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喀斯特

2021-02-17 周益清

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有眾多的地形地貌,其中最美麗的,有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砂巖地貌、冰川地貌等。今天,行者為大家介紹美麗的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喀斯特地貌形成為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氫鈣,後者可溶於水,於是空洞形成並逐步擴大。

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一般呈現出來的樣子是溶溝、石芽、天坑、豎井、溶蝕窪地、溶蝕谷地、幹谷、峰林、峰叢、孤峰、天生橋、地表鈣華堆積等。

中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區域較廣,有廣西、雲南、貴州、重慶、四川等地。其中,最著名最美麗的,當屬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

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中,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全票入選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三大喀斯特風景之雲南石林

世界自然遺產雲南石林

雲南石林,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面積350平方公裡,景奇物豐,風情濃鬱,是阿詩瑪的故鄉。

石林形成於2.7億年前,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華,擁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歷史最久遠、分布面積最廣、類型齊全、形態獨特的古生代巖溶地貌群落,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

雲南石林由石林、黑松巖、飛龍瀑、長湖、圭山、月湖、奇風洞等組成,以雄、奇、險、秀、幽、奧、曠著稱。

阿詩瑪-石林奇觀

萬年靈芝-石林奇觀

石林範圍廣袤,山光水色各具特色,石牙、峰叢、溶丘、溶洞、溶蝕湖、瀑布、地下河等景觀錯落有致,是最適宜人居的生態環境,是人們的旅行天堂。

        中國三大喀斯特風景之貴州荔波

世界自然遺產貴州荔波

貴州荔波喀斯特位於貴州省東南部的荔波縣,是貴州高原和廣西盆地過渡地帶錐狀喀斯特的典型代表。

貴州荔波完好的生態系統,是當今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主流,具有優先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優勢,具有突出的遺產價值。

荔波喀斯特最醒目的景觀是錐狀喀斯特,最典型的類型是峰叢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

峰叢景觀與峰林景觀呈有序排列,展示了相互地貌演化與遞變;具有特殊的喀斯特森林生態系統與顯著的生物多樣性,包含眾多特有和瀕危動植物及其棲息地。

代表了大陸型熱帶-亞熱帶錐狀喀斯特的地質演化和生物生態過程,是研究裸露型錐狀喀斯特發育區喀斯特森林植被的自然「本底」及森林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平衡的理想地和天然試驗場所。

人與自然的和諧荔波,是至今保存著的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在雲貴高原向廣西丘陵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上,因地處中亞熱帶南緣,加之喀斯特地貌生境複雜多樣,森林生態空間廣闊,蘊含著豐富的動植物種類及遺傳種質資源。

        中國三大喀斯特風景之重慶武隆

世界自然遺產重慶武隆

武隆喀斯特地貌位於重慶市武隆縣,是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深切型峽谷的重要代表。

芙蓉洞,天下第一洞,發育寒武系和奧陶系碳酸鹽巖中,由同汽坑洞、摔人洞、衛江嶺洞、垌壩洞、新路口洞、水簾洞、芙蓉洞、幹矸洞和四方洞等洞穴組成。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串珠式天生橋群,分布在長度為10公裡三疊系下統的碳酸鹽巖河段,由峽谷幹谷、伏流、天生橋、天坑、洞穴、喀斯特泉組成,峽谷深200—400米,尤以其中的羊水峽和龍水峽地縫式巖溶峽谷最為壯觀。

天生三橋,又名天坑三礄,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三座氣勢磅礴的石拱橋稱奇於世,屬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

武隆喀斯特,在寂寞中守候著自己的絕代芳華,等了千年萬年。其中,天坑,這種負地形之美,就是人們難以充分感受的。

大自然造就的天生石拱橋和天坑,具有雄、奇、險、秀、幽、絕等特點。武隆喀斯特林森木秀、峰青嶺翠、懸崖萬丈、壁立千仞、綠草成茵、飛泉流水,一派雄奇、蒼勁、神秘、靜幽的原始自然風貌,以山、水、瀑、峽、橋共同構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

點擊文章上方藍色「周益清」,關注作者。

創作宗旨:努力為您奉獻中國最美麗的風景和人物!

作者聲明:不需申請,讀者們都可轉發該文;如是其他平臺或媒體轉載,必須標註來源。

相關焦點

  • 中國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長200多公裡,猶如一條美麗的絲帶
    萬峰林長200多公裡,寬30-50公裡,佔興義市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面積,是中國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大約3.6億年前,興義還是雲貴古海的一部分,它形成於約3億年前的石炭紀,經歷了印支、燕山、喜馬拉雅等多次造山運動,地殼繼續上升,深層碳酸鹽巖層在含有二氧化碳和有機酸的流水作用下不斷溶解,使巖石裂隙增大
  • 為什麼世界喀斯特看貴州?
    ▲ 喀斯特的形成過程,「喀斯特」指可溶性巖石經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製圖/ Paprika中國南方喀斯特,在全球三大喀斯特分布片區中,最為壯美雄偉,複雜多元。這三個省份,也是中國西南喀斯特最集中的代表地。
  • 中國最美5大喀斯特地貌,去過3個,你就是人生贏家!
    中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裡,位列世界第三,因遼闊的地域,造就了各種地形地貌並存的現狀,境內既有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又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三大平原;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又有海拔最低的新疆吐魯番艾丁湖,海拔還低於海平面155米。
  • 喀斯特修煉手冊
    由此,「喀斯特」成為巖溶地貌的代稱。中國是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積最大的國家,從熱帶到寒溫帶,從溼潤區到乾旱區,各種喀斯特地貌類型齊全、包羅萬象。從研究歷史到分布面積,中國是名副其實的 「喀斯特王國」。美景何其多,大美喀斯特。峰、林、山、谷、湖、石、瀑、泉、潭,喀斯特地貌幾乎集合了所有自然景觀元素。如,峰林和峰叢挺拔於江流溪水之間,造就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勝景
  • 世界喀斯特地貌分布區,為何世界喀斯特地貌看這裡
    相信很多人就算沒親眼看到過喀斯特地貌,也一定在學習地理的時候領略過它的風採。喀斯特地貌,是一種山水運動形成的地理奇觀,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叫做巖溶地貌,除此之外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等作用,形成了特別的喀斯特地貌。
  • 被忽略的景點,是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屬於喀斯特地貌
    它已經成為中國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最直接體現,讓許多遊客感到驚嘆。因此該景區本質上屬於喀斯特地貌,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該景區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也成為當地旅遊發展中突出的旅遊資源,從而變得更加重要。從這個景區的發展來看,有寶劍峰林、陣峰林、羅漢峰林、群龍峰林、碟茂峰林等美景。
  • 我國貴州省的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類型的喀斯特景觀?
    喀斯特地貌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巖溶地貌」,主要是通過外力中的流水作用,對於可溶性巖石,主要是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也就是通過化學反應溶解石灰巖,從而進行侵蝕,這種地貌最初發現於歐洲克羅埃西亞伊斯的利亞半島北部的喀斯特高原,所以命名為「喀斯特地貌」,由於全球地表的可溶性巖石的分布面積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
  • 2021國考行測備考:石林是喀斯特地貌嗎?
    十九世紀末,南斯拉夫學者J.斯威奇對那裡奇形怪狀的石灰巖地進行了研究,並在其代表作《喀斯特現象》中將改地貌命名為「喀斯特」,此後喀斯特一詞成為國際地學專門術語,指碳酸鹽巖中各種溶蝕作用和溶蝕現象。在中國,「喀斯特」也稱為「巖溶」。   喀斯特地貌是指具有溶蝕能力的水(自然界的水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溶蝕能力)對於可溶性巖石(大多是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從而形成的地表以及地下形態的總稱。
  • 坐著高鐵看中國|穿越「喀斯特」的高鐵
    這是因為,全長857公裡、穿越壯麗的喀斯特景觀帶的貴廣高鐵,有一半旅程在「地下」。  2014年末貫通的貴廣高鐵,全線隧道長464公裡、238座,穿越270多個溶洞,地下工程有一半在施工難度極高的巖溶發育地區,建成時曾被譽為「超級地鐵」。
  • 中國十大最美喀斯特地貌,你知道嗎?
    主要因佛門名剎黃龍寺而得名,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於世,是中國唯一的保護完好的高原溼地,這裡山勢如龍,又稱「藏龍山」。這一地區還生存著許多瀕臨滅絕的動物,如大熊貓和四川疣鼻金絲猴。 黃龍以規模宏大、結構奇巧、色彩豐豔的地表鈣華景觀為主景。
  • 喀斯特、丹霞、雅丹都是啥
    1.概述從剛才的兩道題中就能看出來,喀斯特是一個外來詞的音譯,是歐洲學者在研究「石灰巖溶蝕作用及其地貌」的時候提出來的。所以,喀斯特地貌是由於水的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又稱巖溶地貌。比如咱們第一道題中提到的「桂林山水」,就是一處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博物館。其實之前我很不理解,為啥子水流的溶蝕作用會形成天坑,後來查了才知道,原來是形成溶洞後,溶蝕作用加大,溶洞坍塌了,所以變成了「天坑」。
  • 神奇的喀斯特地貌,你知道多少?
    喀斯特(Karst)一詞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巖高原的名稱,當地稱謂,意為巖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發軔於該地而得名。我國雲貴高原、湖南南部郴州等地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我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區域較廣,如廣西、雲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徵體現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現象。
  • 神奇地貌在哪裡——喀斯特地貌
    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的獨特峰林,千姿百態的溶洞,以及神秘的天坑都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芽溶洞喀斯特地貌是由可溶性巖石遇水溶蝕形成,可溶性巖石分為三類:碳酸鹽類巖石(石灰巖)、硫酸鹽類巖石(石膏、芒硝)、滷鹽類巖石(石鹽和鉀鹽)。
  • 5米生態缸 | 喀斯特地質地貌生境​
    「關於這個作品」喀斯特地質地貌生境中國是喀斯特分布最廣、類型最全的國家,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華南、西南地區。受中國南方氣候溫暖溼潤以及喀斯特地質地貌的影響,喀斯特地質地貌地區形成了豐富多樣的小生境,小生境的多樣性導致了豐富的植物類群。蕨類,苦距苔科以及秋海棠屬植物中很大部分種類分布其中。
  • 廣西喀斯特,究竟藏了什麼驚天的秘密?
    喀斯特地貌塑造了許多奇觀和風景因其發育有典型的巖溶地貌後人就將「喀斯特」作為巖溶地貌的代表我國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的雲貴高原上廣西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最初是在淺海等沉積環境中形成的石灰巖
  • 雲南石林-世界喀斯特的精華,中國四大旅遊勝地之一,你有去過嗎
    我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區廣,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廣西等省份。喀斯特地貌對於農業生產影響很大,但是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自然景觀,卻又是人類另一種寶貴的財富。我國以喀斯特地貌為主的旅遊景點有很多,但如果要問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好的旅遊景點,當屬雲南省昆明的一個景區,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位於亞熱帶高原地區的喀斯特地貌的風景區,它就是石林景區。石林景區位於昆明石林彝族自治縣,景區面積達1100平方公裡,氣勢恢宏,景色優美。和北京故宮,桂林山水,西安兵馬俑一起稱為中國四大旅遊勝地。石林以雄、奇、險、秀、幽、奧、曠而聞名於世。
  • 高考地理小專題——喀斯特地貌
    試分析原因(4)與中國南方相比,橫斷山區喀斯特地貌動態變化速率更快,景觀穩定期更短,也更容易受環境變化的影響,說明原因。參考答案:(1)水生植物白天主要進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氣,使鈣華沉澱;晚上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氣,產生二氧化碳,讓鈣華溶解。
  • 帶你解讀奇山秀水喀斯特地貌
    金佛山喀斯特展示中心位於古樸雅致的天星小鎮河對岸,依山而建,展廳分為五個版塊,序廳、金佛山喀斯特、地下洞穴迷宮、生物生態,以及歷史文化及保護管理,佔地 850平方米。系統的展示了金佛山鮮明的方山陡崖、古老奇特的高山洞穴系統、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以及景觀生態自然美。
  • 漂在「喀斯特」水面上的光伏電站
    廣西貴港,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西江流域中遊,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門戶,也是中國西部地區內河第一大港。今天我們要探尋的古平水庫20MW漂浮電站就坐落在廣西省貴港市覃塘區,這是一座建在灌溉水庫中的光伏電站,裝機容量為20MW,預計電站25年總發電量超47000萬kWh,年平均發電量超1900萬kWh。
  • 七處南方喀斯特地貌,同為一項世界自然遺產
    我國南方的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截止目前,已有七處喀斯特景觀,先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它們分別是: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廣西桂林、貴州施秉、重慶金佛山和廣西環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七處喀斯特地貌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