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聯盟:千年一遇的奇才頻出,學術造假 「娃娃軍」殺到

2020-12-22 美就是哆來咪

民航聯盟:從六歲會詠鵝的駱賓王到七歲能稱象的曹衝,中國民間的神童傳說千百年來層出不窮。但網際網路普及以來,似乎沒再出過家喻戶曉的神童。即便有,也很快會在全網起底中跌落神壇。

上周中國學術圈的焦點課題,是一個出自雲南昆明小六學生之手的科研項目。這個在中國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三等獎的項目,光是標題就讓許多成年人倒吸一口涼氣——「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

民航聯盟根據項目介紹,作者陳同學在三名老師指導下從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動物模型和臨床樣本分析多個方面,解析C10orf67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專業人士指出,這是個醫學碩士或博士級別的研究課題,且至少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陳同學的實驗記錄顯示,他不僅只用一年就完成研究,在接觸項目的頭兩天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基因。網民驚呼:「這難道就是百年一見的醫學奇才?」

有人順藤摸瓜,發現陳同學的研究課題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的一篇論文高度重合,而論文作者就是陳同學的父親。輿論譁然中,全國青少年科創大賽主辦方決定撤銷該獎項,陳同學父親也公開道歉,承認自己「過度參與項目材料編撰過程」。

短短三天內,陳同學的「神童」光環黯然褪色,但網民們並未就此罷休,而是把目光轉向另一名連續三年在大賽中獲獎的段姓高中生。這位段同學的經歷更加了得,三年來的研究橫跨物理、計算機和人工智慧三大領域。其中一個獲獎成果與一項國家專利高度相似,專利發明人中有一位和段同學的指導老師同名,另一位則和段同學同姓,是當地一所大學的人工智慧學院副院長。

還有媒體梳理過去三屆大賽的獲獎項目,發現許多實驗都需要在大學實驗室裡才能進行,部分項目所需設備甚至高達50萬美元。越來越多得獎者也被扒出家長從事科研工作,不是研究員就是教授。有人感嘆:「現在除了『富二代』,連『學二代』也是贏在起跑線。」

已有40年歷史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每年都吸引上千萬名中小學生報名參與,獲獎者可在升學考試中獲加分獎勵。這本是一個鼓勵青少年通過知識和創意改變命運的舞臺,但濫用資源助子女造假的家長,以及對造假現象視而不見的評審,讓這個全國性比賽淪為又一個「拼爹拼媽」平臺,也造就了一批學術造假「娃娃軍」。

據民航聯盟了解,近期接連爆出藝人偽造身份參加高考、考生被冒名頂替上大學、高校論文涉嫌批量抄襲等舞弊事件,這批造假「娃娃軍」被曝光,更令教育體制和學術系統的公平與透明度進一步遭到質疑。如果不從根本上堵住現有制度的漏洞,誰知道下一個研究基因抗癌的「神童」,會不會來自幼兒園?

相關焦點

  • 淺談學術造假的認識
    本文結合《科研素質培養與論文指導》所學習的知識以及其他資料,簡要闡述了學術造假的定義以及形式,然後結合社會中的一些案例對學術造假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討論。關鍵詞:學術剽竊;學術不端;科研誠信當下,學術造假是學術界和社會輿論中的熱門話題之一,學術造假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由百度指數得出結論,見圖1)。
  • 天津大學一教授被舉報學術造假
    天津大學一教授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校方:行為屬實,已解聘。11月19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
  • 天津大學一教授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校方:行為屬實,已解聘
    天津大學一教授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校方:行為屬實,已解聘 2020-11-20 1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臺灣學術造假5怪象,教團批:臺灣是學術詐騙的天堂?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近日臺灣政治人物論文爭議引發討論,各界熱衷「論文普篩」,私校工會昨日引述國際「論文撤稿監視(Retraction Watch)」部落格的統計,2012到2016年,臺灣因為偽造審查而被撤稿的國際論文有73篇,且學閥們造假之後也未受嚴懲。
  • 排名第一的化工學院的教授被石錘學術造假,其學生實名舉報
    到了1997年,天津大學化工學科在原化工系的基礎上成立了現在的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的「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連續3次蟬聯全國第一,其「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全國首批1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之一。廣大網民不禁感慨:連全國排名第一的化工學院都在學術造假,我國的化學工程還有希望嗎?
  • 畢業前嚴查學術造假,畢業後學術成果卻遭盜用
    一、畢業難嗎?這個問題在非畢業生眼中,看起來就很「輕飄飄」。我們從小上學到現在,誰沒有經歷過幾次畢業呢?但是大學生畢業的難度確實越來越高,先有翟天臨,後有仝卓,都讓大家意識到大學生似乎有些太輕鬆了。教育部已經開始非常重視大學生、碩士生的學術成果造假問題,審查的要求會越來越嚴格。所以,近幾年畢業的大學生,都要比前輩們多吃一些苦。以今年的畢業生為例,在論文的格式、重複率等方面,大部分院校的要求明顯比往年要更加嚴格,在內容方面也要求頗多,用嚴厲的規定來杜絕學術造假問題。
  • 原研究生實名舉報教授學術造假,天津大學:屬實!解聘!
    近日,一份長達123頁的舉報材料在網絡熱傳,作者自稱「原天津大學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呂翔」,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學術造假」。昨晚(11月19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在其官網發布情況說明稱,經該院調查組查證,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天津大學已對其解聘。南都記者注意到,目前該院網站已刪除張裕卿的相關信息。
  • 日本造假「學術女神」博士論文不過關
    原標題:日本造假「學術女神」博士論文不過關  曾參與捏造和篡改「萬能細胞」相關論文   據新華社東京11月2日電 日本早稻田大學2日宣布,正式取消「STAP細胞」學術造假事件主角小保方晴子的博士學位。早稻田大學去年認定小保方的博士論文存在問題,要求其在1年內進行修改。但最終校方認定修改後的論文未達到博士論文水平。
  • 學術造假新高度!學位論文致謝都造假,天大、廈大撤銷兩人學位
    7月10日晚,天津大學和廈門大學就「兩碩士論文雷同」一事,同時發出了調查處理通告。通告指出,涉事的兩名學生存在由他人代寫、買賣論文的學術造假的行為,均撤銷其碩士學位,收回、註銷碩士學位證書。公告指出,經天津大學調查認定,劉宇宸的碩士學位論文存在由他人代寫的事實,屬於教育部令第40號《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第二十七條第六款之規定,為學術不端行為。
  • 天大教授被自己學生寫123頁材料舉報學術造假,官方:已開除
    11月19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專業水平堪比碩士,學術造假何時停止?
    說起學術造假這四個字放到現在來說應該是非常常見了,雖然像這樣的一些事情經常都會被曝光出來,比如說誰誰誰學術造假,誰誰誰又怎麼樣了。這樣的事情雖然會引起無數網友關注,會讓大家討論,可是這樣的亂象卻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即便是曝光了這麼多起,但更多的造假行為我們還不得而知。
  • 前有翟天臨學術造假,後仝卓自毀前程,今又一韓星步入後塵?
    近年來,娛樂圈中存在著不少明星學術造假的案例。有「中國好演員」之稱的翟天臨去年,一句「不知何謂知網」在網上炸開了鍋。需要注意的是,翟天臨是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院的博士研究生,或者是多年的學術獎學金,還被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錄取。竟然不知道論文查重網站「知網」,學術造假半途而廢。
  • 民航總醫院殺醫案宣判
    民航總醫院殺醫案宣判 2020-01-16 14: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闆學術造假被查了,想退學」
    大學隨後裁定古德溫確實存在學術欺詐,這讓艾倫感到在科學界偽造數據要比她想像的普遍得多。「當發生這種事的時候,你會覺得大多數科學都在造假。而且我和碰到過這種事情的人談過,他們幾乎每個人都確實有過這種想法。」 艾倫的本能反應是考慮退出研究生院。
  • 學術造假的後果有多嚴重?留學人兒一定要了解這些
    如果違反學術誠信政策將會受到學校的處分,學術不誠信行為包括但不限於:Plagiarism 抄襲:將他人的學術成果作為自己的成果。例如複製別人的文字、想法等;Cheating 作弊:在考試期間未經允許進行任何形式的協作;在考試期間使用未經授權的筆記、書籍或其他輔助工具;在考試期間參考別人的考試答案;故意分享自己的答案等;Forgery 偽造:偽造籤名以證明完成課程作業或推薦到研究生院;Sabotage 破壞:故意破壞或竊取他人的學術成果或學術材料(包括實驗室實驗成果、程序code、學期論文、數字文件或項目等
  • 退學研究生寫123頁材料舉報導師父女學術造假,天津大學一教授被解聘
    該材料內容為原天津大學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呂翔實名舉報其研究生導師張裕卿及女兒張絲萌學術造假。此舉報材料詳細列舉了張裕卿學術造假的經過,此外,張裕卿在女兒張絲萌大學剛剛入學之際,就將她名字加入論文作者之列,理由是其幫忙修改過論文。後在其大學本科期間,又與其共同署名發表有抄襲嫌疑的論文。現天津大學已解除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女兒張絲萌本科就讀的河北工業大學也正在對舉報材料中提及的相關事項開展調查。
  • 學術造假小學生事件後續進展,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回應了
    近日,學術造假小學生事件可謂是持續發酵,無數人都在討論這件事,因為這件事讓很多科研工作者看不下去了。雲南一名六年級小學生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他的科研成果讓無數人質疑,因為能擁有這樣的科研水平的都是碩士、博士生,他這個年齡不可能會有這個科研水平,所以科研工作者開始質疑他是否存在學術造假的行為。
  • 陳銘髮長文回應學術造假傳聞 還曬出厚厚一沓相關材料
    陳銘髮長文回應學術造假傳聞 還曬出厚厚一沓相關材料時間:2020-11-30 18: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陳銘髮長文回應學術造假傳聞 還曬出厚厚一沓相關材料 2020年11月30日,網友爆料陳銘疑似學術造假男小三。第七季《奇葩說》已經在錄製了,難道是預熱?
  • 綠谷製藥「九期一」上市引爭議 研發領頭人涉嫌學術造假
    綠谷製藥「九期一」上市引爭議 研發領頭人涉嫌學術造假
  • 「民航總醫院殺醫案」二審維持原判
    事件梳理↓↓↓12月24日,楊文醫生被害12月24日6時許,北京市局110報警服務臺接報警稱,在民航總醫院一男子持刀將一女醫生砍傷。12月24日,殺醫者被拘留12月24日,平安朝陽發布官方通報,稱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