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一碗臊子麵裡的三千世界

2021-03-02 扶風在線

99%的扶風人,都點了上方關注扶風在線

西府寶雞人的早晨是從一碗臊子麵開始的,在這個有三區九縣370多萬人口的地區!每天要吃掉500萬碗臊子麵,這種面與湯的完美結合,極大的刺激著人們的味蕾,使人胃口大增,這樣的面也是百吃不厭。每天都吃,逢年過節、紅喜事、白喪事、老人壽辰、孩子滿月……!這些活動上餐飲方面,臊子麵是絕對的主角!


你可別只知歧山臊子麵,不知扶風臊子麵。扶風人愛吃麵,更愛吃臊子麵,這樣一碗湯汁酸辣鮮香,麵條薄而晶瑩光亮的臊子麵代表著扶風人的面文化的歷史悠久,也是扶風人對面文化的經典傳承。


食材

生活本來就像一碗臊子麵,有酸,也有辣!



佛曰:一粒沙子裡有三千世界。扶風人也許正是在吃麵的時候體悟了世界,感悟了生活。


扶風法門寺是著名的淨土宗名剎。法門寺位於陝西扶風縣北崇正鎮。雄偉壯觀的「大聖真身寶塔」樹於法門寺之中,長得有點像小雁塔!


傳說古天竺(印度)國王阿育王異常篤信佛法,他在釋伽牟尼滅度(死)後,要把佛法發揚光大於整個世界,因之在全世界修造了八萬四千塔分葬佛(釋伽牟尼)的舍利。


阿育王

因為有神力役使鬼神勞動,所以這八萬四千塔能在同日建成,其中就有扶風這一塔。繞此塔而築之寺初名阿育王寺。文獻記載此寺(包括寺塔)始建於東漢,正是天竺佛教沿絲綢之路東來中國之際,已有兩千年歷史了。


傳說在這座寶塔的底層,埋藏著釋伽牟尼滅度後的一節手指骨,即佛的真身,梵語叫「舍利」。所以,此塔一向被尊為「聖冢」或 「大聖真身寶塔」。



因為塔內藏有佛的真身「舍利」,所以被認為是極為靈應神聖的,寶塔古傳三十年開視迎取一次舍利佛骨,則政通人和、五穀豐登!


一碗臊子麵裡有扶風人的三千世界,誰說不是呢?阿彌陀佛。


本文來源於網絡!扶風在線編輯整理!

相關焦點

  • 「關中文壇」琳青:扶風臊子麵
    那誘人的臊子麵裡飄菜濃厚,肉香菜美,就是聞一下便會醉入心脾,嘗一口便覺香入骨髓了!扶風臊子麵有五大特點:煎、汪、稀、光、鮮!臊子麵全憑一碗湯,湯裡有貨,不能清淡無味,不能只有湯沒有菜,要實實在在,麵湯裡透露著扶風人的憨厚和實誠,如果去誰家吃臊子麵,發現菜少,就會給別人學說道:「吃的啥飯嗎,清湯寡水的麼」,讓東家臉紅脖子粗,下次再也不敢怠慢了!
  • 扶風臊子麵
    臊(sào)子面是中國陝西省的特色傳統麵食之一、是著名西府小吃,以寶雞的岐山,扶風的臊子麵最為正宗。在陝西關中平原很是流行,不管你在北上廣,一些大中城市,你仔細看,不難發現,有岐山臊子麵,扶風「一口香」就是說的臊子麵館,關中西府的村子裡過年,婚喪嫁娶,平時廟會祭拜神靈都要食用,是秦人,秦韻,秦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首屆中國·扶風「一口香」臊子麵大賽徵文選登——臊子麵與扶風人
    如果說面為臊子麵的骨,臊子是臊子麵的肉,湯就是臊子麵的精氣神了。湯也是非常講究的,我簡單說說重要的幾點。      首先是湯的配菜。湯的配菜很多,除了肉臊子以外還分漂湯和底湯。漂於湯上的菜為漂湯,主要有蔥花、油炸豆腐。沉於湯底的叫底湯,主要有木耳、黃花菜、蒜苗。至於漂湯裡的雞蛋片和底湯裡的其他菜,過大事都是不要的,因其雞蛋做漂湯,湯裡會有一股蛋腥味的。
  • 首屆中國·扶風「一口香」臊子麵大賽徵文選登——身萬裡,心一念
    在外求學多年,寒暑假有時會到寶雞,在這座城市裡,想吃臊子麵,很容易找到。不過,主要是岐山臊子麵,辣子很多,蓋住了湯,而扶風臊子麵卻不放辣子,這種差別令我不適,吃岐山臊子麵最多三兩碗。這些年,寶雞城市化較快,岐山臊子麵被擠進了街巷小餐館,幾乎不一碗一碗上了,基本上都是上一大碗,一下子把你頂死。
  • 扶風一口香 千古一鍋湯
    家鄉在詩經裡:「周原膴膴,堇荼如飴」;家鄉在佛都旁,仁慈寬厚,千年護祐;家鄉在三班史書裡,人才濟濟,豪邁悲壯,家鄉更在伏波將軍的沙場營房,旌旗獵獵,刀光劍影。家鄉的人古道熱腸,耿直豪爽,臊子麵千年一鍋湯。歷史的遺存在山脈河流,經典秘籍或口口相授,人們朝拜,翻閱或苦苦尋覓,而扶風家鄉的臊子麵卻是實實在在的千古傳承,也是周人美食的活化石,三千年恪守不變的歷史見證,更是一面經風沐浴,鮮亮無比的旗幟!
  • 家鄉的臊子麵
    每當工作閒暇之餘便會想起讓人難以忘懷的家鄉的臊子麵。  我的家鄉位於八百裡的秦川關中地區。臊子麵是關中地區一道有名的小吃,也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無論婚喪嫁娶、逢年過節還是家裡小孩過滿月都離不開它的身影。關於臊子麵的說法現在大概有三種,但我大概相信第三種說法,說是來源於唐的「長壽麵」發展而來。  臊子麵從本意來說是一種湯麵,簡單來說就是,炒制好的豬肉、配菜,將調好的湯到面上即可。
  • 再話臊子麵
    起初看見這個徵文,我並沒有想著要去參加的意思,而是坐看熱鬧的心態,後來有文友慫恿我:你怎麼不參加你們縣上的臊子麵徵文,再加上剛開始刊載出來的幾篇臊子麵美文我覺得看不過癮,於是便有了應徵參賽的想法。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扶風人,臊子麵是從小吃到大的美食,是藏在記憶深處的印記,是出門在外遊子的思念。不寫一篇關於臊子麵的文章,我感覺愧對家鄉臊子麵,不寫一篇扶風臊子麵的文章,做為地地道道的扶風人我心有不甘。
  • 吃陝西臊子麵到底要不要喝湯呢
    一邊兒是三嬸子,她做的岐山臊子麵,不說數一數二,但絕對比外頭「某岐山臊子麵連鎖店」的味道要好吃的多;另一邊兒是三姨媽,不過她做的是扶風臊子麵,又是另一種不一樣的流派。01岐山臊子麵三嬸嬸做的岐山臊子麵,是標準的西府口味,講究的是九個字的要訣:薄勁光、煎稀汪、酸辣香。
  • 最特別的吃麵體驗丨這家迴轉餐廳只賣酸辣筋道的一口香臊子麵
    說起寶雞扶風,除了去看看著名的法門寺。更多的遊人也是衝著地道的「扶風一口香」而去的,它與岐山臊子麵,乾縣臊子麵最大的區別在於,東西兩臨的臊子麵均以辣出頭,湯的表面漂著一層油潑辣子,唯獨扶風臊子麵為清湯麵,不食辣子,如調辣子,則不放臊子。
  • 陝西各地的臊子麵,你最鍾愛哪一款?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臊子麵,臊子麵又分為幹臊子和湯臊子兩種。今天哥就給吃貨們說說咱陝西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湯臊子麵。【岐山臊子麵】岐山臊子麵在我心中一直是陝西第一面,天下第一面。【扶風一口香】扶風的一口香和岐山面的做法大體相同,但還是有區別的,扶風一口香是不帶辣的,再就是面上的漂菜也不太相同,口味上岐山面較濃烈一些,而扶風的面略清爽一些,同樣,到西安一定要吃上個十碗二十碗一口香
  • 岐山臊子麵在周原
    上等的臊子應該是色澤鮮紅純正,口感酸辣突出,這樣一種色澤紅正、辣而不燥的紅油臊子,正是岐山臊子麵的精髓所在。臊子麵的配菜講究五色,紅、黃、綠、白、黑五種顏色,代表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福。幾千年來,臊子湯在岐山、扶風縣的村村落落的湯鍋裡翻滾著,它成了當地人一件精彩絕倫的藝術品。  臊子麵又叫澆(蛟)湯麵,它是一種飯菜合一的麵食。岐山、扶風先民待客、過節首選必吃的飯就是吃臊子麵。
  • 感受臊子麵
    文王被囚在「羑裡」,在牢裡推算出了民俗之根百家之脈萬法之宗群經之首的《周易》。周人向紂王送去了美女,文王逃過了一劫,回到了西岐。文王用推算六十四卦的精神將這裡的物產合成了臊子麵,他加減著鹽和醋,調成了臊子湯。周公一邊吃著臊子麵,一邊「制禮作樂」。周公發現,人們吃臊子麵的過程就像演習了一回周禮。先是國君,再是大臣;先是長輩,再是小孩。每個人都不用喝湯,要留下「福把子」。
  • 長安農村過喜事,回家就饞這一碗臊子麵!
    長安農村過喜事,回家就饞這一碗臊子麵!
  • 一碗臊子麵,一味濃濃的思鄉情,這是西北人離不開的麵食
    然而在我們內心最割捨不下的還是那碗臊子麵因為他是一碗家的味道因為他是一碗家鄉味因為他是一碗濃濃的思鄉情臊子麵的做法說簡單倒也簡單,但是要真正的作出一碗別具風味的臊子麵,那就得看功力了。相比聞名全國的岐山臊子麵,蘭州臊子麵料似乎要更足一些。菠菜、木耳、黃花、豆腐丁、土豆丁、胡蘿蔔丁,再來上瘦肉臊子,紅黃白綠齊了!面香湯濃,滋味無窮。
  • 岐山臊子麵:百年傳承,一碗只吃麵不喝湯的面
    臊子麵吃起來一定要「酸辣香」,才能符合關中人豪爽的性格,臊子麵的配料和湯是整個面的精髓所在,怎麼做臊子肉、放多少辣子,添多少湯,都有講究。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麵湯油光紅潤,味鮮香渾厚而不膩味道是美食的關鍵,臊子麵正是因其味道鮮美受到一致好評。岐山臊子麵具備了「薄、勁、光、煎、稀、汪、酸、辣、香」九大特點。
  • 臊子麵火了 臊子麵之鄉岐山火了
    張騫、玄奘這些孤膽英雄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死麵餅子和羊肉往銅缽鐵盔裡一放,倒上水,架上火煮爛煮透,一碗下去,肚子就圓了,拍一拍跟鼓一樣嘭嘭嘭,可以撐到天黑。羊肉泡饃絕對是戈壁沙漠的產物,一天只吃一頓,人成了駱駝,至少是駱駝影響了人的腸胃。
  • 岐山臊子麵,地道陝西味!
    岐山臊子麵除了酸辣鮮香為人稱讚,其傳統的「只吃麵、不喝湯」的吃法,更是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常常或傳為佳話,或作為一討論話題,任人發揮想像的空間。作為西府名小吃,岐山臊子麵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必不可少的角色,農曆正月初一到初五,天天要吃臊子麵。但凡婚喪嫁娶、紅白喜事都少不了它。客人們來坐席,衝得就是流水席的喜慶熱鬧,你一碗我一碗,街坊鄰裡的感情全在面裡了。
  • 「御下」臊子麵
    在眾多的陝西麵食中臊子麵可謂獨樹一幟,那一碗湯清油亮帶著豬肉臊子濃香總是能讓人垂涎三尺。在陝西,再好吃的宴席如果不吃上一碗麵,那總是讓人心裡覺得不「瓷實」,陝西人對麵食的熱愛可見一斑。如果說寶雞的臊子麵能給西府人代言,那麼在鄠邑新區的餘下小鎮則隱藏著一種帶有強烈關中風味的臊子麵食過之後無不讓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 播放量4.2億《裝臺》,西安美食葫蘆頭肉夾饃臊子麵褲帶面好吃!
    羊肉泡饃——「等我有錢了,我就吃一碗倒一碗!」《裝臺》刁大軍憶苦思甜說起小時候「那時候我就想啊,等我有錢了,我一定要買兩碗羊肉泡饃,吃一碗倒一碗!」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羊肉泡饃就是陝西人心中最高的餐飲規格了吧。
  • 最愛我們家鄉的岐山臊子麵
    文王被囚在「羑裡」,文王在牢裡推算出了民俗之根百家之脈萬法之宗群經之首的《周易》。周人向紂王送去了美女,文王逃過了一劫,回到了西岐。文王用推算六十四卦的精神將這裡的物產合成了臊子麵。他加減著鹽和醋,調成了臊子湯。周公一邊吃著臊子麵,一邊「制禮作樂」。周公發現,人們吃臊子麵的過程就像演習了一回周禮。先是國君,再是大臣;先是長輩,再是小孩。每個人都不用喝湯,要留下「福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