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忠奎:打造「產供銷一條龍」農業聯合體 帶著種糧戶富起來

2020-12-26 荔枝新聞

編者按:「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如今,在江蘇農村這片創業創新的廣闊天地,一大批新農人大有所為,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在全國新農民新業態創業創新大會召開之際,我蘇網聯合江蘇新聞廣播推出系列報導《金秋迎豐收 點讚新農人》,一起聆聽江蘇新農人的創業創新故事。

我蘇網訊 九月初,在揚州市江都區三五鬥優質食味稻聯合體的水稻種植基地,稻浪翻滾,接連成片,顆粒飽滿的稻穗綠裡透黃,即將成熟,葛忠奎正在仔細地查看稻子的生長情況。

作為全國農業創新創業優秀帶頭人、揚州中月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葛忠奎用十年時間,帶領當地農戶開闢了一條種糧致富路。

眼前的這大片農田,將近3000畝,還有25天左右,稻子就可以開鐮收割,預計畝產1400斤。葛忠奎興奮地說,他的稻米品種優選,味道好、質量佳,這得益於大規模、標準化的生產。

懷揣農業夢

「讓種糧成為賺錢的行業」

葛忠奎原來是做建材生意的,但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的他,一直有一種情懷,就想做糧食產業,「無論什麼時候人們都要吃糧食,只要把品質提高了,市場就會越來越廣闊,所以我選擇了農業行業。」

2010年,葛忠奎從城裡來到鄉下,創辦了揚州中月米業有限公司。他發現,農戶們分散種糧,品質無法保證,而且還賣不上價格。「讓種糧成為賺錢的行業」,抱著這樣的想法,葛忠奎在區政府的牽頭下,與周邊種植大戶落實收購訂單種植,根據市場的需求去種優質大米,打造品牌,如今種植面積已達6萬餘畝。

「同樣種一畝田,別人的大米賣2塊5,我的大米賣3塊,為什麼我的大米能賣3塊?是因為我在種植過程和管理過程中,用的肥和藥都是綠色的,大米的口感好了,價格自然就上去了。」葛忠奎公司的主打產品南粳9108,一推向市場,就以軟糯香甜的口感,徵服了上海食客們挑剔的味蕾,在長三角地區供不應求。

跟著葛忠奎種糧,農戶效益越來越好,手上有1000畝田的種植大戶胡永康深有體會,「加入葛總訂單生產之後,我們沒有後顧之憂了,大米的生產成本低了,銷售價格高了,近幾年,我們每畝地可以穩定增加收入400塊錢左右。」

耕耘天地間

打造「產供銷一條龍」農業聯合體

「產中一條龍,通過技術指導、科學種田,每畝可以提高產量100斤左右。產後一條龍,從烘乾、倉儲、加工、銷售環節,為種植戶提高畝產利潤,通過聯合體的模式,我希望帶領更多人幹事創業,培育出一批農民老闆。」

葛忠奎聯合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成立了「優質食味稻聯合體」,以優惠價格,為訂單種植的大戶提供統一購買農資、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耕作管理等服務,降低了農戶種植成本,保障收購糧食的品相和質量。

培育帶頭人

厚植農業創新創業土壤

明年,葛忠奎還打算建立一個10萬畝良田生產基地,將大米的產業鏈進一步延伸拓展,讓留守在家的老人、婦女都能夠參與進來,製作生產米糕、大米麵膜等等深加工產品,勞有所得,怡然自樂。

揚州市江都區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周蕾表示,為厚植創業創新土壤,吸引人才留下來,對於像葛忠奎這樣的農業創業創新帶頭人,農業部門給予了信貸支持、技術服務、設施用地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數據顯示,江都區農業創業創新帶頭人有480多人,農村創業創新人員達3050人,累計帶動3萬5千多戶農戶就業,今年以來,江都區發放涉農雙創貼息貸款3500多萬元。(不包含非農貸款)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孫昕 我蘇特稿編輯/孟曉晴)

相關焦點

  • 實業助力鄉村振興 戮力共建美好家園 ——訪陝西美好家園現代農業聯合體 CEO 張田龍
    陝西美好家園現代農業聯合體發起暨運營負責人張田龍,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堅定初心,大愛無私,用汗水和行動灌溉出我國西部地區現代農業產業獨樹一帆的「陝西美好家園現代農業聯合體」產業集群,為陝西果業、屬地經濟發展帶來勃勃生機,為屬地老百姓帶去了燦爛笑容。古往今來,人類生生世世都在編織著夢想與希冀。
  • 「80後」田保姆種糧記(危中尋機·農業邁向高質量)
    本報記者 史自強攝版式設計:汪哲平核心閱讀面對這場疫情大考,農業有挑戰也有機遇。傳統生產方式遇到難題,新農具、新技術、新模式得以大顯身手。春耕期間,各地努力化危為機,依託新型農業服務主體,加快推進規模化、專業化生產,破解「誰來種地」難題,邁向高質量發展。
  • 大災大戶種植農業險,讓種糧大戶吃了一顆定心丸
    泰安市寧陽縣東疏鎮老王莊的種糧大戶王常舜,2020年又擴大了土地流轉面積。提起信心,他說縣裡推出的大災大戶保險,讓他吃了一顆定心丸。正是大災大戶保險切實保障了種糧大戶利益,降低了農業風險,對實現規模種糧奠定了基礎,加快了寧陽縣土地流轉節奏。該縣2018年流轉種糧面積12萬畝,2020年達到20萬畝,種糧大戶也由963戶增加到1285戶。
  • 金安區東橋鎮皖西白鵝產業聯合體入選安徽省「158」行動計劃
    金安區東橋鎮皖西白鵝產業聯合體入選安徽省「158」行動計劃 2020-04-10 17:24:16   來源:六安新聞網
  • 楊玉成委員:支持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如何推進我省鄉村產業振興,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著力點在哪裡?  「產業興離不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離不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支撐。」河北省政協委員楊玉成的觀點是,支持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培育引導聯合體深度融合發展,為新形勢下農戶分享農業產業發展成果、促進鄉村振興開闢一條新途徑。  什麼是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 上海浦東新區構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新模式
    本報訊 趙永恆 記者黃官國 發自上海 近日,上海浦東新區在川沙新鎮召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推進會,部署下一步推進全區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建設和發展。 依據浦東新區《關於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行動計劃》,浦東在2019年已組建5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基礎上,今年再組建9家農業經營聯合體,計劃到2022年,全區各類聯合體20家,帶動農民合作社150家、家庭農場200個左右,惠及農戶約5萬戶,對接生產基地約10萬畝,農戶畝均產值比現在增加15%以上,達到全市領先水平。
  • 楊凌:著力打造農業科技自助服務新體系
    組建成立種糧託管組織,為現有的糧食種植戶特別是在外務工和勞動力短缺農戶提供代種代管代收乃至倉儲銷售的全程服務。科技服務通過市場化手段,使農業科技供給側和需求側更加緊密地相互連結、良性互動,在內部各服務業務優化搭配、聚集融合基礎上推出的可視化套餐更緊貼科技服務對象實際需求,這樣的科技「自助大餐」,農民看得清聽得懂用得好,真正實現了農民點餐專家烹調。
  • 做好「領頭雁」 帶領鄉親一起富
    做好「領頭雁」帶領鄉親一起富省人大代表劉準幫扶了西渡鎮7個村208戶661個貧困人口2009年,在廣東從商的劉準回到家鄉梅花村,當起了種糧大戶。在他眼中一人致富不算富,帶領鄉親共同富才是他最大的夢想。2010年,劉準帶頭創建了衡陽縣富農優質稻種植專業合作社。
  • 寶豐縣鬧店鎮85後種糧大戶王曉鵬種糧機械化帶民一起富
    12月8日,寶豐縣鬧店鎮大張莊村種糧大戶王曉鵬一邊在田間查看小麥的長勢,一邊說。王曉鵬是鬧店鎮屈指可數的85後種糧大戶,他在大張莊村、李官營村承包了210畝農田,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花生、豌豆等傳統農作物。1986年出生的王曉鵬高個子,有點黑。當地的村民提起他,都會豎起大拇指誇一句:是個「幹家兒」。
  • 這位全國種糧售糧大戶的「接力棒」傳給了誰?
    12月6日,曾先後連續三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種糧售糧大戶」榮譽稱號,多次受到農業部、省政府表彰,領航河南杞縣20多年糧食育種生產行業發展的杞縣裴村店鄉農民許國志激動地說。育良種、提質量、創品牌,不斷培育高產、優質、廣適的新品種是種業的發展基礎。這些年,由誰來接種糧的接力棒?他確實發過愁。
  • 這裡富起來是有道理的!
    宜興是農業大市在當下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話題被越來越多市民所關注>整良田 建增收「聚寶盆」地處水鄉圩區的楊巷鎮,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真正落到實處,依託自身特點,聯合工商資本和專業服務組織,組成產業聯合體,在革新、鄔泉、金紫等8個村約1萬畝土地上,規劃建設興楊現代農業產業園。
  • 先試先行 國網江蘇電力打造農業領域泛在物聯「新樣本」
    「及時烘乾、安全入倉」成了種糧戶們一年到頭最大的期盼。今年,國網江蘇電力全面落實相關要求,切實解決為民服務難題。國網泰州供電公司基於區域特點,探索將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延伸至服務「三農」領域,聯合當地政府、糧食烘乾服務中心、百度地圖、扶貧點等,開發了「電烘乾」物聯共享平臺,在糧食烘乾企業和種植戶之間,打造了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的紐帶,為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在農業領域的落地率先邁出了一步。
  • 中國瑞寶國際合作有限公司推進產業聯合體建設 激發農業現代活力
    4月25日上午,長治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召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推進會。中國瑞寶國際合作有限公司郝景雲董事長參加會議並作經驗交流發言。會議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曉宇主持,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處處長馬向榮出席會議並作專題講座。
  • 山西新公示一批農業產業化省級示範聯合體名錄
    6月28日,山西晚報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該廳公示新一批農業產業化省級示範聯合體名錄,太原市鴻新果蔬產業化聯合體等90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上榜」。其中,太原市有鴻新果蔬產業化聯合體等2家,大同市有山西邊塞牧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產業化聯合體等7家,朔州市有朔美羊肉羊養殖產業聯合體等8家,忻州市有山西民宇羊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8家,陽泉市有陽泉市裕盛源食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6家,呂梁市有呂梁市肉牛產業聯合體等11家,晉中市有晉中市喜蓉食業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6家,長治市有山西長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米深加工產業化聯合體等
  • 五道溝村:讓資源活起來 讓村民富起來
    2019年初,打造出三星級農家樂2戶,四星級農家樂3戶,帶動了21戶村民發展民俗旅遊項目,間接帶動30戶農戶從事農畜產品銷售,大幅提升了接待水平,9戶貧困戶共18人直接融入到旅遊產業中開辦農家樂,實現年人均收入1萬元以上的目標。15戶貧困戶以其養殖的肉羊、肉雞直接供應於農家樂餐飲的同時,還可對外銷售。2019年4月,五道溝村被呼和浩特市文化旅遊廣電局評定為鄉村旅遊示範村。
  • ...攻堅」一花獨放滿園春——記內蒙古富承祥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同時,與內蒙古農業大學進行校企合作,建立了「內蒙古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教學科研基地」。公司籌資建設了20000萬平方米的現代化育肥場,集自動消毒、自動氨氣超標報警排除、自動刮糞、機械撒料、機械清掃衛生於一體,為現代化和智能化養殖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
  • 無人機水稻直播、打造生鮮超市...水稻田裡玩出新花樣
    當他將這套規範推廣到產業下遊的種糧戶時,大家都紛紛效仿,「用了這套規範種出來的稻穀,我每斤收購價都比市場價高2角到3角左右,種糧戶每畝收入可以多240元左右。這樣就能起到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此外,曾聖鈞正在和一些連鎖生鮮超市經營者洽談合作,打造一個自有品牌的生鮮超市,讓基地生產的大米、玉米等農作物供應給生鮮超市銷售。3  規模化經營 種糧大戶種植面積快速擴展江門市農業農村局的人士介紹,今年江門市水稻種植面積約125萬畝,其中種糧大戶種植面積約20萬畝,佔比約16%。
  • 「脫貧攻堅」一花獨放滿園春——記內蒙古富承祥牧業科技發展有限...
    成立於2014年9月的內蒙古富承祥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集優質種羊生產銷售、肉羊標準化養殖、全舍飼養殖技術開發和推廣服務於一體,是全旗優質肉羊繁殖、優良品種引進試驗示範、肉羊全舍飼養殖技術培訓基地。同時,與內蒙古農業大學進行校企合作,建立了「內蒙古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教學科研基地」。
  • 家鄉富起來,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回鄉感言:農民生活好起來,家鄉的日子富起來,這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冬日清晨,山區多了幾分寒氣。73歲的雙益菇業前董事長、技術顧問葉聖益披著黑色夾克,利落地走進公司大門。「雖然公司已交給女兒,老葉總每天還是公司最早一個來、最晚一個走的人。」看著他瘦削的背影,門口值守的保安師傅葉正相感慨道。  30多年前,葉聖益和香菇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