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實戰之秘,秘在何處?

2020-12-16 經典太極
打手,太極拳實戰訓練的方式方法

太極拳實戰之秘,秘在何處?

李新方

王宗嶽《太極拳論》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是說要做到英雄所向無敵,就必須知人而不為人知。這句話很不容易理解,更不容易做到,故很多學者到處尋求什麼「六耳不傳」的秘訣,殊不知「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三十六計·瞞天過海》),是說秘密的東西就存在於公開的事物之中,而不是其反面,最公開的就是最秘密的。

英雄所向無敵的第一秘訣、最大秘訣不是別的,就是「捨己從人」,故王論又曰:「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裡,學者不可不詳辯焉」!說明捨己從人是太極拳的第一秘訣,如果不是首先要按此修煉,什麼秘訣都很難起作用,就會一錯全錯,就會遠離太極,偶然獲勝也是僥倖,決無可能做到英雄所向無敵。

「捨己從人」一語,最早見於《書經·虞書·大禹謨》:「野無遺賢,萬邦鹹寧,捨己從人,不虐無告,不廢困窮,惟帝時克」。《書經集傳》注曰:「舜然禹之言」,是說這是舜讚揚禹的話。又曰:「信能如此,則必有以」,「忘私順理」。《孟子·公孫丑上》也說:「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論語·子罕》中講的「毋我」,亦此之謂也,《論語集傳》云:「唯道是從,故不有其身」。

「捨己從人」一語,出自《書經》

從以上引文可知,捨己從人就是舍掉自己的不正確觀點,聽從別人的正確意見;而「忘私順理」,「唯道是從」,才是對捨己從人最本質的詮釋。如果用現代哲學語言來表述,就是舍掉主觀主義,遵從客觀規律。因此,捨己從人不僅適用於太極拳,也適用於其他一切武術,適用於其他一切事物,要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須捨己從人。

把捨己從人用於武術,是太極拳的一大創造,也正因為如此,太極拳才稱得上唯物辯證法的武術,絕對真理的武術。對立統一的規律是宇宙的根本規律,一切事物都是如此,古人稱為太極,又稱之為道,學太極拳就是「唯道是從,故不有其身」。王宗嶽、武禹襄、李亦畬正是「忘私順理」,「唯道是從」,運用太極這一絕對真理來全面總結武術的,使中國武術達到「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莊子·養生主》)之巔峰。

談到捨己從人,許多人都從技術層面來理解,這當然也沒錯;但要做到技術上的捨己從人,首先要在思想觀念上捨己從人。我們在學太極拳之前和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每個人閱歷不同,所處的境界不同,真正的太極拳很難接觸到,難免對太極拳存在某些不正確和不全面的知見,古人稱之為「所知障」。因此,要想學好太極拳,首先要舍掉原有的知見,認真讀經典,從明師,才能逐漸知道,知太極拳之道。

武禹襄《太極拳解》,李亦畬書

當然,舍己決不是不要自己的獨立見解,而只是要舍掉不符合道,即不符合客觀規律的東西;從人,決不是聽從別人的擺布,更不是人云亦云,而只是唯道是從,遵從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正如武禹襄《太極拳解》所指出:「先在心,後在身」,只有先在思想觀念上捨己從人了,才可能在技術上做到捨己從人。

有人說,武術都練樁功,太極拳更講求中定,制人而不受制於人,而捨己從人豈不是舍掉自己,聽從別人擺布嗎?殊不知只有捨己從人,才有可能做到中定,才有可能做到制人而不受制於人。這裡所說的中定主要是指平衡,各家武術的樁功追求的也是這個,但平衡有三種不同境界。

一種是靜態平衡,也就是武術中常見的樁功,如馬步樁,要求五趾抓地,落地生根,這對於降低重心,增強下盤的穩定性,以及爆發力等,當然是很有用的,但只要對方的力量比自己大得多,還是很容易被擊倒或擊出的。

另一種是動態平衡,如陀螺、自行車、摩託車等,就是動態平衡的原理,在武術上靠速度取勝的方法也是如此,也就是在重心不穩定的某個瞬間,通過加快速度,使對方來不及發現和趁勢進攻,這種方法也有可能獲勝,但終無必勝之把握。

中國人在西漢時已發現隨遇平衡原理

還有第三種,就是隨遇平衡,力量再大也不可能把一個球推倒,太極拳的中定就是隨遇平衡。前兩種平衡之所以沒有把握,就是因為那是主觀的,技擊的雙方都想用自己的平衡來破壞對方的平衡,而在實戰中情況瞬息萬變,「機不可設,設則不中」(《三十六計·總論》),勝負的結果往往是力大手快的一方獲勝,而難以使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但在實戰中有變有不變,「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王宗嶽《太極拳論》),捨己從人的太極原理是不變的,只有捨己從人乃能「因敵變化示神奇」(王宗嶽《十三勢歌》),所以「須要從人,不要由己;從人則活,由己則滯」(武禹襄《太極拳解》),這樣就可以逐步達到進退轉換無不得機得勢,「如置球於平坦,人莫可攀躋,如強臨其上,向前用力後跌,向後用力前跌,譬喻甚明,細揣其理,非捨己從人,一身一家之明證乎」(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還有人說,國外某種所謂「現代實戰武術」,其中有什麼「無人能夠破解的絕招」,這顯然是外行話,稍微懂一點武術的人都知道,絕招是根本不存在的,「是招皆可破,勝負在功夫」。而功夫的高低,在於在實戰中能否「得機得勢」(武禹襄《十三勢說略》)。

我們常說的招(著)勢,實際上招和勢是兩個方面,招是外在表現,勢是內在實質,得勢即實戰中掌握主動的內在實質。在實戰中,如果不能得勢,再絕再狠的招,也是空招、廢招、挨打招。相反,如果能夠得勢,很平常的招在別人看來就是絕招,甚至根本不需要用招,無招勝有招。

人們常說的先發制人和後發制人,則屬於時和機的問題,時是外在表現,機是內在實質。得機,即在實戰中掌握主動之內在實質的時段,進退轉換(攻防)不先不後。故先發制人的打法只是得時,而未必得機,不得機雖先發也不能制人,而為人制。太極拳之所以能夠後發先至,即在於舍時從機,舍招從勢。是以捨己從人,亦即捨棄事物的表面現象,而從其本質。

太極拳練的就是捨己從人的功夫,能夠真正做到了捨己從人,就能夠真正做到英雄所向無敵。「欲要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捨己從人」(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並書

走架是知己的功夫,打手是知人的功夫,要在打手中做到捨己從人,首先要在走架中做到捨己從人。就是要通過走架,把自己的一切不符合技擊之本質規律的思想行為和姿勢動作等,逐步完全徹底地舍掉,做到周身無一處缺陷,無一瞬遲滯,進退轉換無不得機得勢。

在此基礎上,則要求在打手中也做到捨己從人。技擊是人與人相互作用的技術,而不是人與物。任何高手在與其他拳派較技時,都無法要求對方必須適應自己的打法,遵守自己的規則,也不會給自己接招不接招的選擇機會,對方善長什麼就用什麼,是再正常不過了的事。

太極拳前輩有句名言,叫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但許多人理解錯了,以為太極拳也是打什麼絕招。如果說太極拳也講什麼絕招的話,那就是捨己從人。這句話的正確解釋是,你儘管打你的絕招,我只管打我的捨己從人。

當然,如果自己的功夫比對方高出數倍,會的打不會的,也可能伸手就有,這當然可以由己,但這個由己還不夠高級。而太極拳所追求的由己,是在高手與高手較技中的由己,只能是舍己而後由己,從人而後制人,「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武禹襄《太極拳解》),講的就是高手與高手較技中的捨己從人。

而對於初學打手的人來說,必須舍己以從人,「須要從人,不要由己」(同上)。「起初舉動未能由己,要息心體認,隨人所動,隨屈就伸,不丟不頂,勿自伸縮」,「能從人手上便有分寸」,「先,以心使身,從人不從己;後,身能從心,由己仍是從人」(李亦畬《五字訣》)。

按照以上方法習練日久,就可能逐步達到捨己從人的高級境界,「在身,則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謂一氣呵成,捨己從人,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也」(武禹襄《太極拳解》)。

太極拳友與其他拳派切磋

由從人而由己達到完全由己,即完全掌握實戰中的主動權,也就是前輩們常說的,「打手時有人似無人」,「我只管打自己的拳」,而實際上,「由己仍是從人」,打手的全自動化實際上是遵從客觀規律的全自動化。而由己的高級境界也是相對的,「遇敵制勝,變化無窮,微妙莫測,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窺者謂之神」(《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說明所謂神明,就是別人「不得而窺」,而高手與高手的差別,即在於捨己從人之功夫的差別。

因此,人們常說的太極拳難練,難就難在捨己從人上。《書經集傳》引程子曰:「捨己從人,最為難事。己者,我之所有,雖痛舍之,尤懼守己者固,而從人者輕也」。也正因為如此,「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學技擊如此,做人做事也是如此,捨近求遠就是不從主觀上找原因,而只強調客觀條件,而做人做事本身就是太極拳修煉的一部分,如果我們學拳和做人做事都努力做到捨己從人,當然也就會在各個方面都「漸至從心所欲」(王宗嶽《太極拳論》)。

《書經集傳》:捨己從人,最為難事

相關焦點

  • 深藏民間半世紀 驚世秘拳走向大眾視野
    為什麼要把姚氏太極功架拳稱為秘拳呢?如果把這一秘拳進行科學分級,區別教練,讓更多的人能夠得以習練太極功架拳的話,就可以讓廣泛的大眾群體實現個人強身健體的功效。在此基礎上,仔細遴選出那些德才兼備、熱衷中華傳統武術精粹的人,作為此拳的真正傳承者。如此的話,就可以很好地解決自己心裡的擔憂,同時對於歷代祖師絕學的發揚光大也會大有裨益,甚至為我國真正的傳統武術都會作出相當大的貢獻。
  • 太極槍法槍中王:武式太極杆(槍)之秘
    太極槍法槍中王一一武式太極杆(槍)之秘李新方武式太極杆(槍)四十八勢,是在武禹襄、李亦畬所傳一路杆
  • 內家拳秘中秘
    八卦三年打坐轉掌,形意三年三體五行,心意三年丹田內功,大成三年站樁試力,太極三年站樁去僵。不過像轉掌、三體式之類培養功力,就算練到鐵衣轉掌之時,氣也是在皮肉頭胸間鼓蕩,何年何月才能達到易骨洗髓之境界?轉掌練習六十年左右或許才能做到罡氣宣布於外,即使蒙住雙眼,身體周圍之景況亦能感應得到,此乃洗髓境界。
  • 太極拳與佛法同修之秘(下)
    觀世音菩薩太極拳與佛法同修之秘(下)慈航一、傳心開悟法。持咒練拳法就是前輩們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持大悲咒和藥師咒演練太極長拳和十三勢。大悲咒全稱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太極拳知人而不為人知,挨何處何處可擊,出手不見手,滿身都是手,實乃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在武林之示現,故走架時持咒自有妙應,直接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持,功力增長迅速。
  • 內家拳經 太極心訣秘要
    我見過很多練了幾十年「太極」的人,卻根本不知有練拳必須讀「拳經」一說。外家拳可以傻練,苦練;可是內家拳,既然叫做「內」,走了就是「心」路,學的就是「心訣」。只學外形,即使名字叫做「太極」,練出來的拳,最多也只是體操動作罷了,根本與「拳」無關;略有舒筋活血之效,但是離真正的「拳術」,以及「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太極健身養身境界相距甚遠。更談不上「以武入道」的太極精深境界了。
  • 不可不看的「太極拳技擊解密之四」《陳式羅架太極拳散手技藝》
    作者:王 駿探幽雖師古 縱橫有新意羅永平先生,著名太極拳文化研究學者、中國溫縣太極拳研究院終身名譽院長、南京太極拳文化研究會會長、南京樂友太極拳俱樂部主任、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傑出傳承人。始終秉承「以太極文化薰陶人,以太極技藝折服人」的理念,強調太極拳的實戰效能,經過不斷自身修習和長期教學傳人,總結和確立了「梢節領勁,主宰於腰,跌空合出」的功法密鑰,總結、提煉並創編出系統學練太極拳功法、技法,逐步形成了有別於其它太極拳風格的「羅架」以及獨特的技法招術,人稱「陳式羅架太極拳」。
  • 《我的俠客》秘奧義怎麼組合 劍法秘奧義組合大全
    ,這裡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遊戲的劍法類秘奧義有哪些,希望能幫助到各位感興趣的玩家~ 我的俠客劍法類秘...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我的俠客中劍法類的秘奧義組合介紹,不同的劍法在一定條件下組合釋放是能夠觸發秘奧義的,這裡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遊戲的劍法類秘奧義有哪些,希望能幫助到各位感興趣的玩家~ 我的俠客劍法類秘奧義組合一覽
  • 太極拳與佛法同修之秘(上)
    觀世音菩薩太極拳與佛法同修之秘(上)慈航論及太極拳與儒、道的關係,人皆知之, 實際上不僅如此, 太極拳不僅集儒道和諸子百家之大成而獨出機杼學太極拳的人常說的外家也是如此,太極拳家看一切武術都是太極拳,而外家看真正的太極拳也是外家。拳法與佛法不二,內求就是內道、內家,外求就是外道、外家,法爾如是。同樣,禪淨密也只是入門的方法不同,太極拳的不同流派也是為此,到了高級境界都是一樣的, 都是萬法歸一,佛住一真法界。
  • 太極拳握固內練之秘——神凝、鬆柔、調息
    神凝、鬆柔、調息則是達到內練之學習要秘。一、神凝:上懸神氣貫頂,管住口、耳、眼、鼻、舌。「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是太極拳理論家陳鑫特色強調的練內。《參同契》:「耳、目、口三寶,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觀蜉遊雖微,也在道中。太極拳初學最難管住自己的,也就是眼、耳、口。
  • 「寧教十年拳,不授一日樁」,樁功才是太極的不傳之秘
    所以,拔背是起到將腎水上引之意。我們都知道大自然的種子雖然是一塊的,但它的裡面都分兩半。而人是天地造化,為之天子。所以,人有兩腎,腎在主宰著人的生命源泉。腎虧,人則衰。那麼我們站樁是為什麼呢?當我們站過樁的人都知道,兩腳打開與肩同寬,兩膝微曲,襠要撐圓。
  • 不明白太極拳定義和太極拳力學原理就不懂太極拳實戰之道
    暱稱「C太極鄉人」的網友在薛斌頭條帳號「南京洪傳陳式太極拳」上所載文章《太極拳實戰訓練的反思》的評論中寫到::「​期待具備高學歷、現代科學知識背景同時真正入太極拳門的太極拳名師能夠攜起手來共同科學地研究總結太極拳,揭示其奧妙,普及給大眾,這也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做了好事,功德無量!在此對薜斌老師也有所期待!」
  • 如何「提肛提臀」,太極拳老前輩不外宣的秘要
    督脈主管人的一身之氣,任脈主管人的一身之血,衝脈主管人的一身之性。而氣、血、性是人活在這個世上的最關鍵的東西。這三條經脈決定著人的生老病死,故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沒事的時候就要經常做做提肛的動作,其實練武術都先練站樁,這也是在練提肛術。太極拳能夠真正起保健作用的,關鍵是要使太極拳達到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的效果。究竟如何練法呢?
  • 太極十七個不傳之秘
    所謂棚勁者,如水負行舟,先實丹田氣,次要頂頭懸,遍體彈簧似,開合一 定 間,  任憑千 斤力,漂浮並不難                                                四:練理不練力,練本不練標,練身不練招五:「練太極拳者不動手
  • 練了十四年打不贏一個小夥子 太極宗師楊露禪也曾學過「假太極」 八旗子弟毀了太極實戰功能
    其實太極拳能不能應用於實戰,怎樣的太極拳才能應用於實戰,「太極宗師」、「楊無敵」楊露禪的經歷,已經告訴我們,怎樣的太極拳才能應用於實戰,後來又怎麼變成「健身運動」的。    掌柜的告訴他:我練的是綿拳,也叫太極拳,但是我的功夫還不到師父的萬分之一,我家住在河南陳家溝,那裡才有真正的綿拳高手,陳長興是天下第一太極高手,你要真學這種拳,還是去陳家溝拜陳長興吧。
  • 太極拳實戰用法:提手上式
    https://wx6f711bb803de3a1e.xg1.zuanqianyi.com/t/5851940漾太極網連載的太極拳實戰用法
  • 【重磅呈現班侯太極拳不傳之秘】太極拳的大中小架
    但是對於什麼是大、中、小架莫衷一是,說什麼的都有,網上流傳的各種說法,更是千奇百怪,什麼首先練大是因為太極拳要練「其大無外」,要有宇宙之觀,要大開大合,練小是因為太極拳要練「其小無內」,要有無我之境,要微不足道。真的是如此嗎?「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真實含義是什麼?如何將解釋適用於太極拳?
  • 古秘拳譜太極十三勢---想學習的快收藏!
    ,太極十三勢者: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也!在太極十三勢體用中,無極樁生定勢,定勢生進勢,進勢生退勢,退勢生顧勢,顧勢生盼勢,從而成為太極十三勢中的五勢之體。很多人都知道成語-勢不可擋;所以古人才有「寧傳一招,不教一勢」的說法。
  • 秘樂短視頻秘豆怎麼提款 秘豆變成錢的提取
    秘樂短視頻用秘豆賺到的錢是能提到個人帳戶的,但是有很多新手用戶還沒有了解具體的操作方法,小編這裡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將秘豆變成錢提款到個人帳戶的攻略,下方的攻略中會詳細的告訴大家秘豆提取的操作方法哦。
  • 車秘是什麼-車秘畢節運營中心
    大家好,我是貴州車秘科技有限公司畢節運營商,很多朋友多少都可能聽說過車秘這個平臺,那麼車秘到底是幹嘛的?大家都知道打車用滴滴,訂餐用美團,那麼停車找車位用什麼呢?當然是用車秘啦,開車的朋友都有遇到過停車難找車位難的問題,而車秘就是一個能夠幫助駕駛員朋友便捷快速一鍵導航到停車位的應用。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汽車給大家帶來的是諸多的便利,以前不敢想像的事情,現在都逐漸的變成了現實,與此同時也滋生了一些複雜的社會問題,很多大城市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交通擁堵,從某一個層面來說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於亂停亂放導致的。
  • 【班侯太極拳不傳之秘】太極拳的松沉要領
    首先是尾閭,而尾閭只是意念上的,那麼就來到了臀,臀是模擬的櫈子面,現在,就只能讓櫈子腿縮短鬆開身體才能下沉,對應到人體上,胯在臀部支撐著身體,就要把能夠胯鬆開,而讓胯鬆開,只有曲膝,所以太極拳講到:曲膝松胯或曲膝落胯。這就是「松胯」的由來。也就是曲膝松胯,身體下沉,這就是班侯太極拳不傳的「松沉」。也就是說:松沉與身整有關,不存在松到中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