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教十年拳,不授一日樁」,樁功才是太極的不傳之秘

2020-12-09 武術之家

近代,有很多人去陳家溝學拳,都是衝著套路和功夫去的,因此,很多人都忽略了樁功。初學的人都追求套路,是用金錢買套路,他們認為我拿了錢,能多學點東西,才不枉陳家溝一行。他們所指的多學點東西就是套路。

再說,誰情願直接去學習樁功啊。

練樁功枯燥無味,沒有耐心的人也只是記一下樁功的外形以及起勢和收勢。他們已覺得能得到這些東西就已經是真傳了,可以出去賣錢了。

孰不知樁功是最大的工程。看著不動,其實那就是打開太極拳殿堂大門的必修之路。從沒站過樁的人是談不出裡面內涵的,書裡也沒寫。即使是寫了,也是概括的寫。

樁功啊,一站一功,一樁一功,一天一功,天天站,天天不同。

隨著不斷的樁功修練,你的感悟就有所不同。所以,就衝這個樁功而言,不站的人聽著站樁的人談的話,覺得玄,還覺得那是不符合實際的東西。肯定,符合實際與不符合實際是看對於誰來說了。

對於修練過樁功並且還有些收穫的人來說,那是實際的。從不去練習而是敷衍了事的去接受一下,他們會覺得那是玄的,是空的。這也可以用哲學的辯證關係來說了。眼睛會欺騙你,看到的未必真實。所以,學習太極拳不同目的的人,他就有不同的收穫。

如果你去賣套路,那肯定要練習很多個套路了,我們這裡公園有個老頭,就能練出很多門派的太極拳。還到處拿獎。如果求表演,那就從美觀上入手了。如果從養生上走,那還要真的品出太極三味。健身嘛,做什麼都能健身,也不必要苛求太極拳。如果喜歡,練練即可。

如果想繼承一下太極拳學的文化遺產,這個可就大了。這個不僅需要沐浴、薰陶、滋潤,還要將太極拳學的文化內涵滲透到你的骨髓裡才行。如果是這樣的話,樁功是非站不可了。傻站不行,得悟。體悟、心悟、覺悟,非明師指導不行。

剛開始站的話,那必須外形準確,說什麼都是假的,多講內涵他認為是玄,所以,必須從工架入手,由外求內、剛中求柔、方中求圓。

比如說虛領頂勁。

為什麼要虛領頂勁呢?這個虛字很重要,是虛虛的將頭頂之勁向上領起,是領起之意,頭頂領起,百會領起,神便領起。精神能領的起,便 是求樁功內涵的開始。那麼這個靈也很重要,靈是活的意思,並不是死死的將頭頂的勁往上頂起,頂起的勁是死的。

虛虛的將頭頂之勁往上領起,然後就是沉肩墜肘,這個沉是松沉的沉,不能死沉,這個沉中有活,有空間。虛領頂勁、沉肩墜肘,這樣,可以使頸椎得到牽引,使頸椎得到校正。

如何校正呢?仰著臉不行,這裡面還有個下頜微收。試想著三個點,百會領起、沉肩和下頜微收,會使頸椎得到松馳和牽引。那麼,再下邊呢?松腰松胯,這個胯是要求松沉的,再加上收腹嗎,從頂勁領起,沉肩墜肘到松腰松胯,這樣一系列的要求不僅要校正頸椎,而且整個脊椎都得到了牽引,起到了正脊作用。

這裡還有一點要明白,收腹不是吸肚。收腹是與收胯是相應的。在這種情況下,百會是與會陰穴上下相垂直的。做到這些,可以疏通衝脈。

胸要含,胸前、羶中為離卦,離為火,火中虛,所以,胸必含。拳譜中說拔背,這個拔的含義用起來也不太準確,科學的是引。但引字也不正確,所以,必須在練功的過程中才能理解。虛頂領勁,松腰松胯,胸部含,腹部收,背自然拔起。背部為坎卦,坎為水,這個水很重要,一個人如果腎水不足,頭髮泛黃,萎靡不振。

所以,拔背是起到將腎水上引之意。我們都知道大自然的種子雖然是一塊的,但它的裡面都分兩半。而人是天地造化,為之天子。所以,人有兩腎,腎在主宰著人的生命源泉。腎虧,人則衰。

那麼我們站樁是為什麼呢?當我們站過樁的人都知道,兩腳打開與肩同寬,兩膝微曲,襠要撐圓。要注意這個襠 ,膝蓋向外撐,不能死撐,它也講究中庸。它是以腳尖上下相垂的。它的位置即能開又能合,所以,從外架上講,這叫搭灶臺。當灶臺搭成了,也就叫太上老君開始點火練丹了。我們都知道,剛開始站的時候兩腿酸痛,還發熱,還出現抖動現象。

這些現象是從小腿肚上至膝蓋,然後再上升至大腿肌肉,從外面看好像是看不到動,而練功的人能有明顯的感覺,有的人還會感覺到燒的要命。這些抖動隨著樁功每次的練習,他抖動的部位和燃燒的部位都有不同。總之 是往上升的。

所以,這些抖動在中醫上稱為體外反搏現象。又有第二個心臟之稱。這些抖動它是有節奏性的,它的節奏性幾乎和心臟的節奏是一樣的,所以,它還能幫助周身的血液循環。當兩腿的熱量不斷的上升,上升至襠內,你會感覺到屁股底下像一盆火在燃燒。這說明,灶臺的火已經點燃。三味真火已經形成。

三味真火稱為天火、地火、人火。這個火會在襠內持續一個星期左右。這時候,一定要注意,臀部不可泛也不可斂,要自然的松沉 ,它是在泛和斂的空間中尋找天地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一般在一個星期之後,首先能感覺到小腹內有轟鳴的感覺,這說明已經開始啟動氣海穴了。

練到這種現象一般要在二十天左右。在這一個環節,一般情況下,有腹部病症的朋友,比如說一般婦科病,在這個環節都可以得到治療作用。25天左右,男士會感覺到精神特別好,精力旺盛,這是人的種子已經得到滋養。也就是兩腎得到滋養。一個月以後,能感覺到兩腎如火燙一樣,全身有使不完的勁。在這個環節上,腎足,氣便自然向上行。它講究水到渠成。

人體的脊柱稱為生命之柱,有很多病症是來源於脊柱的,是脊柱對身體的影響,使五臟六腑等等環節失調才造成病變的。我們都知道人體的神經線都布在脊柱之上,脊柱出現病變,神經必然受影響。

所以,我們對脊柱的護理在日常是需要加強的。就在這一環節的同時,內氣便會沿脊柱經腰椎、大椎、頸椎等環節上行,與此同時,腎水便上行。

所以,大腦便得到滋養。這個時候,就能感覺到耳聰明目。這一切一切的環節,都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如,氣在腰椎會停留一段時間,在大椎會停留一段時間,在玉枕穴會停留一段時間。

當真氣上升到百會穴時,便會自上而下分左右和前面三條線下行。就像是水塔一樣,周身的血脈得到充盈。感覺最明顯的就是任脈,像清泉一樣,從上而下經舌尖搭橋,你會感覺到唾液增多,這樣,唾液會自然的向下行至氣海穴,隨著氣往下行,回歸氣海。

一般,練功練到十五天左右,會出現放屁現象,隨著肚子裡面的轟鳴而出現這些現象,這是很正常的。它的專業術語叫:虛孔。如果一個月之後,還出現這些現象,則要微微提肛。將氣上引,提肛也是概念的提,這僅僅是初級功的要領和現象。經常習練樁功對椎間盤突出以及強直性脊柱炎都有很好的療效。

別的樁功我不能說,但是,在練習太極樁功千萬不能閉眼。閉眼練習長時間頭部會不舒服的,就像是頭上戴了個緊箍咒一樣。不要有意識的強調入靜,要動中求靜。在樁功中進入氣功態自然就靜了。不要有意識的用氣去導引。

太極拳的樁功要求修練以後天返回先天,它的修練過程是順從自然而自然的。它講究人身無處不太極,守一會失去全部。不守就是全部的守。但練功過程是非常的講究的。

談到這裡,需要提示一下,有三種人不宜練樁功:

一、癲癇病人。

二、白癜風。

三、腦溢血後遺症。

這三種病人一練就會出問題。

在古代有這種講究,它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去選擇方向的。比如說,心肝脾肺腎,它所對應的是火木土金水,南方為火,北方為水,西方為金,東方為木,中間為土。

所以說,身體哪個部位不舒服的話,可以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去尋找方向。大自然的樹木花草也能對應五臟,如肝不好的朋友可以到松樹邊去練功,心臟不好的朋友可以到梧桐樹邊練功,脾不好的可以到柳樹邊練功,肺不好的到楊樹邊,腎不好的到柏樹邊。不過,剛開始站這些都不重要。這些是專業修行的人才追求的。

站樁的時候最好要選擇好的地方,空氣新鮮的地方,或者是大樹邊、樹林裡,或者大海邊,或者高山上。千萬不要在危險的地方,如懸崖、房頂等等。

常子軒

1968年出生,河南省焦作市孟州人,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少林寺第三十一代入室弟子,師承中國陳家溝陳照森大師和嵩山少林寺首座僧素喜大師,素有「太極妙手」之美譽,精於太極拳內功、散手技擊,內外兼修、功力深厚、拳藝精湛。

致力於用傳統文化揭示太極拳真諦、用太極技法提升現代搏擊水平,首提太極實戰的「人我合一」思想、太極修煉的「風」理論。在太極拳理論、功法、勁法及用法上見解獨到、自成一家,頗有精妙之處,其事跡被國內多家報紙、刊物、電視臺爭相報導,近年其優秀事跡被《陳家溝太極拳名家故事》收編。

現任焦作市孟州太極拳協會會長、常子軒太極拳研修院院長、子軒功夫館館長、太極網首席武術導師、中國溫縣太極拳傳承人聯合會副主席、陳家溝陳照森太極拳法研究會副會長、陳家溝太極拳推廣中心技術總監、陳家溝太極拳研究院技術顧問、湖南省陳照森太極拳法研究會顧問。

【大拳師 百家講堂】太極網直播平臺《老常說拳》網絡教學欄目主講人。

文章內容摘自常子軒老師網絡培訓班教學資料。

【武術之家的故事】

【武醫之家】

相關焦點

  • 太極拳實戰之秘,秘在何處?
    打手,太極拳實戰訓練的方式方法太極拳實戰之秘,秘在何處?《論語·子罕》中講的「毋我」,亦此之謂也,《論語集傳》云:「唯道是從,故不有其身」。我們在學太極拳之前和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每個人閱歷不同,所處的境界不同,真正的太極拳很難接觸到,難免對太極拳存在某些不正確和不全面的知見,古人稱之為「所知障」。因此,要想學好太極拳,首先要舍掉原有的知見,認真讀經典,從明師,才能逐漸知道,知太極拳之道。
  • 太極樁功:樁動成拳 不動不全
    中華文化,絕非一朝一夕練好太極,則要申申世世申申世世,為太極注入活力!拳論中說:樁動成拳,不動不全。意思是站樁、樁功是太極拳的基礎功法,是太極內功練習的入門之徑,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習拳,樁是拳的基礎。站樁最後一定是要動起來的,把它變成一個個招式、從而形成拳法套路。不能成拳的樁,就是枯木樁,是沒有靈氣的死樁,是不完整的。讓「樁」動起來,動而成拳,充分的調節身體、舒暢氣血,才是全面的修煉方法。
  • 站樁 | 站樁功的千古不傳之秘
    傳統武術發展到近代,從形意拳中發展出來一個新的拳種叫做大成拳,完全沒有套路,但是卻依然要練習樁功! 形意拳本身也很重視樁功!當年天津國術館館長薛顛就說:站樁能站到兩個小時以上,功夫才算是入門了!形意拳的樁功主要是三體式, 還有詠春拳的二字鉗羊馬,也是一種樁功!葉問宗師的下身樁法就是二字鉗羊馬。
  • 太極十七個不傳之秘
    ,練本不練標,練身不練招五:「練太極拳者不動手。七:「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見真意」,八:每勢將成「跡似成,氣卻不停,必待內勁徐徐運到十分充足,下勢之機躍躍欲動,方能上勢與下勢打通,中無隔閡,一氣流行,不但一勢如是,拳自始自終,每勢之末,皆如是。」彥云:「接骨鬥荀,細心揣麼。理精法密,條理縷析。層累曲折,胥致其極。」
  • 太極樁功——讓身心回歸的重生之旅
    愛太極 尚自然 樂健康 享生活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學習太極拳背後真正的訴求是身心健康,而樁功蘊含著太極拳的核心、本質、精髓、靈魂……是走進太極之門的鑰匙,是太極拳的地基。
  • 【09】樁功千年不傳之密
    形意拳的樁功主要是三體式,我當初離開老師時功夫一點都沒入門,老師因為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能再見面,就直接給我拔高了!他說你快走了,我把我們這一派的不傳之秘告訴你吧:我們的發力在於襠,你只要能體會到襠勁就對了!就這樣一句話,我用了五年的時間找到了感覺!而打通任督二脈是找到襠勁的前提,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打通任督二脈的道理!
  • 太極不傳心法之勁法
    講點內家太極拳的真東西,按以前的說法叫不傳心法。發勁點即是發力起點,領勁點即是發力的目的點、腹部堅實點即是所謂的丹田點。發勁點也可轉到夾脊穴兩旁之大筋,領勁點轉到前肘,腹部堅實點勁象轉為斜平圓。也可肘部領勁點通過內勁運動轉到手領勁等。太極樁法主要是站七星樁,這個七星樁是配合呼吸作開合起落的微動樁,鍛鍊的就是「發勁點在腳後跟,領勁點在雙腰、腹部堅實點在下丹田」這個東西。
  • 樁功的千古不傳之秘
    很多人認為「砸之不落,推之不倒……」是整,當然這也不是錯的,這種整是站樁中出功夫的表現,但「整」不僅僅是這些。我們的一位師兄,他的功夫很棒,方圓幾十裡地的人都知道他能打,所以很多十幾歲的半大小子都來找我們師兄學拳,他們來學拳的目的純粹是為了打架時不吃虧,想學幾個好用的招式,上手就能用。可是有招式沒功力那是沒有威力的,純粹是挨打的拳。
  • 太極拳正確修煉方法
    太極拳以其出神入化的技擊和健身效果著稱於世。但是又因其難於練成,而使世人迷惑不解,甚至懷疑它是否是一門高深的武術學問。為挖掘這一民族文化的瑰寶,現根據吳氏太極拳的傳統修煉方法,向世人披露太極拳的修煉法門。古人說無法不成道。那麼,什麼是太極拳修煉法呢?簡單說,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按照太極拳的修煉程序,按部就班的練習。太極拳不同於其他武術,所以其訓練方法也有所不同。
  • 夏季練太極拳站樁功,若這方面不注意,功力不增反而下降
    對於長期堅持練習太極拳的中老年朋友來說,依然是冬練三九,夏練三暑,長年堅持不輟,但在炎熱的夏季,無論是練太極拳套路或站樁功,因炎蒸暑熱,尤須注意身體的氣血陰陽平衡,注意夏季養陽,勿使陽氣外洩太過。本篇重點說一下,夏季練習太極拳站樁功的注意事項。夏季練習站樁功的其它注意事項,練習者都知道,這裡不再贅述,編者主要說的是,練習者一般在站樁時間較長後(渾元樁約半小時後),身體不僅大汗淋漓,兩足底會因氣血周流旺盛而發熱發燙。這種足底發熱發燙的真實本質是,體內陽氣通過站樁的氣血調養而逐漸下沉於足底的原因。
  • 太極拳人物
    雖偏重不同,但皆得太極拳之精髓。  有恆壯年溺於洞庭湖後,有本常思自己功夫不深,遜於其兄。於是暗下決心精研太極拳功法拳理。十年功夫,不但對先輩太極拳理論內涵更加了解,而且在技擊上提高了自覺性和主動性。在習武過程中,不囿於祖傳,勇於創新。在陳式太極拳原有套路基礎上,逐漸摒棄了某些高難度動作和發勁動作,創編出一套風格迥異的太極拳套路——陳式太極拳小架。
  • 站樁功,這樣站才真正有效!(附站樁的千古不傳之秘)
    我當初離開老師時功夫一點都沒入門,老師因為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能再見面,就直接給我拔高了!他說你快走了,我把我們這一派的不傳之秘告訴你吧:我們的發力在於襠,你只要能體會到襠勁就對了!就這樣一句話,我用了五年的時間找到了感覺!而打通任督二脈是找到襠勁的前提,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打通任督二脈的道理!
  • 站樁 | 樁功的千古不傳之秘
    很多人認為「砸之不落,推之不倒……」是整,當然這也不是錯的,這種整是站樁中出功夫的表現,但「整」不僅僅是這些。我們的一位師兄,他的功夫很棒,方圓幾十裡地的人都知道他能打,所以很多十幾歲的半大小子都來找我們師兄學拳,他們來學拳的目的純粹是為了打架時不吃虧,想學幾個好用的招式,上手就能用。可是有招式沒功力那是沒有威力的,純粹是挨打的拳。
  • 陳清平設場授拳地——王圪壋
    陳清平在王圪壋設場授拳/顧留馨 唐豪著《太極拳研究》陳溝水 祖父立碑時間以及陳王庭墓碑等信息分析《明實錄》陳於階不像是陳家溝的陳於階。書中提到的《玄機秘授穴道拳訣拳的信息之前一直被忽略,原因可能有的人怕讓別人知道那裡是陳清平的家,在任長春傳人信息中也有陳清平在王圪壋開場授拳的記錄,王
  • 古秘拳譜太極十三勢---想學習的快收藏!
    在太極十三勢體用中,無極樁生定勢,定勢生進勢,進勢生退勢,退勢生顧勢,顧勢生盼勢,從而成為太極十三勢中的五勢之體。很多人都知道成語-勢不可擋;所以古人才有「寧傳一招,不教一勢」的說法。左顧勢,顧勢有以防為攻,化打統一之意。習修培補的是雷挺萬鈞、箭發弩張之勢、直來直去之勁力。五行屬木,天幹為甲乙,卦位為震。功法要求:左右配合,拳出如箭。拳訣:左拉右伸同左行,虛實變換在其中。回手應如弓拉滿,拳出如箭同步贏。
  • 揭開大成拳站樁功養生祛病之秘
    大成拳練靜功時,應「無思無慮、物我兩忘」,佛門叫做入空門修禪定,四大不著,萬有皆空。大乘佛教講「法空」「法無我」。道教講「虛無」「無為」。老子講「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莊子《人世間》中說:「難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練己》中說:「內以養己、安靜虛無」。《黃帝內經·素聞》中雲「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白居易說:「淡默無它念,虛靜是天師」。
  • 【重磅呈現班侯太極拳不傳之秘】太極拳的大中小架
    但是對於什麼是大、中、小架莫衷一是,說什麼的都有,網上流傳的各種說法,更是千奇百怪,什麼首先練大是因為太極拳要練「其大無外」,要有宇宙之觀,要大開大合,練小是因為太極拳要練「其小無內」,要有無我之境,要微不足道。真的是如此嗎?「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真實含義是什麼?如何將解釋適用於太極拳?
  • 站樁核心:樁功的千古不傳之秘
    很多人認為「砸之不落,推之不倒……」是整,當然這也不是錯的,這種整是站樁中出功夫的表現,但「整」不僅僅是這些。這樣的整是不能上場去格鬥的,真正的整應該是把渾身上下練的整體協調,手上有觸動,腳下就有感覺,腰胯就有動作,你看那貓的動作,無論何時都是身子整體協調的運動,一處動則渾身無處不動,甚至連它伸懶腰,蹭痒痒都是如此。
  • 練太極拳站樁功,讓他去掉了多年小腿發涼的隱疾
    練太極拳可以增進人體的微循環,疏通氣血經絡,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有效康復一些中老年朋友常見的慢性疾病,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編者特別想說的是,太極拳某一特定的式子或某一特定的樁功,在特定的環境下,對於緩解和康復某個疾病有其獨到的作用,比如,中老年朋友常見的「小腿發涼」,一年四季總感到兩
  • 戴氏心意拳樁功內涵初探
    這就充分說明,心意拳對授徒要求甚嚴,一開始站樁就要求在「心意」二字上狠下功夫。「氣與力合」,練心意拳和練養生氣功不同,它除了培元養生的功效外,並要運用到技擊上。為了使打出的拳速度快,有威力,氣和力必須緊密結合起來。養生氣功主張用意不用力,用力怕受阻,受阻則不通。那麼練心意樁功就不怕嗎?有些東西只能意會,實在不好言傳。簡要地說,心意拳樁功有它和養生功相似之處,但武術氣功別有千秋,有它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