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全國只有21萬人,這裡就有12萬多

2020-12-22 老靳行色

我國少數民族有一個仫佬族,這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結婚風俗中有著讓小夥子不喜歡的「不落夫家」的風俗,只能等生了孩子後,妻子才能居住在丈夫家。

對於喜歡的旅遊的朋友來說,除了大自然的無限風光以為,我們還喜歡看各民族的風土人情。在我國有56個名族,這就讓我們有了很大的機會去看各民族的特色風情。而我國的少數民族大多居住於西南地區,尤其是雲南、貴州和廣西等地民族眾多,而這些地域由於處於十萬大山之中,讓我們旅途變得也不是那麼方便。

我國56個名族中有一個你少數民族在全國只有21萬人左右,而廣西一個縣就聚集了12.5萬人,這個民族的名字很奇怪,而且還特別難讀,這就是仫佬族(音:mù lǎo zú)。而這個縣就是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也是我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

羅城簡介

羅城地處嶺南的廣西省河池市,位於九萬大山南麓,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介於柳州和桂林之間。縣域面積2658平方千米,總人口約28.3萬人,其中仫佬族以12.5萬的數量,佔了總人口的33%。

羅城歷史悠久,南朝(533年)就始置黃水縣,為建縣之始,其後名稱雖有變更,但縣制一直在,到了宋開寶五年(972年)置羅城縣,這也是羅城現在名字的由來。

羅城的旅遊資源

獨特的喀斯特地貌

羅城境內多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質地貌,縣域位於萬山叢中,溝壑縱橫、峰林密布,巖溶峰林、巖溶河谷地貌風景尤勝,而不同的是這裡又有著塔狀、錐狀,形似方山的岱崮地貌,這是其它地區的喀斯特地貌所不能比擬的。因巖溶河谷而形成的眾多拱形天生橋更是地質奇觀。

羅城境內有兩條著名的江,一為劍江,一為武陽江,沿江形成了獨特的山水風貌,畫在河中遊,山在河畔秀。

其中尤以劍江風景為勝,有「小桂林」之稱。因山似劍排,水如湯沸而得名,以神奇秀麗聞名於世, 是羅城風光的精華與靈魂。劍江流域內山青青水漣漣,峰林爭秀,翠竹妝豔,有「劍水天門」之稱的天門山,形似五指的神劍山,還有一山兩景的孔雀開屏和秀才看榜,更有遮天古榕,古渡浮橋,點綴其間,是一處渾然天成、風景秀麗的「百裡畫廊」。

武陽江是發源於九萬大山深處的,沿天龍山山脈輕流而出,兩岸青翠蔥綠,江水橙波如鏡,彷如一個出浴少女般清純繞轉,一路彎彎,奔向柳江。境內山峰各種神奇的造型,伴著灣神秘莫測繞轉的河灣,春秋奇花繁麗,夏日奇流飛瀑,景色旖旎迷人。沿江而下,龍角山栩栩如生,女人河嫵媚迷人,神龍灣佛光浮現,情人山千年香吻醉在瑤池仙境,水上相思林紅豆豔目,情意纏綿,崖宜仫佬族村寨星羅布棋,層層的梯田好似畫卷,田園美景古樸迷人。

主要旅遊景點:羅城公園、青明山莊園、劍江風光、才龍瀑布、古天門、睡美人 、崖宜風光和寶壇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等。

仫佬族人文風情

仫佬族是主要聚集在廣西省嶺南一帶,仫佬族先民,屬於西甌駱越民族一支。《漢書》載:「蠻夷中西有西甌,其眾半贏,面南稱王。」又載:「駱越之人父子同江而浴,相習以鼻飲。」 史書中所記載的「木佬」、「木婁」、「木搖」以及「狇老」等等都是指的仫佬。明代則稱仫佬為「木僚」、「木佬」和「狇佬」。民國《麻江縣誌》載:「《明一統志》稱麻哈長官司,元為仡佬寨,樂平長官司為狇佬寨。」

仫佬族的語言為仫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但是他們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民族傳承記載的少,而流傳的故事和傳說大多通過民族表演和舞蹈等傳承。

仫佬族民族的風俗中,其中「依飯節」、「走坡節」、「坐夜歌」、「打老庚」等民俗最為獨特,每年的仫佬族依飯節、走坡節、搶粽粑、仫佬竹球、紅豆情人節等節日和活動民族特色突出、豐富多彩。

仫佬族曾經有一個習俗是最為讓男子很無奈的,那就是婚後有「不落夫家」的習俗。結婚後女子不住在男方家,而是回到父母家,幫助生產勞動,服侍長輩,農忙和節日才回夫家住幾天,等到懷孕生孩子後才長住夫家。不過現在這樣的習俗已經在慢慢改了,不然小夥子很著急的。

大勒洞仫佬族古民居群位於小長安鎮龍騰村境內,這裡有百年歷史保存完好的仫佬族古民居63座,保持著最為古樸的仫佬族風情,是仫佬族依飯文化的重要傳承地。繞村而過的清清流水,潔淨光亮的石板小徑、鬱鬱蔥蔥的參天古榕,無不透露出濃濃的仫佬族風情。這裡是您認識仫佬族,了解仫佬族風俗、文化、建築、語言的絕佳場所。是目前羅城縣保存最為完好、舊民房最多的仫佬族古民居群。

石圍古村位於羅城東門鎮中石村,是一處風光秀麗、人傑地靈具有仫佬族濃厚氣息的古村落。始祖自明朝洪武年由河南開封遷來,家族聚居而形成,距今有700年的歷史。1912年因村民用山石沿民房砌圍牆抵禦外亂而得名「石圍屯」。 全屯126戶546人,均為仫佬族,且均姓銀。屯內保存有近200年歷史的仫佬族民居及木雕工藝、木刻對聯,還有祖先的宗祠、古老的門樓門墩門檻、石板鑲成的天井小院、地爐、反映忠孝並重和崇尚讀書的神臺。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因仫佬族而獨具風情,又因自然風光而吸引著我們的目光。而除此之外,羅城還是「劉三姐」的故鄉,「一代廉吏」于成龍的入仕之地,「一城兩江」風情如畫,關鍵的是這裡還是一處未開放之地,原生態優美啊。

相關焦點

  • 廣西羅城:全國唯一仫佬族自治縣圓「高速夢」
    11月28日,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收費站,投資為109.53億元的廣西融水縣至河池市高速公路(簡稱「融河高速」)舉行通車儀式,標誌著全國惟一的仫佬族自治縣——羅城縣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38萬多仫佬山鄉百姓終於圓了期盼多年的「高速夢」。
  • 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通高速了
    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通高速了 2020-11-28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不通高速歷史
    來源:廣西日報楊再旭 莫剛軍經過3年建設,11月28日,由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直屬企業廣西新發展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簡稱「融河高速」)正式通車,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羅城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38萬羅城百姓圓了期盼多年的「高速夢」。
  • 中國唯一仫佬族自治縣:廣西河池羅城
    石圍古村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仫佬族,自稱「伶」、「謹」,漢人稱「姆姥」,是由百越族群中僚人的一支發展而來,有本民族語言而無本民族文字。仫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與漢壯民族雜居,受其經濟文化影響。新中國成立以後,經民族識別確認為「仫佬族」,成為中國56個民族大家庭中一員。
  • 唯一一個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
    28日,廣西境內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國唯一一個仫佬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項目全長約106公裡,沿線地質情況十分複雜,建設難度巨大。「高速路終於通了。」11月28日,由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直屬的廣西新發展交通集團投資建設的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標誌著全國唯一一個仫佬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特意前來體驗高速公路的當地人潘女士說,早就盼望能修一條高速公路,現在通車了,從羅城到桂林、湖南要快很多。
  • 全國唯一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不通高速歷史
    這標誌著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羅城將正式結束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項目起點位於柳州市融安縣潭頭鄉紅嶺村附近,與擬建的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連接,並與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相交,途經融水縣和睦鎮、羅城縣小長安鎮、東門鎮、四把鎮、天河鄉、宜州區安馬鄉,終點位於宜州區德勝鎮全村(現宜州至河池高速德勝服務區)附近,與宜州至河池高速公路相接。
  • 今天,這個仫佬族自治縣告別不通高速的歷史
    11月28日上午,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收費站外廣場,隨著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二級巡視員黃榮鈺宣布:「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通車!」融河高速正式開通,這標誌著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告別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
  • 融河高速公路通車,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不通高速的歷史
    融河高速公路通車,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不通高速的歷史 河池日報 圖新華社南寧11月28日消息,28日上午,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
  •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軟硬兼施」建設鄉風文明
    11月26日,記者從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文明辦了解到,該縣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軟硬體」建設,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全縣在文化部門登記備案、經常開展惠民演出的有188支農村業餘文藝隊。各個志願服務團隊充分利用各級文化服務平臺,完成「戲曲進校園」「戲曲進鄉村」200多場,完成「歡樂仫佬族鄉·周周演」文藝展演400餘場,完成文化扶貧惠民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文藝志願服務19場,惠及群眾100萬餘人次。「硬體」方面,該縣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建設。
  • 深圳福田區對口幫扶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圍繞「靶心」用情...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中國毛葡萄(仫佬?羅城)示範區,村民正喜摘毛葡萄。(資料圖片)近年來,廣東深圳市福田區充分利用發展優勢,緊緊圍繞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瞄準脫貧摘帽這「一個靶心」,實施交通水利基礎設施、現代特色農業、城區基礎設施建設「三大戰役」,寫好仫佬族特色文化旅遊、特色酒業、飲用山泉水品牌「三篇文章」,用心用腦用情用力開展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自駕遊廣西河池羅城,看潺潺流水,賞天坑奇觀,探秘千年仫佬族
    廣西河池羅城是我國唯一一個仫佬族自治縣,地處嶺南桂西北的九萬大山南麓。>羅城水上相思林是一片全國罕見的水上森林,紅豆生羅城,四季都相思。04羅城野生毛葡萄酒羅城縣是我國野生毛葡萄原產地,亦是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目前我國唯一的「中國野生毛葡萄之鄉」。
  • 廣東建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喬善至納翁二級公路...
    廣東建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受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公路管理所的委託,就「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喬善至納翁二級公路工程監理服務」項目(項目編號:JH01G03-20190026)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JH01G03-20190026
  • 撫順新賓滿族自治縣、全國唯一林蛙鄉、有遼寧最高山峰,文化誦讀
    新賓滿族自治縣是國家級先進林業縣和一二三工程示範縣;是全國唯一的「林蛙之鄉」;全國生態環境建設重點縣;全國食用菌、人參、藥材生產重點縣。交通運輸截至2014年,新賓滿族自治縣公路已形成網化,總長846公裡,東南高速公路150公裡。形成了以東南公路為軸心的公路運輸網絡,實現了鄉鄉通公路,縣際之間油路化。
  •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原副縣長被雙開
    12月23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河池市紀律檢查委員會、河池市監察委員會獲悉,因挪用公款、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等行為,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原副縣長、公安局原黨委書記、局長韋榮坤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 仫佬族與仫佬醫藥
    仫佬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他們常自稱「穆伶」(mulam)、「伶」(lam)、「謹」(kjam)。漢族記音稱之為「仫佬」,壯族稱他們為「布謹」,史書記載中寫作「姆佬」或「木佬」。全國仫佬族人口約有21萬,其中近80%主要分布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其他散居在廣西柳城、宜州、忻城、都安、環江、金城江、融水、融安等縣(區)。
  • 河池羅城8萬畝毛葡萄進入採摘期(組圖)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廖光福 攝8月26日,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裡樂村拉任屯,仫佬族姑娘摘收成熟毛葡萄。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廖光福 攝8月26日,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裡樂村拉任屯,仫佬族姑娘摘收成熟毛葡萄。
  • 廣西開創全國首個超億人次反邪教宣傳網絡直播活動
    11月8日,數萬名仫佬族群眾和來自區內外的賓客相聚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成龍湖」廣場,共同歡慶第4屆仫佬族依飯文化旅遊節。自治區、河池市和羅城縣政法機關反邪教部門充分利用這一民族特色節慶活動契機,舉行反邪教宣傳網絡直播,讓現場群眾和網絡粉絲在分享民族風情及節慶活動的同時又能接受反邪教宣傳教育,增強廣大人民群眾防範邪教、抵制邪教、反對邪教的意識和能力,達到了良好的社會宣傳效果。
  • 海東有一座自治縣,人口42.88萬,於今年4月退出貧困縣序列
    海東市全市總面積為1.32萬平方千米,境內人口為147.08萬人,這數量在我國西部地區各城市中也算是非常多的了。海東市下轄2個區和4個自治縣,其中有一個自治縣也取得了很好的發展成績,於今年4月份退出了貧困縣序列。
  • 廣西開創全國首個超億人反邪教宣傳網絡直播活動
    11月8日,數萬名仫佬族群眾和來自區內外的賓客相聚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成龍湖」廣場,共同歡慶第四屆仫佬族依飯文化旅遊節。自治區、河池市和羅城縣政法機關反邪教部門充分利用這一民族特色節慶活動契機,舉行反邪教宣傳網絡直播,讓現場群眾和網絡粉絲在分享民族風情及節慶活動的同時又能接受反邪教宣傳教育,增強廣大人民群眾防範邪教、抵制邪教、反對邪教的意識和能力,達到了良好的社會宣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