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荊州違建巨型關公雕像引發社會關注。10月初,住建部通報違建荊州巨型關公像並責令整改;11月16日,央視《焦點訪談》再次聚焦巨型關公雕像並揭露其建設始末;11月17日,荊州市政府表示,已對雕像搬移選址方案進行諮詢論證。
央視《焦點訪談》:關公像未批先建 造價1.7億元
據央視調查,早在2014年,荊州旅遊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向荊州市住建部門和規劃部門提交了施工許可和規劃許可的申請,內容是雕像基座建設。
申請很快得到審批,建設方開始施工。施工過程中,建設方在基座上加建了巨型關公雕像,但雕像沒有報批任何的許可手續。在沒有獲得審批的情況下,相關部門在雕像長達兩年的建設期中,始終不聞不問。
關公義園已經開門營業四年,關公像作為景區核心景觀吸引遊客,總收入不到1300萬元。而在建設中,僅關公雕像就花費了1.729億。
住建部點名巨型關公像:破壞古城風貌和歷史文脈
此前,住建部會同有關部門對媒體和群眾反映強烈的湖北省荊州市巨型關公雕像項目和貴州省獨山縣水司樓項目進行了調查並發布通報。
通報指出,湖北省荊州市在古城歷史城區範圍內建設的巨型關公雕像,高達57.3米,違反了經批准的《荊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有關規定,破壞了古城風貌和歷史文脈。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要配合有關部門跟蹤指導做好項目整改。
當地政府回應:依法依規、科學制定搬移方案
如今,這座花費巨資建設的巨型雕像正面臨整改。如何協調好保護與開發、傳承與創新,又在考驗著地方的管理智慧。
11月17日上午,荊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消息稱,荊州市已組織邀請規劃、建築、雕塑、文保等方面權威專家,對關公雕像搬移選址方案進行諮詢論證,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城市歷史文脈、自然環境、旅遊發展規劃等,依法依規、科學制定搬移方案。
荊州市為何要建這樣偏大偏高的巨型雕像?
據悉,近年來荊州市政府想藉助旅遊業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經考察,他們發現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熱,而關公又與荊州有著很深的淵源,因此,當地決定在發展旅遊的時候「大打關公牌」。
最初,雕像設計高度曾高達88米,後因離古城太近,在論證城牆和關公像的空間關係後,才最終確定了目前的高度。
雕像無論拆除、遷移還是其它處理辦法,在建設和整改中浪費掉的國有資產誰來買單,也是當地政府事前監管缺失、事後再處理所要面臨的難題。
這座未批先建的巨型雕像僅僅建造就已花費了1.7億元,現今當地政府擬整改搬移,你怎麼看呢?
來源 | 築龍論壇、築龍路橋市政
版權 | 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