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訂單量超去年產值!慈谿農業企業如何打好疫情期間的「翻身仗」

2020-12-23 澎湃新聞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

給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然而,在慈谿市現代農業開發區

卻有另一番光景

不少農業企業儘管受到重挫但

臨危不亂,沉著應對

通過戰略調整和資源重置,

儘可能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

甚至把危機化為轉機、商機,

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搶抓先機

一季度訂單量超去年產值!

三月的開發區,金燦燦的油菜花開滿了田畦,鑫百勤農牧專用車輛有限公司門口的道路上停滿了車。從2月14日開始,鑫百勤就順利復工,眼下有200多名工人在這裡上班,而訂單已經排到了7月份。

河南小夥王明威拉著一車配件往裝配車間趕,返崗已經1個多星期,每天都有訂單要趕。「去年5月來鑫百勤上班,年前放假回了趟家。」王明威說,公司安排了核酸檢測,沒問題就順利返崗了,「因為訂單多,現在的工作量明顯比以前多。」

鑫百勤是一家專門生產運豬、運雞、運輸飼料等農牧特種車輛的企業,是國內最大的散裝飼料專用車和雛(畜)運輸車供應商。2019年正式從上海搬遷新建並投運,項目一期佔地100畝,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投資超1億元。疫情發生後,鑫百勤比同行率先復工復產,贏取了巨大商機。

「按照往年的慣例,今年原本定在1月31日開工,因為疫情影響,延遲到2月14日才正式復工。比同行早了那麼一步,可就是這麼一小步給我們創造了巨大的機會。」鑫百勤總經理、正大機電事業線總裁李文軍告訴記者,公司至2月26日產能就恢復到100%,儘管因延遲開工損失了3000多萬元的產值,但今年一季度訂單量就有2億元,相當於去年一年的產值。

先機就是商機,正月初一,鑫百勤管理層就在「叮叮」打卡,在線上共同商討對策。疫情防控和儘快復工復產是重中之重,鑫百勤公司主動和管委會聯繫復工事宜,各項條件落實後終於成為開發區第一批覆工企業。想要復工復產,人員首先就要到位。公司工人來自全國各地,慈谿籍只有60人。人員追蹤、健康打卡、隔離觀察,加上開發區管委會的核酸檢測,迅速而有效的防控工作讓鑫百勤返工返崗率快速提高,目前有200人開工,超過了年前的員工數。

這一路並不容易,疫情影響了整條產業鏈的運營,物料供應成了大麻煩。復工之初,上遊企業基本處於停工狀態,外協供應商也沒有恢復產能,根本滿足不了公司的需求。因此,鑫百勤到處聯繫,重新找了供應商,自己也添置電焊機等設備,生產一部分零件,原先做12小時的生產線現在做足24小時。同時,保持跟供應商溝通,催促其恢復生產。多方籌措終有所成,年後首批農牧特種車在2月21日成功交付。

「銷量大了,產能也要提高,我們正在追加投資。」公司副總經理聶清華說,產能已經由去年的每月30輛增加到目前的每月80輛,但還不夠。公司的空地上有兩三輛鏟車在作業,將五六塊土地逐一平整出來,足足有1萬多平方米,那裡將用來放置農牧特種車的底盤。

因勢利導

殼蛋盒飯實現雙增長

每天10點,慈谿正大蛋業營養餐配送車準時從公司出發,將1500多份鮮食盒飯送往我市各地。2月2日,慈谿正大蛋業有限公司的鮮食盒飯生產線順利復工,開始向社會供應鮮食盒飯,至今已累計供應給市教育局、市殘聯等我市約20家機關企事業單位14000多份。

慈谿正大蛋業有限公司是國內雞蛋行業中首批獲得無抗認證的企業,實施的100萬羽蛋雞項目,總投資2.2億元,佔地400畝,年產蛋1.9億枚。這次疫情,慈谿正大蛋業被列入慈谿市第一批民生物資應急保障單位,公司在確保殼蛋供應的同時啟動鮮食盒飯緊急生產。「這條生產線於去年8月投產,單次可裝配350份盒飯。年前我們主要供給學校,尚未打開更多的市場。但疫情賦予了新商機,本地機關企事業單位成為我們的新客戶。」公司總裁衛文剛說,這場危機為正大鮮食盒飯開創了新的品牌之路。

因為養殖業的特點,慈谿正大蛋業屬於連續性生產企業,殼蛋產品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供應。為了保產保供,保障「菜籃子」安全,慈谿正大蛋業事先根據正大集團風控中心的風險提示對人員進行了動員,使疫情發生時70%員工堅守崗位。但疫情的到來,給公司造成飼料斷供、包材斷供、運輸遇阻等大難題。

慈谿正大蛋業的雞每天要消耗飼料90多噸,殼蛋的包裝材料也要大量從外地採購,產品又要運送出去給客戶,運輸成了大問題。公司立即向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求助,成功辦理了運送車輛通行證,還在政府的幫助下找到了包裝材料的本地供應商,解決了燃眉之急。

市場的變化決定了公司產品結構的調整。市場對殼蛋和盒飯的需求量上漲,公司增加了殼蛋供應,提前恢復了鮮食盒飯生產線的運作。同時,隨著麵包店等業態的停工停產,公司果斷減少了液蛋生產。通過正大鮮生店、電商、商超,慈谿正大蛋業為老百姓提供雞蛋、凍品、熟食品、調理品的不間斷供應。

「經過兩年的運作,我們的殼蛋在商超的供應量比較穩定,約佔總產量的25%,電商業務的佔比也不大,為5-8%。」衛文剛說,疫情的發生引起了市場的轉變,公司也因勢利導,作了產品結構的調整,殼蛋的附加值和品牌轉化力都明顯提升,目前商超佔比提升到65%,電商提升到15%以上,每天為慈谿提供60-65萬枚雞蛋。

見機行事

補短板布新局雙管齊下

作為正大慈谿園區的技術高點,正大研發中心一直致力於食品品質和質量安全的把關,在口味上不斷追求完美。為應對疫情下西蘭花滯銷問題,正大研發中心開始著手西蘭花等蔬菜產品的深加工技術研究。今年計劃投資4000萬元增加一條集食品實驗、生產於一體的生產線,開展微波高壓滅菌等常溫保存技術的攻關。

慈谿市瑞豐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實施的蟹味白玉菇工廠化生產項目總投資1.5億元,一期佔地面積55畝,可年產蟹味白玉菇1500噸,是我市菜籃子生產基地。因疫情影響,務工人手出現不足,蟹味白玉菇生產和銷售都受到重挫,連續15天沒有裝瓶,意味著3個月後將出現停滯,這對瑞豐農業來說是一大危機。為了留住客戶,挽回信譽,公司提前跟客戶溝通,盡力爭取諒解。與此同時,公司採取全封閉生產模式,將防控提到最高級別,保障人員的安全,開足馬力生產。由於運輸等問題,國內銷售銳減,公司在銷售策略上作了調整,挖掘開拓國外客戶,成功將原有每月4車增加到6車,出口量近40噸,同比增長50%。

與鑫百勤、慈谿正大蛋業、瑞豐農業一樣,欣漁鰻業、恆海公司也在危機中謀變通謀發展,在戰略上作出了調整。考慮到鮮活鰻魚運輸受阻、價格不穩等因素,欣漁鰻業計劃增加鰻魚加工業務和銷售業務,新註冊了一家加工銷售公司,逐步分流鮮活鰻魚的銷售比例;恆海公司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將目標盯在了本地市場,規劃種植3000畝蓮藕。因疫情無法從產藕大省湖北採購回種子,企業及時調整方向,先從江西、安徽等多地分批採購。目前,該區塊已經全部完成土地整理,一期啟動200畝,將打造富有特色的農旅示範點。而令人稱讚的是,慈谿正大蛋業、鑫百勤等開發區的多家企業在疫情期間捐款捐物,承擔起社會責任。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危中有機,關鍵是怎麼看、怎麼抓這個機。搶先機、調結構、變戰略,開發區企業因變而變,成功轉危為安,實現逆勢上揚。這不僅需要科學應對,以便將損失降到最低,更要有透徹和長遠的眼光,只有在供給側指揮棒的指引下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才能「攻防」有術在危機中覓生機,在陣痛中完成向好發展的蛻變。

陽光總在風雨後。

春天來了,

這些農業企業在危機中找到商機,

踏著春風,

與即將綻放的千畝油菜花海,迎風起舞。

文|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陸燕青

圖 | 沈贊贊

編輯|雯子

原標題:《一季度訂單量超去年產值!慈谿農業企業如何打好疫情期間的「翻身仗」》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危」中尋「機」 在陸臺商對產值超去年「沒壓力」
    疫情之下「危」中尋「機」 在陸臺商對產值超去年「沒壓力」 2020-08-25 13:52:50,我們忙到飛起來,我覺得完成今年產值超去年的目標沒有太大壓力。」
  • 寧波慈谿外貿企業積極開拓內銷市場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位於寧波慈谿的三禾廚具有限公司一季度外貿訂單同比下滑12%。儘管公司出口業務遭遇衝擊,但通過調整產品定位、優化內銷渠道,做好國內終端銷售,國內銷售額一季度同比增長100%,預計全年將超4000萬元,企業整體銷售額有望增加9%。
  • 疫情之下,這家企業為何能實現產值大幅增長
    預計今年前兩月,中偉新能源產值將比去年同期增長42%,出口總額可達5600萬美元更為可喜的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公司取得驕人業績:預計今年前兩個月產值將比去年同期增長42%,出口總額可達5600萬美元。這一業績是如何創造的?「朝陽產業,技術上居於領先地位,產品擁有穩定的國際大客戶訂單,再加上各級部門強有力的支持。」公司負責人總結時這樣歸納說。
  • 疫情嚴峻退單停單頻現,慈谿這家企業卻用一封信穩住了上億元訂單!
    疫情嚴峻退單停單頻現,慈谿這家企業卻用一封信穩住了上億元訂單!7月份宏一集團預計出口總值1.1億元,超過去年同期水平,這也是自疫情暴發以來,宏一集團首次單月出口總值超過去年同期。接下來的三個月,正是宏一集團生產旺季,集團有信心在10月份之前,趕回因疫情失去的生產進度,爭取全年銷售額達到2019年的同期水平。
  • 打好「鄉情牌」 慈谿新浦創新激發海韻小鎮新活力
    新浦鎮放眼長三角整合資源,主動承接大灣區經濟、杭州灣新區產業、慈谿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的輻射,找準產業發展定位和方向,工業轉型發展圍繞「消化一批、升級一批、培育一批、引進一批」的目標,開啟全面振興實體經濟之進程。
  • 中信建投證券:三月醫療IT訂單增速回升 疫情期間訂單金額略有下降
    受國內新冠疫情在1月和2月爆發影響所致,1-2月項目招標有所延遲,合計中標金額同比下降13.23%。但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之疫情催生了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新需求,3月份訂單明顯恢復,中標金額同比增長73.3%,帶動一季度訂單量回升。從項目數量看,20Q1項目數量合計417個,同比增長39.5%,平均訂單金額為261.2萬元,同比下降22.5%。
  • 科技創新賦能 慈谿外貿企業破冰前行
    本報訊(記者陳章升 慈谿市委報導組張天葉 通訊員黃書華)憑藉蒸汽量穩定、不漏水等優勢,去年寧波海歌電器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4款高端蒸汽拖把出口量超過100萬臺,暢銷歐美市場。
  • 如何搶回失去的訂單?很多徐州企業都在這麼做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電子商務網絡零售額超過110億元;3月中下旬開始,隨著物流企業的復工復產,電商平臺的訂單總量已超過去年同期,增速明顯。開直播搶回失去的訂單晚上7點,夜幕降臨,在銅山區銅山街道望城村的一座獨院中,一對來自湖南的90後堂兄弟曾球、曾明準時來到位於二樓的工作室。掛滿了衣服,擺放著三腳架、補光燈的直播間是他們的「戰場」。
  • 浙江慈谿:硬招暖招齊「出招」,復工難題得破解
    如何解決疫情期間員工難以及時返崗導致的用工難問題,浙江慈谿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以成立專班,選派專員,派出專車的「三專」服務,緩解疫情期間用工難。截止2月26日,慈谿已安排「點對點、一站式」專車244輛,貴州、河南、安徽、江西等勞動力大省的職工陸續到達慈谿。
  • 中小企業自強故事⑤丨山東麵皮哥:疫情期間,企業的訂單量增長几倍
    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將推出「明天會更好·中小企業自救故事」系列報導,關注疫情影響下的中小企業。關注他們如何臨危不懼,積極應對?他們如何尋求模式創新,逼迫自己升級?他們如何積極自救,探尋花開的力量?如果你是這樣的企業,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企業,請與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聯繫,電話13256660120(微信同號)。
  • 「疫」外的春天①︱珠暉工業:企業防疫有力 復工復產有序
    珠暉區相繼出臺系列舉措,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穩妥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使工業企業、農業生產、項目建設等領域加快轉動,全力以赴把發展失去的時間「奪」回來,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防疫不鬆勁,復工加把勁。
  • 一季度同比增1.7倍 疫情下中國豬肉進口格局將變?
    疫情期間,金字火腿總經理吳月肖每晚都要上線與歐洲的供貨商溝通交流,了解供應情況。「下訂單、形成合同後,我們先預付30%,到貨之後再付70%的尾款,我有擔心疫情會影響正常交貨。但是歐洲供應商給我的反饋是,豬肉加工廠提供生活必需品,員工在家辦公,工廠不停工,除非工廠發生感染關停,否則是正常供貨的。我們定的貨正在按合同約定進行,目前沒有異常,一般貨船會在海上漂一個月。」
  • 多國疫情反彈,訂單回暖難,外貿企業下半年如何選擇……
    但話說回來,線上廣交會效果到底如何? 其實,早在2003年非典期間,首次「網上廣交會」就已經亮相,並在當年以2.9億的成交意向和7664萬美元的確認成交完美收官。在此之後,網上廣交會又歷經多年的發展,在此期間有些展區也已轉為線上展覽的形式,並提出打造「永不落幕的廣交會」。而此次的廣交會的「全線上」的方式,也是經過17年的技術沉澱和經驗積累的結果。
  • 臺企辰元紡織克服不利市場因素,通過開源節流實現首季產能和產值雙...
    辰元紡織克服不利市場因素,通過開源節流實現首季產能和產值雙提升。本報記者 黎旭升 攝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部分中小企業訂單減量、開工延後,日常生產面臨多方面的壓力。  記者獲悉,位於三鄉鎮的中山辰元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辰元紡織」)是一家臺資企業,主要為阿迪達斯等品牌鞋提供鞋面,自復工復產以來,通過增加新訂單、補充新員工等措施,一季度產能和產值雙雙提升,達到了1.1億元的產值,與2019同期比較,略有提升,呈現較好的趨勢。接下來,該公司將通過增設新公司、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等措施,衝擊二季度生產。
  • 今年一季度漳州全市網銷水果近8億元 同比增長25%
    針對疫情期間農產品出現運輸難、銷售難等瓶頸,我市藉助網際網路加速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網貨化」進程,著力打好打贏疫期農產品「突圍戰」,紮實推動農戶保收增收。據市商務局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市網銷水果近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5%,其中,日發貨青棗、芭樂、枇杷、楊桃等應季水果30萬斤以上。
  • 【蘇州】崑山張浦:實現產值超20億元,張浦服務為企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中國江蘇網訊  疫情期間,聯德精密實現產值8000萬元,德旺寶機器人實現產值1000萬元,晨帆電子實現產值300萬元……張浦全鎮科創企業實現產值超20億元。數據的背後是張浦鎮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聚焦企業服務,推出暖心舉措,用心用情幫助企業跑出加速度的成果。
  • ——疫情之下,寧波外貿如何再發力(中)
    「有活力、有靈氣」的寧波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如何撥開迷霧,展現更強韌性?        記者 單玉紫楓        新技術新產業逆勢而上            「這款最新研發的消毒鍋,剛投放市場,訂單就已經下到了6月份。」幾個月來,寧波五穀金屬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和欽總算鬆了一口氣。
  • 電力設備行業:海外風機龍頭訂單大增國內疫情不改景氣趨勢
    基於2019年新增訂單情況,可以預判海外風機龍頭企業2020年出貨量有望較快增長;國內風電塔筒、鑄件、主軸等零部件環節頭部企業海外業務佔比較大,將明顯受益於海外需求的較快增長。樂觀情景之下疫情影響可忽略。
  • 六爭攻堅·慈谿交卷:創新引領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針對疫情帶來的全球產業體系躍遷,慈谿因時而變、順勢而為,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兩大「硬仗」的同時,牢牢抓住創新這條主線,打出強實體、轉動能、提質效等系列轉型發展「組合拳」,為「慈谿製造」錨定新方位、積攢新動能。前三季度,慈谿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升23.1和6.9個百分點。
  • 一季度曬拼創展播——部門、園區
    抓牢「兩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引擎作用   一季度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7.81億元,完成年度目標10.2%,位居全市第四位。產值超億元企業總計6家。完成稅收1.65億元,同比增長1.2%。稅收超百萬企業32家,較去年增加5家,其中稅收超千萬企業2家。完成投資2.61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21.82%,同比增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