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項國際領先核心技術就地產業化 從無線谷出發攀登產業制高點

2021-01-11 中國江蘇網
 無線谷未來網絡總控中心。 本報通訊員 王強攝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南京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總量持續壯大,並於2016年跨入「GDP萬億俱樂部」。5年中,在一批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集聚區內,各類要素快速「聚變」,創新創業熱潮湧動,大批企業生機勃發。今日起,本報推出「砥礪奮進的五年南京故事園區行」專欄,記者們深入園區和企業採訪,為您講述5年來經濟轉型升級的精彩南京故事。

  江寧開發區內,中國無線谷的主樓前有一排樹,和當下綠化「流行趨勢」不一樣,這排樹不是觀花、觀葉植物,而是果樹,寓意「碩果纍纍」。

  近日記者探訪無線谷,主樓外面,夏日熾烈的陽光下,繁茂的枝丫藏不住滿樹果實的誘人光澤。「樓裡面還有更豐碩的果實呢!」江寧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李萬平告訴記者,近年來,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有100多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際領先核心技術在這裡就地產業化,還打破了一批國外技術壟斷。到「十三五」末,開發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有望衝刺千億級。

  位於主樓的江蘇軟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園區孵化成熟的一家高科技企業。2016年,軟儀開發的第五代WiFi綜合測試儀,精度比老外高了幾個量級,價格卻只是進口貨的一半,以極高的性價比在同類產品市場上掀起了衝擊波。公司雄心勃勃,要在國內這個細分市場上重排「江湖座次」,今年力爭把產值做到5000萬元。

  公司總經理楊起還記得創業時的艱難,「我們是2013年底落戶無線谷的,企業初創期,最大的感受是錢『燒』得太厲害,每天早上醒來,就想著今天又是幾萬塊沒了!研發前後投了好幾千萬元。」

  成長路上,難免磕磕絆絆。2015年公司研發出的第一代產品,性能遠超國外同行,但價格也居高不下。「技術控」們遇到市場化難題,只能一次次在實驗室裡改進。「還好我們選對了園區,這裡有國內最領先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研發中的摧殘性試驗,如冷熱衝擊、震動、高低溫等測試,都是在這兒完成的。不用跑北上廣,也不用付費,大大減輕了負擔,縮短了開發周期。」楊起說。

  位於園區A3棟的隼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這些日子正在園區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上測試用於汽車自動駕駛系統的車載毫米波雷達。2015年4月,這家公司進入無線谷,他們希望將原本用於武裝直升機等領域的「黑科技」用在民用汽車上,推動無人駕駛技術落地。在這裡,他們很快與無線谷的技術平臺——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成立了「東南大學—隼眼汽車電子技術聯合研究中心」。企業與高校聯手,推動毫米波雷達技術在汽車自動駕駛系統中的應用,希望用這雙「隼眼」,幫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看路」。公司副總裁陳昊說:「依託無線谷的孵化,預計明年下半年我們的產品就可以進入商用。」

  被企業頻頻提起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什麼樣?記者敲開一扇扇神秘的大門。進入微波暗室,只見牆壁上長滿藍色的「巨刺」,這間長相怪異的房子,是專門用來測量電波傳播特性的;再走進通信產品電磁兼容測試室,牆上貼著一塊塊特殊材料製成的正方形「軟包」,隼眼科技的工程師正往一部汽車頂部的「盒子」上插電路,這是要測試車載雷達的輻射幹擾和輻射抗擾度……翻開牆上掛著的實驗室使用記錄,上面密密麻麻寫著使用單位、使用時間,幾乎周周「客滿」。

  陳開慶說:「無線谷從零起步,5年時間聚集了500多家高科技企業。入園的大多是初創研髮型企業,從一開始我們就明確,必須先把產業環境打造好,於是投資搭建了20多個頂尖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入園企業可以免費使用。通過無線谷的孵化,目前有下一代wifi晶片及設備、超高速通信晶片、第五代wifi產線檢測設備、汽車無人駕駛系統、虛擬化可編程路由等100多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成果實現了就地產業化。可以說,這個企業集群已經站在了產業爆發的前沿。」

  本報通訊員王靜本報記者 張希 顧紅梅

  新聞連結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集聚

  創立於2012年的無線谷(未來網絡谷),5年來通過人才引領、平臺扶持模式,快速聚集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創新創業資源。目前,這裡已經形成了東大尤肖虎教授領銜的南京通信技術研究院、中國工程院劉韻潔院士領銜的中國(江蘇)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卜智勇教授領銜的中科院南京寬帶中心3大核心創新平臺。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是我市近年來重點推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市為該產業制定的目標是,掌握「未來網絡」核心技術構架、核心路由交換技術、新興路由交換技術等,積極發展以SDN為代表的網絡通信設備系統;加大5G技術的研發,專注密集和大容量的5G無線網絡構架,確定5G的頻譜和必要技術等。在我市的規劃中,整個通信與網絡產業,到2020年要達到1800億元的規模。

相關焦點

  • 湖南「十四五」規劃建議微解讀丨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 產業數字...
    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發展壯大電子信息製造業,加快發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產業,做強做優軟體服務業,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場景。大力推進產業數位化,拓展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應用,推動企業「上雲用數賦智」,推進服務業數位化轉型。
  • ...創新成果產業化公共服務平臺落戶崇川 推動技術落地 增強核心競爭
    原標題:工信部面向關鍵元器件領域創新成果產業化公共服務平臺落戶崇川 推動技術落地 增強核心競爭   昨日,工信部面向關鍵元器件領域創新成果
  • 30+產業大咖聚首,第二屆中國(國際)燃料電池技術與應用大會將在...
    國內燃料電池產業開始沸騰。   由財政部、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國家能源局五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明確:針對產業發展現狀,五部門將燃料電池汽車購置補貼調整為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城市群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攻關和示範應用給予獎勵,形成布局合理、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新模式。
  • 5G+工業網際網路的中國登山隊,如何攀躍「產業化」山巒?
    在5G、AI、雲計算等技術準備已經相對充分,新基建高速拉動相關產業投資與投入的情況下,5G+工業網際網路的核心目標已經從戰略投入階段,升級到了產業化落地周期。而與以往的通信體系、網際網路產業相比,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最大的特點是中國已經取得全面領先,而領先意味著不再有發展參照物。
  • 助力產業升級!廣工大研究院孵化企業輕子精密多項專利居全球前列
    該團隊先後攻克了宏微運動平臺的多項技術難題,掌握了微運動平臺的結構設計、振動抑制和精密定位等核心技術,並聯合大族電機、華道超精等公司成功的開發出集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可以應用於微電子封裝製造設備的高精密平臺。
  • 山東晨隆晟世:佔據大健康產業制高點
    日期:[2016年11月29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5] 山東晨隆晟世:佔據大健康產業制高點 □
  • 打破西方技術封鎖!重慶大學攻克核心技術,研發國際領先的設備
    這是學校連續兩年在該賽事斬獲金獎,也是學校連續兩年斬獲西南地區高校唯一的國際項目金獎,也是學校連續三年獲得重慶高校最好成績。高教主賽道國際項目《Light Deformation》,由重慶大學2015級本科學生、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碩士研究生邱瑋傑,電氣工程學院廖志剛、王現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丹,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夏銀霜、劉新星等主要負責,斬獲金獎。項目致力於研發通過電磁力對金屬進行成形的設備,助力產業輕量化發展。
  • 滌綸技術國際領先 浙理工陳文興團隊等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滌綸技術國際領先 浙理工陳文興團隊等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17年01月10日 04:26:02來源:浙江在線記者 馬悅 通訊員 石叢珊   浙江在線1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 32個院士項目落戶青島國際院士港 構建院士創新產業化高地
    青島國際院士港通過引進高端人才,聚集起眾多創新資源,目前已與數百家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形成合作關係,不僅成為青島市李滄區產業創新的「主引擎」,而且已成為全球院士創新產業化高地   第三屆海外院士青島行暨青島國際院士論壇活動日前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來自海內外的近百名院士齊聚一堂,共謀發展。
  • 重慶國際生物城:書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巴南故事」
    為整合優質產業資源,為我所用,重慶國際生物城創造性地與上海張江藥谷、武漢光谷生物城、江蘇泰州生物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了「五方戰略合作」機制,共同打造長江經濟帶生物產業聯盟,形成全國範圍內的醫研企一體化合作模式,形成東西互補的研發——製造生態鏈。在此合作機制下,上海博唯等一批國內外領先項目和拳頭產品相繼落戶。
  • 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努力在關鍵領域實現自主可控,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才能暢通國內大循環,掌握髮展主動權,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近年來,我國綜合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但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仍存在受制於人的情況。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需要在以下幾方面著力。  加強基礎研究。
  • 邁勝質子醫療產業化項目籤約落地崑山高新區,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地標!
    5月12日上午,崑山市政府與邁勝醫療集團籤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共建高端醫療裝備產業創新中心,邁勝質子醫療產業化項目籤約落地崑山高新區,旨在培育發展千億級高端醫療裝備先進位造業集群,孵化育成百億級區域質子醫療創新型服務業集群,進一步提升蘇州、崑山生物醫藥醫療健康產業國際競爭力。
  • 【運營】中國電信聯合多方加速推進OpenStack技術產業化
    2016年12月2日,雲計算開源產業聯盟(OSCAR)將在北京民族飯店召開2016年年會,披露多項重量級工作成果。
  • 博恩轉身:站在環保和食品安全制高點「等風來」
    過去的20年裡,從奇虎360、豬八戒,到道有道、易極付,再到創立易一天使投資,投資的項目100餘個,失敗率僅為4%。在投資界,博恩科技顯然創造了一個奇蹟。但博恩卻不願止步於此。2014年,博恩的掌舵者熊新翔開始瞄準綠色產業,實施以投資為「主體」,以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和綠色科技成果轉化(即懶熊康康項目)為「兩翼」的新型戰略。
  • 東旭集團再破國際技術壟斷 助力顯示產業國產化加速
    顯示材料國產化再下一城隨著全球液晶面板產能加速向中國大陸轉移,京東方、TCL華星等國內廠商的LCD面板出貨量快速提升,並逐步佔據國際領先地位,而上遊顯示材料也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上遊顯示材料龍頭東旭光電及其母公司東旭集團,打破了玻璃基板、玻璃蓋板的國外技術封鎖,使我國面板產業從源頭上遊顯示材料領域擺脫了技術依賴,這是近幾年國內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能夠實現大幅降價的主要原因,也讓下遊面板企業擁有了與國際巨頭談判的砝碼。通過與京東方、龍騰光電、深天馬等國內知名高端製造企業的穩定合作,東旭集團進一步夯實公司在顯示領域的核心地位。
  • 轉基因技術的農業應用——現狀與前景
    謝子聰轉基因技術作為引領生命科學潮流的核心技術之一,已成為各國搶佔科技制高點和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重點。目前,世界許多國家將轉基因生物技術作為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戰略選擇。該技術始於上世紀70年代,首例轉基因作物在1983年被培植出來。
  • 有的放矢: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努力在關鍵領域實現自主可控,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才能暢通國內大循環,掌握髮展主動權,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近年來,我國綜合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但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仍存在受制於人的情況。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需要在以下幾方面著力。加強基礎研究。
  • IN視頻|打造全球領先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坪山有底氣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首批授權事項清單,允許深圳在放寬國際新藥準入、探索完善醫療服務跨境銜接機制、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醫學人才培養認證標準體系等方面先行先試。這些都為坪山加快打造全球領先的生物醫藥創新研發與產業化高地帶來了重大機遇。
  • 深化氫能產業鏈布局 氫能產業化進程拉開大幕
    隨著白皮書的發布,氫能產業化進入大眾視野,醞釀已久的中國氫能產業化進程正式拉開了大幕。氫能產業鏈初具雛形由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編著的《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指出,中國目前已啟動氫能頂層規劃工作,氫能產業發展已經成為中國能源戰略布局的重要部分。
  • 專家: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迎來黃金時代
    應重點發揮數據生產要素的作用,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布局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數字經濟和產業的深入融合,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中國證券報: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應該從哪些方面發力?沈建光:後疫情時代,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將從自發變為自覺,從啟動變為加速,迎來加速推進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