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表現手法及作用》
大家好,進入到初中,很多同學發現閱讀成績總是在原地徘徊,為了更好地幫助同學能夠系統而有針對性的了解閱讀理解知識點,今天,老師就安排了有關表現手法及其作用的專題內容。
什麼是表現手法?表現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形式,它有助於表現作者的寫作意圖,增強文章的表現力。要注意在初中語文的實踐中,表現手法和寫作手法這兩者並沒有進行嚴格的區分。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第一個知識點:表達手法的類型。我們只要了解中考常用的這幾種表達類型就可以了,他們是對比、象徵、詳略得當、欲揚先抑、伏筆、照應、鋪墊、託物言志和線索等等。
對比和襯託的公式是突出什麼。對比和襯託有什麼不一樣呢?對比是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比較。對比的目的是什麼?一種情況是突出主要事物,還有一種情況,他的側重點在於比較兩者之間的不同。襯託是為了突出主要事物。所以兩者不同。
對比和襯託有什麼相同之處?相同之處是他們都為中心服務。
第二個知識點:借景抒情的公式,借了什麼景,抒了什麼情。託物言志與之相類似,它的公式是假託什麼特點的物,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他們有什麼相同之處?藉助的「景」和託的「物」,往往是具有特徵的自然景物。
我們拿一篇耳熟能詳的古詩來做例子。唐朝的詩人崔護寫了一首詩,叫做題都城南莊。先看一下課後的問題,第一題:從什麼和什麼這兩個詞可以看出,這首詩描寫了前後兩個不同的場面?第二個問題:本詩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請分析其表達作用?第一二句,我們先來仔細看一下,「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去年的今天,就在這個門裡我看到了一個美麗的面龐,她和桃花兒兩美相映。佳人不但青春而且風韻襲人。兩個場景一目了然,就是從去年和今日這兩個詞語當中看出來的。是非常明媚的春日,今年的這個時候,依然是春天,那麼有什麼不一樣呢?最大的不一樣,那就是什麼人不同。去年的時候佳人在,今年我又來,佳人不在。作者的心理感受也是極其不一樣,去年我與佳人相談甚歡感到心裡十分愉悅。今年只有悵惘。再看下一句話:「人面桃花相映紅」這句話用了襯託寫法,把桃花作為陪襯,突出主要事物美麗面龐。
三四句鑑賞「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一句桃花在風中像含笑的少女,這叫做擬人化寫法。作者表達了一種遺憾,無奈這樣的情緒,他是怎樣表達無奈的情緒的?我們就找到借景抒情,樂景表哀情即榮景顯傷情。我們進行一個總結……
現代文閱讀理解,有方法可循。我們要活學活用,重視學習的過程,重視知識的積累,通過已知認識未知,不斷增強語言的敏感性!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