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早讀20:《勸學》《逍遙遊》《師說》

2020-12-18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011.《勸學》(《荀子》)

①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助記]  揭示中心論點: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②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助記] 以生動的比喻論述學習的意義——學習可以提高自己,改變自己。

③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助記] 寫學習的作用,強調學習可以使人超越自身局限。

④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助記] 寫學習的方法和態度,依次圍繞積累、堅持、專心三個方面展開。

【情境默寫】

1.在《勸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強調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學習收穫大的道理。

2.《勸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木」與「金」的變化來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

3.荀子在《勸學》中說,君子需要通過廣泛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兩個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是通過後天不斷廣泛學習獲得的。「金」要鋒利,需「就礪」;人要改造成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可見,學習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用《勸學》中的句子作答)

5.《勸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說君子的天賦本性跟其他人並沒有什麼不同,然而學識卻超過一般人,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了善於利用客觀條件可以彌補自身不足的道理。

022.《逍遙遊》(莊子)

①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助記] 以描寫神奇莫測的巨鯤大鵬開端,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

②《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裡,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助記] 為了強調大鵬「有所待」,作者連用兩個比喻。大者,以水與舟作比,說明「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小者,以草芥與杯水作比,說明草芥在杯水中就能浮起。

③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裡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裡者,宿舂糧;適千裡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助記] 莊子以行路備糧的比喻反駁:備糧各有不同,是因為行程遠近不同。說明無論是碩大的大鵬,還是渺小的蜩與學鳩,都是各適其性而有所待。

④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助記] 用朝菌、蟪蛄與冥靈、大椿進行比較,用彭祖與眾人進行比較,說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

⑤湯之問棘也是已。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裡,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

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助記] 假託古人的話,再一次形象地描繪了鯤鵬的神奇變化,以及大鵬雄奇壯觀的展翅南飛,也描寫了小鳥對大鵬的譏笑。

⑥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助記] 逐次展開對處於不同思想境界的幾種人的描寫和評論。

【情境默寫】

1.《逍遙遊》中,在全文的結構上起承上啟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遙遊》中,莊子認為真正的逍遙遊要達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遙遊》中,寫宋榮子看淡了世間的榮辱,不會因為外界的評價而更加奮勉或沮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遙遊》中描繪的鯤鵬體形碩大無比,變化神奇莫測,奮飛時雙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達三千裡,奮飛直上九萬裡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來也並非逍遙,因為它依然有所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莊子·逍遙遊》中以「朝菌」和「蟪蛄」為例來說明「小年」一詞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助記] 提出論點:從師的必要性和從師的原則。

②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助記] 批判反面現象,論證論點。

③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助記] 舉正面事例論證論點。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助記] 寫為文之由,批判時弊,強調自己的觀點。

【情境默寫】

1.《荀子·勸學》中指出:「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這與韓愈《師說》中所表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觀點是相同的。

2.在《師說》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職為藉口拒絕從師學習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國是一個有著尊師傳統的國家,韓愈在《師說》中指出教師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師說》中,韓愈所指的老師和教小孩子讀書的老師是不一樣的,即「彼童子之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師說》中,強調了從師是為了學道,和人的年齡大小無關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焦點

  • 新高考過渡時期語文學科背誦篇目說明
    2020年起,第二批和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將開始新高考。針對各地所使用的課程方案設置的差異和教學內容範圍的不同,經研究,現就語文學科考試要求背誦篇目範圍進行具體說明。(註:第三批綜合改革試點省份中,2019下半年高一年級新生使用高中老教材的只有遼寧省)因高考語文學科各省背誦篇目要求不一,第三批高考改革的省市中,使用「課標(實驗)版」教材的背誦64篇;第三批高考改革的省市中,使用「課標(2017)版」教材的背誦60篇。
  • 2021年高考語文最新背誦篇目
    那麼,對於新高考,語文背誦篇目上,究竟有什麼變化呢?  為方便考生進行複習,特此整理了語文學科高考背誦篇目匯總,趕緊馬住吧!  2021高考語文背誦篇目  1  適用地區: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背誦篇目為64篇。  第一部分  高中14篇  1.《勸學》荀子  2.《逍遙遊》莊子  3.
  • 2021高考語文最新背誦篇目新鮮出爐,離騷還在嗎?
    2021高考備考工作已經正式啟動,2021屆高三考生也進入緊張的複習階段,很多同學都表示,今年是新高考政策改革第一年,語文背誦篇目會有什麼變化?
  • 最美早讀 點亮書香校園——勸學裡小學開展「最美早讀」評比
    為提高早讀質量,構建溫馨和諧的書香校園,12月9日—10日,濟南高新區勸學裡小學(山東師範大學勸學裡實驗小學)開展了勸學園「最美早讀」評比活動。各班早讀組織有序,內容充實,形式多樣。讓我們循著聲音一起發現孩子最美的身影,聆聽最美的晨誦。
  • 教育部緊急通知:2020高考考試範圍有調整!全國卷或不同版試卷
    點擊播放 GIF 0.0M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印發《新高考過渡時期數學學科考試範圍說明》和《新高考過渡時期語文學科背誦篇目說明》的通知:分別是:文言文(30篇)一、必修(8篇)1、勸學(學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2、屈原列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司馬遷3、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4、師說 韓愈5、阿房宮賦 杜牧6、六國論 蘇洵7、遊褒禪山記
  • 【微訓練】高考語文文言文情景默寫100題(單句填空型)
    高考語文文言文情景默寫100題1.《莊子·逍遙遊》第一段中「                      」一句,描寫鵬背之廣;「                          」一句,描寫鵬翼之大。7.《逍遙遊》第二段,在湯和棘的對話中,「                             」一句,體現了鵬憑藉旋風可以高飛。
  • 由「師說《菊與刀》」引發的語文課堂思考
    新課改啟動以後,大語文到底應該怎麼學?高考不斷加大對語言建構、審美鑑賞、邏輯思維等的深度考查,而這些恰恰是學生的短板:「不能使用準確的語言進行完整表意,經常是『可意會不可言傳』」「缺少必要的嚴密邏輯,不能自圓其說」……傳統語文學習缺乏理性的弊端日漸明顯。
  • 備戰2021|2020高考古詩文默寫高考真題彙編
    〖02〗(1)莊子在《逍遙遊》中寫到,宋榮子面對世人的稱讚和詆毀,處之泰然,原因是「 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15〗(1)莊子《逍遙遊》中,蜩與學鳩描述自己在林中奮飛,遇樹而止的樣子的兩句是「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 」。
  • 高考押題|64篇理解性默寫130題(附答案)
    6.莊子在《逍遙遊》結尾中列舉出三類人的「無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遙的句子是(任答一類人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歐陽修《醉翁亭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 2020高考語文 古詩文真題 附各地名校聯考默寫題梳理版
    〖02〗(1)莊子在《逍遙遊》中寫到,宋榮子面對世人的稱讚和詆毀,處之泰然,原因是「 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13〗(1)在《逍遙遊》中,莊子先以「 其翼若垂天之雲 」誇張地寫出鵬高飛的姿態,又引《齊諧》中的「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 」來描寫鵬飛上高空的情景,二者相互呼應。
  • 《逍遙遊》裡說逍遙
    《莊子》一書中開篇便是《逍遙遊》,借「逍遙」二字來命名一開始便給全書做了個暗示——我莊子就是放浪形骸於天地之間,天高海闊任我逍遙。而拍完馬屁之後,也該進入咱們今天的正題了,《逍遙遊》裡說逍遙。不少學者在《逍遙遊》這篇散文中往往聚焦於「有所待」和「無所待」。比如大鵬乘風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以及列子「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均在借勢,且其越是層次高、越是目標遠其借勢越大,這就是「有所待」。
  • 2013年高考語文基礎知識:必備詩詞篇目14篇(課標)
    2013年高考語文基礎知識:必備詩詞篇目14篇(課標) 2013-04-17 16:12 來源:網絡 作者:
  • 北大學霸整理:2020高考文言文閱讀滿分解題攻略,語文高分秘籍!
    【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50天!】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語文都是三大主科之一,尤其是高分值,更是讓任何人都無法忽視。但是到了高中之後,同學們似乎放在語文上面的精力比其他的學科少很多,但是這並不代表同學們就可以忽視語文的學習了。除了現代文的閱讀理解上的難點,文言文也是同學們的一大難點,因為對於我們來說,由於受到平時的語言習慣的影響,絕大多數的同學學起文言文來都很吃力,感覺很枯燥很無趣。
  • 2021年山東專升本大學語文文言文必背篇目
    文言文向來是令專升本考生頭疼的,2021年山東專升本大學語文文言文必背篇目都有哪些呢?2021年山東專升本大學語文文言文參考篇目1. 《鄭伯克段於鄢》 《左傳》2. 《鞌之戰》 《左傳》3. 《召公諫厲王弭謗》 《國語》4. 《句踐滅吳》 《國語》5.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 《戰國策》6.
  • 《人間逍遙遊》:所有的最好,都不如剛好
    作者林帝浣說,新書裡的400多幅漫畫是從近兩年來的約2000幅作品中精選而出,之所以取名《人間逍遙遊》,則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居家隔離,「逍遙遊」是大家內心共同的渴望,同時,它又來自《莊子》,不僅是對天南海北遊山玩水的嚮往,也是內心的一種修煉。
  • 2020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孫權勸學》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初中語文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孫權勸學》,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初中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孫權勸學》   1.蒙辭以軍中多務。   譯:呂蒙用軍中多事務來推辭。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 中高考必考虛詞第一彈
    文言文虛詞用法在中高考試卷中,文言文虛詞是永遠無法避開的一個存在。初中階段12個必考虛詞,高中在初中的基礎上增加到18個。在全國各地的中高考中,這些虛詞被變著花樣的考察,雖然題型不同,但是其內在的考點卻是一以貫之的。
  • 人民日報:高考語文必背古詩文「300題」,孩子掌握考試高分!
    人民日報:高考語文必背古詩文「300題」,孩子掌握考試高分!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我一直在跟孩子們強調古詩文的重要性。除了在考試中的佔分比較大之外,對於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以及涵養和自信都會有一個非常好的幫助的。
  • 2020高考語文試題評析
    在語言文字運用模塊,通過考查語句補寫、文段壓縮、語病辨析、成語和標點符號的使用等突出對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如:新高考Ⅰ卷第20題要求學生分析不同語言形式的表達效果,引導學生從語言環境、語體風格、邏輯重心等方面進行思考;浙江卷第6題給出2組宣傳抗疫的圖片,要求學生為圖片擬出標題,並簡要評價圖片的創意,以此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的概括能力和精確度。
  • 高中語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匯總
    高考微信   語文文言文是高考必考知識點之一,而且是很多同學的弱項,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了高中語文所有必修+選修文言文通假字大匯總,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