018年,全球央媽一個個「應潮澎湃的,」咬定寬鬆不放「的日本央行竟然」瞞天過海「縮表了,一直保持」開放式結局的歐洲央行竟然暗示要提前調整貨幣政策了,十年QE看樣子真的到了要結束的時候了。
  • 為什麼說券商行情還不到半山腰?】
    1)經濟面與政策面類似2012年:疫情影響逐步消退後,宏觀經濟向上拐點信號明確;證券市場改革預期強烈且不弱於2012年; 2)流動性環境類似2014年:流動性較為充裕,陸家嘴論壇明確全年30萬億社融、20萬億信貸的大目標打消短期流動性收緊預期;非標嚴監管下,標準化高收益的權益資產配置需求增加;
  • 逆回購挑擔:「兩節」前後流動性充裕 年底降準無望
    來源:中國證券報12月21日,央行逆回購操作大舉放量,且14天期逆回購現身。股債市場同步上漲。分析人士表示,操作放量、品種增加、期限拉長,三大變化釋放央行加大跨年流動性投放的清晰信號。歲末年初,流動性有央行和財政資金投放「雙保險」託底,「兩節」前後流動性總體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