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中,闡截兩教修為最高的弟子,連元始天尊都佩服不已!

2020-12-10 精品武松

封神大戰,眾多仙家參與鬥爭,互相鬥法,展現高超的法術。修煉千年,用在當時,這些仙人或成功渡劫,繼續修行;或不幸戰死,上天封神。這場大戰,闡截兩教是戰爭的主體,湧現出很多法力高強的上仙。這裡並不只討論法力高低,而是綜合討論修為。修為分為法力和道德修養,法力高則戰鬥力強;道德修養是指修行深度,信念不為外界所動,比較有定力。

在《封神榜》中,有人認為南極仙翁修為是最高的,或許也有認為是玄都大法師。其實還有一位上仙,就是三仙島雲霄,天論是法術和道德修養都應該排在首位,甚至得到元始天尊的肯定!

雲霄、碧宵、瓊宵和趙公明

雲霄是截教通天教主座下四大精英弟子之一,在三仙島三仙洞修行,擁有師父通天教主所賜的兩件寶貝:金蛟剪和混元金鬥。其兄趙公明,其妹有碧霄和瓊霄,合稱三霄娘娘,不問人間事非,潛心修行,其他上仙很難做到。

1.先天成就,修煉最深

雲霄自開天闢地之前就己經成就道行,在闡截兩教所有弟子中成就最早,有很多先天成就。大家都知道,鴻鈞老祖成就於混沌未開之際,三弟子中老二元始天尊是盤古聚身,開天闢地,太上老君更在元始天尊之前,這說明雲霄成就只比三清晚一點點,可以說帶藝投師在通天教主門下。其後,闡截兩教廣收弟子,可以說除了雲霄之外,其餘上仙都是在天地成形之後才開始逐漸修行的。

剛開始,雲霄是採天地之靈氣,受日月之精華進行修煉,這種修煉方式肯定是沒有師父指導的,靠自己先天感悟,然後逐漸成形,修成正果。可見,雲霄的道行根基非常強大,從基礎上就壓倒其他上仙。因此,雲霄具有先天成就,修煉在同輩是最深的。

雲霄為人善良,已斬盡三屍,拋盡六氣,這是非常難得的,修煉不夠,是絕對達不到這個水平。大家都知道,神仙每隔一千五百年便有劫難,那些不曾斬卻三屍、拋卻六氣的仙人都要渡劫。例如,元始天尊門下的十二金仙等到此時都「膽戰心驚」,但一般都能安全渡過,而截教眾門人就不是那麼幸運了。雲霄己不存在渡劫問題,已是萬劫不壞之身。

雲霄和瓊宵

仙家的法力和修煉自然成正比,否則就不躲在洞府和山島中勤奮修煉了。

2.法力高強,同輩翹楚

雲霄在同輩當中法力是最高的,戰鬥力絕對在南極仙翁和玄都大法師之上。南極仙翁是閘教元始天尊大弟子,法力在十二金仙和其他師弟之上;玄都大法師是道教太上老君唯一弟子,按照元始天尊的評價,法力應比南極仙翁高些。但是玄都大法師不出場獻技,憑直覺還是沒有說服力的。而雲霄雖然出場時間短,但一下子就制服闡教所有仙人,使闡教面臨有史以來最大劫難!

①輕鬆破打神鞭,本領超群

初到西岐,展示了較強的法力。兩妹妹碧霄和瓊霄法力與姐姐相差甚遠,憑藉寶物將廣成子捉去,敵不過楊戩的神目和姜子牙的打神鞭,均被打落飛行坐騎,高空墜落。雲霄凸顯其神通,無限伸長手臂施救妹妹們,這樣的神通,隨時抓走姜子牙豈不是探囊取物嗎?

雲霄輕鬆破打神鞭

姜子牙不知好歹,用打神鞭對付雲霄,沒曾想,元始天尊如此厲害的寶物,對雲霄來說如同輕鬆接到一根本棍,毫無反應!要知道,這打神鞭能將龜靈聖母打回原形,可見其厲害。

②九曲黃河陣,闡教全軍覆沒

雲霄行事還是非常有分寸的,戰場上並沒有大開殺戒,但抵不住申公豹和妹妹慫恿,於是擺下九曲黃河陣。這九曲黃河陣甚是厲害,體現雲霄修行高深和聰慧之處。其他上仙不會變通,只會一種陣法,而雲霄能在黃河陣基礎上衍化、創新,形成新的陣法,玄妙無窮,體現「九曲之中無直處,曲徑盡處皆為直」,將碧遊宮的玄妙融為一體,暗藏無限殺機。

九曲黃河陣能給破陣者很大的誤解,肯定會用黃河陣的方法破陣,結果中計必死!九曲黃河陣是雲霄修煉和學道結晶,其厲害程度不亞於師父通天教主擺的誅仙陣和萬仙陣。誅仙陣主要靠四口寶劍,萬仙陣主要靠人多和各種陣中陣,而九曲黃河陣主要靠雲霄的法力和道行。

面對九曲黃河陣,闡教十二金仙無能為力,在誅仙陣或者萬仙陣他們還能施展和迴旋,可是在此陣中只能被俘,毫無懸念。這是闡教最大劫難,有很大風險,若是雲霄的修為和妹妹一樣,闡教仙家性命肯定不保。從這裡可以看出,雲霄的法力遠在同輩之上。最後,元始天尊下凡破了九曲黃河陣。

元始天尊破陣

個人認為,雲霄將玉虛門下弟子們困進陣中,主要是給闡教一個警示,給玉虛一個教訓,同時也安慰一下死去的兄長趙公明。然而,此陣也給玉虛門下帶來很大的風險,去了頂上三花,消了胸中五氣,快逼近凡人了。這些都還好,沒有造成生命危險,或者毀了千年道行。

雲霄除了道行高深,法力高強之外,修為和境界也是非常高的。

3.修為最高,識得大體

兄長趙公明被玉虛門人聯手打死,自始至終非常冷靜和淡定,沒有失去理智,仍然不忘女媧娘娘意旨,這在闡截兩教中很少見。在封神大戰中,別說截教其他弟子,就連打著正義旗號的闡教弟子,遇到師兄或者師弟被殺的,也要想方設法報仇。雲霄卻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觀念:識得大體,大局觀強,絕不為一己之私毀了整個封神計劃,體現非常高的道德修為。

①信念堅定,形神統一

在修煉過程中,能做到「信念堅定」和「形神統一」是非常不易的!它要求遇到任何大事,都不能亂了分寸,不能動搖自己的信念,表現出高超的修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在的「形」(肉體)和內在的「神」(靈魂)高度統一,這是仙家修為最高境界。

趙公明的寶物定海珠和縛龍索被玉虛門下奪走,到三仙島借寶物時,雲霄一直勸誡。雲霄的信念和認知明確,始終認為此次封神大戰,截教應劫者最多,下山就意味著容易上封神榜。最後趙公明不聽勸阻,上了封神榜。臨死前非常懊悔,自責:驕傲自大,追悔莫及,剛愎自用,麻痺大意,害了自己,悔不聽雲霄妹妹之善言,才惹下今日之大禍。最後要求將金蛟剪和道袍交給三仙島妹妹,切不可為他報仇。

雲霄的兩個妹妹碧宵和瓊宵悲痛不已,而此時雲霄卻認為,金蛟剪都沒能保住哥哥的命,說明是天意。不但沒有立刻下山報仇,而更加堅定信念,認為不應該下山,兄長趙公明就是違背這個信條,才遭此劫難,這和趙公明後悔言辭是一致的。

雲霄的胸懷不但讓兩個妹妹無法理解,也讓我們感到汗顏。最後在申公豹一再慫恿下,兩個妹妹決議下山為兄報仇,結果一死一被擒。當元始天尊用法力壓住瓊宵時,瓊宵後悔知錯了,但已經晚了。從這裡可以看出,趙公明和瓊宵最終都後悔沒有聽雲霄之言。

②心地善良,手下留情

雲霄被迫來到西岐,主要目的並不是為兄報仇,而是約束兩個妹妹,避免釀成大禍。廣成子被瓊宵捉去吊了六個時辰,額頭被符印鎖定元神無法逃脫,此時瓊宵準備一箭射死廣成子,幸虧雲霄來及時阻攔並設法救了廣成子。從這點可以看出,雲霄心地善良,不願意看到無辜死亡太多,既然家兄的死是違背天意,那別人就不應遭此劫難。

來到西岐,絕對手下留情,不管申公豹和聞太師如何慫恿,自己仍然有分寸。擺下九曲黃河陣,其實玉虛十二金仙中八大上仙困陣中,還有很多第三代弟子,此時雲霄害了這些人是易如反掌。雲霄深曉事理,沒有加害,否則玉虛八大金仙從此不存在!

在家兄趙公明被殺,自己還能冷靜,並沒有大開殺戒,足以表現雲霄修為深度和道德修養,就連元始天尊都非常佩服。

③尊師重道,元始佩服

元始天尊親自來破九曲黃河陣,雲霄對元始天尊非常尊重,相比之下瓊宵就非常傲慢。當元始天尊收了瓊宵時,雲霄突然收手,並求元始天尊饒妹妹性命,不想與師伯為敵,甘願主動撤陣。這裡假設一下,如果雲霄不主動撤陣,元始天尊能破此陣嗎?當然,元始天尊是有備而來,不過要費些法力才能破陣的。

雲霄深明大義,認為不能繼續下去了,必須主動撤陣。否則,就算九曲黃河陣再厲害,最後她自己也不能全身而退,並落個違背天意,實在不妥,因此果斷撤陣。這樣,這一家子就只剩下雲霄自己了。

元始天尊對雲霄刮目相看

元始天尊非常感激雲霄,一是對門下弟子留情,二是主動撤陣。認為雲霄是同輩中道行最深,而且還非常識得大體,對雲霄更加刮目相看。

最後雲霄求元始天尊允許用師祖鴻鈞老祖秘傳的九命斷續大法,替妹妹續命。須知道,能會九命斷續大法起死回生的沒有幾位仙家,道行淺薄或者修為不高的仙家是不會用此大法的。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斬將封神」和?為啥眾仙不願上「封神榜」?
    小說依託於商末武王伐紂的歷史背景,講述了道門截闡兩教應劫廝殺,最終闡教幫助的周武王打敗了截教支持的商紂王,姜子牙完成斬將封神的故事。(吐個槽,原著情節描述其實很粗糙,裡面明朝元素也很多,讀著有些出戲……)其次,封神榜本身是個靈寶,由姜子牙執掌,用以分封天庭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來自百度百科呵呵)。
  • 原始天尊不講武德,封神中截教門下弟子比起闡教真的要厲害很多嗎
    最主要的是元始天尊所領導的闡教,和通天教主所領導的截教,兩者之間的一種角逐。我們仔細閱讀書籍就會發現闡教之所以會獲得勝利,更多的時候是因為元始天尊不顧自己的身份,對小一輩的截教門人出手。因此,導致截教許多門人都上了封神榜成為了封神之戰中最大的輸家。
  • 元始天尊破誅仙陣和萬仙陣,為何要帶上西方教二教主?
    在封神演義的小說裡,廣成子打死了火靈聖母,之後,拿著火靈聖母的法寶金霞冠到碧遊宮交還給通天教主!  本來這事情是很簡單的一件事,通天教主僉押了封神榜,知道這都是門下弟子不聽自己命令擅自下山,死了也算是咎由自取!
  • 封神大戰後西方教實力大增,闡教為何全然不懼?
    封神大戰後西方教實力大增,闡教為何全然不懼?《封神榜》中,商朝氣數將盡,當時神人未分,武王伐紂引發闡截諸仙大戰。除聖人外,大批有實力的闡截教弟子和強大的散修全部遭劫,而這些仙人中,許多都被西方二聖以度化有緣人的名義度走,就連闡教十二金仙中,也有一部分被西方二聖籠絡。就這樣人、闡、截三教及許多實力強大的散仙紛紛被二聖收歸門下。至封神大戰之後,西方教從原來勢單力薄,發展為人才濟濟、實力雄厚。
  • 封神演義,火雲洞三聖和太上老君,都是聖人修為,誰的法力更強
    而且《封神演義》雖然借用了很多道教神祇和傳統神話人物,不過情節和設定都是許仲琳(爭議作者)一家之言,所以不應該套用其他內容分析。九大聖人九大聖人一般指鴻鈞道人、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媧、接引道人、準提道人、昊天上帝和瑤池金母。
  • 封神中,昊天上帝什麼來頭?女媧敬他、元始怕他、鴻鈞都給他面子
    《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集封神榜的策劃者、組織者、參與者等多重身份於一體,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在封神之戰中的出鏡率最高,付出也最大!為什麼他會這麼忙?原因就在於昊天上帝簡短、有力、又霸道的一份「任命函」!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
  • 元始天尊門下三大最強弟子,修為皆是準聖,地位僅在元始天尊之下
    《封神演義》很多朋友都看過,裡面闡教與截教之間的大戰數不勝數,兩大教派之間的較量弟子更是死傷無數。截教通天教主門下的八大弟子,蓬萊七仙,三代弟子,四代弟子法力通天。而闡教元始天尊門下除了闡教十二金仙,三代弟子與小弟子之外,好像並無其他門人。
  • 封神之後西方教實力大增,為何元始天尊卻暗自偷笑
    因為在書中,許多玄門中人都被西方人給帶走了。然而真正的情況是這樣嗎?我估計元始天尊看到這樣的情況,都在偷笑吧!封神大戰之時,西方教的,西方教接引、準提二位聖人來到玄門勢力範圍。然後兩個人到處招攬人才,還說什麼專度西方有緣客。
  • 《封神演義》中,截教二代弟子是否可以碾壓闡教同輩?
    《封神演義》中,截教二代弟子是否可以碾壓闡教同輩?《封神演義》中,闡教二代弟子和截教同輩的差距有多大?《封神演義》中,通過截教和闡教的較量,我們可以看出兩教弟子實力的差距。三教中,以通天教主代表的截教門人弟子最多,無論是披毛戴角還是溼生卵化,他都來者不拒,這也形成了碧遊宮萬仙來朝的盛大局面。截教門人自由發展,通天教主只負責講道,他的親傳弟子不多,也就四大弟子和隨侍七仙。其餘門人弟子雖稱通天教主老師,但卻並非通天教主親收,只算有師徒之實吧。
  • 為何說是元始天尊陷害了紂王和女媧?別的聖人為何不會這麼做?
    那麼為什麼小劉會推測這是元始天尊在陷害紂王,而不是別的聖人呢? 為什麼不是西方準提和接引、截教通天教主、人教老子呢?他們可都是聖人,都有這個實力。 但使用排除法就知道,只有元始天尊才會如此急於要陷害紂王。 一,昊天上帝。他是三界之主,他不會也沒必要自降身份去陷害女媧和紂王。 二,鴻鈞道人。他是三界修為第一人,他手下有人闡截三教教主,他想陷害女媧,把這任務交代給弟子就行了,他沒必要親自出手。
  • 洪荒中最高傲的聖人,元始天尊到底有多厲害,盤點他的五大神通
    封神中實力頂峰者鴻鈞老祖代表天道已經不在其中,剩下的就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媧、接引和準提這六大聖人,雖然聖人都是不死不滅,但是卻有三六九等。像聖人大師兄太上老君那就是六聖中當之無愧的最強者,除此之外雖然單論實力不好分出高低,但是若論計謀無雙,元始天尊說是第二,沒有敢當第一。所以本期我們就來說一說這洪荒中最高傲也是最精於算計的聖人——元始天尊。
  • 鴻鈞老祖和通天教主三令五申:緊閉洞門,為何擋不住弟子下山封神
    鴻鈞老祖的三大弟子,也都很重視,又分別召集到闡、截、人三教弟子們,開了一個內部的關門會議。 會議的大致內容和精神有多項:一是紂王無德,商朝氣數將盡;二是鳳鳴西岐,周朝當興明君已出,不日將伐紂;三是三界神仙將遭大劫,天庭開啟了招聘八部365位正神的大門;四是弟子們將來的造化,要看其根性和氣運,或成仙道,或成神道,或成人道。
  • 封神演義中,截教整體實力遠超闡教,為何被殺死的都是截教弟子
    《封神演義》中殷商和西歧兩方的軍隊對抗只是次要的,由於太上老君的人教人員數量極其稀少,就只有玄都大法師一個徒弟,由此主要由雙方背後的支持者截教和闡教兩教的對抗。而縱觀雙方的爭鬥過程就會發現,如果闡教不是元始天尊不顧聖人之尊多次出手以大欺小,甚至多次聯手西方二聖圍攻截教,闡教的弟子極有可能會在封神之戰中大部分都隕落。截教和其他兩教的實力對比《封神演義》中,在女媧娘娘造人成功後,人族漸漸興盛,成為天地的主宰。三清也相繼通過立教成聖。
  • 昊天上帝與元始天尊誰更厲害?
    封神原著中,昊天上帝希望玉虛宮十二金仙稱臣,被玉虛宮十二金仙拒絕,由此昊天上帝才發動封神大戰,從闡教截教萬仙當中擇選優秀者加入天庭。  以十二金仙的微末修為,竟然敢拒絕昊天上帝的邀請,顯然有所依仗。若元始天尊地位實力低於昊天上帝,十二金仙決不敢如此狂妄。  其二,聖人之間實力也有高低,資歷也有深淺。
  • 封神演義,為什么元始天尊讓姜子牙下山封神,而不讓十二金仙去
    在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是封神行動的總指揮,總策劃,按理說為了保證封神行動的順利進行,他應該派出強悍的弟子下山主持封神,比如南極仙翁,或者十二金仙也可以,但他最後偏偏選擇了不會法術的姜子牙,這是為什麼呢?
  • 廣成子三上碧遊宮,挑釁通天教主,元始天尊都不敢這麼做!
    看過書籍封神榜的讀者都知道,在書中的通天教主,是一個惹不起的神仙,就連鴻鈞老祖都禮讓三分,因為他的實力太厲害了,創立的碧遊宮,弟子遍布三界,有三界來潮的美譽。仔細看完這本書,我們會發現書中有一個崑崙山上的神仙,他就不怕通天教主,甚至挑釁通天教主,就連他的師傅都不敢這樣,這個神仙就是廣成子。元始天尊門下有十二金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神仙,其中一個弟子就是廣成子,在武王伐紂中多次出現。廣成子的來歷神秘莫測,是元始天尊眾多弟子中修為最高的一個,他的法寶就是番天印,通天教主的大部分弟子都是被這件法寶殺死。
  • 元始天尊為何將封神大任交給姜子牙?元始天尊:天命早已註定
    在小說《封神演義》中,姜子牙乃是闡教元始天尊的弟子,但是這姜子牙似乎並沒有什麼修仙的天賦,修行多年仍然只會一點皮毛功夫;說也奇怪,如果是在其他的修仙門派,姜子牙這樣的人估計早就被邊緣化或者直接逐出師門了,但元始天尊卻極為器重他,而且還將崑崙山中最好的福地——麒麟崖賜給了姜子牙。
  • 錯了,截闡不過真小人偽君子之別
    一直以來,對於《封神演義》闡截二教的道德,頗有人認為"闡教勾結外人欺壓自己人,群毆同門,截教重義氣講道理,通天教主要比元始天尊與太上老君正面得多"。但其實闡教固然絕非善類,但這並不代表截教是善的一方,對比一下兩教的惡行,會發現截教也絕非什么正面形象,闡教與截教不過偽君子與真小人之別。
  • 《封神演義》中,老子和元始天尊為什麼不太搭理陸壓道人?
    《封神演義》中,老子和元始天尊為什麼不太搭理陸壓道人?封神演義裡,老子和元始為何對陸壓道人愛理不理的?陸壓道人是《封神演義》中重要的仙人,書中說他是西崑侖散仙,非常神秘。陸壓道人第一次出場,是在姜子牙對陣趙公明之時。
  • 為何三教聖人要幫昊天封神?
    想要借著商周大戰,舉行一場天庭職務招聘會,選擇人間各方勢力中的佼佼者,進入天庭供職。由此,既可以讓十二金仙繼續保持自由之身,又讓天庭得到充實,給足昊天上帝顏面。為了保證封神行動順利展開,在鴻鈞老祖策劃之下,三教聖人共同在碧遊宮籤訂封神榜。有人提出,昊天上帝想要擴充天庭勢力,鴻鈞老祖元始天尊等人就立刻拱手聽命,非常賣力地組織封神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