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舉是讀書人成為上層紳士的標誌,之後舉人在地方上就可以其紳士的身份,實際上參與大量地方事務的管理,擁有相當大的權力。範進中舉之後,身份、地位都會發生質的飛躍,因此,胡屠戶才前倨後恭。
舉人是中國古代社會紳士的主體,他們是一個地方最有權勢和經濟實力的人。考中舉人可以使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產生質的飛躍。舉人見知縣,與秀才只能是拜見不同,他們是會見,也就是說舉人與縣官是平等關係,可以平起平坐。如果舉人犯了罪,知縣是不能隨便處罰的,必須先報告學政,由學政革除其功名後,才能進行審理。
考舉人的競爭非常激烈,每百名生員中,幸運者僅一兩名。舉人的功名比生員重要得多。舉人不但可參加會試投考進士,即使考不中進士,也能參加「大挑」,或做知縣,或做學官,從此步入仕途;再退一步,哪怕不做官,在地方上以其紳士的身份,也實際上參與大量地方事務的管理,擁有相當大的權力。考上舉人是讀書人成為上層紳士的標誌。它在讀書人的人生經歷中是極為關鍵的一環。
中舉士子的經濟狀況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範進在中舉之前,是窮得叮噹響的人物,連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當有報子來他家告訴他中舉的好消息時,他正抱著家裡唯一值錢的老母雞在街上換米,以解決無米下鍋的生計問題。範進中舉的消息被確認之後,就有很多人來拜「新中的範老爺」,「自此以後,果然有許多人來奉承他:有送田產的,有送店房的,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僕圖蔭庇的。到兩三個月,範進家奴僕、丫環都有了錢、米是不消說了」。如此巨大的反差,讓範進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儘管範進只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筆下的典型人物形象,但也非常真實地反映了中舉給士子帶來的精神和物質上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儒林外史》中有胡屠夫對待中舉後的範進的態度有惟妙惟肖的刻畫。範進中舉之後,平日可以將範進「罵了個狗血噴頭」的丈人胡屠夫也一改先前的蔑視之態,對範進是恭恭敬敬,甚至還要當眾巴結、討好範進。當眾人要他打範進個耳光時,他卻戰戰兢兢道:「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聽齋公們說:打了天上的星宿,閻王就拿去打一百鐵棍,發在十八層地獄,永不得翻身。」
見到範進以後,「雖然大著膽子打了一下,心裡到底還是怕的,那手早顫起來,不敢再打到第二下。……胡屠戶站在一邊,不覺那隻手隱隱的疼將起來;自己看時,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自已心裡懊惱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範進的瘋病被治好以後,與眾人回家的路上,「屠戶見女婿衣裳後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這充分說明舉人的社會地位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