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娃的立場看問題,也許答案就不一樣

2020-12-23 和靈隴寶貝一起成長

天氣轉冷,孩子鼻子不通,總是吸鼻子,孩子難受,聽得我也難受,買了一個通鼻水給他,試了下,遞給孩子,孩子半信半疑,用了下,哇哇大叫起來,說太疼了,再也不用了。

我讓他不要撒謊, 他竟然嗚嗚哭起來,鼻子淚水一起流,說我冤枉他,我更來氣了。

真是胡說八道,我都試過了,異物進鼻子,多少是會有點不舒服,但怎麼會疼呢?小小年紀,有病就要治,不要諱疾忌醫,還撒謊。

他邊抽泣,再聽我罵,那委屈的樣子,我也不忍心再說了,想等他緩緩再給他用。

孩子還算聽話,可能藥水也確實起到了作用,等我再說給他用,他先是皺眉,不情願,後來還是同意了。

使勁朝鼻孔擠了一下,孩子捂住鼻子,眼淚在眼眶打轉,但是他忍住了,看著孩子真是難受。

我倒是納悶,有那麼疼嗎?

昨天晚上,一向健康的我開始打噴嚏,也覺得有些鼻塞,看看藥箱,也沒有什麼對症的藥,躺在床上,閉上嘴巴,感覺氣流都不順,張開嘴巴,才能呼吸,捏下鼻子,裡面某個部位有些痛。

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還是孩子提醒我用下鼻通水,對啊,怎麼就忘了呢。

起身拿藥,順便準備些紙,使勁往鼻子裡擠了兩下,一股說不出的酸爽感覺馬上分散開來,接著是痛,酸痛加難受,我覺得我都要流淚,一時沒有控制住,淚水出來了。

要是我媽媽在身邊,我指定得抱著媽媽哭一下,好一陣,才緩過神。

痛,真痛,那滋味絕不好受,我那一刻有些理解孩子了,很多時候我們不能感同身受,是因為沒有親身體會過。

那時我鼻子沒有問題,輕輕試了下,沒有感覺,可是孩子鼻子有問題,見了藥水會痛。今天我鼻子也有問題,才會也這麼痛。

以前也會責怪孩子吸鼻子,今天自己不舒服,大聲吸鼻子,孩子還關心我,沒有說我。

其實也在想自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典型代表啊,自己病了一場,倒是理解了孩子。

這只是其中一個時刻,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

下班回家,先問娃作業寫完了嗎,其實為什麼不問問娃餓不餓,渴不渴,今天過得是否開心。

因為我們只想知道結果,只想他作業寫完,自己就不用操心,我們其實更關心自己。

你是否站在孩子立場,其實他能感覺到,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那麼我勸各位自省下,你是關注孩子的一切,還是只關注孩子的學習。

孩子總會在某一個時刻提醒我們大人,我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學習機器,而我們太多的家長只把孩子當學習機器人,除了學習,其他都不在意。

多理解孩子!多站在孩子的立場看問題,你會發現,其實你的孩子很棒!

相關焦點

  • 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更能了解這個世界
    站在客戶的立場,為什麼我需要花費我的時間精力給你,無非其他,因為你能夠解決我的問題,所以,能夠在準備期,進準地了解對方的需求就非常非常重要。否則,往往就會遇到一個問題,你覺得這個商品那麼好,那麼重要,對方卻一腳把你踢出門外。「我的問題在於,我不應該為了改變您的決定而來」我們總以為能夠輕易地改變一個人,最後卻發現,親至你爸媽,近至你朋友,改變一個人實在是太難了。
  • 站在門外看「北門兒」有立場就要站出來。
    原本想暫時就不發東西了,算是有感而發吧,實在是有話想說。沒有合適的地方,只好借頭條的寶地一用。以下言歸正傳,我並不認識這個「北門兒」,一點都不認識,原本以為他說一個小團隊,近日得知他也是一個人。從他過往發布的內容看,他為了他的這些文章屬實付出了不小的心血,畢竟這些都是愛好所致,一個職業的媒體人也不過如此。這一點足以讓我對其表示敬佩,就像我的這個標題,站在門外看「北門兒」,是因為我僅作為一名旁觀者對於他的一些開法,當然我的立場是站在「北門兒」這一側的。
  • 男人關心老婆,總是站在老婆立場考慮問題的面相
    在浩繁女生的看法中,完滿的戀人必需是仔細的、溫順的、關心老婆,總是站在老婆立場考慮問題的,非常多小女人們,都特殊盼望找到一個仔關心老婆,總是站在老婆立場考慮問題的好老公來照料本人,來陪同本人渡過畢生,畢竟這類男命很理解女人的心思,很理解怎麼照料女人;而一個男命心坎是不是細膩,性情是不是關心老婆
  • 為啥有的夫妻總懷不上娃?婦產科專家直言: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文|好孕姐 小姨是一名婦產科大夫,而這些年找她看不孕不育的人群逐漸增多,而每逢看到夫妻兩人焦急的神情,小姨也替他們著急。但是有的時候,生娃還當真不是著急就能如願的事情,而有些時候總是懷不上娃,也得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一下:
  • 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別再說都一樣了,這幾種情況差別很明顯
    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有什麼差別?也許你會說,一個是孩子爸爸的母親,另一個是孩子媽媽的母親,能有什麼區別,不都是自己的親人帶。確實,如果孩子的父母心中,姥姥和奶奶都是孩子的親人,沒有誰親誰疏的概念,那自然差別也就不明顯了。可現實問題是,一般的家庭裡,因種種原因,孩子的奶奶和姥姥他們的地位原本就是不平等的。
  • 喜歡在娃面前秀恩愛的父母,對孩子好嗎?答案和想像不一樣
    即使是有娃在場,也常有情不自禁秀恩愛的時候。那麼對於被迫「吃狗糧」的孩子來說,父母親密秀恩愛到底會對其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或許答案和你想像的大不相同。喜歡在娃面前秀恩愛的父母,對孩子好嗎?答案和想像不一樣杜江和霍思燕帶著兒子參加了一檔親子真人秀節目,在節目當中,杜江經常會直白地表達自己對於妻子的愛,即便是兒子在身旁,他也常常會有情不自禁親吻妻子的動作。被硬塞「狗糧」的小嗯哼,對於父母的親密行為習以為常,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他也會學著爸爸的樣子去親吻媽媽,表達對媽媽的感恩和愛。
  • 理查茲:我對種族主義看法與年輕時不同,我站在別人立場看問題
    理查茲表示:「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對種族主義的看法已經與我年輕時不一樣了。在我八歲到十六歲那個階段,警察用各種帶有種族色彩的詞彙叫我,而這些警察正是保護我的人。這讓我對警察和那些跟我不是一種膚色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在成長過程中,我對生活中某些事情有了更深的了解。
  • 老人帶娃不靠譜?那是你的方法不對,正確引導,不為娃擔驚受怕
    都說隔代養娃會有很多的問題,很多人更是對婆婆(一般主要是婆婆帶娃)帶娃進行了強烈的抨擊,對於婆婆的很多養娃方式不能苟同,但是迫於很多其他各個方面的原因又不得不需要婆婆的幫助,以至於婆媳每天都處在一個很尷尬的環境當中,即喜歡自己的孫子或者孫女,又怕親媽說些不認同的話,反倒惹自己傷心!那麼,隔代養娃真的那麼讓人聞風喪膽嗎?
  • 也許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也許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觀點是雞湯是公雞做的催乳素在母親體內影響乳汁的分泌,而催乳素也影響實際的變化,母雞湯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如果母雞湯過早飲用,會增加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影響催乳素的正常分泌,導致母乳減少,因此這群人認為用公雞煲湯比較好。公雞體內的雄性激素與增加體內催乳素水平的雌激素作鬥爭。
  • 有了娃後大部分寶媽最缺的兩樣東西:一樣是缺覺,另一樣是缺錢
    五花八門的答案中,最有特色的一個回答:別的都不缺,最缺兩樣東西,一樣是缺覺,另一樣是缺錢。寶媽們看到「嬰兒日常花費開銷」這個問題,著實也有自己的感觸。可是在家帶娃後,白姐覺得每天除了給娃餵奶,就是看著娃睡覺,自己像一個機器人一樣。每天過得毫無意義,一點都不充實。到了晚上也不能休息,基本上睡不了一個整覺,孩子又是愛哭的類型,哄完娃後總是躺半個小時就醒了。等出了月子後因為缺覺,白姐都有些神經衰弱了。
  • 曼城引進迪亞斯,但也許一個好後腰才是解決曼城現在防守問題答案
    曼城最終還是又買了一個後衛,一個葡萄牙國家隊現在的主力中衛,迪亞斯,但是這支球隊幾乎每年都重複的動作,當然去年應該沒有,買中衛,但是至少買的中衛都看起來與球隊預期不一樣,為什麼?孔帕尼,一個是現在有傷病屬性的拉波爾特,但是孔帕尼準確的講當時的轉會和瓜迪奧拉是沒有什麼關係的,費爾南迪尼奧也一樣,拉波爾特算是他購買的中衛,拉波爾特現在變成了一個好的出球後衛,但是也因為出球受傷了,這就是問題,瓜迪奧拉戰術要求,中衛必須參加出球,而且最好是能夠打到前場才行,這對於一個中衛本身就是難題,因為中衛其實還是需要在後面防守為主的
  • 咪咪上的這些問題,會影響生娃嗎?
    咪咪上的這些問題,會影響生娃嗎?轉載需授權,侵權必究漫畫:張明迪原標題:《咪咪上的這些問題,會影響生娃嗎?》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
  • 生之前花樣催生二胎,生之後各種推脫不帶娃,天下婆婆都一樣
    她主要考慮一個是帶孩子的問題,一個是孩子的花銷大,覺得自己和小健還不具備要二胎的條件。但是現在婆婆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她就覺得似乎生二胎就沒什麼障礙了。再加上娘家媽和丈夫的期待,於是玲玲也就很配合地生了二胎。然而,等到二胎出生後,她就發現自己太天真了!二寶如婆婆所願是個兒子,但是婆婆也照樣是不想帶。
  • 早生娃和晚生娃有什麼不一樣?到了中年,過的是截然不同的生活
    如今,曉曉已經40出頭,但因為有老公的寵愛,再加上平時非常注重保養,她看起來就像20多歲的妙齡少女,跟兒子站在一起就像姐弟。很多人都羨慕她,嫁了一個好老公,日子過得輕鬆自在。曉曉成為北漂一族時,晨晨還在寒窗苦讀,為高考而戰,每天上課背單詞,仿佛與世隔絕。曉曉羨慕她可以無憂無慮地在學校上學,她也羨慕曉曉工作能賺錢想買啥就買啥。
  • 3歲娃腿部畸形,只因過早扶站、用學步車?
    如今正趕上「大長腿時代」,娃的腿型問題越來越被重視。試問哪個當父母的,不想讓孩子擁有完美溜直的大長腿呢?但是在娃生長發育的過程中,總會有些「攔路虎」阻擋著寶寶的成長。科大大之前看過這樣一則新聞:3歲孩子腿部畸形,竟然是因為媽媽過早扶站、給娃使用學步車導致的!
  • 一個婆婆的內心獨白:我不想帶娃,只是怕他們不給我養老
    時代在變化發展,年輕人們的心也在日新月異的轉化,80、90後們面對事業家庭雙重壓力不得不愈發拼命。老一輩見狀,紛紛心疼起自己的兒女,將家庭那一環節的帶孩子之重任攬到自己身上。因此,關於老人帶孩子的問題便有了分歧。
  • 陪娃,最好的狀態從來不是「盯著」!
    你在旁邊看電視、玩手機,娃埋頭寫作業。三不五時的抬頭看兩眼娃,吼兩嗓子,敲打一番。你看這場景,像不像地主老財和長工?你:娃:先不說學習氛圍咋樣,光是娃的心態就不可能好啊。擱你當長工,你也不樂意。第二類:勞改監工型。娃寫作業,家長就站在身後一筆一划的盯著。
  • 女兒拿起畫筆「連連看」,答案讓娃爸蒙羞,這就是「父愛如山」?
    但是如今,這個詞卻有了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吐槽那些在育兒當中「一動不動」的爸爸們。不少「大豬蹄子」在育兒這件事上,幾乎都是「零參與」,用「父愛如山」來形容,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了。女兒拿起畫筆「連連看」,答案讓娃爸蒙羞網上有這樣一張圖片火了,圖上左邊是「爸爸」和「媽媽」,右邊則對應了一連串的家務活,包括:買菜、做飯、洗碗、拖地……家務活排成滿滿的一豎列,看著都覺得很累了。
  • 朱丹、周一圍三年抱倆娃 二胎媽媽一致推薦「看娃神器」
    網友們在祝福朱丹兒女雙全的同時,還有不少寶媽粉絲貼心建議,使用一款滿滿科技感的「看娃神器」,實現輕鬆帶娃看娃。其實,明星媽媽和普通二胎「老母親」一樣,需要親力親為的事情太多。一邊奶「老二」的同時還得時刻關注家中「老大」的動向,生怕「老大」離開視線出現意外情況。但看孩子不可能寸步不離,這時就需要藉助360智能攝像機這類「看娃神器」,來關注家中「哼哈二將」的日常搗蛋行蹤了。
  • 娃聰不聰明,主要看手!這些動作不會做,可能出大問題,快查!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一篇有關精細動作發展的論文也曾指出: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可以說:判斷一個娃聰不聰明,就看他精細動作發展得怎麼樣!精細動作,直接決定著娃是否可以自主進食、獨立穿衣等。等到以後上了小學,書法、繪畫的水平也和它息息相關。想想看,如果娃一直得不到表揚,難免會產生落差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什麼都做不好。日子久了,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