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雲南昆明一小學生因「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獲獎一事,引發社會關注,很多人質疑:這樣的科研水平遠遠超出一個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範圍。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13日通過官網回應稱,經初步核查,該獲獎項目學生系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之子。
記者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上看到,昆明市盤龍區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參賽作品,獲得了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獲獎名單顯示,該項目的輔導教師為呂冬梅、馬倩、時燕萍。
官網顯示,該項目前期利用遺傳學比較分析了高原家養哺乳動物和對應平原物種的基因組和轉錄組,發現了高原哺乳動物低氧適應受選擇的關鍵突變基因C10orf67,並構建了C10orf67基因敲除小鼠,通過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動物模型、臨床樣本分析等方面對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進行解析。
2018年1月7日的實驗記錄顯示,該學生自述其開始用電腦和手機在網上搜索相關資料,在老師的指導下,他用網站查找了腫瘤的發病和死亡情況。記者注意到,在官網發布的該研究相關圖片中,展示了實驗的相關數據,並配以該學生身著實驗服進行實驗研究的照片。
針對此輿情事件,昆明動物研究所高度重視,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後續將及時向社會反饋相關調查結果。
【來源:株洲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