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人生的終極智慧就是活在當下,關注過去與未來毫無意義

2020-12-17 茶馬古道之德拉姆

在當今社會中,雖然各種物質條件好了,但是人們的生活也進入了快節奏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有目的的去進行,總是先思考這件事情完成我會得到什麼樣的好處,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去做,人們總是有目的、重結果的去完成一些事。

但是通常這樣的人會更不容易成功,因為太過於執著於結果,心態就會有所失衡。而大多數有智慧的人,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總是偏好於感受過程,懂得把心思放在當下所做的事情上,在過程中不斷感悟新的東西,而擁有重過程的這種思維的人則也更容易獲得成功,也是我們所提及到的正確思維。

在《道德經》中提到過這樣一句話,「九層之塔,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這句話也被好多人所熟知,意思是千裡的遠行都是從腳下一步步實現完成的,這是一種「道」的智慧,也是一種順應自然的智慧,而順應自然會更容易獲得其成功,而那些違反道而行事的人常常會困於囹圄。

我們人生之路漫漫,有的人易困於過去,有的人著眼於未來,而當下常常讓人忽略、遺忘。但是正是當下才是對人們更加重要的,過去的事情已經不可追,而未來的事情通常都是由當下所決定的。當你只把目光放在遠處的時候,那麼你就會容易浪費當下的時光,會錯失掉很多珍貴的時間,而當把重心放在當下,幹好自己手中重要的事情,你往往能夠更加容易的獲得成功。

在以前有一座荒廢的城區坐落在大漠之中,有一名哲學家路過時看到了一尊「雙面佛」,哲學家很是好奇,就問道:你為什麼有兩副面孔呢?雙面神回答說道,這兩副面孔代表著過去和未來,我一面能夠察看過去去總結過去的教訓,一面能夠展望未來憧憬美好的明天。

哲學家聽後說: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遙不可及,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總結過去憧憬未來,但是忽略當下的時光,又有什麼意義呢?雙面佛聽了哲學家的才悔悟過來,原來城區落敗的原因正是因為自己沒有重視當下。

約翰洛克曾說過:拋棄今天的人,不會有明天;而昨天,不過是行去流水。如果只將眼光放在未來,將心態著重在結果之上,那麼我們會失去很多當下的時光,甚至在結果不如人意的時候會更加讓人感到挫敗。

與其每一天在追求未來不可描述的結果,不如做好當下,默默地去做好每一件事。而這些實際上隱藏的都是一種人的思維方式,有的人執著於結果戀戀不捨,而有的人重視當下默默前行,兩者相比,哪一種人更容易獲得成功實際上已經顯而易見了。因此,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擁有正確的思維,把握當下,重視過程,真正收穫人生的成功。

相關焦點

  • 人生,終極本質,是活在當下
    前者令你恐懼,後者讓你迷離,放棄人生的意義,放棄那個努力成為的自己,其實是分分鐘的事。專業術語叫「一念之間」。不要期待你是悟空你是悟能你是悟淨,可以總偷懶總犯錯總任性;還有師父呢......不,你就是你自己的唐僧。一生必須堅守信念,這一點絕無僥倖。
  • 哲學——人生有沒有終極意義?
    人生到底有沒終極意義?以下,進入正題。哲學是感性思維超越於經驗之上的一種探索,是關於智慧和思想的升華。特別是中國古代哲學,從百家爭鳴到漢唐儒釋道、再到宋明理學心學,已經在無形之中融入骨髓,成為我們的文化基因。
  • 《和平戰士》:生命的終極自由,是從時間的枷鎖中解脫,活在當下
    此時的丹仍然活在外界對他的認可當中,他認為自己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需要被別人看見才有意義。過去的榮耀對他很重要,因為這些曾經讓丹獲得他人的重視和尊重。為了獲得更多的外界關注和肯定,丹不停地努力訓練,卻總是難以突破自我。放不下過去的成績,又無法平衡對未來夢想的追求,丹在欲望中迷失了。
  • 生存的智慧:真正精彩的人,懂得全然地活在當下
    人生就是一條單向箭頭,只能不斷地往前,不斷地往前直到自己筋疲力竭。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人一直沉浸在自己過去的美好生活或是悽慘事件中,每當夜幕降臨,過去的回憶似乎就會如同暴風雨中的海水,不斷翻湧向前吞噬著我們的靈魂。這些人,就是沒有意識到活在當下的重要意義,才會把自己置於水深火熱之中。
  • 雪潮:人生的終極意義不就是活出個自我,高溫是生命的警戒線
    人生的終極意義不就是活出個自我雪潮一定要回歸自我,秉持自我,彰顯自我。把個性努力鮮明著,把才華竭誠發揮著,也把潛能不斷激活。在自己的土地上,詩意的棲息著,就是最好的生活。在自己的天空中,浪漫的翱翔著,就是壯麗著自我。
  • 人生苦短,請活在當下,多享受當下之美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曾國藩心中沒有牽掛,事情來了就順應它,事情沒來就不要主動去尋求,事情來的時候,一心一意,心無雜念,事情過去了,就不要再想著它。做好自己,活在當下,享受當下那些美好的事物就行了。
  • 不要活在過去,也不要活在未來,失去當下,便失去全部
    不要活在過去,也不要活在未來,失去當下,便失去全部。 幸福可以指日可待,可以當下塑造,甚至我們的相貌都是可以通過心靈的甦醒來改善。
  • 人生無法重來,請珍惜當下,無懼未來;活出自己的精彩
    當我們回首過去:「如果能感到,過去的不後悔,珍惜當下,無懼未來,便無愧於此生。」人生是很漫長的,漫長到我們已沒有時間去浪費,也沒有時間去埋怨。人生道路的曲折與坎坷是難免的,也正是它們正在改變著你。讓你未來的人生道路變成康莊大道。忘記過去的不如意,這樣你才是一個成熟的人,努力地生活,勇敢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 《道德經》:上等人的智慧,其實就在於這3點,讀後醍醐灌頂
    區別就在於,上等人談智慧,中等人談事情,下等人談是非。今天我們不說中等人和下等人,暫且就以《道德經》為例,先來說說這上等人談的"智慧",指的是什麼。由此可見,世俗之人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處順境時過喜,處逆境時過憂。而真正的君子總是能做到處患難而不憂,因為他們知道困難是當下的,只要自己具備向上的精神和積極地力量,就能夠突破於當下,避免自己受到情緒的困擾,糾纏於沮喪之中。
  • 活在當下的詩詞,告別過去的煩惱,讓這五首詩詞治癒你的心靈
    活在當下需要智慧,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有七情六慾,我們很容易就受到外部的影響,甚至是傷害,也許別人不經意的一個舉動,都會在你的世界帶來巨浪。但是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生活的幸福與樂趣需要自己來尋找,浪費自己的時間懲罰別人犯的錯誤,真是可笑至極!
  • 託爾斯泰的終極之問:人生有何意義?
    這個問題不僅是託爾斯泰的終極之問,也是很多哲學家、思想家、普通人的終極之問,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沒有此問。在託爾斯泰看來,沒有此問的人是幸福的,無論他是參透世事的高人,還是一無所知的農民,沒有此問可以省卻諸多煩惱,而一旦有了此問,則非經一番煉獄般的折磨無法擺脫,託爾斯泰即是如此。
  • 人生感悟:《活在當下,用心品味》
    跑過去的是昨天,奔過來的是明天,正在走的是今天。不要忘記昨天,認真計劃明天,好好把握今天。但願明天,今天已成昨天,而你依然在我身邊。春夢無痕,秋夜纏綿。如歌歲月,似水流年。但願明天,今天已成昨天,而我依然在你心間。」這是閻肅老師深情朗誦過的一首詩詞。的確,春夢無痕,歲月如歌,世事變幻,滄海桑田。昨天已經逝去,明天充滿未知,唯獨活在當下,才充滿真實,才值得用心去品味。
  • 我們與佛的距離——就在當下一念
    在生命長河中,我們有種種妄想,種種情緒,不是活在過去,就是活在未來,卻很少活在當下。我們的生命被一大堆混亂情緒和錯誤想法所推動,同時還在不斷重複並且累積這樣的情緒和想法。這種不能自主的狀態,是看不到未來的。
  • 20句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活在當下,感受當下!
    活在當下,感受當下:生活中常聽人說,要活在當下。因為,現實生活中的人,有活在過去的,有活在未來的,而真正活在當下的並不多。那麼,什麼叫活在當下呢?顧名思義,就是活在現在,活在今天。竊以為,活在當下,既不要活在過去,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沒必要過多地惋惜和傷悲;也不要活在未來,未來還沒到,還不知道是什麼樣子,沒必要過多的憂愁和焦慮。
  • 這個世界過去的就是過去,過去不可得,未來還沒有來到,把握當下才是尊重自己的人生.
    算命從來不說算命運,運是自己在掌握,想用30%來改變70%的確很累,但是學佛後有菩薩保佑,就能用30%來改變自己的命,這就是學佛改命,學佛人就是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學佛不能改命的話,為什麼2500年前佛陀就將佛法帶入人間,就是要學佛學法來真正改變自己人生的命運。
  • 選擇怎麼過好一生,是人生終極選擇,也從當下做起
    然後我們被家裡人告訴你要多賺錢,被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著,各種關於「有錢就是成功的人生,沒有錢的人生就是失敗的」的言論。於是我們就這樣,踏上了「賺錢」之路,似乎忘記了,我們自己的人生,應該怎麼選擇?有錢的人生當然很好,起碼物質的東西不用擔心,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似乎賺了錢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開心,我們努力賺錢,最後卻要花錢買「開心」,似乎看起來也沒錯,但似乎又哪裡存在問題?
  • 《道德經》經典的5句話,講訴人生大智慧,不愧是「萬經之王」
    QQ擁有如此大的用戶群體,沒想到公司還研發出微信這款產品,可以說早期的QQ和微信,就是兩個互相搶奪用戶的產品。自己給自己找競爭對手,而且兩個產品都活了下來,目前國內沒有任何企業能夠動搖騰訊的社交帝國。這就是自己戰勝自己的魅力。
  • 活在當下,不後悔,才是最好的活法
    沒有誰的人生是毫無遺憾的!無論你做過,或者沒做過的事,過去了,就別總是後悔,後悔是最沒用的,人應該活在當下,去抓住眼前的一切事物,而不是活在曾經。不要活在昨天,也不要任何事都放在明天,因為很多事情,昨天都回不去,明天永遠不知道是哪天。
  • 活好當下,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
    其實,這就是人性的懺悔,人生的糾結,人心的彌補。 當一個人不知道該怎麼活的時候,心就開始變得縹緲和虛浮不定,就開始有了太多不切實際的遐想。 如果不用工作就能有錢花。 如果不用學習就能才華橫溢。 如果不用努力就能衣食無憂。
  • 一本全面了解《道德經》的思想與智慧,讀《道德經說什麼》
    」;《德經》「以下為基」「大象無形」「福禍相依」等核心思想,力求深入淺出,讓讀者全面了解《道德經》的思想與智慧,感受中華文化永久的魅力和時代風採,引領讀者感受國學文化的智慧。就是按照道去做人做事,就是有德。《道德經》裡邊蘊含著古往今來的大道,對我們的思維方式、人生格局、精神境界都會有很大的啟發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