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新三板精選層首家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諾思蘭德(430047)正式掛牌。早盤諾思蘭德以6.2元/股開盤,隨後雖然有短暫衝高,但後繼乏力,臨近收盤時還是跌破了6.02元/股的發行價;盤中最低價為5.99元/股。
公開發行說明書顯示,雖然目前諾思蘭德尚未盈利,但其有一款1類生物工程新藥目前處於III期臨床試驗階段。
據了解,相對於其他精選層掛牌企業,參與諾思蘭德本次精選層公開發行的9家戰略投資者中包括國泰君安、富國基金等頭部機構,陣容堪稱豪華。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已上市的第二批精選層新股中,諾思蘭德、常輔股份都引入了旨在穩定股價的「綠鞋機制」,但無奈雙雙首日破發。
9家大機構參與認購
據披露,在發行階段,共有9家機構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了諾思蘭德新股的認購,分別是富國基金(富國積極成長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國泰君安證券、青島晨融叄號股權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青島乾道盈聚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湖南輕鹽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蘇州文匯高齊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廈門冠亞創新叄期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市丹桂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嘉興金長川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具體來看,富國基金參與本次公開發行戰略配售的金額為不超過3500萬元;國泰君安參與本次公開發行戰略配售的金額為不超過500萬元。
相比之下,第二批精選層掛牌企業中,參與其他2家已經掛牌企業的戰略投資者的數量和背景均不如諾思蘭德。例如,常輔股份此次在精選層公開發行的戰略投資者為常州武南匯智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吉富啟瑞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2家機構。參與萬通液壓本次精選層公開發行的戰略投資者共4名,分別是上海同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東鼎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山西品東智能控制有限公司和瀋陽鼎然新材料有限公司。
對於諾思蘭德出現掛牌首日破發,董秘一家人創始人崔彥軍認為,主要是因為此前精選層新股的大面積破發讓不少投資者急於在首日獲利了結,所以導致諾思蘭德早盤衝高后就出現了較大的拋壓。「對於這種創新藥公司,一般的散戶或者一般的投資人難以判斷其未來的前景,所以更適合有深入研究的機構投資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底上市的首批32家精選層企業中沒有一家啟用「綠鞋機制」。而截至目前,在第二批精選層企業中已有諾思蘭德、常輔股份、萬通液壓、德眾股份在發行階段引入了「綠鞋機制」。
「綠鞋機制」即超額配售選擇權,新股啟用「綠鞋機制」主要是為了穩定股價。超額配售股票通過向新股發行時的部分戰略投資者延期交付的方式獲得,並全部向網上投資者配售。
核心問題是限售比?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已上市的諾思蘭德、常輔股份都引入了「綠鞋機制」,但無奈這兩隻精選層新股雙雙在掛牌首日破發。
在推出精選層之前,科創板就已經參照港股市場引入了「綠鞋機制」。不過從港股市場的實踐來看,「綠鞋機制」與新股上市後是否破發沒有必然的關係。
資本邦研究員首席研究員夏然向記者表示,「綠鞋機制」只是維持股價穩定的一種手段,有助於防止股價大起大落。股價波動是市場行為,「綠鞋機制」不能完全杜絕股價破發。
「港股有『綠鞋』的新股破發很正常,比如今年10月上市的先聲藥業,發行價13.7港元,上市首日就跌了20%,執行『綠鞋』的券商撐了一周後繼續暴跌。」在上海金輿資產基金經理趙彤看來,「綠鞋機制」只能起到一定的穩價作用,但根本上的原因還是發行價不夠便宜。
對於最近穿「綠鞋」的新三板新股的頻頻破發,趙彤認為,市場關注度低也是重要原因:「常輔股份、諾思蘭德這兩隻精選層新股破發的原因主要是市場關注度低,前期參與打新的資金在上市首日就爭相出貨。對於市場關注度低的新股,需要IPO價格與市場價格相比有比較大的折扣,才能有所表現。」
而在一些新三板研究人士來看,導致精選層新股頻頻破發的癥結還是因為相比A股的新股,精選層新股上市首日的拋壓更大。
崔彥軍認為:「精選層對小非老股東不限售,不管這些老股東實際上是否拋售,都會對股價產生壓力。當然核心是新三板吸引力仍不足。」
銀泰證券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張可亮則向記者表示,新三板精選層新股破發的核心問題是限售比例。精選層規定除控股股東和其親屬外,持股10%以下的股東不限售,這就導致在上市當天有大量的股票等待變現拋售,而投資者對此也有充分的預期。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企業的估值合理,但是老股東持股時間較長,拋售變現欲望強烈。新投資者有更多的選擇,除非價格出現明顯低估,才會買入,否則不會輕易進場。在這種情況下,破發將會是常態。
在張可亮看來,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對精選層的限售制度進行改革。例如將限售比例大幅提高到3%左右,或者分階段限售,或是持股比例1%以下的不限售、持股3%以下的限售半年、持股5%以下的限售1年等。
轉自: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