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講易:打太極拳中的河洛學問

2020-09-11 明生筆記

前面講到了河圖洛書,這個話題有點冷門,關注的讀者不多,點讚的很少,其實有點遺憾的。不少朋友覺得光談河洛,言之無物,你能不能整點實際點的,比如生活中可以用得到,或者說賺錢上用得到東西。鎬夫說,肯定可以,我試舉一例。

比如我們上體育課,如果上了大學,體育課還可能要選修一樣體育專業項目,要練習還要考試,比如籃球,排球,桌球,滑冰及武術等。

我們就拿武術舉例,比如說學打太極拳。很多人的印象中,太極拳似乎是老年人的健身項目,手腳劃圈圈,比劃來比划去。也有看過李連杰武打片,或者金庸武俠電影的朋友,知道太極功夫以柔克剛,也是蠻厲害的。

我們就說練太極拳吧,太極拳法講究圓,比如太極陣式的行進路線及太極推手的划拳動作就講究圓弧性。因為圓形沒有稜角,首尾相連,無始無終。物理上講圓的形狀靈活,易移動,比如一張重的方桌,你想推動它很費勁,但一個圓的大鐵球,你一推它就跑了,這就是圓的道理。圓的東西滑,不容易被抓住。我們抓住幾個四方的鉛筆盒會容易,但我們想抓穩幾個桌球,就沒那麼方便了,一不小心桌球就滑了出去。圓的東西容易消力和借力,這方面我們的體會就太深刻了,圓的玻璃球不容易拍爛,圓滑的人容易左右逢源。這些都是圓的道理。

太極拳中光練圓行不行呢?肯定是不可以的,老師還要教你走方陣。大家看下許多太極拳行進套路,先是繞圈圈打拳,前後左右都打,跑圓弧線,然後跑對角線打拳,跑點位打拳,你把這些點連起來它就是個方形。很多太極拳式中,你把整個線程連起來,就跟銅錢一樣,內方外圓,這是不是跟河洛方圓圖有點一樣。

南懷瑾先生說,《周易》你們要好好學,今後打太極拳也用得上。鎬夫這樣舉例,是不是這個道理?關於賺錢當大老闆也用得上河洛原理,我們後文再討論。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第五講 推手在太極拳練習中的重要作用
    這一講按照進度應該講站樁,因為站樁是由松入靜的重要手段,是氣實丹腹的重要過程,是求六面渾圓形態的方法。只有達到氣順、松靜、渾圓、氣機遍布周身的狀態,才能避免「站死樁」。在一切修行養生典籍中,站樁都是養生的基礎功法,而養生又是技擊的先決條件。身體健康的問題不解決而談技擊,在中國傳統修煉文化中是不可取的。
  • 不學無術的騙子南懷瑾
    「旅於泰山」就是到泰山祭祀的意思,季氏祭祀泰山屬於僭越的無禮行為。孔子的學生冉有是季氏的家臣,所以,最講究君君臣臣名分的孔子,希望冉有能夠阻止季氏。對於這段話「國學大師」南懷瑾是怎麼解釋的呢?南懷瑾把祭祀的「旅」當成「旅遊」,把阻止的「女弗能救與」理解成「你不能救他們季家嗎」。這真是扯淡。
  • 南懷瑾的水平如何?李敖評價很犀利,不及朱清時厚道實誠
    在當代文化學術界裡,有一個重量級的文化大師,其學問之大、著述之豐、經歷之奇、名聲之高、爭議之多,近百年來恐怕絕無僅有。他是國學與佛學的雙料大師,著作50多部,足有數千萬字,其作品之豐富,內容之廣博,少有人可比;他的著作被奉為「劃時代的巨著」,不說臺灣、香港,便是大陸,每年出版就達百餘萬冊之巨,而且在他2012年去世後非但未減,反而仍呈增長普及之勢,這在當代學問家序列中,絕對鳳毛麟角;他享譽海內外,粉絲遍布全球,人們尊稱他為「哲學家」、「宗教家」、「大居士」、「禪宗大師
  • 他身無分文,卻富可敵國,有種風骨叫做南懷瑾!
    當然對於著述中的一些「硬傷」之處,根據朱清時教授的回憶,南懷瑾都能及時負責的予以針砭和糾正。故魯迅南懷瑾有句名言:「肯以本色示人者,必有禪心和定力,所以偽名儒還不如真名妓」。南懷瑾正是以其一貫的本色示人。南懷瑾在書中說過,中國傳統文化有三道之學:君道、臣道、師道。
  • 南懷瑾:李敖稱他騙子,朱清時尊為大師,其人如何評說?
    在當代華人文化界裡,南懷瑾無疑是一個重量級人物最。無論從經歷、學問、著作、聲名等等方面來說,他都是在臺灣、香港、大陸兩岸三地華人中間受到過相當關注、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一個,尤其在華人文化圈,更是受到過熱捧,「南懷瑾熱」遂成一種文化奇觀。
  • 南懷瑾先生:聖誕節?只能叫它「耶誕節」!
    你們真的要做學問,其實那一帶,當年都屬印度的,沒有中東。當初印度是很大很大的,分五印,有東印度、西印度、南印度、北印度、中印度。……現在全世界上有多少宗教?除了五大教以外,耶穌教、天主教,有三四百個門派,等於說禪宗有臨濟宗、曹洞宗這樣的派別。因為你們沒有研究,現在新的基督教派系更多啊!所以,人類為什麼有宗教出現?這都是大學問!佛是正遍知,無所不知的哎!
  • 南懷瑾先生生平與年譜
    o 高雄佛光山邀請,講「叢林制度」  o 東西精華協會遷至臺北市信義路三段,講《難經》  o 臺灣初版:《周易今注今譯》(南懷瑾、徐芹庭 合著) 乙卯197558  o 在佛光山大悲殿主持禪七  o 「恆廬」邀請,講《易經》「歷史的經驗
  • 葉小文:向南懷瑾先生請益安身立命之說 | 紀念南懷瑾先生誕辰百年
    南懷瑾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文化大家、國學大師。他的著述涵蓋儒、佛、道及諸子百家。尤其可貴的是,言之高下在於理,道無古今惟其時,南老做學問,總能與時俱進,順應時代召喚,立足科學精神,將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推進到一個新的文化層面,開拓新的學術視野。記得2005年底,我去太湖大學堂向南老請益。初次見面,卻也似曾相識,並無老幼尊卑的分隔,直言不諱,相談甚歡。
  • 豫論場丨太極拳申遺成功:真「武林」,有文化
    □趙志疆《繫辭》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之於中國,有著非比尋常的文化意義,至大至極、無形無象的意境,不僅蘊含著詩與遠方,同時標註著我們來時的方向。「天下太極出河洛」,焦作溫縣,正處於河洛交匯處,自古就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區。12月17日,溫縣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成為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名錄的項目。
  • 《河洛群俠傳》故事揭秘 情境圖曝光
    河圖、洛書乃上古神物,也是陰陽五行、易理術數的濫觴,《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物事。伏羲得河圖洛書後畫成陰陽、四象、八卦,而後黃帝、堯、舜、禹、成湯、文王等聖賢先王,皆曾得河圖洛書。自此,有些人相信得河圖洛書者得天下,並開始鑽研河圖洛書的秘奧,並以守護河圖洛書為己任,經過數千年,這些人被稱為河洛一族。
  • 與寒冬有關的河洛典故,你知道幾個?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千百年來流傳著無數的典故,被後人口口相傳,這些發生在河洛大地的精彩故事,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古老智慧,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講故事是最古老的教育形式,它保存、分享著個人和集體的智慧。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千百年來流傳著無數的典故,被後人口口相傳,這些發生在河洛大地的精彩故事,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古老智慧,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 太極拳玄機:399如何看待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
    道德經云: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首先,每組概念都是屬於同範疇,用道德經的表述是「同出而異名」。其次,每組兩個概念都有相對性,各自互為參照。第三,每組概念既有質變又有量變,還有模糊邊界。比如,有與無是質變,長與短是量變,難與易是模糊邊界。
  • 太極拳第二十四講 散手篇 太極拳散手述要
    現代的太極拳基本以養為主,很少進行對抗訓練。但他本質畢竟是一種拳術,是有著防身的功效的,如果問為什麼上擂臺就被打,請重看第一講。以心意為先太極拳散手的要訣就是「我心不動,隨機而行」。太極拳的間架是周身內外的運動配合,簡單來說就是方便進攻,利於防守的態勢。我們前面講的技擊樁是很好的格鬥警戒式,渾圓運用的好周身會形成一個屏蔽氣團,氣勢渾厚,下盤沉穩,又靈敏矯健。
  • 好書推薦《南懷瑾著作精選》——南師親自審定,典藏精裝本
    南懷瑾先生的作品深入淺出,往往將至大至深的道理,融入與普通人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他用「經史合參」的方法,講解儒釋道三教名典,旁徵博引,拈提古今,蘊意深邃,生動幽默,在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深受海峽兩岸不同層次讀者的喜愛。聽南懷瑾先生傳統文化,是要學會做回一個活潑潑的普通人。
  • 太極拳的母勢:攬雀尾, 學問大了!
    攬雀尾包括掤、撮、擠、按4法,是楊氏太極拳的基本手法,是拳架、推手、技擊的基礎。祖輩在編制楊氏太極拳套路時,將攬雀尾一勢重複達6次之多,且將搠、搌、擠、按4法貫穿於整套拳式中。從攻防含義上分析,掤、撮、擠、按承擔著攻和化的任務,王宗嶽先哲在《打手歌》中作了歸納:「擁撮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吾,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因此,攬雀尾堪稱楊氏太極拳的總手,實不為過,它在整套拳路中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應認真學習和操練。太極名家傅鍾文也曾指出:「把攬雀尾練好了,就等於學會了三分之一套路,所以攬雀尾這一勢必須學好」。
  •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南懷瑾講論語
    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孔子說:「攻擊那些不正確的言論,禍害就可以消除了。」但替他想想也夠可憐,坐了一整天,有些人對他還夠嚕囌。所以領導別人的,或者做部下的,都「色難」——態度不容易作好。內心上更難。「敬」——真愛人,不容易作好。所以把這兩句孝道的話擺在「為政」篇中,也就是從政的修養與態度,這是真學問。你說你對部下是最愛護的,可是你對他開口就罵,把脾氣都發在他的身上,發了脾氣以後,對他再好也沒有用了。
  • 南懷瑾:國學大師?江湖騙子?深圳大學教授:吹捧他的必是文盲
    前些年,深圳大學的教授徐晉如就公開批評南懷瑾:南懷瑾文言閱讀能力連初中生都不如,《論語別裁》可謂"錯誤萬出",尊南懷瑾為南師的必系文盲。徐晉如由於很多人把南懷瑾尊稱為"南師",按照徐晉如教授的說法,"南師"這一稱呼是對南懷瑾的吹捧。凡是吹捧南懷瑾的,都是文盲。
  • 太極拳第二十三講 從太極拳推手到太極拳散手
    太極拳前輩所創推手的目的,是為了讓習練者對太極拳意念與形的運用得到檢驗,而不是為了推手而推手,如果認為一切太極理論都是為了推手而服務的話,就是本末倒置了。在太極拳推手練習中,經常有學生問我,太極拳的招數動作可以在推手和散手中應用嗎?我的回答是,你覺得可以用就可以用,你覺得不可以用就不可以用。
  • 南懷瑾先生:打坐的秘密
    老實講,何必做什麼工夫!你久坐必有禪。什麼道理呢?因為你這個生命,少使它勞動,本身自然有一個法則在動在產生,你慢慢就感覺到了。不是你做工夫做出來的,你越做工夫它就越跑,你坐在那裡又要想辦法做工夫,又要通那裡通這裡,你說多麼勞苦!道法自然就是「精炁潛通」。
  • 李術然講太極 | 太極功架拳與其他太極拳有何不同?
    李術然老師講太極(二十三)太極功架拳與其他太極拳有何不同?姚式太極功架拳作為姚門密拳,它與其他太極拳的習練方法有何不同?現在太極拳講的都是力量思維,二先生(汪廣德)那時候不這麼說,不要用現在想法去打太極。是跟現在的想法、現在的事物,是完全是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