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軟硬兼施」建設鄉風文明

2020-12-14 瀟湘晨報

11月26日,記者從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文明辦了解到,該縣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軟硬體」建設,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軟體」方面,近年來,羅城加強文化志願服務團隊建設,建立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3個文化志願者服務站,建立11個鄉鎮文化站志願服務站點。全縣在文化部門登記備案、經常開展惠民演出的有188支農村業餘文藝隊。各個志願服務團隊充分利用各級文化服務平臺,完成「戲曲進校園」「戲曲進鄉村」200多場,完成「歡樂仫佬族鄉·周周演」文藝展演400餘場,完成文化扶貧惠民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文藝志願服務19場,惠及群眾100萬餘人次。

「硬體」方面,該縣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建設。建有文化館、圖書館、仫佬族博物館、于成龍廉政文化展示館,並對群眾免費開放;全縣141個行政村(社區)實現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建有體育健身場所1472個(處),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01平方米;建成農家書屋186個。(廣西日報記者/卿要林 實習生/田琰銣 通訊員/韋如代)

責任編輯:楊立君

【來源:廣西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羅城「軟硬兼施」建設鄉風文明
    11月26日,記者從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文明辦了解到,該縣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軟硬體」建設,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軟體」方面,近年來,羅城加強文化志願服務團隊建設,建立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3個文化志願者服務站,建立11個鄉鎮文化站志願服務站點。全縣在文化部門登記備案、經常開展惠民演出的有188支農村業餘文藝隊。
  • 廣西羅城:全國唯一仫佬族自治縣圓「高速夢」
    11月28日,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收費站,投資為109.53億元的廣西融水縣至河池市高速公路(簡稱「融河高速」)舉行通車儀式,標誌著全國惟一的仫佬族自治縣——羅城縣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38萬多仫佬山鄉百姓終於圓了期盼多年的「高速夢」。
  • 中國唯一仫佬族自治縣:廣西河池羅城
    石圍古村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仫佬族,自稱「伶」、「謹」,漢人稱「姆姥」,是由百越族群中僚人的一支發展而來,有本民族語言而無本民族文字。仫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與漢壯民族雜居,受其經濟文化影響。新中國成立以後,經民族識別確認為「仫佬族」,成為中國56個民族大家庭中一員。
  • 融河高速公路通車,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不通高速的歷史
    融河高速公路通車,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不通高速的歷史 河池日報 圖新華社南寧11月28日消息,28日上午,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
  • 深圳福田區對口幫扶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圍繞「靶心」用情...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中國毛葡萄(仫佬?羅城)示範區,村民正喜摘毛葡萄。(資料圖片)近年來,廣東深圳市福田區充分利用發展優勢,緊緊圍繞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瞄準脫貧摘帽這「一個靶心」,實施交通水利基礎設施、現代特色農業、城區基礎設施建設「三大戰役」,寫好仫佬族特色文化旅遊、特色酒業、飲用山泉水品牌「三篇文章」,用心用腦用情用力開展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廣東建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喬善至納翁二級公路...
    廣東建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受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公路管理所的委託,就「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喬善至納翁二級公路工程監理服務」項目(項目編號:JH01G03-20190026)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JH01G03-20190026
  • 今天,這個仫佬族自治縣告別不通高速的歷史
    11月28日上午,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收費站外廣場,隨著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二級巡視員黃榮鈺宣布:「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通車!」融河高速正式開通,這標誌著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告別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
  •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原副縣長被雙開
    12月23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河池市紀律檢查委員會、河池市監察委員會獲悉,因挪用公款、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等行為,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原副縣長、公安局原黨委書記、局長韋榮坤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 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通高速了
    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通高速了 2020-11-28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唯一一個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
    28日,廣西境內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國唯一一個仫佬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項目全長約106公裡,沿線地質情況十分複雜,建設難度巨大。「高速路終於通了。」11月28日,由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直屬的廣西新發展交通集團投資建設的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標誌著全國唯一一個仫佬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特意前來體驗高速公路的當地人潘女士說,早就盼望能修一條高速公路,現在通車了,從羅城到桂林、湖南要快很多。
  • 自駕遊廣西河池羅城,看潺潺流水,賞天坑奇觀,探秘千年仫佬族
    廣西河池羅城是我國唯一一個仫佬族自治縣,地處嶺南桂西北的九萬大山南麓。05仫佬族村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北部,這裡環境優雅,風光秀麗,有「小桂林」之稱。山水風土人情,都有著當地獨特的民族氣息。06仫佬族博物館仫佬族博物館屬文博館類人文風景旅遊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四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裡是一座以展示羅城仫佬族繁衍生存,社會發展物證、文化遺珍為主要任務的,
  • 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不通高速歷史
    來源:廣西日報楊再旭 莫剛軍經過3年建設,11月28日,由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直屬企業廣西新發展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簡稱「融河高速」)正式通車,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羅城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38萬羅城百姓圓了期盼多年的「高速夢」。
  • 羅城群眾慶祝整縣脫貧摘帽
    11月20日,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點「仫佬家園」社區,搬遷群眾用仫佬山歌齊唱自編山歌,慶祝該縣整縣脫貧摘帽。當日,自治區政府網站公布了包括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在內的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5年來,羅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語言扶貧、生態扶貧、網絡扶貧等工作成效顯著,羅城仫佬家園安置點榮獲全國「十三五美麗搬遷安置區」榮譽稱號,先後3次在全國會議上作典型經驗交流,8次在全區會議作典型經驗交流,全國生態扶貧工作會議、2020年全區農業產業扶貧現場推進會在羅城召開。
  • 我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全國只有21萬人,這裡就有12萬多
    我國56個名族中有一個你少數民族在全國只有21萬人左右,而廣西一個縣就聚集了12.5萬人,這個民族的名字很奇怪,而且還特別難讀,這就是仫佬族(音:mù lǎo zú)。而這個縣就是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也是我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
  • 河池羅城8萬畝毛葡萄進入採摘期(組圖)
    8月26日,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裡樂村拉任屯,仫佬族姑娘摘收成熟毛葡萄。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廖光福 攝8月26日,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裡樂村拉任屯,仫佬族姑娘摘收成熟毛葡萄。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廖光福 攝8月26日,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裡樂村拉任屯,仫佬族姑娘摘收成熟毛葡萄。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廖光福 攝8月26日,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裡樂村拉任屯,仫佬族姑娘摘收成熟毛葡萄。
  • 全國唯一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不通高速歷史
    這標誌著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羅城將正式結束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項目起點位於柳州市融安縣潭頭鄉紅嶺村附近,與擬建的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連接,並與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相交,途經融水縣和睦鎮、羅城縣小長安鎮、東門鎮、四把鎮、天河鄉、宜州區安馬鄉,終點位於宜州區德勝鎮全村(現宜州至河池高速德勝服務區)附近,與宜州至河池高速公路相接。
  • 廣西羅城:農網改造升級助力仫佬族整族脫貧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羅洋  全達鵬 報導 近日,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整縣整族脫貧摘帽。羅城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縣和廣西深度貧困縣,2015年底,該縣有貧困村82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39萬,貧困發生率為28.47。  仫佬族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老民族,是全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人口約在14萬左右,主要聚居在羅城。
  • 羅城隆重舉辦第四屆仫佬族依飯文化旅遊節
    廣西新聞網羅城11月9日訊(記者 覃錚)11月8日,黨旗領航·電商扶貧「我為家鄉代言」羅城電商大集暨第四屆仫佬族依飯文化旅遊節慶祝活動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成龍湖廣場隆重舉行。2017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訂的《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自治條例》中第八章附則第五十四條規定:每年農曆立冬日為仫佬族依飯節。 如今,時代賦予依飯節更為豐富的文化內涵,依飯節已成為仫佬族人民感恩黨和政府關懷、感恩先祖、慶祝豐年、祈禱平安、追求民族團結進步與發展的傳統節日。
  • 探訪廣西北部少數民族地區,九萬大山深處有謝家—羅城地洲村之訪
    2020年11月7日,應廣西羅城謝昌權宗親的邀請,本站小編謝歡和賀州謝氏代表團謝桂山會長一行約20人來到了廣西北部縣城--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探訪這個廣西最北地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我們穿過九萬大山,來到廣西少數民族地區深處--羅城地洲村。
  • 羅城:生態毛葡萄換來「金山銀山」
    核心提示: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羅城,地處廣西北部大石山區,巖溶面積佔全縣總面積的53%,山區石漠化嚴重。近年來,羅城堅持「生態立縣」戰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動群眾發展具有生態恢復能力的毛葡萄產業,既留住了「綠水青山」,又帶來了「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