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筆下呂夷簡:因郭后罷相,反撲致郭氏廢后,臨終仁宗送關懷

2020-12-16 梨白愛歷史

我是梨白,一枚歷史、寫作萌新愛好者,歡迎關注哦~本文為原創,盜文必究!

今天主題依舊是「宋朝那些事兒」,我們繼續跟隨司馬光探究其筆下的大宋名臣。宋朝缺什麼都不會缺文臣、名臣,因為文人治國的國策決定了這個朝代的「主導者」就是扛著筆桿子打「嘴仗」的大宋文人!

《千裡江山圖》局部

2020年上半年宋朝題材電視劇《清平樂》備受爭議,很多小夥伴不明白宋仁宗作為宋朝的皇帝怎麼能過得那麼「壓抑」?也不明白平時看起來斯斯文文的大臣們怎麼那麼會抬槓?一次朝會就如同大型辯論會現場,爭得不可開交,事後不服還得「請對」,揪著官家的袖子不撒手,這便是宋人風骨嗎?

《清平樂》劇照

說到仁宗朝的名臣,人們會先想到範仲淹,然後是晏殊,或許還有韓琦,然這些人在呂夷簡的面前不過是幾個「小輩」,畢竟這位「弄權」的好手可是攪動了仁宗年間前朝後宮風雲!今天奉上「司馬光筆下的呂夷簡圖鑑」,讓我們通過「同事」視角,認識這位宋朝名相。

《清平樂》呂夷簡

因郭皇后一句話罷相

宋真宗去世之後,呂夷簡臨危受命,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正式拜相。這個時候他需要面對的問題有很多,沒有約束漸漸獨斷專行的章獻太后慢慢想要收權力為己用的宋仁宗以及國家的大小政事

《清平樂》劉太后

作為宰執處理國家的大小政事對於呂夷簡來說只要勤勉便能解決,可面對太后和小皇帝兩個主子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章獻太后過世之前,宋仁宗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氏,可面對漸漸專權的「母親」,小皇帝沒有意見是不可能的。

《清平樂》宋仁宗

這時候呂夷簡在中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僅約束太后劉氏,還默默為小皇帝爭取了很多權益,厚葬仁宗生母李氏便是其中一件,這件事趙禎是記得他的好的。

章獻太后去世之後,朝中局面也發生著變化,擺脫了太后劉氏的壓制的宋仁宗開始「清算」了。

司馬光的《涑水記聞》記載,「上與呂夷簡謀,以夏竦皆荘 獻(章獻)太后之黨,悉罷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時候宋仁宗是仰仗呂夷簡在朝中影響力的。

《請平樂》劇照,夏竦

退朝之後,宋仁宗將朝中的局勢告訴了自己的妻子郭皇后,結果郭氏說了一句話,直接「送」走了呂夷簡。

郭后曰:「夷簡獨不附太后邪?但多巧機,擅應變耳。」由是並夷簡罷之。

女人要是狠起來是沒有男人什麼事情的,看看郭皇后這話說的,先是一個反問,朝中那麼多人都是郭太后的黨羽,難道呂夷簡還獨善其身了?!接著又點名了她認為呂夷簡的為官做事風格,投機取巧,特別善變,說白了就是在皇后郭氏那裡老呂就是根牆頭草

老呂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第二天押班,聽見唱他的名,說是罷相為武勝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陳州,呂夷簡「大駭」,他簡直無辜地想哭,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錯。

《請平樂》劇照

梨白認為這裡宋仁宗其實早已經有了想要罷免呂夷簡的心思,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郭皇后是章獻太后為他選的皇后,他一向不喜,沒必要將朝中之事說與她聽;其次,我不認為郭皇后的話能夠影響一個等了好久才掌權的皇帝,何況兩人關係並不親密;最後,郭皇后都能看出呂夷簡為官的表面策略,宋仁宗只能比她看得更深。藉助呂夷簡大換血,再把呂夷簡支出京,培養自己的勢力應該才是趙禎的初衷,郭氏的話只不過是一個幌子。

《清平樂》郭皇后

「反撲」終至郭氏被廢

《涑水記聞》記載,呂夷簡一向和內侍副都知閻文應交好,久而久之,他也終於知道自己罷相的原因是郭氏的一句話,於是「夷簡由是惡郭后」

這次罷相時間不久,很快因為張士遜罷官出京,呂夷簡再次回京,官拜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平章事。

呂夷簡「報復」郭氏的機會也很快來到了。劉太后在的時候,郭氏仗著太后勢非常驕橫,後宮的嬪妃都敢怒不敢言。

《請平樂》郭皇后

劉太后去世後,宋仁宗頗為寵幸的尚、楊美人對郭氏有「不遜語」,皇后沒忍住準備「揍」這兩個不聽話的美人時,被宋仁宗「恰巧」給救了,完事宋仁宗被誤傷了脖子。再好脾氣那也是皇帝啊,宋仁宗就怒了!

《清平樂》皇后「家暴」宋仁宗過程

這時呂夷簡的好友閻文應就「攛掇」宋仁宗把傷口給執政大臣們,其實這點我覺得他是已經和呂夷簡通過氣了。呂夷簡想想之前郭氏一句話的影響,就開始頻頻勸宋仁宗廢后。當然這些都有個前提,就是呂、閻兩人已經洞悉了宋仁宗不喜郭氏。

《清平樂》劇照

這時的宋仁宗其實對「廢后」還是動搖的,覺得如果廢后會動搖自己的賢名。此時的呂夷簡認為和郭氏的「梁子」已經結下了,還是「送走」比較安心。於是就給宋仁宗舉了漢光武帝的例子,且又加了一把火,郭氏怨懟之心對待仁宗,更存在「家暴」皇帝的嫌疑。

這時的宋仁宗依然還在猶豫,卻不曾想「廢后」的事走漏了消息,以範仲淹為首的諫臣們開始請對要求上陳不廢后的理由。眼見事情越鬧越大,宋仁宗還是下定了決心,十二月,稱皇后郭氏「請入道」,賜號「淨妃」,居別宮。

《清平樂》呂夷簡和範仲淹

因為「廢后」一事,剛正不阿的範仲淹對上了審時度勢的呂夷簡,截然不同的為官之道,讓他們在之後的日子裡一直「吵吵鬧鬧」。

廢后郭氏在宋仁宗氣消之後,兩人有了和好的跡象,就在此時郭氏因病薨逝。歷史上對郭氏之死是有疑問的,很多人認為就是呂夷簡和閻文應害怕郭氏再得恩仇,反過來報復他們,就真的永遠地「送走」了她。

《清平樂》郭皇后

呂夷簡對待「政敵」是沒有性別之分的,對待郭氏也應了他審時度勢為官之道,郭氏不比前朝的大臣,她是皇后,本身自己就有一定的「話語權」,他的第一次被罷官已經說明這一點;如果郭氏一直在宋仁宗身邊,得到恩寵或者誕下皇子對他是有潛在威脅的,所以他也就不再心軟了。哎,只是可惜了郭氏,從嫁給宋仁宗到去世都只是各方勢力政治犧牲的籌碼。

殿前失儀終致仕,臨終仁宗送關懷

《涑水記聞》是司馬光親自經歷或者是聽說別人言論隨手記錄的筆記,生前並未成冊,是死後被人整理成書的。

關於呂夷簡除了第一次罷相和再次復相著重描寫之外,再就是呂夷簡不念舊惡推薦範仲淹以及呂相公殿前失儀的信息了。

《清平樂》劇照

呂夷簡和範仲淹的第一次交鋒在劉太后還在的時候就已經發生了,之後郭氏之廢更讓人明白兩者性格和為官之道的差異。景佑三年,兩人矛盾上升到了有「朋黨」之爭一說,範仲淹被貶,呂夷簡次年罷相。

康定元年,範仲淹復章閣待制,知永興軍,後改陝西都轉運使。此時再次復相的呂夷簡上書,「範仲淹賢者,朝廷將用之,豈可但除舊職邪」?之後天下人便都稱讚呂夷簡不念舊惡,範仲淹更是當面致謝,表示自己作為晚輩之前因為國事在語言和行為之上對他多有冒犯。呂夷簡表示「豈敢復以舊事為念邪」?

《清平樂》劇照,範仲淹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呂夷簡其實是一個非常立體的人,他雖然在為人處世和為官之道方面和範仲淹有著很大的分歧,但卻非常惜才,同時做事也不像範仲淹一樣絕對,還是給自己留有餘地的。

呂夷簡去世後,消息傳到了正在大宋、西夏汴京戍邊的範仲淹那裡,範仲淹還著實哭了一場,這便是宋朝文臣之間非常微妙的君子之交,這一點在我看來是十分有魅力的。

《清平樂》劇照,是對手也是知己

這段筆記是司馬光聽張安壽說的,呂夷簡生平朝會進止皆有常處,不差分毫。慶曆中期為相的時候,卻「誤忘一拜而起」,於是呂相公殿前失儀的事情就開始被傳開。這時一個叫作餘時舉的人正因為「制科」在京師,聽聞此事,直言呂夷簡為相太已久,並不是那種不周詳審慎的人,現在殿前失儀,是因為「天奪之魄」,命不久矣。

儘管這話有點迷信,聽上去不中聽,但呂夷簡殿前失儀十四天之後忽感風疾,之後就上書致仕了,再之後病就一直不好。

呂夷簡對宋仁宗是有恩的,在劉太后垂簾聽政的時候,是呂夷簡無形中規勸、化解著劉氏的專權,保證權力和平交接到宋仁宗的手中。看過《清平樂》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宋仁宗對於沒有為自己生母養老送終這件事情耿耿於懷,歷史中也是如此,而呂夷簡在一定意義上減輕了宋仁宗的負罪感,他規勸劉氏以「後禮」厚葬李氏。

《清平樂》呂夷簡

同時,作為君臣的兩人之間有「摩擦」、有利用更有相互成就,宋仁宗曾故意讓呂夷簡和範仲淹兩人作為新舊勢力的代表互相牽制,這些呂夷簡都懂,但也樂在其中。仁宗一朝,呂夷簡三次為相,無論在政治、軍事還是經濟上都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貢獻,這一點宋仁宗是認可的。

呂夷簡生病不起之後,宋仁宗聽聞古代人以鬍鬚入藥引可治病,便剪自己的鬍鬚作為藥引賜給呂夷簡希望他能夠痊癒。同時有手寫詔書徵詢他關於宰執繼任者的人選。

《清平樂》劇照

儘管現在看來,這一行為非常荒唐,可在當時卻是天大的賞賜,宋仁宗是真龍天子,他的鬍鬚就是龍鬚,是宋仁宗對於呂夷簡的祝福,詢問他宰執人選,更是對他的信任。

梨白叨叨叨

關於呂夷簡,很多人認為他這個人是非常矛盾的,有弄權被彈劾的一面,也有不念舊惡推薦人才的一面。梨白看來,上面所說的關於呂夷簡的「矛盾點」其實也說明他為人的「真」,政見不同就吵,覺得你是人才就推薦,這和他的為官之道、為人之道並不衝突。

三次為相的呂夷簡確實會審時度勢,也會揣摩聖意,更會弄權,但不得不承認在他的「保駕護航」之下宋仁宗也成長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守成之君」。

《清平樂》呂夷簡

排除功過一說,我認為李燾對其評價中有一句話簡單明了地概括了他的一生,「其於天下事,屈伸舒捲,動有操術」。

關於呂夷簡,梨白寫過不止一篇小文,每次都有新的感想,小夥伴們對呂大相公又有什麼評價呢,趕快在評論區留言吧,期待大家的關注、評論、點讚哦~

(文中所有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繫刪除,萬分感謝!)

參考書籍:

《涑水記聞》

相關焦點

  • 郭皇后一巴掌,正中宋仁宗下懷,呂夷簡動了私心,助力仁宗廢后
    有一次,宋仁宗帶領嬪妃們去賞花遊玩。因為當時他帶的嬪妃中,尚美人和楊美人為了向宋仁宗爭寵,於是就和宋仁宗一直卿卿我我,毫不在意別人的目光。尤其是尚美人,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鑽進了宋仁宗的懷抱,這讓當時的郭皇后非常生氣。於是郭皇后就嚴厲指責尚美人和楊美人。
  • 《朋黨論》:秀而不實的仁宗盛治,背後是危機四伏的大宋江山
    宰相呂夷簡與郭皇后有嫌隙,於是迎合聖意,力主廢后,但範仲淹認為於禮不合,大力反對,最終在仁宗的授意下,範仲淹被貶出京。二、衝突升級:呂範黨爭公元1036年,離劉太后去世、仁宗親政已過了三年,範仲淹權知開封府,對宰相呂夷簡多年來把持朝政、任人唯私的行為大為不滿,於是將所有由呂夷簡培植的官員繪製成一張《百官圖》,呈遞到仁宗皇帝面前。
  • 清平樂中對景祐黨爭的處置真是兩小無猜嗎,一留一貶表明仁宗態度
    在範仲淹被因《百官圖》一事被貶謫饒州的消息傳開後,馬上就有秘書丞餘靖、太子中允尹洙、館閣校勘歐陽修等出來替範仲淹鳴不平。仁宗在想這些人是不是和你範仲淹一起的呢,說明你範仲淹也有自己的小團體。B、呂夷簡身為宰執大臣,選人用人用自己熟悉了解的人這一點無可厚非,況且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嫌的原則古已有之。
  • 同樣是「無為」而治,為什麼趙楨成了仁宗,而朱翊鈞卻成了神宗
    熱播劇《清平樂》講述了趙楨的一生,因為他的仁德,死後加封廟號「仁宗」。在明朝也有一位皇帝,和趙楨這一生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口碑卻是一個天一個地,這就是萬曆皇帝朱翊鈞。在趙楨看來自己明明是因操勞過度昏倒,卻被理解成廢掉皇后,寵信美人,縱淫過度而昏倒。至此宋仁宗心神俱疲、心灰意懶。把工作重心開始轉移到集詩書、修禮樂之上。除了不拜佛,幾乎是回復到真宗末年時期。
  • 支教、做臨終關懷,她用搖滾精神書寫致青春的詩歌
    支教、做臨終關懷,她用搖滾精神書寫致青春的詩歌 2020-10-16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司馬光的「潔白如雪」
    司馬府即司馬光之父司馬池作光山縣令時的官衙,也是司馬光的出生地。「司馬光」一名中的「光」字即來源於光山。司馬府面積不過一兩畝,在中國眾多的古建築裡毫不起眼,其建築形制也無任何出類拔萃之處。遊客紛至沓來,只為了一個目的:緬懷那位已經逝去900多年的先哲。作為歷史上最傑出的史學家之一,司馬光的驚世才華不得不讓人欽敬。
  • 伊.斯.蘭.教.的臨終關懷思想
    然而,事與願違,起源於西方的臨終關懷傳入我國後,「當醫學科學的臨終關懷原則未經實行,就已被區域文化的某些信仰、理念和習俗等先行阻隔而完全落空」。「中國的臨終關懷醫院一直遭到少數人質疑的尷尬,有的剛剛開張就門可羅雀;有的艱難維持,卻負債經營。」筆者認為,由於涉及地域、文化、宗教等因素,醫學科學的臨終關懷原則在中國的落實必須考慮本土化的問題。
  • 英國多名彩票中獎者臨終關懷醫院送溫暖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一家臨終關懷醫院的工作人員近期收到特別的聖誕禮物。這些禮物來自多名彩票大獎中獎者。這些幸運兒希望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艱難時刻,趁聖誕節來臨之際為別人做點善事,最後決定為威爾斯地區加的夫市城市臨終關懷醫院工作人員準備9個精美的聖誕禮籃,由埃文斯送到醫院。埃文斯中樂透彩票頭等獎後圓了足球迷的夢,把自家後院改建成足球場,還買了加的夫足球俱樂部整個賽季門票。他今年6月當上爸爸,迎來兒子桑尼。他說:「能幫助臨終關懷醫院,感覺真好。」
  • 《清平樂》呂夷簡:在鋼絲上行走,平衡兩宮的關係,屹立高位不倒
    近日熱播劇《清平樂》中,呂夷簡的出場堪稱經典,從劉太后那裡剛出來,就碰到了守在門外的八大王趙元儼,趙元儼覺得劉娥是想效仿武則天篡奪大宋江山,趙元儼提醒呂夷簡,天子的母親才稱得上是太后,要呂夷簡記得這天下到底是誰的天下。之後朝堂上談及範仲淹一事時呂夷簡又被八大王嘲諷為:「滿口社稷蒼生,滿肚子攀附權貴,拜高踩低,左右逢源」之輩。
  • 千年重溫司馬光
    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說:「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司馬光無論早年做地方官吏,還是後來任高官要職,一直是「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純帛」。宋仁宗深知司馬光生活窘迫,臨終留下遺詔要重賞一批像司馬光那樣功高德劭的重臣。司馬光率領同僚三次上書,勸諫說:「國家還有大的憂患,內外貧乏,不可專門效仿乾興的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