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這幾十年裡,城鎮居民的住房從以前的磚瓦房變成了現在的住宅小區,居住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據任澤平《2019中國城鎮住房存量報告》統計,18年城鎮住宅存量達到了276億平,城鎮人均住房面積33.3平米,城鎮住房均套面積89.6平米,城鎮住房套數高達到3.11億套。
而其中小產權房的佔比不在少數,根據住建部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小產權房的數量佔據全國房產總量的35%,並且還有數據表明,在我國居住的人中,有26%是小產權房。即使是房價特別高,商品房市場發達的深圳也有三成以上的小產權房。
小產權房的法律屬性一直備受爭議,其原因在於小產房不能在法律意義上取得房屋所有權證。但是因為不需要繳納土地出讓金,小產權房的私下交易價格普遍偏低,因而也受到部分剛需群體的青睞。
小產權房一詞並非法律概念,而是社會理論中人們約定俗成的稱謂,產權證由鄉政府或村政府進行頒發,所以也被稱作「鄉產權房」,由於沒有房產部門頒發的土地使用權證和預售許可證,房屋買賣合同國土房管局也不會予以備案,實際上並不具有真正法律意義上的產權。
小產房的性質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在集體建設用地上建造的房屋,即「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其所有權人為集體土地所有人,外村農民無法購買;另一類是在集體企業用地或佔用耕地上違法建造的房屋。
在房地產高速發展的這些年裡,小產權房的數量卻仍然在不斷增長,原因有三:
①由於城市化建設步伐過快,房價迅速上漲,而從20年7月開始,平均商品房價已連續四個月超過萬元大關,在這一點上,小產權房的價格優勢過於明顯,甚至低於70%。
② 另一方面,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供給存在不足現象,加之戶籍和購房資格限制,在看著房價上漲同時又買不起的情況下,為了改善居住條件,小產權房不斷建設,而且建設成本比商品房低很多,很多時候一平米不過千元。
③有一些投機者,其本質類似於炒房客,抱著將來小產權房有轉正機會,廉價入手,等將來轉正之後再賣出賺大錢的想法,在這種投機思想之下,小產權房也越建越多。
小產房雖然價格低廉,但存在著諸多弊端
①沒有國家頒發的房屋所有權證,無法辦理過戶手續,也無法享受當地免費的醫療、義務教育等資源。
②購買小產權房無法通過銀行進行貸款,只能私下約定一次付清或分期付款。
③當遭遇城市規劃徵地或拆遷時,拆遷補償款直接劃到當地村委或鄉政府。
④購房交易不受法律的保護,並且不能公開轉讓、抵押(有部分「宅基地非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交易試點地區」和「城鎮居民可自由轉讓宅基地」試點地區可行),一旦出現糾紛,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據和解決辦法,購房風險較大。
⑤ 小產權房由於是私人建房,一般不受專業監督,可能在建築材料的選擇上會有一些差異,而且水電費用也不規範,存在抄表到戶無法做到的情況。
而自然資源部在5月19日下發了《關於加快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的通知》,通知中申明,對亂佔耕地建房、違反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建房、城鎮居民非法購買宅基地、小產權房等,不得辦理登記,不得通過登記將違法用地合法化。
從通知中我們可以明確看出,小產權房無法通過登記轉正。而轉正的第一步需要確定土地的性質、來源、規劃、用途的合法性。小產權的轉正倒在了第一步上,土地的性質就是無法轉正的根本原因。
商品住宅建設用地屬於國有建設用地,小產權房多為集體建設用地,與土地利用規劃不符,違反了土地利用規劃的強制性規定。而且小產權房多為非經營性建設用地,因此也不能通過農地入市合法化實現轉正,這條路也走不通。
而在6月27日,安徽省自然資源廳也印發《關於加快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快推進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確保年底基本完成任務。而距離21年的到來,時間已經不多了。
總結:由於小產權房數量眾多,涉及居民眾多,因此如何處理小產權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尚未有轉正的具體消息之前,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風險,購房人還是選擇商品房更為合適,而小產權房主則應提早做好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