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到孟連縣公信鄉調研

2020-12-14 普洱孟連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廖雷青一行7人到孟連縣公信鄉掛包聯繫點開展綜合調研,孟連縣駐村扶貧工作隊副總隊長俸平酌,孟連(勐阿)邊合區管委會副主任、公信鄉黨委書記王進陪同調研。

調研組先後到公信鄉糯董村戈的小學調研「校園書角」建設情況,到班別村芒勒一組、芒德二組走訪慰問掛包戶,在班別村開展了愛心書籍及防疫物資捐贈活動,為班別村農家書屋捐贈圖書736冊。

調研組表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堅持以「送健康」為主題,積極對接北京醫院,希望在孟連縣醫院設立一家服務點,主要以救助心腦血管疾病和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為主,並向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掛包責任人、掛包戶送健康包。希望繼續打好扶貧戰,為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後續鞏固提升與鄉村振興工作緊密銜接,讓群眾走上小康路。

來源/孟連融媒 通訊員 羅梅芬

責編/巖三卡

編審/段建衛

呼籲廣大市民群眾積極參與到愛國衛生運動「7個專項行動」工作中來,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改善環境衛生狀況。如您發現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請用手機拍攝照片、視頻並標註拍攝地點上傳至孟連縣融媒體中心,我們將給予曝光。

郵箱:ynmltv@126.com

孟連縣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 宣傳標語

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衛生!

創建美好家園,從一點一滴做起!

孟連縣疫情防控知識宣傳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

重視自身健康 做好自我防護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調研組到屏邊調研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調研組到屏邊調研 2020-07-31 2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雲南大學與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0年10月23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孫航所長、郝小江院士一行訪問雲南大學,就雙方進一步開展校所合作進行商洽,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雲南大學校長方精雲、副校長趙琦華、相關職能部門和生態與環境學院的有關負責人與孫航所長、郝小江院士一行進行了交流座談。
  •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人員發現枯魯杜鵑
    枯魯杜鵑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圖掌上春城訊 5月27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傳出好消息,該研究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在對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螺髻山、木裡縣的枯魯山區進行野外科學考察時,發現了1株曾被宣布野外滅絕的植物
  • ...牛剛帶隊到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等考察調研
    【特別關注】牛剛帶隊到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等考察調研 2020-09-28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進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探秘大健康產業鏈中的科技支撐
    掌上春城訊 普通人眼裡的植物世界花草繽紛,但在植物科學家們看來,植物是偉大而隱秘的。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蘊藏著雲南首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員,數十年如一日地在此與植物對話,用科學方法解析植物化學語言,創造了眾多研究成果,並成功轉化運用到了生物醫藥大健康領域。我國第一個植物化學研究室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裡,有一處伴著植物清香和化學試劑味道的神秘地帶。
  • 植物化學領域的探索者——記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黎勝紅
    黎勝紅工作照 記者 徐永進 攝   面對眾多記者的採訪,47歲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黎勝紅顯得有一絲侷促,但一談起植物化學,黎勝紅卻「健談」了起來,話題從植物化學的歷史到未來發展前景,從雲南豐富的植物資源到近幾年自己研究的新成果……紮根雲南20餘年,立足我國西部地區豐富的植物資源,黎勝紅圍繞植物天然產物化學、生物功能和生物合成開展系統性研究工作
  •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2021年接收推薦免試入學碩士生(直博生)辦法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2021年接收推薦免試入學碩士生(直博生)辦法  根據《中國科學院大學接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推薦免試為碩士生的規定》及《
  •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土壤在自然氣候解決方案中有著重要作用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昆明3月17日電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網站17日發布消息:由該所及大自然保護協會等單位進行的聯合研究,首次將土壤在全球森林、溼地、農業和草原上的碳減排潛力匯總在一起,計算了全球土壤的碳儲存能力。
  •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開啟2020公眾科學日科普盛宴
    雲視網訊(記者 和玲)5月23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雲遊昆明動物所·保護生物多樣性"直播順利舉行,開啟了昆明動物研究所2020年"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活動的線上科普盛宴。id=30&external=false))"多樣星球"4K短視頻在IMAX影院曲面大銀幕上播放緊隨其後的環節都緊密聯繫"生物多樣性"熱點話題,由於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在雲南舉行,今年昆明動物研究所在公眾科學日活動中特別設置與此相關的主題,邀請到雲南廣播電視臺"多樣星球
  • 小學生研究基因獲全國大獎引質疑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回應
    小學生研究基因獲全國大獎引質疑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回應時間:2020-07-13 16: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學生研究基因獲全國大獎引質疑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回應 【雲南小學生新基因對癌症細胞影響研究獲全國大獎受質疑 官方確認其系研究員之子】7月12日,
  • 迎Cop15,昆明市民品「植物科普盛宴」
    此次由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報業傳媒集團(昆明日報社)承辦的科普開放日體驗活動,讓市民近距離地體驗雲南動植物多樣性的魅力、瀕危動植物的特點與保護,通過科普傳達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了解Cop15,從微小處參與生態環境建設。
  • 「生物多樣性宣傳周」採訪團啟程,10285種植物種子,保存在昆明
    「生物多樣性宣傳周」採訪團出發,10285種野生植物種子保存在昆明。12月3日,「萬物生長、萬物和諧3354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從昆明集中採訪出發。宣傳周期間活動豐富多彩,中央周恩來新聞媒體、省內主流新聞媒體組成「生物多樣性宣傳周」採訪團,對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西班納熱帶植物園、清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等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地進行現場採訪。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採訪團訪問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種子博物館,了解種子收集後如何處理和保存。
  •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昨天回應了
    近日,雲南昆明一小學生因「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獲獎一事,引發社會關注,很多人質疑:這樣的科研水平遠遠超出一個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範圍。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13日通過官網回應稱,經初步核查,該獲獎項目學生系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之子。
  •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團隊建議:應完善各類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青藏高原喜馬拉雅植物多樣性形成與演變團隊孫航研究組研究人員,梳理了雲南植物多樣性的基本信息,並為雲南更好地利用和保護生物多樣性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  雲南素有動植物王國的美譽,是我國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和全球34個物種最豐富的熱點地區之一。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走進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央廣網昆明12月10日消息: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作為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室外展覽展示項目,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樣性體驗園項目正有序推進建設。地形複雜,氣候多樣,擁有從熱帶到寒帶的不同生態系統類型。在雲南分布的1000種高等植物中,包括大量的珍稀瀕危和特有植物。雖然僅佔我國陸地國土面積的4%,但卻孕育了我國50%以上的植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物種,是名副其實的「動植物王國」。
  • 「生物多樣性宣傳周」採訪團啟程,10285種野生植物種子保存在昆明
    宣傳周期間活動精彩紛呈,中央駐滇新聞媒體、省內主流新聞媒體組成「生物多樣性宣傳周」採訪團,將深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等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地現場採訪。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採訪團參觀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種子博物館,了解了一粒種子收集後是如何處理、保存的。
  • 「生物多樣性宣傳周」採訪團啟程 10285種野生植物種子保存在昆明
    宣傳周期間活動精彩紛呈,中央駐滇新聞媒體、省內主流新聞媒體組成「生物多樣性宣傳周」採訪團,將深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等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地現場採訪。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採訪團參觀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種子博物館,了解了一粒種子收集後是如何處理、保存的。
  • 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來恩施州調研
    恩施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冶)12月15日,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黨委書記蔡澎一行來我州調研,就「硒與健康」科研項目與我州業界進行深入討論交流,共同推進硒基礎科學研究,共同謀劃硒產業發展大計。州委副書記、州長劉芳震,副州長高敬佩參加調研。
  • 兩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在昆明植物園首次開花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的廣西火桐(6月24日攝)。新華社發  新華社昆明7月15日電(記者嶽冉冉)近日,兩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首次開花,標誌著顯脈木蘭和廣西火桐的遷地保護獲得初步成功。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孫衛邦介紹,顯脈木蘭是木蘭科木蘭屬植物,生長於熱帶和亞熱帶。從標本採集記錄看,歷史上曾分布於海南、廣西、雲南、廣東。
  • 昆明茨壩片區:黑龍潭公園、植物園薈萃,未來還有國家植物博物館
    文圖|遠山墨雨雲南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的美譽,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動物資源,在植物專業研究、動物專業研究方面,雲南也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優勢,有好幾個中科院的專業研究所落戶在雲南。坐落於北郊茨壩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就是其中之一,與植物所相距不遠的地方,是昆明黑龍潭公園,那裡也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正在規劃建設的國家植物博物館也選址茨壩,與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昆明黑龍潭公園相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