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研究基因獲全國大獎引質疑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回應
小學生研究基因獲全國大獎引質疑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回應時間:2020-07-13 16: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學生研究基因獲全國大獎引質疑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回應 【雲南小學生新基因對癌症細胞影響研究獲全國大獎受質疑 官方確認其系研究員之子】7月12日,
-
小學生研究結直腸癌獲獎?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昨天回應了
近日,雲南昆明一小學生因「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獲獎一事,引發社會關注,很多人質疑:這樣的科研水平遠遠超出一個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範圍。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13日通過官網回應稱,經初步核查,該獲獎項目學生系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之子。
-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回應「小學生研究獎」:其研究員之子
7月13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方網站發表聲明稱,經初步核實,全國青年科技創新大賽「C10orf67在大腸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的獲獎者是我們研究人員的兒子。研究所成立了一個調查小組,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在後續工作中,相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反饋給社會。
-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回應「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系研究員之子
7月13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網發布聲明稱,經初步核查,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 獲獎項目學生系我所研究員之子。該研究所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後續將及時向社會反饋相關調查結果。
-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回應小學生研究結直腸癌獲獎:系我所研究員之子
近日,有媒體報導昆明市一六年級小學生發表結直腸癌相關研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一事,引起公眾熱議,公眾質疑該研究遠超小學生能力範圍。13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通過官網回應,經初步核查,該獲獎項目學生系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之子。
-
小學生研究基因獲獎受質疑,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其系研究員之子,已...
本文轉載自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網站、微信公眾號「觀察者網」(guanchacn),原文首發於2020年7月13日,原標題為《小學生研究獲獎受質疑,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其系研究員之子》。針對此輿情事件,我所高度重視,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後續將及時向社會反饋相關調查結果。
-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回應小學生研究基因獲獎:系研究員之子
有網友指出,該研究遠超小學生能力範圍,「或涉嫌學術腐敗」。今日(7月13日),雲南省科協回應記者稱,今早已獲知此事並正在了解相關情況。此外,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今日發布一則聲明稱,經初步核查,該獲獎項目學生是其所研究員之子。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上展示的該作品。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專業水平堪比碩士,學術造假何時停止?
說起學術造假這四個字放到現在來說應該是非常常見了,雖然像這樣的一些事情經常都會被曝光出來,比如說誰誰誰學術造假,誰誰誰又怎麼樣了。這樣的事情雖然會引起無數網友關注,會讓大家討論,可是這樣的亂象卻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即便是曝光了這麼多起,但更多的造假行為我們還不得而知。
-
昆明小學生研究獲獎後續: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已成立調查組深入調查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網周五(7月13日)發布聲明稱:近期,一項名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作品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經初步核查,該或將項目學生系我所研究員之子。
-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開啟2020公眾科學日科普盛宴
雲視網訊(記者 和玲)5月23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雲遊昆明動物所·保護生物多樣性"直播順利舉行,開啟了昆明動物研究所2020年"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活動的線上科普盛宴。直播內容經過精心設計、環節豐富,開場就是VR互動式參觀博物館環節,昆明動物博物館首次以VR視頻呈現,帶領觀眾360°全景雲端遊覽博物館。(立即體驗此次VR雲端遊覽:https://reception.ynradio.com/live/index.html?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調查結果 組委會回應 具體詳情始末是什麼?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組委會回應】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獲獎」事件,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織委員會秘書處發表聲明。聲明中表示,「我們對此高度重視,已成立專項調查工作組進行核查,責成並督導相關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織單位對有關情況進行全面認真核查,並對相關調查進展作進一步核實,相關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如發現違反大賽規則問題,將依規嚴肅處理,絕不姑息。我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大賽評審規則與程序,強化監管機制,更好引導和規範青少年參與科技創新實踐活動。
-
實驗室回應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輔導老師是其父手下僱員,動物解剖...
近日,武漢兩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項目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引起熱議。涉事實驗室作出回應:孩子不可能允許進入。 有知情人士透露,其中王茜不僅是李紅良口中"妻子的好朋友",同時是作為武大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的李紅良的下屬、僱員。
-
父親學術不端,女兒論文起疑,兩所大學同時開始追查
如果事實真的如呂翔在材料中所說,那麼河北工業大學在這次事件當中也很難逃脫干係。試想誰會平白無故增加學校的論文數量,鞏固學校的科研成果,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抬升學校的學科地位?張裕卿所作所為,河北工業大學相關人員會毫不知情嗎?還記得在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頻頻獲獎的小學生們嗎?
-
張宏福院士為中科院地化所和昆明理工大學作學術報告
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邀請和組織下,中科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張宏福於7月28日在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學術報告廳為研究所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作了題為「造山帶橄欖巖:巖石成因與構造過程」的學術報告。中科院昆明分院分黨組書記 院長周杰、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原所長胡瑞忠研究員等出席報告會。
-
顏寧談中科院楊輝學術不端:不公開調查處理,再多學風建設都徒勞
近日,中科院上海神經所楊輝研究員被指控學術剽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和爭議。7月17日,顏寧就此事在微博中發表看法,她說:「對學術不端事件處理得越公開、越清晰,人們去觸犯這些道德標準的可能性就越小。不對這些事進行認真公開的處理的話,再多的學風建設和學術規範教育都是徒勞。」事情起於2020年7月2日,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80後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引起軒然大波。7月9日,楊輝通過相關媒體表示,承認未與對方溝通,並表達歉意。中科院上海神經所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
-
張宏福院士為中科院地化所和昆明理工作學術報告—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張宏福於7月28日在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學術報告廳為研究所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作了題為「造山帶橄欖巖:巖石成因與構造過程」的學術報告。中科院昆明分院分黨組書記、院長周杰,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原所長胡瑞忠研究員等出席報告會。 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馮新斌研究員主持報告會。 張宏福在報告中,首先介紹了克拉通、造山帶和橄欖巖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到孟連縣公信鄉調研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廖雷青一行7人到孟連縣公信鄉掛包聯繫點開展綜合調研,孟連縣駐村扶貧工作隊副總隊長俸平酌,孟連(勐阿)邊合區管委會副主任、公信鄉黨委書記王進陪同調研。調研組表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堅持以「送健康」為主題,積極對接北京醫院,希望在孟連縣醫院設立一家服務點,主要以救助心腦血管疾病和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為主,並向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掛包責任人、掛包戶送健康包。希望繼續打好扶貧戰,為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後續鞏固提升與鄉村振興工作緊密銜接,讓群眾走上小康路。
-
輿情分析:諾獎級學術成果遭質疑 正面跟進回應是不二選擇
質疑淹沒了掌聲,輿論風向旋即轉變,不少媒體和網民紛紛聚焦於「學術造假」話題。 10月10日晚,國內13位學者實名發聲,公開他們「重複」韓春雨實驗方法的結果:「陰性的」、「不工作」,其實驗方法「讓人懷疑」,並希望有關方面組織第三方介入。「韓春雨」事件進入輿論白熱化階段。
-
小學生研究結直腸癌治療新靶點獲獎心引發質疑,他英文過關嗎?
然而,一個小學生,真的能夠完成如此複雜的實驗,同時再完成後續實驗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有網友認為,其中可能存在「學術腐敗」或「學術欺詐」。7月13日下午,封面新聞(thecover.cn)致電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對方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針對此事成立了調查小組,將對此事進行調查。
-
綠谷製藥「九期一」上市引爭議 研發領頭人涉嫌學術造假
這款被稱為「填補了過去17年阿爾茨海默症治療領域無新藥上市的空白」的國產新藥,由上海綠谷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谷製藥」)、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聯合研發,宣稱藥物能夠明顯改善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 但這項無數人翹首以待的重大醫藥突破,卻引來了不小爭議。 後續投資30億美元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