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縣鬧店鎮85後種糧大戶王曉鵬種糧機械化帶民一起富

2020-12-16 瀟湘晨報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丁需學通訊員王騰飛

「從一粒種子變成綠色的秧苗,從小苗到抽出了麥穗,每一天都有變化,很有意思。」12月8日,寶豐縣鬧店鎮大張莊村種糧大戶王曉鵬一邊在田間查看小麥的長勢,一邊說。

王曉鵬是鬧店鎮屈指可數的85後種糧大戶,他在大張莊村、李官營村承包了210畝農田,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花生、豌豆等傳統農作物。1986年出生的王曉鵬高個子,有點黑。當地的村民提起他,都會豎起大拇指誇一句:是個「幹家兒」。

與很多人一樣,王曉鵬高中畢業後就選擇了外出打工,但終因離家太遠無法照顧老人和孩子,選擇回鄉創業。2015年,王曉鵬從父親手裡接過了種植的「接力棒」,開始發展農業產業。在父親的帶領和他自己的努力下,王曉鵬慢慢成為農業種植的行家裡手,種植面積不斷增加。近幾年,王曉鵬先後花費15萬元,購買了除草機、打藥機、秸稈粉碎機等農機具,告別了傳統耕作方式,實現了機械化播種、施肥、收割。同時,他還利用農機幫助其他村民翻地、除草、收割。

農業種植不僅使王曉鵬賺到了錢,還為村裡中老年人、貧困人員等勞動力相對較弱的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王曉鵬說,農忙時節需要僱大量人手,光是每年付給該村村民的工資就有八萬多元。「俺的7畝地都租給他了,一畝一年500多塊錢,閒了在地裡幹活,每天還有六七十元的收入,比自己種著划算。」今年66歲的大張莊村村民李存笑著說。

近兩年,王曉鵬不僅在家建房,還在縣城買了商品房。「現在種地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農業的未來要靠我們這一代實現生產現代化和集約化。」回顧自己的創業歷程,王曉鵬說,「現在大學生就業觀念不夠開放,畢業了都往城市跑,其實農村是一個很大的舞臺,只要肯堅持、肯幹,夢想都會實現。」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種糧大戶康朗恩
    說起景洪市嘎灑鎮曼洪村的種糧大戶康朗恩,許多農技人員和農戶都認識他。他十餘年來一直在從事水稻、玉米規模化種植,每年少百來畝,多則近千畝的水稻、玉米種植規模,是景洪市少有的幾個穩定從事糧食規模化種植農戶之一。
  • 大災大戶種植農業險,讓種糧大戶吃了一顆定心丸
    「有了大災大戶這個種植險,我現在更有信心了,今年又多流轉100多畝土地,繼續擴大種植面積。」泰安市寧陽縣東疏鎮老王莊的種糧大戶王常舜,2020年又擴大了土地流轉面積。提起信心,他說縣裡推出的大災大戶保險,讓他吃了一顆定心丸。
  • 種糧大戶鍾育賢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據當地村幹部介紹,鍾育賢沒有上過正規的農業院校,但肯學習,通過參加省市區各類培訓,並在實踐中總結探索,全面掌握了水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特別是精通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測土配方施肥、水稻工廠化育秧、水稻全程機械化作業等現代農業技術,榮獲農業部、省市20多項榮譽稱號,省級種糧大戶。鍾育賢在用心服務「三農」的同時,熱心參與農村脫貧攻堅。
  • 嶽陽:170餘種糧大戶集中「充電」助力糧食生產
    來自平江、汨羅、嶽陽縣、華容、屈原行政區與君山區、經濟技術開發區170餘名種糧大戶參加專業的科技培訓學習。鄧建軍(左3)組織大家學習,傳達國家種糧獎勵政策會上,湖南雄博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建軍組織種糧大戶們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傳達國家相關獎勵政策,認真分析當前糧食種植的現狀,邀請農業專家就水稻適時播種、田間科學管理等方面的科學種田知識進行講座,種糧大戶們津津有味聆聽,收穫滿滿。
  • 從貧困戶到「種糧大戶」
    廣漢市金魚鎮月灣村「種糧大戶」江賢俊,面對記者採訪侃侃而談。「農資、農機、烘乾設備投入了上百萬元」「流轉200畝土地,今年毛收入能達到40萬元」。江賢俊的轉變,始於一場農民夜校培訓。他說,從老師的授課中,除了學到農業技術知識,更了解到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重要性。
  • 寧鄉壩塘鎮黨員「一對一」服務種糧大戶實現「雙過半」
    近段,在壩塘鎮各村的田間地頭,到處活躍著黨員幹部的身影,黨員們樹黨旗,戴黨徽,亮身份,展形象,他們宣政策、助防疫、問需求,解難題,指導全鎮 193 戶種糧大戶有序開展春耕工作,為全年糧食增產增收助力。他們是壩塘鎮 " 百名黨員聯農戶 " 活動中的聯絡員,也是 " 一對一 " 服務全鎮每戶種糧大戶的貼心 " 田保姆 "。" 請問您家承包的水田有好多畝?能夠落實雙季稻面積多少畝?種子、化肥都備足沒有?還有什麼困難?" 這是聯絡員與聯繫的種糧大戶第一次見面時,必問的四個問題。
  • 我市種糧大戶和養豬大戶積極開展春耕生產 提高生豬養殖產能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但季節不等人,我市種糧大戶和養豬大戶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開展春耕生產和提高生豬養殖產能等工作。潮陽絲苗米產業園是我市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之一,三個主體企業耕作總面積超過一萬畝,年產優質水稻約1.2萬噸,輻射帶動周邊農民種糧4萬畝。
  • 常州種糧大戶王海斌:產業融合發展...
    20年來,他從種糧大戶,到創辦農機專業合作社,再到構建糧食生產經營全產業鏈,已蝶變成為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帶頭人。他打趣地說,自己如今是一位「現代農業兵」。 王海斌回憶,合作社是由本地19個種田大戶和農機戶聯合組織發展起來的,早前專注於提供農機服務,到2008年左右,他開始想辦法實現合作社的轉型,從成立之初的單一農機作業服務,逐步拓展到土地耕翻、整地,擴大到育秧、插秧、機收、烘乾、加工等水稻生產的全過程機械化,比起人工,成本低、效率高,有效提升了糧食產量。
  • 27位種糧大戶競標「搶」種2700餘畝農田
    本報訊 (記者 彭瑜 通訊員 趙軍 吳正遠)2700餘畝高標準農田引來27位種糧大戶競標!12月6日上午,一場特殊的招投標會在梁平區星橋鎮兩路村公共服務中心舉行。27位種糧大戶以競標的方式公開競爭兩路村2700餘畝高標準農田土地的經營權。經過激烈競爭,4位種糧大戶中標,獲得農田5年經營權。
  • 青島種糧大戶:誰浪費糧食就來嘗嘗種地的滋味
    原標題:反對浪費糧食種糧大戶吐心聲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鍾迎雪 毛梓權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2013年至2015年的調查顯示,我國食物浪費量約為每年1700萬噸至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到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
  • 這位全國種糧售糧大戶的「接力棒」傳給了誰?
    12月6日,曾先後連續三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種糧售糧大戶」榮譽稱號,多次受到農業部、省政府表彰,領航河南杞縣20多年糧食育種生產行業發展的杞縣裴村店鄉農民許國志激動地說。育良種、提質量、創品牌,不斷培育高產、優質、廣適的新品種是種業的發展基礎。這些年,由誰來接種糧的接力棒?他確實發過愁。
  • 重慶:27位種糧大戶競標「搶」種2700餘畝高標準農田
    2700餘畝高標準農田引來27位種糧大戶競標!12月6日上午,一場特殊的招投標會在重慶市梁平區星橋鎮兩路村公共服務中心舉行。27位種糧大戶以競標的方式公開競爭兩路村2700餘畝高標準農田土地的經營權。經過激烈競爭,4位種糧大戶中標,獲得農田5年經營權。
  • 江西種糧大戶凌繼河又發年終獎!10年共發3000萬!
    江西種糧大戶凌繼河又發年終獎!10年共發3000萬!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月9日上午,在江西省安義縣鼎湖鎮西路村,當地種糧大戶凌繼河又給農民發年終獎了
  • 23年耕耘堅守,全國種糧大戶這樣詮釋「粒粒皆辛苦」
    八月,春收秋種的季節,全國種糧大戶、汕頭市潮陽區錦灃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林宋文像往年一樣忙個不停,皮膚黝黑的他頂著烈日,帶著工人插完剩下的部分稻秧,又來到晚稻田間巡看剛插不久的秧苗的狀況。日復一日、周而復始,今年是林宋文種植水稻的第23個年頭,自1997年開始種糧以來,他的種植規模逐漸擴大,從最初的10畝地擴增到如今的6000多畝。
  • 三合:老種糧大戶 喜獲豐收
    近日,天台縣秋糧收穫基本結束,天台縣三合鎮種糧大戶湯兆富喜上眉梢。據悉,湯兆富的高產示範方位於三合鎮大橫村,總面積130畝,實施品種為浙優18,該品種具備高產高收效益,是該縣農技總站推廣的優質品種。「從5月下旬播種到6月中旬移栽到高標準農田,我每天到田地裡查看生長情況。為實現高產,還從山上養羊戶處拉了大量羊糞當做有機肥,高產驗收通過終於放心了。」
  • 葛忠奎:打造「產供銷一條龍」農業聯合體 帶著種糧戶富起來
    在全國新農民新業態創業創新大會召開之際,我蘇網聯合江蘇新聞廣播推出系列報導《金秋迎豐收 點讚新農人》,一起聆聽江蘇新農人的創業創新故事。作為全國農業創新創業優秀帶頭人、揚州中月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葛忠奎用十年時間,帶領當地農戶開闢了一條種糧致富路。眼前的這大片農田,將近3000畝,還有25天左右,稻子就可以開鐮收割,預計畝產1400斤。葛忠奎興奮地說,他的稻米品種優選,味道好、質量佳,這得益於大規模、標準化的生產。
  • 種糧大戶提前十天解除隔離 一枚「綠碼」救了700畝麥田
    2月18日中午,湖州南太湖新區楊家埠街道戚家村種糧大戶陳代銀和街道農技人員一起帶著高壓噴霧器來到田間,抓緊給400多畝麥苗除草。陳代銀來自安徽巢湖,2017年以來,他在當地承包了700畝農田。受疫情影響,他直到2月14日才從老家回到湖州。
  • 冷水灘這位種糧大戶獲評2020年「湖南省十佳農民」
    比如,從打工仔到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的屈光榮,他帶領全村400戶農民,周邊80戶貧困戶一起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而他也憑著自己的努力與情懷,收穫了省市領導們和社會的點讚及肯定,他先後被授予「2012年冷水灘區十大經濟人物」「2013年冷水灘區十大科技致富帶頭人」「2014年湖南省先進種糧大戶」「全省優秀青年農場主」等榮譽稱號。
  • 種糧大戶朱紅岸:關愛五保戶 真情暖人心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水平)12月17日,雙峰縣走馬街鎮燕巖村的每位五保戶都收到了本村種糧大戶朱紅岸送來的禮物,自家種的大米50斤和食用油一桶,老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 「80後」田保姆種糧記(危中尋機·農業邁向高質量)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從「有沒有」到「好不好」,透過這位「80後」田保姆的種糧故事,感受到田野裡的新動能正在集聚。一畝地上的兩本帳田保姆託管,省心省力省錢,種糧成本能減少150元農機來回奔走,層層水花飛濺……正值插秧時節,四川鄰水縣增產村的田間又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