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處南方喀斯特地貌,同為一項世界自然遺產

2021-01-08 導遊神州

我國南方的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截止目前,已有七處喀斯特景觀,先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它們分別是: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廣西桂林、貴州施秉、重慶金佛山和廣西環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七處喀斯特地貌景觀。

雲南石林,地處滇東高原腹地,位於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昆明市70餘公裡。石林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是一個集自然風光、民族風情、休閒度假、科學考察為一體的著名大型綜合旅遊區。石林以喀斯特景觀為主,以「雄、奇、險、秀、幽、奧、曠」著稱,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巖溶地貌)景觀,在世界地學界享有盛譽。

荔波茂蘭國家級喀斯特森林自然保護區就位於荔波縣的東南部,荔波喀斯特原始森林、水上森林和「漏鬥」森林,合稱「荔波三絕」。它們雖然生長在不同的空間,有的在山上,有的在水中,有的在「天坑」裡,但都存活在貧瘠、脆弱的喀斯特環境中,都是石頭上長出的森林。這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奇蹟。

武隆喀斯特地處重慶市東南邊緣、烏江下遊,東鄰彭水,南接貴州省道真縣,西靠南川、涪陵,北與豐都相連,距重慶市區170公裡,自古有「渝黔門屏」之稱。這裡的芙蓉洞是一個大型石灰巖洞穴,全長2400米,洞體高大,寬高多在30至50米之間,其中輝煌大廳底面積在1.1萬平方米以上。洞內各種次生化學沉積形態(即鐘乳石類)琳琅滿目、豐富多彩。其中大多數種類分布之廣泛,質地之純淨,形態之完美,在國內發現中多屬少見。

桂林喀斯特是大家最熟悉的,分布很廣。桂林因桂樹繁多,桂花成林而得名。桂林是具有萬年歷史的人類智慧聖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三處萬年古陶遺址(甑皮巖、大巖、廟巖)的城市,桂林甑皮巖發現的"陶雛器"填補世界陶器起源空白點,是桂林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萬年智慧」的歷史文化名片。桂林同時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山水、世界灌溉遺產靈渠兩大世界遺產。

貴州施秉白雲巖喀斯特地貌,以山、水、雲、霧、林為基本元素,勾勒出一幅幅山青翠嫵媚、峰筆直陡峭、巒層層疊疊、水清澄透明、雲一塵不染、霧縹緲虛無、林幽靜深遽的山水相映、林水相親,景色秀美、環境清新的畫卷,集色美、形美、聲美於一體,使綜合美、原始美和諧統一,從而達到人類風景美學法則的最高境界。

重慶金佛山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質地貌,山勢雄奇秀麗,景色深秀迷人。峰谷綿延數十條大小山脈,屹立100多座峭峻峰巒。區內天然溶洞星羅棋布,以位於機身睡佛肚臍上的古佛洞最為著名,雄大幽深,洞中有山、有河、有壩,洞中有洞,層層交錯。

環江喀斯特與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天然連成一體,保存了從高原喀斯特逐漸過渡到低山丘陵喀斯特構成的完整形態譜系,其間展布了峰叢、峰林、窪地、谷地、洞穴等類型的喀斯特景觀,反映了一個完整而獨特的喀斯特演化過程,具有不可估量的美學價值、科學價值。

以上介紹是,同為一項世界自然遺產的七處喀斯特景觀,各有特色,美不勝收,你去過幾處?最愛哪裡呢?其實,我國南方還有許多喀斯特地貌,雖還沒有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但同樣是美景醉人,風光無限。比如廣西靖西的喀斯特景觀,就成為中國攝影家協會的創作基地,喜愛大自然美景的朋友們,可以實地探訪它的神奇。

註: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世界喀斯特地貌分布區,為何世界喀斯特地貌看這裡
    相信很多人就算沒親眼看到過喀斯特地貌,也一定在學習地理的時候領略過它的風採。喀斯特地貌,是一種山水運動形成的地理奇觀,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叫做巖溶地貌,除此之外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等作用,形成了特別的喀斯特地貌。
  • 又添一處世界遺產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嘉麒認為,梵淨山的地質和地貌景觀極有典型性,在地球科學上具有十分寶貴的價值,「像梵淨山這樣好的植被生態,全世界其他地方難以比擬。」自然遺產專家熊康寧認為,梵淨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是因為梵淨山具有世界遺產潛在普遍價值,「主要表現在它有完好的一種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垂直的植被變化,同時像黔金絲猴、水青岡等物種,可以說在世界上具有唯一性。」
  • 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申遺成功 我國共有10處自然遺產
    正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23日(北京時間)對本屆會議中國提交的「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遺產申請項目進行了表決,該項目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在2007年6月27日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由中國雲南石林喀斯特、貴州荔波喀斯特、重慶武隆喀斯特共同組成的「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申請項目入選並獲得全票通過,到目前為止,我國共有10處世界自然遺產。喀斯特是發育在以石灰巖和白雲巖為主的碳酸鹽巖上的地貌。中國喀斯特有面積大、地貌多樣、典型、生物生態豐富等特點。
  • 神奇的喀斯特地貌,你知道多少?
    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巖出露地區,面積約91~130萬平方千米。其中以廣西、貴州、雲南和四川青海(即雲貴高原)東部所佔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區也有分布。按出露條件,喀斯特地貌可劃分為:裸露型喀斯特、覆蓋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氣候帶分為:熱帶喀斯特、亞熱帶喀斯特、溫帶喀斯特、寒帶喀斯特、乾旱區喀斯特。
  • 高考地理小專題——喀斯特地貌
    試分析原因(4)與中國南方相比,橫斷山區喀斯特地貌動態變化速率更快,景觀穩定期更短,也更容易受環境變化的影響,說明原因。參考答案:(1)水生植物白天主要進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氣,使鈣華沉澱;晚上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氣,產生二氧化碳,讓鈣華溶解。
  • 中國十大最美喀斯特地貌,你知道嗎?
    特殊的喀斯特地貌、60萬畝連片油菜花花海、"一目十瀑"的九龍瀑布群、多依河的田園風光和魯布革三峽的峽湖景觀和尚未開放的古生物化石群,共同造就了羅平雄、險、奇、幽、秀為一體的自然風光。加上濃鬱的布依民族風情,悠久的歷史文化,璀璨的人文景觀,使得羅平成為雲南省旅遊環線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自然之旅"的一個好地方。
  • 昆明石林:喀斯特地貌的精華,阿詩瑪傳說的起源
    雲南石林,位於昆明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離昆明78公裡,被聯合國文教科評為「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風光」,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林形成於2.7億年前,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華,擁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歷史最久遠、分布面積最廣、類型齊全、形態獨特的古生代巖溶地貌群落,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山光水色各具特色,石牙、峰叢、溶丘、溶洞、溶蝕湖、瀑布、地下河等景觀錯落有致,以雄、奇、險、秀、幽、奧、曠著稱,是最適宜人居的生態環境,是最佳旅遊目的地,是旅遊者的天堂。
  • 為什麼世界喀斯特看貴州?
    就連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都要分為兩期,才能將南方喀斯特中貴州荔波、雲南石林、重慶武隆(第一期)、重慶金佛山、貴州施秉、廣西桂林、製圖/ Paprika看罷雄偉壯闊的峰林峰叢,還有微縮的喀斯特「盆景」——高度僅為數十米到數十釐米不等的石林。這種精巧的喀斯特地貌,讓人不由頓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神奇。
  • 中國三大喀斯特
    今天,行者為大家介紹美麗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喀斯特地貌形成為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時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氫鈣,後者可溶於水,於是空洞形成並逐步擴大。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南這些文化自然遺產驚豔世界!
    2017年起,「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作為文化大省,湖南一直注重優秀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截至目前,湖南擁有2處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中國丹霞—崀山,1處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土司遺址。此外,南嶽衡山、紫鵲界梯田-梅山龍宮、裡耶-烏龍山、炎帝陵-桃源洞等4處景區入選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萬佛山-侗寨景區入選國家自然遺產預備名錄。
  • 我國貴州省的喀斯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類型的喀斯特景觀?
    喀斯特地貌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巖溶地貌」,主要是通過外力中的流水作用,對於可溶性巖石,主要是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也就是通過化學反應溶解石灰巖,從而進行侵蝕,這種地貌最初發現於歐洲克羅埃西亞伊斯的利亞半島北部的喀斯特高原,所以命名為「喀斯特地貌」,由於全球地表的可溶性巖石的分布面積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
  • 2021國考行測備考:石林是喀斯特地貌嗎?
    晚古生代這裡為濱海—淺海環境,沉積了上千米的石灰巖、白雲巖,為形成本區石林地貌奠定了基礎。經受後期地殼運動的抬升作用成為陸地,多期次遭受地下水、地表水沿巖石裂隙進行溶蝕,最後形成了組合類型多樣的石林地貌景觀。   其具體過程為:   (1)2億7千萬年前(二疊紀),石林地區為海洋環境,海底沉積形成了厚層石灰巖。
  • 記錄地球演化過程最珍貴的檔案:中歐地區的世界自然遺產巡禮
    這處跨境地產橫跨12個國家。2007年,由斯洛伐克和烏克蘭共同擁有的一片山毛櫸森林登錄世界自然遺產。東喀爾巴阡山脈的山毛櫸原生林在歐洲的山毛櫸林中因其樹齡、種類的多樣性和樹木尺寸高大、範圍廣闊而擁有突出的價值。這個世界遺產本來範圍只包括斯洛伐克和烏克蘭的山毛櫸林,2011年增加了德國中部和西北部的15處山毛櫸林。
  • 藏在地下的武隆喀斯特地貌,國內罕見,世界規模最大的天生橋群
    在地下穿行,踩著時光的脈絡,尋一處幽靜地無人之境。地平面之下的藝術,是自然塑造的,更是上蒼賜予的。喀斯特地貌的奇觀存在,本就是一場經歷時光的磨礪……就,去重慶、去武隆,奔著那藏匿於地面之下的罕見地質奇觀而去……重慶,一座山城。
  • 中國55處世界遺產
    傳說中,一撅頭下去就挖到寶的神奇城市,這裡歷史古蹟眾多,其中秦始皇陵是最出名的一處世界遺產。這是秦始皇嬴政的皇陵,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皇帝陵,也是最大的皇帝陵,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九寨溝以植物喀斯特鈣華沉積為主導,形成九寨溝豔麗典雅的群湖,奔瀉湍急的溪流,飛珠濺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連綿起伏的雪峰。39  黃龍風景名勝區  -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 世界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高清組圖]
    中文名稱:中國南方喀斯特英文名稱:South China Karst「中國南方喀斯特」是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2007年被收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2014年得到了增補,現由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
  • 世界「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在雲南昆明,還被稱天下第一奇觀?
    世界「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在雲南昆明,還被稱天下第一奇觀? 位於雲南昆明的路南石林屬亞熱帶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沒有嚴寒的冬天,也沒有酷暑的夏季,四季如春,平均溫度16℃,集優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民族風情、休閒的度假區和科學考察為一體,是大型的綜合旅遊區。
  • 中國47處世界遺產,你去過多少處?
    它地處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反映其演化的代表地區,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35、中國南方喀斯特2007.6.27-自然遺產由雲南石林的劍狀、柱狀和塔狀喀斯特
  • 神奇地貌在哪裡——喀斯特地貌
    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的獨特峰林,千姿百態的溶洞,以及神秘的天坑都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芽石灰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CaCO3),碳酸鈣並不溶於水,但當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時,碳酸鈣會與水和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碳酸氫鈣,碳酸氫鈣可溶於水並隨水流失,其化學方程式為CaCO3+H2O+CO2=Ca(HCO3)2,而這個過程是可逆的,當溶於水中的碳酸氫鈣滴落地表時,溫度壓力發生變化,會再次轉化為碳酸鈣並沉積。
  • 帶你解讀奇山秀水喀斯特地貌
    這些年來,帶女兒去過很多地方,看過高山大海,也見過冰雪世界,面對這個美麗的世界,女兒總有她的疑問:這麼美麗的景色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山與山不一樣,河與河不相通?為什麼季節會有不同的變化?面對孩子的成長,她的小腦袋儲備的問題隨時可以讓我措手不及,隨時可以將我這個媽媽的威嚴瞬間打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