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帝國時代第一個盛世

2021-01-09 我趣歷史

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後,統一天下,定都長安,建立西漢。陸續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公元前195年,討伐英布叛亂時,傷重不起。制定非劉姓稱王,天下共誅之的「白馬之盟」後,駕崩於長安。劉邦死後呂后掌權,再往後就是著名的文景之治了,今天分別從呂后,漢文帝,漢景帝為大家逐一介紹。

呂后

劉邦駕崩。17歲的太子劉盈繼位,呂雉為太后。劉盈年幼仁弱,大權被呂太后掌握。 呂后兇狠毒辣,為剪除異己,毒殺趙王如意、將戚夫人做成人彘。劉盈不滿其母呂后的殘忍,棄理朝政, 最後憂鬱病逝。呂太后臨朝稱制,行使皇帝職權,成為中國皇后專政的第一人。呂后為了強化自己的統治,在採取無為而治的同時,打擊諸侯王和反對派,迫害劉邦的子嗣及反抗她的大臣,鞏固自己的呂氏政權。不顧當年劉邦立下的白馬之盟,分封呂氏家族十幾人為王為侯。呂后做的太過火,以至於其死後,陳平和周勃立馬聯合劉邦的舊臣清洗諸呂,呂氏被滅族。政權重回劉氏之手。

漢文帝

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他的繼位頗有些意外的成分。相傳劉恆的母親薄姬對劉邦說:昨夜我夢見有蒼龍盤踞在我肚子上。漢高祖說:這是顯貴的吉兆,我為你促成這件好事。與薄姬同房,薄姬就有了身孕,生下兒子劉恆。前196年,劉邦在平定代地諸侯的叛亂後,冊立八歲的劉恆為代王。從此劉恆在大臣和母親的輔佐下,經營代地。劉恆在代地的十五年間,與民休息,發展生產,恭儉作則,在母親的教導下,養成了謹慎沉靜的性格。這為即位後成功應對功臣問題與施政打下了基礎。呂后去世後,呂氏勢力被清算,之前呂后立的小皇帝劉弘不符合皇位繼承的法統,被廢殺。眾臣相中了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恆。於是派出使者去接劉恆到長安繼承皇位。劉恆見到使者,並無高興,反而起了疑心,認為其中有詐。手下中尉宋昌力勸劉恆,認為劉氏江山穩固,不必有所顧慮。劉恆才決定入京即位。入京後,群臣以臣禮拜見劉恆,劉恆謙遜回拜。太尉周勃跪著送上天子玉璽。劉恆終於在陳平等眾大臣的擁戴下,住進了未央宮,繼承了皇位,代王成了漢文帝。劉恆即位後,穩固帝位,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厲行節儉樸素,廢除肉刑,實現國家強盛,百姓小康。對待諸侯王,以德服人、以武平亂。對待匈奴,和親止戰,營造了安定團結、休養生息的政治局面。開啟了文景之治的發端。

漢景帝

前157年,農曆六月,漢文帝去世。太子劉啟繼承帝位,是為漢景帝。劉啟即位後,重用晁錯,升為御史大夫。晁錯告訴劉啟要提防吳王劉濞。原來劉啟還是太子時,吳王劉濞的太子劉賢入京,與劉啟喝酒下棋。劉賢個性輕佻、剽悍,又很驕矜,博弈時,為棋路相爭,態度不恭敬,劉啟失手將他打死了,劉濞記恨劉啟,暗中準備,私自鑄錢,煮鹽販賣,為了積蓄力量,他還招納逃犯,謀反之心越來越顯露出來。劉啟聽從晁錯的削藩建議,決定先從吳國開刀。劉濞不願束手就擒,聯合各地諸侯王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反叛作亂。共有七個諸侯王響應,史稱七國之亂。危難之時,竇嬰向劉啟引見曾任過吳國丞相的袁盎,袁盎勸說劉啟殺掉晁錯,以保國家安全,平息叛亂。劉啟採納了袁盎的計策,便殺了晁錯,想平息諸侯的怒火。七國之亂並沒有因此平息,後來周亞夫截斷叛軍的糧道,然後堅守不出,叛軍斷糧,戰力大減,周亞夫用三個月徹底平定叛亂。劉啟趁機將各諸侯的權利收回,經過七國之亂,諸侯王尾大不掉的問題徹底解決。劉啟一生節省,極少興建宮殿樓閣,經濟上奉行與民休息的政策,發展生產、減輕賦稅,繼承和發展漢文帝的事業。前141年正月,劉啟患病,病勢越來越重,他自知時日無多,於是病中為太子劉徹主持成年禮典禮。不久病死於未央宮。

經過文,景兩代皇帝的經營,中國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景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成為中國帝國時代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是一個偉大時代,更為後來漢武帝徵伐匈奴奠定了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文景之治
    後來經過四十多年,到漢武帝時代國力增強到鼎盛。國庫裡堆滿了金錢常年不用。穿銅錢的繩子都斷了。這就是經歷了漢文帝漢景帝兩代皇帝的努力治理。史稱文景之治,是中國第一個盛世。劉邦的老婆呂后非常強勢。劉邦生了八個兒子。
  • 古代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真如書上吹的那麼美好?背後全是假象
    01引言在古代歷史上,一個王朝發展水平比較高,我們常常將其稱為是盛世,其中以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最為著名,成為了帝王們歌頌自己功績的一種標誌。盛世的特徵,課本上大多都是將這個時代概括為人民富裕、軍事強大,國家富強。但事實上,古代的盛世是吹出來的,還是真如歌頌的那麼美好呢?
  • 文景之治與民休息,貞觀之治路不拾遺,那麼康熙盛世又如何呢?
    因而他在位的中後期,被稱之為「康熙盛世」。古代封建王朝,常有盛世景象,文景之治與民休息,貞觀之治路不拾遺,那麼康熙盛世百姓的生活又是如何呢?是否超越了前朝呢?「康熙盛世」主要是指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三藩以後,到康熙六十一年的這41年間,持續時間較長。它的基本情形和基本特點,大致可以用14個字來概括:邦強國富、君富官富、小民勉可安生。
  • 文景之治是如何「治」的
    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文帝、景帝實行維護社會安定與民休息的治國戰略,社會經濟文化出現初步繁榮,國家進入一個昇平的時代。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古代盛世
    在他們的治理下,中國古代迎來過很多次「盛世」,而這些「盛世」在公務員考試行測當中也是經常出現,這些被歌頌的歷史時期以治世、盛世、中興等名目出現,總共大約有36次之多,範圍是在太過寬泛,今天華圖教育立足於應試角度,為大家總結了史學中 公認的、常出現於考試之中的盛世。   一、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
  • 文景之治,黃老無為
    西漢「文景之治」是中國古代史的著名盛世。所謂「文景之治」,就是西漢前期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兩個皇帝在位期間,推行的黃老無為之治,使天下至於小康的治理。它一直被後世所推崇,認為是無為而治的典範,仁治愛民的最高標準。
  • 漢朝三四代才有文景之治,為何朱元璋一代就有盛世了?
    所謂盛世其實吹的成分比較大,因為改朝換代必然經歷戰亂,戰亂就必然人口大減,土地荒蕪,新朝建立,社會步入正軌,順從自然規律,不要過多幹預,自然就會恢復。為什麼漢朝三四代才有文景之治,而明初就洪武盛世了呢?首先,人口基數不一樣。
  • 初中歷史教案:《漢初的休養生息和文景之治》
    教學目標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有:西漢建立的時間、開國皇帝、都城;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措施;文景之治;七國之亂。二、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西漢初年,統治者為什麼要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漢初休養生息政策措施的實施與文景之治局面出現的關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 歷史上所謂的『文景之治』是個什麼樣的,都創造了什麼?
    漢初,經濟蕭條,高祖及文帝、景帝,吸取秦亡國的教訓,減輕農民負擔,發展生產,天下出現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的「盛世」,史稱「文景之治」。
  • DAY趁早 25:紀錄片中國通史,文景之治
    漢初統治者推崇黃老治術,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大力發展經濟,經過幾十年苦心經營,公私倉廩,俱豐足,米價最低達到每石數十錢,後世史官評價這一時期,周曰成康,漢雲文景,美矣,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確切記錄的盛世,去感受它的富庶與安寧。
  •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漢初的休養生息和文景之治
    教學目標   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有:西漢建立的時間、開國皇帝、都城;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措施;文景之治;七國之亂。   二、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西漢初年,統治者為什麼要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漢初休養生息政策措施的實施與文景之治局面出現的關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 「文景之治」盛名下的真實漢景帝
    賈誼在盛世漢文帝朝因各種原因不得重用,反覆成為後世文人騷客為文作詩的題材,但是縱觀漢文帝的一生,要說他「恩猶薄」還真是冤枉了他。這「恩猶薄」三字,倒是特別適合「文景之治」的另一主角漢文帝的兒子漢景帝劉啟,不信?那我們就來說說漢景帝一生中那些「恩猶薄」的故事。
  • 文景之治與七國之亂
    漢文帝即位後,首先封賞了推薦自己上位的有功之臣,並且進一步分封劉姓諸侯王。西漢初年,劉邦開創的漢朝並不是一個風華的盛世,經過秦末動亂與楚漢相爭,中華大地已經是滿目瘡痍,以至於「 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天子出門乘坐的馬車不能找到一樣顏色的馬匹,宰相出門坐的也是牛車。漢文帝在位期間看到了這個國家需要休養生息,於是減輕百姓的賦稅,廢除苛刻的刑法,並且其本人非常善於納諫。
  • 恕我直言,要論古代的盛世,或許只有「開元盛世」才真正夠資格!
    「文景之治」和「康乾盛世」算盛世嗎? 先來說說「文景之治」,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勘定為「盛世」的時期,「文景之治」的歷史地位絕對是不容小覷的。 公元前202年,劉邦結束了楚漢戰爭並建立起統一的西漢王朝。 由於秦二世殘暴的統治和長期的戰爭破壞,國內社會經濟嚴重衰退,生產和生活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整個國家幾乎陷於崩潰之中。
  • 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盛世,能跟貞觀之治相比麼
    仁宣之治,是一個什麼樣的盛世?去年有個電視劇叫做《大明風華》,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故事所處的背景就是明朝的仁宣之治。關於仁宣之治,大家可能都不太了解。而它的名氣也不如貞觀之治、文景之治這樣有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仁宣之治,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盛世,這個盛世能跟貞觀之治相比麼?仁宣之治既然叫做「治「,說明更突出內政。最重要的就是撥亂反正。明朝初年,一口氣經歷了兩次政治高壓+一次全面內戰。社會各階層都被折騰得死去活來。
  • 出身並不高貴,相貌平平的女子薄太后,為何能託起文景之治的盛世
    文景之治前的漢朝,儘管有過呂后稱制時期短暫的休養生息,但是經歷了對匈奴作戰長期軍事劣勢,國力仍舊比較虛弱。呂后去世後,在經歷了宮廷一系列的爭鬥,最終遠在山西代地的薄太后,帶著自己年幼的兒子坐穩了大漢朝廷。
  • 事業單位文史常識之中國古代治世——開皇之治
    所謂的「治世」,「和平昌盛之世」的意思,也是「太平盛世」的意思,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當中,出現過許多的「治世」,諸如「文景之治」、「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這個時期,中國基本上都達到了民富國強,生活安定康樂的局面,在這樣的時期,出現了一代偉人,漢文帝、漢景帝、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等雄才大略的皇帝,而最近的熱播劇獨孤皇后相信大家對隋文帝楊堅的故事初步了解
  • 康乾盛世真的是第三個黃金時代嗎?
    他的孫兒弘曆僅漢詩就寫了四萬餘首,以數量而言,在全世界恐怕都要佔第一位(可惜他的詩是一種帝王體的打油詩,不堪入目),所以,事實上沒有多久,滿洲人就以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自居,這跟蒙古帝國的統治階級深拒閉固的情形,恰恰相反。不過,民族的界線仍劃分得十分森嚴。
  • 仁宣之治:蟋蟀皇帝和第一任紫禁城主人創造的大明盛世
    用現在的話來說,朱瞻基從出生開始就備受期待的明星,《明史》中就寫道在他出生的時候:成祖夢太祖授以大圭曰:「傳之子孫,永世其昌。」甚至有人認為,朱棣打算要起兵,也是由於孫子的出生。後來朱瞻基得到精心培養,作為一個守成君主,他的努力才締造了仁宣之治。
  • 中國古代的盛世都是哪些時代,當時百姓生活怎麼樣?幸福嗎?
    中國古代盛世曾是無數人嚮往的時代,尤其是兵荒馬亂的年代,人們對盛世更加渴望,所以中國古代的盛世往往都是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但卻處於上升期的時代,因為在那樣的時代,人們更容易滿足,皇帝或朝廷稍微給百姓一些喘息之機和一些優惠政策,就能收穫到滿滿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