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賣國,袁世凱到底籤了幾條?

2020-12-23 騰訊網

透過歷史的瞳孔可以看到歷史長河波瀾壯闊,同時也蘊含著哲理,讓我們一起推開歷史的大門,感受古人的智慧吧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袁世凱要求德國把侵佔的山東半島權益交還中國,遭拒。當時美國注意力已轉移至歐洲,而英國則希望日本能成為在其遠東的盟友,日本於是在8月23日對德宣戰,出兵佔領了德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山東半島。1914年11月18日,中國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日本軍從中國撤軍的要求。1915年1月7日,中國政府再次向日本政府提出撤軍要求。

1915年1月18日,日本駐中國公使日置益從日本返回中國,繞過外交部長陸徵祥,以「回任所拜見大總統」為由,請求與袁世凱直接密談。在密談中,日置益向袁世凱直接提出了二十一條要求,並要求中國對此絕對保密。

1915年1月至4月期間,北洋政府外交部一方面同日本談判,一方面暗中逐步將條約的部分內容向報界洩露,希望獲得英美兩國支持抗衡日本。當美、英、法三國駐日大使向日本政府提出質詢時,日本外務省既不便公然抵賴,又不敢全部公開,於是只承認了第一、二號的11條。2月9日,日本外相加藤高明又向美國駐日大使格思類承認了第三、四號的存在,卻對性質最惡劣的第五號七條加以隱瞞。在美方越來越嚴厲的追問下,加藤高明才於同月21日向格思類承認了第五號的存在,但辯稱這只是日本的「希望」而非要求。

2月2日,中日代表在外交部迎賓館開始極端秘密的會談,中方代表是外交部長陸徵祥和次長曹汝霖。中國的談判代表多次拒絕《二十一條》中的部分內容,並向社會各界透漏日本之無理要求,以期國際社會幹涉此案,並喚起國內輿論討伐日本,迫使日本讓步。國內民眾反對《二十一條》的呼聲日漸高漲,日本則以武力威脅中國。

4月10日中日第二十一次會議,中國拒絕第五號要求。4月17日,中日第二十四次會議,中國不允將東蒙與南滿並論,會議停頓。4月26日,日本代表提出最後修正案,做出一些小讓步。5月1日中國方面提出修正案,仍堅持自己的立場,於是日本政府刪削了對中國最為不利的第五號要求。

5月6日,袁世凱在《大總統袁世凱致各省電》中稱:中國沿海港灣、島嶼不可讓與或租於他國、聘用日本顧問、中日合辦警察、軍械等為『其制我死命最要之點』。在我國不宜因此決裂,蹂躪全局。但應盡心竭力,能挽救一分,即收回一分之權利。

日本政府終於惱羞成怒於5月7日向袁世凱政府發出最後通牒,限5月9日下午6點前答覆,否則將執行必要之手段。

此時的日本擺出大戰一場的姿態,軍艦在渤海一帶遊弋,山東、奉天兵力增加,關東戒嚴,日僑紛紛回國。5月8日袁世凱召集政府要員開會,袁世凱認為日本已收回對中國最為不利的第五號各條款,其他條款已非亡國條件,他在中南海春藕齋召開特別會議,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也在這天中午前往外交部找陸徵祥談話。

他說:「中國已經面臨生死存亡的嚴重關頭。我到中國40年,和大總統有30年的交情,今天不能不趕過來說幾句真摯的話。最後通牒只能回答是或否,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此時歐洲各國無暇東顧,中國政府除接受日本條件外,別無自全之道。」美國駐華公使芮恩施也勸告袁政府「應避免與日本發生正面衝突」。

5月8日下午,袁世凱召集各部部長,宣布接受「二十一條」的部分要求。

5月9日23時,北洋政府沒有等到預期的外援,以「國力未充,難以兵戎相見」為由,對外宣布接受二十一條中一至四號的部分要求。5月25日,在北京籤署《關於山東省之條約》、《關於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之條約》及13件換文,總稱《中日民四條約》,與《二十一條》原案比較,中國損失相較於原案已儘可能減小到最低程度。

消息傳出,舉國震怒。籤約當天,湖南學生彭超留下血書,憤然投江自殺。北京二十萬人到中央公園(今北京中山公園)集會,捐款一百萬元「救國基金」。全國省教育會聯合會(又名全國教育聯合會)要求全國各級學校以每年5月9日為國恥紀念日,稱為「五九國恥」。

中國雖然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並為戰勝國,在巴黎和會中提出廢除外國在華勢力範圍、撤退外國在華駐軍等7項要求,希望取消日本強加的「二十一條」及換文陳述書,但列強紛紛拒絕,並籤署將德國在中國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此事成為五四運動之導火線。

該條約部分內容由於影響到其他國家在華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部分條款在1922年華盛頓會議上被廢除。1922年5月11日,美國國務卿布賴恩致電日本和中國政府,稱「不能承認……有損於中華民國的政治或領土完整、或有損關於中國的國際政策(即門戶開放政策)的任何協定或承諾」。此即之後數十年當中,美國對華政策中的核心——「不承認主義」方針。

此後《民四條約》內容不斷被改寫,直至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敗後徹底廢除。

歷史中的哲理總是這麼令人著迷,好了,今天小編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下期再與小編一起走進歷史長河,感受歷史的波瀾壯闊吧

相關焦點

  • 籤賣國條約後萬念俱灰,陸徵祥到歐洲遁入空門,死前伸三指念故國
    但是今天咱們說的這位,卻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真正的背鍋俠且沒有任何的疑問——籤訂了「二十一條」的陸徵祥。這大哥人生經歷過於傳奇,一開始兢兢業業搞外交,結果被袁世凱叫出來頂缸,毀了職業生涯,心灰意冷去歐洲遁入空門,做起了修道士,到二戰時期還跟比利時人一同對抗納粹,我們不得不詳細說說他的人生經歷。
  •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二十一條」要求
    「二十一條」要求與中國在加藤高明外相的指示下,1915年1月18日,駐中國公使日置益全然不顧正規的外交途徑,直接向袁世凱提出了由五項條款構成的秘密要求。這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其內容如下:「二十一條」被承認後,5月7日和9日這兩天成為國恥紀念日,各地舉行了不忘「民族恥辱」的示威和集會。其中也有對高唱建立不受外壓的強大國家、建立獨裁政權卻未能抵抗侵略的袁世凱的失望和批判。受到民族主義高漲的影響,袁世凱的政治對手開始威脅到他的權力。首先是進步黨的梁啓超,以及他的弟子、推動第三次革命的主要人物雲南省都督蔡鍔,在參議院上追究袁世凱在日本佔領山東問題上的責任。
  • 1915年:日本公使日置益向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直接提出《二十一條》,並要求絕對保密.
    日語原文対華二十一ヵ條要求假名たいか21かじょうようきゅう平文式羅馬字Taika Nijyūichikkajō Yōkyū二十一條,日稱《對華二十一條要求》,是日本向中國提出的條約,導致了《中日民四條約》的籤訂。
  • 民國軼事:民國梟雄——袁世凱
    劉氏後來生下四男一女,其中一子就是袁世凱。 袁世凱因為尊崇德國,所以鬍鬚就模仿德皇威廉二世的八字牛角須。手下將領紛紛模仿。都學得有模有樣。似乎,蓄鬍給人感覺,比較威風凜凜。 有一張北洋軍閥的合影,袁世凱身高不足一米六,但他淵渟嶽立,壓住了所有的「龍、虎、豹、狗」,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國第一梟雄。
  • 專家說袁世凱稱帝是解決軍閥割據,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專家說袁世凱稱帝是解決軍閥割據,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王建安 攝影)袁林,國家AA級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北關區勝利路洹水北岸。目前,有關部門正對景區內的照壁、牌樓等進行修繕。牌樓前懸掛的標語:文物保護尊重歷史,造福今天,開創未來;文物珍藏記憶,見證抗疫歷程。
  • 袁世凱籤的一紙合約,當時被人痛罵,如今才發現原來太聰明了!
    而在這個時期,也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就是民國的大總統——袁世凱。說到袁世凱這個人,後人對他的評價可謂是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賣國賊,竊取孫中山辛亥的勝利果實,走上復闢的「不歸路」。有人卻稱讚他是一代梟雄,在維護主權方面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他曾經堅決地表示西藏,蒙古地區是中國的內部領土。可以看出,他在中國近代史上既有貢獻也做出了一些損壞的事情。
  • 袁世凱是不學無術的武夫?其書法功力之深,堪比大家手筆
    袁世凱像袁世凱,在中國近代史上是個比較矛盾的人物:他是晚晴新政的改革者,也是中國民國的大總統,也是籤訂「二十一條」的「賣國者」,也是復闢稱帝的「最後一個帝王」。袁世凱書法袁世凱出生於河南項城一個世代官宦的大家族,即便如此,袁世凱也很遺憾連秀才都沒做過。清末民間有傳言,說「張之洞有學無術,袁世凱不學有術」,所以世人便認為袁世凱是一介武夫。
  • 段祺瑞籤條約讓日本倒虧了3億?事情真相不簡單
    最近網絡熱議段祺瑞籤的「西原借款條約「,說此條約籤訂居然讓中國倒賺3.2億日圓,以此替北洋軍閥段祺瑞洗白。這件事真相到底是什麼呢?然而日本在佔據德國殖民地青島後,又逼迫中國籤訂二十一條,而袁世凱獨裁腐敗無能,最後喪權辱國。1916年6月6日,稱帝失敗的袁世凱病死,北洋軍閥的名義上共主消失,遺留下來的各路軍閥互不統屬,陷入分裂之中。其中較強的兩派一派是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另一派是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軍閥。袁死後,以段祺瑞為首的北洋政府對德奧宣戰,中國正式參與英、法、日、美等協約國陣營。
  • 被人誤解的袁世凱,歷史需要客觀
    袁世凱生於1859年,死於1916年。中國近代著名軍事家,政治家。今河南項城人。是歷史上爭議較大的政治人物。有人說他是「賣國賊」。他竊取了革命勝利果實,建立了中華民國。籤定了「二十一條」。袁世凱稱帝83天取消帝制,因尿毒症不治而亡。
  • 北洋政府向日本借上億元,結果一分錢沒還,為什麼還被罵是賣國?
    清朝末年,清政府被迫與帝國主義列強籤下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不是割地,就是賠款,每次看到那些賠款的數目,總讓人心驚肉跳。一個《馬關條約》,日本勒索了2.5億兩白銀,《辛丑條約》需要給列強賠4.5億兩白銀。
  • 袁世凱背負千古罵名的背後經歷了什麼?他真的只是在做皇帝夢嗎?
    歡迎來到民國梟雄傳之袁世凱的終章,這篇文章我們只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袁世凱為什麼要當皇帝?袁世凱上任之後,每次召集同僚們開早會,就總有人遲到。一打聽才知道這些部長們頭天晚上打麻將打得太晚了,第二天睡過頭了才遲到。
  • 維基精選:【袁世凱】
    袁世凱政府採取各種辦法拖延時間並向社會各界透漏日本之無理要求,以期國際社會幹涉此案,並喚起國內輿論討伐日本,國內民眾反對《二十一條》的呼聲日漸高漲,4月26日,日本代表提出最後修正案,做出一些小讓步。5月1日中國方面提出修正案,仍堅持自己的立場,於是日本政府刪除對中國最為不利的第五號要求。
  • 五條人樂隊到底有「幾條人」,馬東飯局透露真相,七人輸給三人
    用五條人自己的話來說,他們的歌就是帶著塑料味,而塑料味的意思是,你能夠從裡面聽到生活的角角落落,畢竟塑膠袋隨處可見。開局兩個人的「五條人樂隊」五條人的音樂與樂隊自身風格極其契合,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真正與大家交流過的,只有仁科和茂濤兩個人。
  • 雍正籤下屈辱條約,10萬平方公裡國土從此丟失,喪權辱國
    但近期有學者認為,雍正有一方面的形象,並不為人所知,帝曾籤下屈辱條約, 10萬平方公裡國土從此丟失,喪權辱國!康熙晚年,諸位皇子能力出眾,出現九子奪嫡的無奈 ,康熙含淚兩度廢掉太子胤礽,最後勝出的,是四阿哥胤禛,也就是雍正帝。
  • 孫中山為何出賣東三省給日本 孫中山為救國而賣國
    孫中山為何出賣東三省給日本 孫中山為救國而賣國導語:據與孫文有密切交往的內田良平說,從1905甚至更早時開始,孫就曾在遊說日本朝野人士時一再聲稱
  • 那個揭露清朝「賣國行為」的記者,被慈禧下令杖打4個小時後勒死
    那個揭露清朝「賣國行為」的記者,被慈禧下令杖打4個小時後勒死 李鴻章這一生前有虎,後有狼,進退兩難,而在這進退兩難之際還要給人當刀子使,可謂是命途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