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我要去小金川:重走乾隆平定大小金川之路

2021-02-13 輪上部落

重走乾隆平定大小金川之路

和平

續前文(阿桂後人)

三、我要去小金川

1、大小金川——兩個地方

在我的家鄉北京香山,人們經常把金川習慣的說成大小金川。來到金川才知道,從大金川到小金川有152公裡,開車將近4個小時,根本就不挨著,可不近。

在金川追尋戰爭遺蹟,我去過安寧、馬奈、老街、德勝、慶寧、沙爾、乃當、綽斯甲(觀音橋),150公裡之外的小金川又有多少哪些戰爭遺蹟呢?我要去!我想坐長途汽車去小金,可是嚮導和司機執意要送我去小金。

小金縣舊稱懋功,地處四川省西北部。歷史悠久,民風剽悍,當地本是清史上有名的大、小金川土司地。清乾隆時期(1747——1776)發生過「大小金川之役」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徵討完當地民變後,曾分置美諾(在小金川)、阿爾古(在大金川)二廳,四十四年並阿爾古廳入美諾廳。有當地人說,小金這一名稱是當地有一個名叫小金川的地方而得來的,小金川也是因沿河產砂金得名。

2、松崗直波古碉

2015年8月19日午餐後,司機載著我和嚮導從金川出發,沿著大渡河一路向南行進。嚮導和司機知道我喜歡看碉樓,告訴我走馬爾康線路途中可以看到高碉樓,我就特別期待。車窗外是我來時的景物,遠山、小碉樓、莊稼地、石頭牆,汽車沿公路轉過山彎,兩座高聳細長的石雕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松崗直波古碉群到了,我自然要下車拍照。

松崗直波古碉群一共兩組,每組一雙。離公路近的一組古碉高大聳立,直衝雲霄,與之遙遙相望的一組建於高山之巔,氣勢非凡。

松崗直波古碉群全貌(該圖選自網絡)

據網絡資料介紹:松崗直波碉群位於距馬爾康縣城17公裡的松崗鎮,始建於清朝初年,共由四個風格各異,沿河兩岸對峙的古碉組成,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富含濃厚的歷史文化,是現在保存完好、規模較大的古碉,具有較大的歷史價值。

碉為石木結構,八角碉整體由下向上漸內收尾呈錐形。每組兩碉各具特色,有公碉、母碉之分。一碉秀美頎長(高37米),如直刺藍天的無塵墨劍,為母碉;一碉雄壯挺拔(高29米),如從空而落、玉筍刺空,為公碉。兩碉對峙,可敵萬軍,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雙碉內有暗道相通,碉底有井且儲存糧食可保數月不腐。

與之相鄰的臥龍山崗上,有松崗土司官寨及古碉遺址。

想不到地表看上去只是建築物的碉樓,卻暗藏玄機,能藏人存儲物資,用於抵禦外敵入侵。怪不得「京城的八旗兵久攻不下」呢?看那碉上還有射擊孔,居高臨下,百發百中,「八旗兵」能不傷亡慘重嗎!氣得好勝心強的乾隆皇帝徵金川人到北京香山修築碉樓,用於訓練「八旗兵」攻克大小金川的碉樓。在北京香山是絕對見不到如此修長高聳的碉樓的,也不可能了解碉樓的真正用途,深埋在我心中的碉樓之謎,由此打開。

眼前這充滿神奇色彩的中國古碉樓,真是嘉絨藏族人民偉大的發明創造和勤勞智慧的結晶啊!

松崗直波古碉(由東向西拍攝)     

松崗直波古碉(由西向東拍攝)

臥龍山崗上松崗土司官寨及古碉遺址

3、西索民居

汽車穿過阿壩州的州府馬爾康縣城,行駛7公裡到達馬爾康西邊的一個岔路口,右邊是「西索民居」,路邊有一個醒目的交通指示牌「小金→」,這裡是去小金縣的唯一通道。

此時,在此地駐足我倍感熟悉。因為在欲去金川無車,當天坐上了去馬爾康的長途車,未到馬爾康,我就在這裡下車了,想在西索享受一個傍晚和一個清晨,一睹藏寨的建築是不是如網絡照片那般美麗。那日傍晚,我尾隨兩個孩子來到他們家投宿,他們家牆上掛著餐飲服務許可證,法人姓名羅爾金初,估計是他們的爸爸,我稱他們的媽媽為金初卓瑪,是一位會做飯的廚娘,80元一宿含早晚兩餐,兩個孩子便成為我的小嚮導。 

馬爾康縣城西邊的西索嘉絨藏族山寨

「西索民居」是嘉絨藏族最典型的山寨,獨具嘉絨藏族建築特色,保持了嘉絨先民「壘石為室」的傳統建築風格,山寨裡的房舍建築挨挨擠擠,一層層錯落有致,極目遠望,猶如一座壁壘森嚴的古堡。稜角突出的石頭建築,與周圍險峻的山峰,陡峭的崖石形成和諧的整體,鮮豔的圖騰,房頂紅色的瓦片,飄動的經幡,別具一格的石頭建築,給這裡增添了幾分神秘。嘉絨石碉建築,是嘉絨民族意識,信仰,自然條件和歷史變遷的集中體現。進入寨子,鋪著青石板的小路把各家各戶緊緊連成一片。走在青石板臺階上,北京香山演武廳城池中的石臺階在腦海中閃過,我工作的學校校園中的石臺階仿佛就在眼前……登上高高的臺階,扭頭望去,身穿粗布藏族服裝的嘉絨老人正在田間勞作,畫面美極了。

四川馬爾康西索民居的石臺階

北京香山小學舊貌中的石臺階

北京香山團城城池的石臺階

嘉絨老人在田間勞作

「西索民居」在土司歷史時期被稱為卓克基趕槍巴(即卓克基街之意),當時居住此地的人多為卓克基土司的科巴(差人)、商人、民間手工藝者,解放後將此地劃為西索村一組,時下63戶居於民居中的村民多為原土司差人、商人、民間工藝者的後代。金初卓瑪說民居建築時間她不清楚,從我走過的石臺階上判斷,我覺得應該始建於清代,居民中連續居於此寨的已繁衍數十代人了。

4、卓克基土司官寨

睡在山寨碉房的藏式木榻上,如頭枕波濤,因為這裡是那納足河與摩梭河的交匯處,波濤洶湧,濤聲很大。

夏季的山區太陽很少眷顧,清晨的綿綿細雨,不能阻擋我去參觀與西索民居隔水相望的卓克基土司官寨,門票60元一張,參觀的人不算多,因有兩位領導參觀,所以有說普通話的講解員隨行講解。一些遊人追隨其後,由於我要拍照,聽的講解不夠全面。

官寨依山而建,坐北朝南,被國際友人讚譽為「東方建築史上的一顆明珠」。官寨始建於1718年清朝乾隆年間,為四層碉房,1936年毀於大火,1938年——1940年,土司索觀贏組織人力進行重建。1935年7月,毛澤東同志及中央機關長徵途中曾在官寨住宿一周。1988年,卓克基官寨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卓克基土司官寨外貌

卓克基土司官寨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以及豐富的旅遊資源。土司官寨規模龐大,構造精細,幾乎囊括了嘉絨藏族建築藝術之精華,卓克基是藏漢民族建築藝術高度融合的典範,也是土司制度興衰和艱苦卓絕紅軍長徵精神的歷史見證。2005年,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之一。

卓克基土司官寨是電視劇《塵埃落定》的拍攝地

土司官寨,亦稱土司署或土司官邸,為土司管轄境內的政治中心,是土司權力和地位的象徵。相當於現在的地方政府辦公大廈。

電視劇《塵埃落定》在此地拍攝,劇中劉威扮演的土司原形就是該官寨一位有作為的土司索觀瀛,劇中的「二少爺」那位傻過頭的聰明人原形就是索觀瀛土司的次子索國坤。

講解員指著牆上一張美麗絕倫的青年藏女的照片說:這是土司的兒媳也是第十八代土司夫人。當時,為了緩和卓克基土司和黑水土司兩家為利益的兵戈交接,這位美貌少女——黑水土司的寶貝女兒嫁到卓克基土司家庭充當了和平使者!這位藏女少女風姿綽綽是天底下罕見的,她的兩眼澄靜亮潔,像極了高原上的藍空白雪;她纖柔豐滿的瓜子型臉,線條流勻無以挑剔;尤其是她的那一種天真爛漫無憂無懼的笑容,只有聖潔的山水才可以孕育出這般的鐘靈毓秀。

第十八代土司夫人

1935年7月初的一個清晨,踏著川西北濃濃的霧靄,毛澤東推開了土司官寨沉重的大門。眼前這座城堡似的建築,深深吸引了毛澤東和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並召開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專門討論了民族地區的有關問題。毛澤東在土司的書房蜀錦樓住了一周,蜀錦樓珍藏著很多書籍,其中藏文書籍有天文、地理、經書,漢文書籍有《古文觀止》、《三國演義》、《四書五經》等。毛澤東在卓克基期間,詳細考察了官寨,聯繫到《三國演義》第八回中對鋂屋的記載,毛澤東說,古有鋂屋,今有官寨,土司這個城堡,應該是長徵途中見到的最有特色的一個民居了。

卓克基土司——索觀瀛

電視劇《塵埃落定》中劉威飾演的麥其土司(該圖選自網絡)

長徵時在卓克基土司官寨的這段往事,顯然給毛澤東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以至於在17年後的1952年「五一」國際勞動節,當年的卓克基土司索觀瀛由四川省茂縣地委和專署選派,參加了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參觀團。參觀團在全國許多地方參觀後,於「五一」節前夕抵達北京。毛澤東得知參觀團中的索觀瀛就是他17年前,急於想見上一面的卓克基土司官寨藏書的主人以後,特地安排他與自己在「五一」節國宴上同桌就餐。席間,毛澤東對索觀瀛說:「長徵時我們到卓克基是借路北上,住進了你的官寨,我還在你的書房中閱覽了不少漢文書籍。從你的案頭上沒有掩卷的《三國演義》來分析,我猜想你在離開官寨之前,一直在閱讀。你的書籍有漢文有藏文,使我大飽眼福。其實,當時你用不著躲山林裡去。我們共產黨和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是各個少數民族的朋友。」

聽著這些聞所未聞的動聽故事,使我對紅軍長徵的歷史有了嶄新的了解和認識。更加吸引我眼球的是官寨展櫃裡展出的各種成套的藏式生活用品、醫用工具和藥材。古往今來,勞動人民在生產勞動中,在與大自然的反覆鬥爭中,發展了自身的創新能力。在祖國的西北邊陲,土司間的武裝衝突,促進了藏醫學藏外科技術的卓越發展,成為藏民族文化瑰寶。

展櫃中展出藏式生活用品

 藏式醫療器械

在官寨參觀的過程中,我遇到兩位江蘇連雲港的中學女教師,她們是好朋友,是兩個家庭一起遊川西的,我非常贊成她們家庭影響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兩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在旅行中快樂成長。

 和平老師在官寨裡遇到兩位江蘇連雲港的中學女教師

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

投稿郵箱:195321514@qq.com 編輯:君戈

 推薦閱讀  

- 更多內容請回復文章搜索 -

▲▲▲

長按識別關注

如果你往後也想更快捷找到我們

只需置頂「輪上部落」

見面啦!

相關焦點

  • 【續】阿桂後人:重走乾隆平定大小金川之路
    重走乾隆平定大小金川之路和平續前文(綽斯甲)8、大將軍阿桂在金川的後人
  • 乾隆時期大小金川之亂,為何花費7000萬兩白銀,用了七年才平定?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一、大小金川之戰的背景大小金川,本是四川西北部大渡河上遊的兩條支流,傳說沿河山中有金礦、河中多金沙而得名,因此又有小金沙江之稱。大金川,當地人稱為促浸,意為大川。
  • 金川御碑,記錄著乾隆的十全武功
    剩餘130多名少男、少女分別賞賜給索倫等三姓功臣之家永世為奴,世代不得返回金川居住,可見乾隆皇帝對金川土司恨之入骨的心情。為了表彰來之不易的勝利,乾隆還在全國建了五通紀念金川之役的御碑,把平定大小金川列入自己「十全武功」其二,又可見他對這場戰爭的重視。
  • 你所不知道的乾隆大小金川之戰後的血腥
    你所不知道的乾隆大小金川之戰後的血腥在說今天主題之前小編需要先介紹一下大小金川之戰。乾隆初,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奪取小金川澤旺印信,"意欲併吞諸蕃",又攻明正土司(今康定)。1749年,莎羅奔請降,大金川事件初告平息。以後,大小金川之間常有衝突。到18世紀60年代,金川局勢再度緊張,又一次引起清王朝的關注。1766年,清廷派四川總督阿爾泰聯合9家土司會攻大金川,小金川土司僧格桑(澤旺子)卻與大金川土司索諾木(莎羅奔侄孫)聯合反清。1771年清軍敗績,清廷又將阿爾泰革職,派溫福入川督師,向金川進兵,第二次金川之役由此開始。
  • 金川發現勒烏圍乾隆御碑殘字和碑亭磉磴
    大家一起考證御碑字跡這是一次偶然的機會,網友悟空在下鄉途中發現勒烏鄉前鋒村街邊水溝處有一扇石磨上有字跡,感到很奇怪,經打聽,得知這是公元1778 年乾隆在金川所立「御製平定金川勒銘勒烏圍之碑」殘字。熱愛金川文化的網友悟空當即聯繫大金川輪部落部分成員一同前往考證。
  • 清朝平定大小金川土司叛亂:雙方在碉樓展開攻防戰
    到乾隆年間,這種態勢不但沒有得到遏制,反而兩金川土司勢力有了進一步的擴大。使川西嘉絨地區各土司的均勢被打破,更重要的是,兩金川土司阻礙了藏族地區與中原地區正常的商貿往來,其勢力威脅到內地的安全和康藏的穩定,為了「永靖邊圉」,乾隆帝決定興師進剿,乃有大、小金川之役。
  • 血流成河的金川之戰,為何是影響中國百年國運的一戰?
    然而數年之後,即公元1765年前後,金川局勢開始嚴重失控,此時不是大金川攻打小金川了,而是兩個金川開始穿一條褲子,聯合起來攻打周邊的十數個其它土司領地。 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獲知匯報以後,沒有過多廢話,就一個字「打」!1766年,乾隆委派總督阿爾泰負責前線戰事,並聯合當地9家土司一起攻打大小金川。
  • 這,就是大小金川︱穹野行013期
    這,就是大小金川              一直無法給這片土地,給一個確切的符號,叫東女國,似乎太過遙遠!叫千碉之國,太過局限!叫美人谷,似乎太小氣!        總之,我是無法給它一個確切的定義,乾脆籠統叫它大小金川吧。
  • 古東女國 | 女王的金川,金川的女王(下)
    》宣傳片   沒有WiFi也要看▼)從上一期的信息中我們了解到了金川東女國的由來,以金川為中心的東女國,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成為中原文化和藏羌文化的交流之地,形成了獨特的東女文化,時至今日,還在影響著金川百姓的方方面面,那麼東女國的特點都體現在哪些地方呢
  • 【木西作品】‖我是金川的
    寧靜的佛光中 盛開吉祥的花 聖潔的聖地啊 眾生的布達拉 沐浴在祥雲中 矗立著八寶塔 噢 神山聖地 觀音橋 千裡萬裡我要走向你 在風雨輪迴的路上 留下虔誠的虔誠的祈禱 嗡嘛咪叭咪吽 嗡嘛咪叭咪吽 神秘的神山 我心中的菩薩 寧靜的佛光中
  • 探訪西康③|大小金川:曾有紅軍扶持的少數民族地方政權
    山間的路都是狹窄的兩車道,夏天要小心泥石流滑坡,冬天要當心降雪路滑,一路上看到不少山下的車輛殘骸。我發現,暈車的大多是藏族女性。一個當地朋友解釋說,因為山區的藏族女性很少出遠門,又不像男性習慣騎馬顛簸,更不會服用暈車藥。在原先的西康地區,大小金川可以說是最具有革命回憶的地方。紅軍經過這裡時,與當地人關係頗為密切,也留下了革命的思想。
  • 一張金川縣城的老照片
    刊登在當天《四川日報》頭版右上角,據我所知,這是迄今為止展現金川縣城全境,最早,最完整的照片之一。 金川縣城從箭道子遷移到屯上,大概是1958年左右。只有一條大街和一條后街(公路),一條與大街垂直,通往箭道子的小街。 照片是從箭道子往下拍攝的,將金川縣城盡收眼底。
  • 大小金川戰役後,清朝戰略收斂,真是擴張到極限了?其實另有隱情
    而乾隆皇帝也是對自己取得的功績頗為得意,甚至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十全武功」的功績,而在這些功績當中,最讓乾隆皇帝值得驕傲的大手筆之一就是公元1747年發生的「大小金川戰役了」,此戰歷時三十年,成功的維護了西南邊疆穩定,使得自明朝時就一直貫徹的改土歸流政策實現了最終勝利。
  • 清朝第一將軍,乾隆不敢動,和珅不能比,功高蓋主卻還能善終
    乾隆對伊犁等地十分重視,特下令阿桂率軍護送維吾爾族人前往伊犁,管理伊犁屯田之事。  阿桂開始了伊犁屯田之路。也正式開啟了人生巔峰之路。  伊犁屯田十分不易,阿桂提出七條建議,對伊犁等地的統治而言,都是重點。乾隆非常重視,一一批准,每一條建議都允許實施,很快阿桂就為伊犁等地屯田奠定了基礎。
  • 乾隆的十全武功
    即1747至1749年的大小金川之戰、1755年的平定準噶爾達瓦齊部之戰、1755至1757年的平定準噶爾阿穆爾撒納之戰、1758年的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亂、 4.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亂: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軍平定準噶爾後,將被準噶爾部囚禁的回部領袖大小和卓兄弟波羅尼都和霍集佔釋放,命大和卓波羅尼都回南疆統治舊部,小和卓霍集佔留在伊犁管理南疆來的移民,並派人招撫天山南路各城。
  • 東女故裡,金川梨花環線三日深度遊
    四川金川縣,被譽為阿壩州的「小江南」,雖然她地處高原卻物產豐富。「塞上江南」、「嘉絨故土」、「中國雪梨之鄉」,都是用來形容金川的美譽!3月的金川,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千樹」的絕美畫卷,聖潔似雪,驚豔世人。金川縣位於川西北高原,有著雪域高原規模最大的梨花奇景,素有「雪梨之鄉」美名,每到仲春三月,萬畝梨海,百裏白蕊,整個大金川河谷似茫茫雪海。
  • 殺出來的紅頂子,清朝乾隆皇帝的手下第一戰將是誰?
    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他做皇帝的60年裡,清朝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頂峰,那麼問題來了,在這60年中,大小戰爭無數,那麼到底誰才是乾隆手下的第一戰將呢?當時的清朝軍隊的戰鬥力跟晚清比起來是否更強大呢?列舉幾個乾隆朝第一戰將的候選人:1,傅恆,乾隆小舅子,一等忠勇公。
  • 降央卓瑪、容中爾甲等將打卡2019金川梨花節
    2019金川梨花節明星陣容(金川縣委宣傳部 供圖)3月16日,金川縣第六屆古樹梨花節將在金川縣沙耳鄉舉行開幕式。著名藏族女中音歌唱家降央卓瑪將深情演繹《我和梨花有個約定》。此外,容中爾甲、旭日陽剛、亞東、根呷、爾瑪康樂組合、阿東等歌手也將打卡此次梨花節。
  • 美圖欣賞 | 梨花映襯下的金川雍仲拉頂廣法寺
    這兩天正是金川梨花盛開的季節,四面八方的遊客聞花而來,讓金川這個川西小城好不熱鬧。
  • 【震撼】帶你去看看雪梨膏的產地——金川
    這是去雪梨膏的發源地金川路上拍的視頻,每一盒雪梨膏都來之不易。2、雪梨膏核心價值是:去燥潤肺,作用有:--肺主皮毛,潤肺就能潤膚,減少皮屑,避免秋冬嘴唇乾燥--清熱止咳,以食代藥,更安全,更實惠。尤其是兒童、孕產婦最安全的藥膳,家中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