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盛世其實吹的成分比較大,因為改朝換代必然經歷戰亂,戰亂就必然人口大減,土地荒蕪,新朝建立,社會步入正軌,順從自然規律,不要過多幹預,自然就會恢復。
為什麼漢朝三四代才有文景之治,而明初就洪武盛世了呢?
首先,人口基數不一樣。
在早期以人力為主的社會,人口是社會發展的根本。
漢初一千萬人口,到漢武帝的時候也才3600萬。
而明初洪武14年人口已達5900萬,所以朱元璋立國的時候,人口3000萬是沒有問題的。
明初的人口比漢初多。所以經濟發展必然比漢初快,那麼盛世自然來的早。
其次,國際環境不同
漢初面對的是巔峰的匈奴,明初面對的是衰落的蒙古。
劉邦雖然統一了全國,但是秦末動亂的摧毀性是巨大的,人口基數也低,所以戰鬥力自然不強。
面對巔峰的匈奴,劉邦險些喪命,匈奴的威脅始終存在。
強敵環伺的國際環境,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
人家要來搶你的財富,掠奪你的人口,沒有實力主動出擊,就必須花費很大的代價進行防禦,這個成本是非常高的,因為要往邊境輸送大量糧草。
而明初呢?殘元勢力被驅逐,深入大漠,短時期內不敢犯邊,邊境相對太平。
而且朱元璋的軍戶制度,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不需要輸送大量物資,防禦成本非常低。
再次,內部政治環境不同
劉邦稱帝的時候已經五十多了,精力有限。
同時,楚漢戰爭期間,劉邦為了打敗項羽,分封了大量的異姓王,這些諸侯都是社會不安定因素。
在漢初這些諸侯牽制了中央的實力,同時中央的政策也被打了很低的折扣,朝廷要防著他們,這些都需要很高的成本,而且還動不動這個反那個反的,政治始終不穩定。
而朱元璋時期,沒有這些問題,朱元璋封功臣基本上是虛封,相當於只領工資,沒有軍權,所以威脅很小,不安定因素很低。
同時朱元璋殺伐果斷,把這些不安定因素降到了最低,通過殺功臣,穩定了政局。
而且登基的朱元璋正值壯年,精力充沛,完全有能力也有精力搞經濟建設。
綜合對比,明朝比漢朝早出現盛世就不覺得稀奇了,其實古代的盛世也只是相對而言,從廢墟上建立的新朝廷,只要不過多幹預民事生產,經濟恢復是必然的,只是快慢的問題。所以盛世,跟皇帝個人的關係不大,任何朝代,只要不是特別昏庸的皇帝,你把他放在王朝初年,他一樣可以締造盛世,在歷史長河中,個人的作用是渺小的,沒有那麼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