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是被闡教欺壓的良善?錯了,截闡不過真小人偽君子之別

2020-12-22 吟風社

一直以來,對於《封神演義》闡截二教的道德,頗有人認為"闡教勾結外人欺壓自己人,群毆同門,截教重義氣講道理,通天教主要比元始天尊與太上老君正面得多"。但其實闡教固然絕非善類,但這並不代表截教是善的一方,對比一下兩教的惡行,會發現截教也絕非什么正面形象,闡教與截教不過偽君子與真小人之別。

闡教截教惡行對比

以大欺小與群毆:闡截共有

與其說闡教是抱團群毆欺負截教,不如說截教是一團散沙、不如闡教團結緊密。闡教固然有專門的群毆團:哪吒、雷震子、金吒、木吒、土行孫、楊戩等三代弟子組合,十二仙遇到高手也往往並肩上,但九龍島四聖圍毆哪吒又何嘗不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

以大欺小、以多欺少:

話說二將大戰,哪吒使發了那一條,與王魔力敵。正戰間,楊森騎著狻猊,見哪吒來得利害,劍乃短傢伙,招架不開。楊森在豹皮囊中,取一粒開天珠,劈面打來,正中哪吒,打翻下風火輪去。……早被龍鬚虎大叫曰:"莫傷吾大將,我來了!"王魔一見大驚,是個什麼妖精來了……話說高友乾騎著花斑豹,見龍鬚虎兇惡,忙取混元寶珠,劈面打來,正中龍鬚虎的膊子。打的扭著頭跳,左右救同黃飛虎。王魔、楊森二騎來擒子牙。

用詛咒手段暗算敵人:闡截共有

陸壓用陰狠毒辣的釘頭七箭書詛咒趙公明一向被人所詬病,但是在陸壓使用厭勝術之前,截教的姚天君便已經使用類似的扎草人詛咒姜子牙了,區別是落魂陣的草人被搶走了,而陸壓的草人沒有被搶走。在使用下三濫手段上,闡截兩教誰也不比誰有優越感(陸壓雖非闡教中人,但畢竟也是闡教友軍):

陸壓的草人:

子牙披髮仗劍,腳步罡鬥,書符結印,連拜叄五日,把趙公明只拜得心如火發,意似油煎,走頭無路,帳前走到帳後,抓耳撓腮。

姚天君的草人:

姚天君讓過眾人,隨入落魂陣內,一土臺;設一香案,臺上扎一草人,草人身上寫姜尚的名字;草人頭上點叄盞燈,足下點七盞燈,上叄盞名為催魂燈,下點七盞名為捉魂燈,姚天君披髮仗劍,步罡念咒,於臺前發符用印,於空中一日拜叄次;連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顛三倒四,坐臥不安。

不講理弱肉強食:闡截共有

哪吒誤殺石磯娘娘的弟子,石磯娘娘抓哪吒問罪,哪吒反而又打死石磯娘娘的另一個弟子,因為打不過石磯娘娘去找太乙真人救命,而太乙真人以強硬態度不講理,靠武力解決問題;但截教只是描寫較少,闡教不講理並不代表截教就通情達理了:

太乙師徒欺壓石磯娘娘:

真人曰:"哪吒在我洞裡,要他出來不難,你只到玉虛宮見吾掌教老師,他教與你,我就與你。哪吒奉玉虛敕命,出世輔保明君,非我一己之私。"

馬元準備吃人:

馬元曰:"小娘子此處那去尋熱湯?你終是一死,不若我反化你一齋,實是一舉兩得。"女子曰:"若救我全生,理當一齋。"馬元曰:"不是如此說,我因趕姜子牙,殺了一夜,肚中其實餓了;量你也難活,不若做個人情,化與我貧道吃了罷。"

勾結西方教:闡教獨有

元始老君與外人準提接引一起群毆通天教主,固然是元始老君的惡行,這也導致西方教進入中土,挖去了不少道教成員。正如通天教主罵元始天尊的:你再去找準提道人打我,闡教這一勾結外人的行為確實令人不齒。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勾結西方教來坑通天",而是"西方教不請自來,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與他們聯手"。雖然一樣是勾結外人,但性質惡劣程度比之一般印象要好一些:

見廣成子稟曰:"二位老師!外面有西方教下準提道人來至。"老子、元始二人忙下篷迎接,請上篷來,敘禮畢,坐下。老子笑曰:"道兄此來,無非為破誅仙陣來,收西方有緣;只是貧道正欲借重,不意道兄先來,正合天數,妙不可言。"

坑害恩人使用炮灰:闡教獨有

破十絕陣時,有八陣拿炮灰祭陣,其中包括同門外圍成員如韓毒龍、薛惡虎、鄧華;而蕭升曹寶前腳救了燃燈,後腳燃燈不但貪下落寶金錢和趙公明的定海珠,就將曹寶送進十絕陣做炮灰,如此恩將仇報讓人齒冷:

話說燃燈命:"曹道友!你去破陣走一遭。"曹寶曰:"既為真命之主,安能推辭?" ……葫蘆振破,紅水平地擁來。一點粘身,四肢化為血水。曹寶被水粘身,可憐只剩道服絲絛在,四股皮肉化為津,一道靈魂往封神臺去了。

拐騙兒童:闡教獨有

清虛道德真君在黃天化兩歲時一聲不吭把黃天化拐走,這不是可以用收徒、天命這些理由搪塞的——他如果對黃飛虎說清楚是輕而易舉的,就算黃飛虎不同意再帶走也不過是先斬後奏,但清虛道德真君並沒有這樣,而是頂著道德的名字做不道德的拐騙行為:

真君曰:"那一年我往崑崙山來,腳踏祥雲,被你頂上殺氣衝入雲霄,阻我雲路。我看時你二歲,見你相貌清奇,後有大貴,故此帶你上山,今已十叄載。你父親今日有離,該我救他,我故教你前去。"

踐踏對手尊嚴:闡教獨有

破地烈陣後闡教將趙江吊起,在萬仙陣破太極兩儀四象三陣後,三大士將三仙當成坐騎並大肆羞辱:

懼留孫見勢不好,先把天門開了,現出慶雲,保護其身;然後取困仙繩,令黃巾力士:"將趙江拿在蘆篷,聽候指揮。"

南極仙翁回覆元始命令,元始吩咐就命廣法天尊坐騎;仍於項下掛一牌,上書"首仙"名諱。次日,老子與元始親臨陣前,問:"通天教主何在?"左右報與通天教主,逕出陣前,老子命文殊騎了青獅,至前面,老子指與通天教主曰:"你的門下,長有此等之物,你還要自稱道德清高?真是可笑。"

濫殺平民:截教獨有

姜子牙冰凍岐山是針對軍隊,並不是針對平民,兩國交兵殺軍隊並無不妥,而姜子牙也接受了對方的投降,並沒有殺害降卒;但是羅宣呂嶽不同,徹底的草菅人命,使用地圖炮手段攻擊,並不把平民的命當回事;而九龍島四聖、魔家四將雖未實操,卻也對於屠殺西岐沒有一絲一毫的愧疚。可以這麼說,崑崙十二仙、燃燈、哪吒一本書殺的人沒有羅宣、呂嶽一天殺的多:

羅宣

羅宣對劉環曰:"只也是西岐一群眾生,該當如此,非我定用此狠毒也。"道人咬牙切鐵……不意時至二更,羅宣同劉環借著火遁,乘蒼赤煙駒,把萬裡起雲煙,乃是火箭:及至射進西岐城中,可憐東西南北,各處火起,相府皇城,到處生煙……只燒得男啼女哭叫皇天,抱女攜男無處躲。"

呂嶽

呂嶽曰:"不妨,吾自有道理。"隨將葫蘆中取藥自啖,乃復笑曰:"姜尚!你雖然取勝一時,你怎逃滅一城生靈之禍?"……大家小戶,天子文武士庶人等,凡吃水者,滿城盡遭此厄。不一二日,一城中煙火全無,街道上並無人走,皇城內人聲寂靜,止聞有聲喚之音,相府內眾門人,也遇此難】。

九龍島四聖:

王魔曰:"他既依允,難道失信於我等。管教他西岐城血滿城池,屍成山嶽。"

魔家四將:

四將心下甚是焦燥:"聞太師命吾伐西岐,如今將近兩叄個月,未能破敵;十萬之眾,日費錢糧許多,倘太師嗔怪,體面何在?也罷!今晚初更,各將異寶祭於空中,就把西岐旋成渤海,早早奏凱還朝。"

為了出惡氣教唆師尊:截教獨有

注意,通天教主自己也知道商朝該滅,周室當興,因此對弟子諄諄教誨,告訴他們千萬不可以在封神之戰中下山。並不是說通天保商、老君元始保周。通天出山純粹是因為被弟子挑撥,去出惡氣,而不是為了商朝。那么弟子挑撥通天出手,就並不是什麼值得稱道的行為了:

雲霄娘娘聽罷,只是搖頭,說道:"大兄此事不可行。昔日叄教共議籤押封神榜,吾等俱在碧遊宮,又有兩句貼在宮外:謹閉洞門,靜誦黃庭叄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通天教主曰:"姜尚乃是奉吾三教法旨,輔佐應運帝王,這三教中,都有在封神榜上的。廣成子也是犯教之仙,他就打殺火靈聖母,非是他來尋事做,還是你去尋他,總是天意。爾等何苦與他做對,連我的訓諭不依,成何體面?"

因為打輸了殃及無辜:截教獨有

通天教主一直頗為受人歡迎:講道理,重視徒弟,有教無類。但是前期通天固然是道德高尚的角色,後期連輸誅仙、萬仙二陣後,通天教主想的是掀桌子毀滅世界。雖然粉絲一直將此當做通天教主強大的表現而津津樂道,但其實這一行為是極其不道德的。如果他去滅闡教、西方教滿門,是冤有頭債有主,但是要毀滅世界卻是無從洗白的視蒼生為草芥:

當日通天教主領著二三百名散仙,走在一座山下少憩片時,自思:"定光仙可恨將六魂盜去,使吾大功不能成;今番失利,再有何顏掌碧遊宮大教?左右是一不做工不休,如今回宮再立地水火風,換過世界罷。"

為什麼截教給人的印象更?

可以說,《封神演義》裡,闡教與截教不過是偽君子與真小人之別。闡教滿口天數,卻坑蒙拐騙無所不為,而且有反補自己人的記錄;截教則是徹徹底底的惡,殺人不眨眼,屠城這種事做起來毫無心理負擔。那麼,為什麼闡教讓人厭惡,截教卻給人留下好印象呢?這有三個原因。

第1、主視角是闡教

太乙哪吒欺負石磯娘娘,燃燈用炮灰祭陣,陸壓姜子牙咒殺趙公明,元始老君殺三霄,這些惡行是被完整地將前因後果描寫下來的,來龍去脈極其周詳。而闡教三代群毆團、崑崙十二仙更是逢人就群毆。但是呂嶽、羅宣的屠城,九龍島四聖、魔家四將的群毆卻只在一個章節裡簡略出現,沒有反覆渲染,粗略讀來並沒有很深的印象是很正常的。

第2, 截教是強大的失敗者

如果不算教主(封神原著明文太上老君也是闡教的而非人教的,這個本號有舊文:你是否被騙過?《封神演義》十大謠言 )截教的實力無疑遠勝闡教,雲霄、趙公明均能獨掃崑崙十二仙,而金靈聖母、烏雲仙打起複數的十二仙也不成問題。但他們不懂得抱團,能打贏的被闡教各個擊破,不能打贏的找外援,外援也打不贏找師父,於是截教的強大一覽無餘。由於同情失敗者的傳統,加之死保殷商的各路忠臣與截教立場一致,故人們對聞太師、張奎、張桂芳等忠臣愛屋及烏喜歡截教,也是情理之中的。

第三,截教某些個體道德很高

雖然我們對於截教諸多真小人,是要與闡教諸多偽君子一樣不留情面地批判,但這並不代表截教的好人不是好人了。通天教主屬於後期黑化,前期通情達理、很有原則,還有教無類不像闡教搞生物歧視,他曾經賜給餘元穿心鎖,還讓餘元留懼留孫一命,黑化前的通天教主當然是好人。金靈聖母的力戰身死、聞太師的為國捐軀也都是很吸粉的情節,而雲霄、趙公明又是封神罕見的清流,趙公明出手的原因是看不慣闡教吊著趙江為同門出氣,這比或被申公豹一席言論說動逆天而行、或貪圖富貴的截教諸多真小人是要磊落無數倍的。而雲霄更是極其善良,冤有頭債有主,不斷約束自己的妹妹,抓住十二仙后還手下留情並不下死手,只是廢了道行。而趙公明被陸壓拜死,雲霄被老君壓在麒麟崖下身亡,他們的死又讓人產生同情並因此厭惡闡教,於是推而廣之,其餘截教徒也因為趙公明、雲霄、金靈聖母、聞太師而受到愛屋及烏,也並不是多麼出人意料。

縱觀封神全書,闡教和截教只是偽君子與真小人之別。雖然偽君子會坑害自己的親友,但偽君子從來不比真小人可惡——如果普通人在笑傲江湖,不會被嶽不群殺害,但可能沒招惹向問天就沒命了。封神書中也是同理,闡教雖然背刺、使用炮灰、不講理,但是闡教全書殺的人沒有羅宣、呂嶽一天殺的人多,對於普通人而言顯然是截教更加惡劣。因此,推崇截教而貶低闡教,其實大可不必。至於截教高尚的好人云霄、趙公明、金靈聖母、聞太師等,也只能代表他們自己,不能代表整個截教,就像闡教同樣有好人黃龍真人、赤精子、雲中子等人,但不能說闡教就不是偽君子一樣。《封神演義》的闡教是惡人,不代表截教就是好人,讀書時需仔細加以批判,而不能因對某一方的厭惡而偏袒另一方。

相關焦點

  • 封神之戰中為什麼實力更強的截教鬥不過闡教
    看過封神演義的都知道,截教的實力明顯是比闡教強的,而且強的還不是一點半點,單說二代弟子截教就幾乎是完全碾壓闡教的,三代弟子也有餘元這樣不輸闡教二代弟子的強力選手,更別說趙公明,雲霄,金靈聖母這些能吊打闡教十二金仙的準聖級強者了。 那麼截教為什麼最後還是敗了,而且還敗的那麼徹底。
  • 無可奈何花落去:截闡二教四代弟子中僅有兩個精英
    截闡二教在經歷過二代三代的輝煌後,不可避免走向沒落,縱觀封神演義全書,截闡二教四代弟子起來不過七人,分別是截教的紂王、餘化、胡雷、吉立、餘慶,闡教的是兩個金毛童子,這些四代中只有紂王和餘化是精英。先說金毛童子,他們是五夷山散人,也是三尖兩刃刀的前任主人,法力低微,於楊戩進石洞奪取三尖兩刃刀時被收為徒弟,之後兩人駕水遁來到西岐,投入姜子牙麾下,可惜兩人幾乎成了透明人,唯一一個表現是闡教三代圍攻呂嶽時,兩人奉楊戩之命從背後用彈弓偷襲呂嶽,一彈弓打中呂嶽胳膊。
  • 人教、闡教、截教對應的是太清、玉清、上清嗎?
    首先我們看下這些朋友告知我的論證:老子立人教稱太清,教化人族;元始天尊立闡教稱玉清,闡明天意之意;通天教主立截教稱上清,截取天道一線生機。受洪荒小說的影響,相信接受這種說法的朋友不在少數,那麼我們根據《封神演義》原著來解析一下。
  • 如果通天教主一開始就率截教和闡教大決戰,結局會如何?
    如果通天教主一開始就率領截教全部力量對抗闡教和西方教的聯盟,也是說趙公明、三霄娘娘等截教實力弟子還未戰死,以一個全新的「萬仙陣」姿態出現,結局會如何?菸斗認為,截教仍不可避免要失敗。首先,截教與闡教聯盟的大對決,其實就是通天教主與元始、老子、接引、準提四聖人的實力比拼。眾所周知,在《封神演義》中「聖人之下皆螻蟻」,一個聖人足以秒殺無數個非聖人,即使像三霄娘娘這種準聖級別的,一個元始天尊就可以在談笑間輕易除掉。
  • 《封神演義》中,截教二代弟子是否可以碾壓闡教同輩?
    《封神演義》中,截教二代弟子是否可以碾壓闡教同輩?《封神演義》中,闡教二代弟子和截教同輩的差距有多大?《封神演義》中,通過截教和闡教的較量,我們可以看出兩教弟子實力的差距。三教中,以通天教主代表的截教門人弟子最多,無論是披毛戴角還是溼生卵化,他都來者不拒,這也形成了碧遊宮萬仙來朝的盛大局面。截教門人自由發展,通天教主只負責講道,他的親傳弟子不多,也就四大弟子和隨侍七仙。其餘門人弟子雖稱通天教主老師,但卻並非通天教主親收,只算有師徒之實吧。
  • 袁元說:元始天尊一氣化三清,三清天,闡教、截教,截取一線生機
    元始天尊創立闡教,闡教主要收的弟子是想修仙的人類。闡教教主是元始天尊,副教主是燃燈道人,燃燈道人後來有道入釋,也就是佛教的燃燈古佛。通天教主創立的截教,所謂截,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而遁去一,這遁去的一,就是截教所要截取的一線生機。截教,講究有教無類,天地萬物,無論任何動物、任何物體、哪怕是石頭、瓦塊,也都能修成神仙。
  • 昊天上帝已經是天庭之主,為何還要闡教十二金仙稱臣?
    一,闡教十二金仙犯了紅塵之厄,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十二金仙的殺劫!  二,昊天上帝命十二仙首稱臣。這十二仙首便是十二金仙。  三,人闡截三教協商封神。    四,成湯合滅,周室當興。  五,神仙犯戒。  六,姜子牙無緣仙道,享受人間富貴!
  • 原始天尊不講武德,封神中截教門下弟子比起闡教真的要厲害很多嗎
    最主要的是元始天尊所領導的闡教,和通天教主所領導的截教,兩者之間的一種角逐。我們仔細閱讀書籍就會發現闡教之所以會獲得勝利,更多的時候是因為元始天尊不顧自己的身份,對小一輩的截教門人出手。因此,導致截教許多門人都上了封神榜成為了封神之戰中最大的輸家。
  • 小時候看封神榜不喜歡截教,為何長大後看卻不喜歡闡教?
    ,都是違背歷史趨勢的大壞蛋,每一次闡教的人把截教的人打得落花流水我們都拍手稱快,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卻發現,故事的真相併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截教也並非都是壞人,而闡教也並非都光明磊落。 封神榜是通天教主與元始天尊共同商議的,在議定之後,通天教主便嚴格管制門下弟子,不允許他們下山,而闡教的元始天尊卻不斷派自己的子弟下山,經常以抱團的方式,群毆截教弟子,致使截教雖然比闡教強,卻被各個擊破。除此之外,元始天尊經常親自下場,以大欺小,導致通天教主沒有意識到闡教的險惡用心,最終坐以待斃,被打敗。
  • 封神大戰後西方教實力大增,闡教為何全然不懼?
    封神大戰後西方教實力大增,闡教為何全然不懼?《封神榜》中,商朝氣數將盡,當時神人未分,武王伐紂引發闡截諸仙大戰。除聖人外,大批有實力的闡截教弟子和強大的散修全部遭劫,而這些仙人中,許多都被西方二聖以度化有緣人的名義度走,就連闡教十二金仙中,也有一部分被西方二聖籠絡。就這樣人、闡、截三教及許多實力強大的散仙紛紛被二聖收歸門下。至封神大戰之後,西方教從原來勢單力薄,發展為人才濟濟、實力雄厚。
  • 崑崙十二仙之首廣成子:闡截決戰導火索,但私德無虧
    廣成子是闡教精英教育的代表,他雖不如截教最強的弟子云霄、趙公明、金靈聖母、烏雲仙,卻也有極其出彩的實力。而廣成子三謁碧遊宮直接導致通天教主擺下誅仙劍陣與闡教決戰。但是仔細品讀原著,會發現廣成子雖然是闡截決戰的導火索,但廣成子並沒有犯什麼錯誤。
  • 《封神榜》中,闡截兩教修為最高的弟子,連元始天尊都佩服不已!
    1.先天成就,修煉最深雲霄自開天闢地之前就己經成就道行,在闡截兩教所有弟子中成就最早,有很多先天成就。其後,闡截兩教廣收弟子,可以說除了雲霄之外,其餘上仙都是在天地成形之後才開始逐漸修行的。剛開始,雲霄是採天地之靈氣,受日月之精華進行修煉,這種修煉方式肯定是沒有師父指導的,靠自己先天感悟,然後逐漸成形,修成正果。可見,雲霄的道行根基非常強大,從基礎上就壓倒其他上仙。因此,雲霄具有先天成就,修煉在同輩是最深的。
  • 笑傲江湖:真小人不過是偽君子的升級版而已,同樣讓你防不勝防
    當年看《笑傲江湖》,有兩種人讓人記憶深刻,一種是偽君子,一種是真小人。不過,因為我們的視角一直跟著令狐衝在走,所以我們都是以他的立場,他的觀點去看問題。而他,又用實際行動來告訴我們,偽君子簡直太可怕。所以,令狐衝他寧願和真小人稱兄道弟,也不願意和偽君子有一點點交集。於是就有很多人說,真小人比偽君子好,寧願遇見真小人,也不願遇到偽君子。因為真小人能防,偽君子不能防。甚至還有人說:我寧可當真小人也不做偽君子!
  • 封神演義中,截教整體實力遠超闡教,為何被殺死的都是截教弟子
    而縱觀雙方的爭鬥過程就會發現,如果闡教不是元始天尊不顧聖人之尊多次出手以大欺小,甚至多次聯手西方二聖圍攻截教,闡教的弟子極有可能會在封神之戰中大部分都隕落。截教和其他兩教的實力對比《封神演義》中,在女媧娘娘造人成功後,人族漸漸興盛,成為天地的主宰。三清也相繼通過立教成聖。
  • 封神闡教和截教第三代弟子實力排行
    封神演義中,主要以武王伐紂為主線,所以主要以姜子牙這一方勢力為主線,所以書中出場的第三弟子,主要以闡教弟子為主,截教第三代弟子出場機會不多。而姜子牙的行軍大陣中,有幾大常駐三代弟子衝鋒陷陣,比如負責糧草押運的楊戩,衝鋒在前的黃天化、韋護、哪吒、雷震子,還有隨時準備打團的金吒和木吒,以及有特殊技能的楊任、土行孫和鄭倫。
  • 截教第一個挑戰闡教的仙人是誰?為何死後通天教主毫無反應?
    而截教奉行"有教無類",門下弟子多為獸禽異物修煉得道而化形,故此常被闡教稱為不夠正宗:不分披毛帶角之人,溼生卵化之輩,皆可同群共處。不過千百年來,兩教雖道不同不相為謀,但還算相安無事,直到三教共僉封神榜後,兩教之間的關係發生了質的變化,主因就是闡教玉虛宮十二金仙運逢殺劫,昊天上帝命其俯首稱臣為天庭效命,而教主元始天尊不從,最後闡教、截教、人道教三教共商,僉定了封神榜,約定誰在封神大劫中死去,誰去天庭給昊天上帝效命。
  • 盤點《封神演義》中截教的10大法寶,青萍劍第二,混元金鬥第四
    在《封神演義》中,截教之所以實力遠強於闡教,除了人數多以外,其實法寶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在闡教十二金仙中,竟然還有黃龍真人這樣沒有法寶的存在;
  • 截教二代弟子中十大高手排名
    封神演義,作為我國現有神話體系最重要的定型著作之一,對後世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從紂王暴虐無道開始到天下諸侯舉義旗,再到武王興兵伐不義,再到天下異人相繼出場,全書的高潮自然是闡教和截教兩派的大鬥法,誅仙陣和萬仙陣更是教主級別的人物之間的鬥法。
  • 截教四大隱修,實力不下於文殊與普賢,卻死於闡教卑鄙的偷襲
    在《封神演義》中,截教實力最為強大,門下弟子眾多,除了八大親傳弟子及隨侍七仙等超級高手外,還有眾多外門隱修弟子,實力之強大,讓闡教和人教聯手之後還不得不拉攏西方教來幫忙
  • 截教是可憐的背鍋俠,犯了殺劫的闡教是如何甩鍋擺脫封神命運的?
    商朝末年,紂王無道,西周起兵伐紂,這本是人間的事,但是《封神演義》一書中卻牽扯到了封神一事,讓無數的闡教、截教仙人前僕後繼,投身到武王伐紂的事業中,或相助,或阻撓,都是因為這封神的劫難。封神的劫難,一開始是太乙真人和石磯娘娘打鬥前的一番話引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