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二代女掌門袒露心跡:希望有一天,誠品不需再透過虧損來證明自己的理念

2021-02-11 深圳特區報

誠品12月4日在臺北松煙店發布2019年度閱讀報告,誠品董事長吳旻潔罕見現身,作了充滿感性而又目標明確理念堅定的演講。

誠品創辦人吳清有先生在2017年7月18日病逝,不到40歲的吳旻潔翌日便接棒父親的使命,至今獨撐大局兩年多。在4日誠品創辦30周年的回顧場合,吳旻潔面向出版界人士和媒體袒露了她的心跡,坦言面臨的困難和發展的規劃,以及堅持誠品理念的信心。

吳旻潔說,經營書店有一百個賠錢的理由,卻找不到一個賺錢的模式。這就是現在誠品書店的挑戰。

這是一篇充滿感性和詩意語言的文青式演講,不看講稿,細聲細語娓娓道來,聲音中還帶有些童聲。剛一進場,還會以為是女文青在分享讀書心得。聽她的演講,會覺得柔軟也是一種力量。

吳旻潔本人形象也和大眾印象中商界女強人毫不沾邊。但她是實實在在臺灣最有影響文化品牌誠品帝國的掌門人,是《福布斯》雜誌評選出來的準女強人,「25名亞洲女性商業新銳」。

接棒誠品這兩年,吳旻潔走得紮實穩健,接連開出臺北中山地下街、臺北南西店兩個據點。誠品蘇州店是吳清友視為走出臺灣、二度創業的第一站。吳旻潔接力走出去,去年開出誠品深圳店。今年在東京的誠品生活日本橋店也順利營運,這是誠品跨出華人市場的第一步,也是誠品的第50個據點。

吳旻潔從2004年加入誠品至今已經近16年,她在演講中說,當時加入時,才發現父親一直隱瞞她誠品的財務黑洞,「在2004年的那個當下,誠品總共增資了大概20億,對我來說20億是個天文數字。怎麼會弄成這樣呢?開一家書店怎麼會賠到20億呢?當時我很不理解。」這些年來,她看到團隊的經營力在提升,海外持續拓展,但有一件事情沒有改變,「誠品依然是一門虧損的事業,而且開越多,虧越多」。

她表示,這些年來變得比較有膽量,才開始懂了20億元的虧損數字,明白了為什麼經營書店沒辦法獲利,也懂了為什麼全球很少看到有企業能完全依循書店作為本業,持續在有影響力的城市的黃金地段擴張。

吳旻潔坦言誠品書店面臨的挑戰,「經營書店有100個賠錢的理由,但找不到一個賺錢的模式。」「現在的我就必須要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心,和我們的團隊共同面對這樣的一個挑戰。我把它當成生命中的必修。」

關於誠品書店的未來,吳旻潔說,「從來沒有過一種奢侈,就是只單純的想書店未來的事情。對我來說,書店就是一顆北極星,一個圓心,一個身體的重心。我以它為圓心嘗試劃不同的圓。所有的這些作為,就是讓誠品書店能夠健康持續的成長,好好的活下去。」但她也期許,「希望有一天,誠品不需再透過虧損來證明自己的理念。」

她也談到誠品正積極調研東南亞市場,她先前對媒體表示,相對東南亞其他國家來說,馬來西亞的腳步可能最快,因為華人在當地人口數佔了四分之一。

吳旻潔說,在想誠品書店未來的時候,從來沒有過一種奢侈,就是只單純的想書店未來的事情。

以下是讀特駐臺記者根據錄音整理的吳旻潔演講的主要內容:

大家都熟悉,誠品歷經虧損15年,我恰巧和創辦人吳清友先生挺熟的(眾笑)。他和誠品相依共生28年來,我看著他將所有的身家性命和資源信用,都投入在誠品裡面,誠品是他的一個作品。我在這個過程中從聆聽他,旁觀他,到一起工作,再到自己獨立,很清楚知道,誠品和閱讀都是他無悔的抉擇,也是他這一生的摯愛。

誠品今年創辦30周年,我2004年加入,到現在也16年了。我還記得2004年加入的時候,發現他一直隱瞞我財務黑洞。在2004年的那個當下,誠品總共增資了大概20億,對我來說那20億是個天文數字。我心裏面覺得怎麼會弄成這樣呢?開一家書店怎麼會賠到20億呢?當時我很不理解。

後來和他工作之後,我作為他的特助,我做的事情就是和房東寫降租函,和銀行寫融資函,寫很多不同的函。慢慢地大家看到誠品和子公司誠品生活,發展到不同的領域。這些年來我看到我們團隊的經營力在提升,我們海外的計劃也在擴展。但有一件事情始終沒有改變,即便在誠品已經相對有經驗的此刻,它依然是一門虧損的事業,而且開越多,虧越多。

慢慢的在這些年的訓練中,我變得比較有膽量。幾千萬、幾千萬這樣加起來,我開始懂了怎麼會有20億虧損這樣的一個數字,為什麼經營書店沒辦法獲利。也開始明白了,為什麼這個世界很少看到有一個企業,它可以完全依循書店作為主業,還能夠持續在有影響力的城市的黃金地段做擴張。

這些事情慢慢的讓我明白,經營書店有一百個賠錢的理由,卻找不到一個賺錢的模式。這就是現在誠品書店的挑戰。我覺得吳先生他都懂,他都經歷過。現在的我就必須要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心,和我們的團隊共同面對這樣的一個挑戰。

大家可能會想問,對於書店的未來你怎麼看呢?對於誠品書店下一個階段的想法是什麼?我不瞞大家說,在想誠品書店未來的時候,從來沒有過一種奢侈,就是只單純的想書店未來的事情。對我來說,書店就是一顆北極星,一個圓心,一個身體的重心。我以它為圓心嘗試劃不同的圓。所有的這些作為,就是讓誠品書店能夠健康持續的成長,好好的活下去。在做這樣一個過程的同時,很奇妙的我心裏面也沒有任何的猶疑,就仿佛是我們必須要經歷的旅程。套用吳先生的話說,仿佛也是我生命中的必修。有時候開玩笑和同事說,我很希望有一天,成品書店不需要再依賴虧損來證明自己的理念。

我從來不懷疑誠品書店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這些年裡,我自以為很了解誠品,也自以為了解閱讀之於人的意義,最近卻有了一些新發現,打破了我潛藏在內心裏面的自以為是或小小的傲慢。我心中對於未來要前進的方向沒有任何懸念,但到底該如何抵達那一端彼岸,內心卻是戰戰兢兢。

前陣子看了部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的紀錄片,談他的一個建築作品的紀錄片。在裡面他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創意的工作好比在黑暗中凝視,你必須讓自己安靜下來,你的眼睛才能漸漸的適應黑暗。慢慢的你就會發現,你可以看見一些輪廓,漸漸的還能夠看一些景物。我們的眼睛是這樣,我們的心也是這樣。我聽到他說這段話的時候,我覺得好像是吳先生在說,好像是老闆透過這個機會,在對我說話一樣。

突然會發現到,原來自己其實很害怕黑暗。可是怎麼能夠想像這件事呢?你要帶領一個團隊,這個團隊被大家認為是「臺灣之光」,你怎麼可以沒有方向呢?處在黑暗中,不知道去哪裡。我發現自己一直處在這樣一個狀態中:必須馬上有方向,馬上有計劃,馬上要有具體的前進的目標,可以帶領團隊們走完的一個目標。害怕沒有光,一直尋找光。避免漆黑,像是本能的反應一樣。

意識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像建築師說在黑暗中觀看這件事情的時候,突然讓我觸動,就是如果我一直積極的尋找光,害怕處在黑暗的情境下,也許我會失去在黑暗中觀看的勇氣。能夠在黑暗中凝視,和誠品書店下一個階段的發展、可以呈現的風景息息相關。這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一點,沒什麼結論,但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觸動。

講到誠品書店,就聯想到只是閱讀、文化,當我們剝離這些概念的時候,經營成品,我發現有一個非常吸引我,但我以前沒發現到的一個重點:它很美。這樣的一個美,也許大家說的是書籍印刷裝幀,店面內部的設計,視覺的呈現。透過這些不同的面相,它在某種程度的傳達美,但它也超越這些事情。那是另外一個很難去表達,但是我們很想去追求的美。按吳先生的說法,他可能會說是「場所精神」,透過人的表情,人和人之間,人和空間之間,不同事物之間傳達的這樣的一個美,也許能成為人生命中的一種優雅,一種氣度。這樣的一個優雅和氣度,可以影響到自己的生命層面,也會影響到周遭的關係。我發現我其實對於這樣一個美有一個非常大的嚮往。誠品這個品牌的存在,這個機會之於我,就是應該要去努力的能夠去創造、去提供美的這樣一個場所。在誠品書店裡邊或者是和所有閱讀相關的活動裡面,把這份難以定義的美,能夠傳達和分享到。

我最近讀到一首詩《伊薩卡》(Ithaka)。伊薩卡是一個希臘島嶼的名字。作者是希臘當代的一個詩人。

當你啟程前往伊薩卡,

願旅途漫長,充滿冒險,充滿發現。

讓伊薩卡永遠在你心中。

到達那裡是你此行的目的。

但是旅途中別急急忙忙趕路。

最好還能夠持續多年,

當你抵達的時候你已經老了,

在這一路上,你的所得已經使你富裕,

不再期待伊薩卡會讓你變得更富有。

我看到這首詩的時候,我直接把Ithaka變成了eslite(誠品英文名)。它完全描述了我的心境。尤其是最後一句。

吳旻潔通過詩歌《伊薩卡》表露自己的心境。

誠品書店一定會繼續努力,勇敢前行,不管是在臺灣,大陸的幾個重要城市,還是我們今年新發展的日本,或是我們正在積極調研東南亞的一些地區。我很希望能夠將我們非常珍貴的、獨一無二的華語創作和文化內容,帶往更寬廣的世界。

吳旻潔(左二)和出席發布會的部分嘉賓合影。

相關焦點

  • 晚安夜話丨父親離開三年,誠品書店吳旻潔再續未竟之夢
    去年吳旻潔與楊恭賢有接觸,不過今年疫情讓誠品放緩了開店步伐,但楊恭賢卻對實體店發展抱有信心,不放棄,雙方合作仍按計劃推進。順帶提及,楊忠禮集團(YTL Corporation Berhad)多年來也一直長期支持華文教育,與誠品合作也是「因緣具足」。「遇見繁星,遇見你」,與24小時不打烊等誠品品牌印象相比,時代在變,特別是客戶的口味及需求也在變,誠品也在變。
  • 誠品要關店離開?錯!父親離開三年,吳旻潔再續未竟之夢
    去年吳旻潔與楊恭賢有接觸,不過今年疫情讓誠品放緩了開店步伐,但楊恭賢卻對實體店發展抱有信心,不放棄,雙方合作仍按計劃推進。順帶提及,楊忠禮集團(YTL Corporation Berhad)多年來也一直長期支持華文教育,與誠品合作也是「因緣具足」。
  • 誠品:紅是紅,錢卻難賺
    連續虧了15年後的2005年,誠品故事出現了轉折點,吳旻潔的「意外」加入是吳清友交棒的開始。青年時期的吳旻潔,曾去英國留學,攻讀菲爾德大學廣電新聞系碩士。而後進入Taiwan News英文報社,任職特刊記者。不久,吳旻潔就從報社辭職了。因為她發現,自己不太喜歡花很多時間與心血寫作、確認文法。
  • 優尚誠品不斷創造更完美的購物環境
    優尚誠品不僅能夠保證質量,還能讓人更加快捷方便地購物,很多創業者都開始關注這個項目。優尚誠品的生意非常火爆,每一個加盟店的成立,都會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客流,銷售量也很不錯,未來的前景十分可觀。優尚誠品注重品牌文化建設、加大宣傳力度、提升服務質量、不斷創造更完美的購物環境,逐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得穩定的客源。優尚誠品時尚百貨在把握消費者消費趨勢的同時,也在努力變革。
  • 誠品書店啟示錄:吳清友的文化商業模式,薪盡火傳,生生不息!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7月18日晚間在位於臺北市的辦公室去世,享年66歲。最早知道誠品書店,是在大學期間聽聞去臺北的同學說到誠品24小時書店的魅力,在網上看到誠品24小時書店的照片,那種燈火通明的讀書人的樣子一下子呈現了出來,很是憧憬能去誠品看一看感受其中營造的氣氛。
  • 臺北文化印記傳承 | 誠品信義店
    ( 列為第6大新興產業),各地方政府為打造不一樣的城市風貌努力,希望帶動經濟發展並成為國際亮點,而首都臺北市自然扮演著領頭羊,以豐富資源開創許多文化園區,如: 臺北華山創意園區、松山創意園區等,這都是國外訪客來臺時的文化名片,不過這樣就夠了嗎?
  • 再見,誠品敦南
    敦南店是第一家誠品書店,也是唯一一家24小時營業的門店,但即將就要說再見了。誠品敦南店是誠品書店創立的起點,亦是全球首家24小時營運書店,因城市更新不得已告別讀者。走過了31年的時光,誠品敦南店將於5月31日正式熄燈。在4月23日的記者會上,誠品也正式宣布新的「24小時書店」將由信義店正式接棒,於6月1日開始延續「不打烊營業」。
  • 臺島散記: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的名氣之大,不到臺灣是無法真切體會到的。我們剛到臺島,拿到的行程安排表上,「誠品書店」赫然在目;當地《中國時報》的朋友來訪,也再三叮囑:「一定要抽空去趟誠品書店看看」;陪同的司機見到我們,便會主動詢問:「需要陪你們去逛逛誠品嗎?這可是我們臺北的重要一景啊!」  一個書店有如此之高的美譽度,出乎我們的意料。
  • 最後7天,與深圳誠品生活說再見
    誠品作為萬象天地的二房東,離開之後,商家、消費者等各方又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 商家、消費者、業內人士 各方是何反應? 從商家處獲知的消息來看,大房東華潤萬象天地與二房東誠品分手之後,大房東接過了攤子,通過不同的解決方案對現有還在營業的品牌做了安排。 這次與商家交流的過程中,沒有了避而不談和怨憤,與上次剛爆出誠品要離開時進行的採訪相比,商家們已經很平靜了。 同時,按照商家離場時間,可以猜測後續萬象天地會對誠品生活進行分批次圍擋改造,保證續租的商家能夠繼續正常營業。
  • 臺灣誠品書店蘇州店擬明年5月試運營 經營模式引關注
    臺灣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將在大陸開門迎客,其在江蘇蘇州的首店模式引發關注:現實中實體書店式微,書市擠入新競爭對手,臺灣「誠品模式」是否能在大陸開拓樣板,為大陸實體書店提供另一種思路和活法?  1日,記者探訪正在動土興建的蘇州誠品書店,嚴格來說,所在地是一座佔地巨大的城市綜合體。
  • 誠品敦南最後一夜:5萬人向90年代臺北告別
    「那時的誠品,不論再小的出版社,只要出版好書,都能在書櫃中被陳列。」當時的選書標準也相當傲嬌,不選「已經再版、沒有版權、會被時間淘汰的書,以及媚俗的作品。我們選的書:學術、專業或一般均可,議題不一定嚴肅,但一定要有創作與出版的誠意,所以它可以是任何一本書。」 不看銷量,堅持自己的態度和品味。在現在看來,是很「任性」的。
  • 優尚誠品是創業的佳選
    優尚誠品是一家專注於時尚個性產品研發與銷售的百貨品牌,並且能快速回收成本,同時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新潮的個性化體驗,讓消費者對其品牌給予更多的關注與支持。優尚誠品時尚百貨投資進貨方便,直接從總部發貨,並且該品牌能在市場中迅速發展,具有極高的知名度。
  • 優尚誠品 高人氣的時尚百貨
    加入優尚誠品可以讓加盟商得到更好的發展。優尚誠品的加盟優勢比較大,因為會有總部的支持和指導去開店,可以讓創業更加的輕鬆順利。優尚誠品對加盟商來說也是一個值得加盟的品牌,開店後,加盟商無需另外準備倉庫,這樣就可以避免產品積銷,由此可見加盟商的經營也是可靠的。優尚誠品時尚百貨將始終與潮流文化同步,引領時尚生活。優尚誠品的加盟費用只需萬元左右即可投資,總費用也不會太高。
  • 誠品書店宣布:暫別深圳!房東華潤回應:安好,再會!
    披薩工坊多次主動尋求與誠品方面溝通,但始終無法取得聯繫。溝通無果之下,卻突然遭遇停水停電、強制驅逐出場。誠品生活深圳發出撤店消息不久,業主方華潤深圳萬象天地的微信公眾號也發了一條向誠品生活深圳告別的回應內容,稱「安好,再會」!誠品生活深圳,安好,再會!
  • 濟南市王官莊街道誠品苑社區獻愛心走進寧夏101希望小學
    2019年11月18日,誠品苑社區開展第三屆「不忘初心 捐物贈暖 齊獻愛心」愛心捐贈活動,經過全社區的努力共捐助3包,共計服裝150餘件,被褥2床,我們社區集中購買新帽子20頂,新圍巾20條,新手套20雙。愛心公益活動不僅能弘揚勤儉簡約的中華傳統美德,更能讓生活困窘的山區孩子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
  • 誠品行事曆 一周好好玩
    05/07(六)起,在誠品書店、誠品風格/精品文具館、誠品兒童館等書店自營商品,單筆消費滿200元(含以上),即贈指定品牌的<聯合手作抵用券>一套。又到母親節,阿原肥皂特別推出艾草手工皂系列,選用阿原農場自種艾草,天生天養,不撒藥不施肥,純手工製作,帶來最純粹、自然、溫和的呵護。愛如大地,無盡療愈。
  • 優尚誠品 投資者做生意的好夥伴
    編輯:賴強   優尚誠品在市場上已經佔據了很大的地位
  • 誠品書店熄燈 陳文茜:每個臺灣人都欠誠品一份情..
    陳宜君表示,相較之下,誠品敦南店乾淨、明亮,但並不會難以親近,「走進去不需要特別打扮,可以自在閱讀,大陸人只要知道有這樣一間書店,哪怕時間再晚,都會想去體驗一次。」2012年從江蘇嫁來臺灣的劇場人劉天涯表示,大陸人之所以愛逛誠品敦南店,「在於24小時的書店,真的很酷,還有書的種類很齊全,而且書店加上商場、咖啡店,這種複合式的營運方式,在大陸並不常見。」此外,據了解,曾來臺工作的演員張鐵林、範冰冰、趙薇、黃曉明、黃磊等人,雖然在臺停留時間不長,工作又滿檔,但總會希望能安排到誠品敦南店買書的行程。
  • 迎國慶,慶中秋——金色誠品幼兒園系列活動
    三等獎:中二班、小三班、大二班     國慶的獻禮重重、中秋的心兒暖暖,金色誠品幼笑聲陣陣,快樂多多,孩子們在一些列的活動中,感受了中國文化的特點,體驗了中國節日的樂趣,更積累了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禮節。     中秋逢國慶,天涯共此時。金色誠品幼兒園祝大家雙節快樂,祝我們的國家永遠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 臺灣最大書店: 誠品還要關幾家?傳統書店將成臺灣稀有風景..
    2006年起誠品敦南店舉辦「一卡皮箱SHOW自己」是許多創作者展現的舞臺、夢想的起點誠品士林店開業至今營運21年,佔地170坪,面對文林路,後臨士林捷運站出口,附近學校聚集,鄰近士林夜市,且為交通轉運要道,營運內容包括綜合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