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盛世都是哪些時代,當時百姓生活怎麼樣?幸福嗎?

2021-01-08 騰訊網

中國古代盛世曾是無數人嚮往的時代,尤其是兵荒馬亂的年代,人們對盛世更加渴望,所以中國古代的盛世往往都是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但卻處於上升期的時代,因為在那樣的時代,人們更容易滿足,皇帝或朝廷稍微給百姓一些喘息之機和一些優惠政策,就能收穫到滿滿的幸福感。百姓安定,統治者便省心了,也就有心思將注意力轉移到其它方面了,這時往往就會出現更多盛世成果供統治者摘取。那麼,生活在中國古代盛世的百姓到底怎麼樣?幸福感強不強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來探究一下中國古代盛世的真相。按照《漢典》給出的定義,盛世是指中國歷史上社會發展中一些特定的階段,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繁榮昌盛的時期。它需要具備內政外交均有建樹的特徵,按照這樣的說法,差不多中國曆朝歷代都能湊出幾個盛世,但這其中有很多是經不起推敲的,被公認稱得起盛世的其實只有「西漢盛世、大唐盛世、永樂盛世、康雍乾盛世」。

下面我們就進一步了解一下,這些盛世百姓生活的具體情況:

西漢盛世主要是指文景之治、漢武盛世和昭宣中興三個階段,西漢王朝雖然是推翻暴秦後建立的,但它吸收了很多秦朝的精華,通過漢文帝和漢景帝兩代皇帝實行的休養生息政策,使貧餓的百姓生活趨於穩定,但期間西漢王朝也經歷了一些變故,比如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和武帝時期的削藩及遠徵匈奴,這些變故使百姓生活受到影響,特別是武帝對匈奴發動的戰爭,不但耗盡了文景兩代攢下的錢糧,還加重了當世百姓的負擔,使得到喘息的百姓生活又急轉直下。漢武帝用犧牲百姓的代價贏得了漢民族的尊嚴,使匈奴勢力遭到沉重打擊,贏得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最強尊嚴。正因為漢王朝的影響力,才使得「漢人」從此屹立於世界舞臺的中央。所以,西漢盛世奠定了漢民族的歷史地位,使漢民族第一次崛起於世界。

西漢盛世時代的百姓生活水平照比後面的時代,肯定是最落後的,但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肯定是最強的,因為當時的百姓從暴秦時代過度到漢朝,不用承擔繁重的兵役、勞役等負擔,並過上相對太平的生活,這是很難得的幸福。當人們在極差的生活情況下,轉到稍微好一點生活環境時,生活狀況雖然依舊很苦,但心裡的獲得感卻是很充足的。

大唐盛世主要是指唐太宗貞觀之治和唐玄宗開元盛世這段歷史時期,唐朝是公認的中國封建時代的巔峰,唐太宗先打下基礎,隨後經歷高宗和武后時期,直到唐玄宗的全盛時期。期間,在武后後期雖然經歷了多次變故,但影響有限,唐朝的整體國力並未削弱,所以,到唐玄宗接手時,唐朝很快崛起成為全世界最先進的國家。如果說西漢盛世確立了漢人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聲威,那麼,大唐則進一步將漢民族推上了最高峰,使「唐人」成為中國人享譽世界的代名詞。

大唐盛世時代的百姓生活雖然依舊比較困難,但唐朝百姓應該活得比其它時代更有尊嚴。唐朝盛世時,得益於國力的強盛,吸引了很多外族客商來訪,增加了百姓改善生活的機會和條件。但總體上那個時代的普通百姓生活狀態仍然是比較辛苦的。

永樂盛世是指明成祖朱棣統治中國的時代,當時的明朝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發展均居於世界前列,特別是軍事影響力很大,成為繼漢唐之後再次擊敗北方遊牧民族的中原政權,一改兩宋及元朝被北方遊牧民族侵擾甚至是統治的局面,使漢民族再次振作起來。特別是鄭和七下西洋,更是將中國的影響力擴展到世界各地。

由於生產力水平比漢唐有所提升,所以永樂時代的百姓生活狀態稍微好一些,尤其是隨著局勢的越來越安定,百姓生活條件逐漸得到改善,幸福感也逐漸加強。

康雍乾盛世嚴格來說算不上真正的盛世,因為這個時期,西方的工業革命已經開始起步,大清朝在表面上雖然依舊強大,但實際上已逐漸喪失了領先世界的實力,失去了曾經的輝煌。康雍乾時代對清王朝是輝煌時代,但對整個中國發展史,這個階段實際上是遲滯和阻礙了中國參與世界工業革命的浪潮。因此,清朝到了後期才會淪為世界列強任意瓜分的盤中餐。

康雍乾時代的百姓對比漢唐明時代,生活條件應該改善最多,因為生產力相對提升不少,但實際上由於滿族統治者狹隘的統治思想,百姓生活並不是很幸福。特別是剃髮令的推行,更是嚴重傷害了漢民族百姓的自尊心,甚至不乏因此而丟命的百姓,所以,康雍乾時代的百姓受到的壓抑應該是最重的,這樣的生活怎麼會開心呢?

可見,中國古代的四大盛世,相對今天的生活,都是浮雲,不可同日而語。但百姓生活的幸福感是相對的,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人們能過上安定太平的生活就是最大的追求,不會在意穿得是否漂亮,吃得是否美味。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盛世都發生在朝代建立之初,因為那個時代的人們更容易獲得滿足感和幸福感。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那麼多盛世,為什麼老百姓還「積貧積弱」?
    在讀中國歷史的時候,很多人會有一個疑惑: 為什麼中國古代盛世治世很多,例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GDP長期領先世界,可老百姓為什麼總是積貧積弱,史書中不是起義就是饑荒,還產生了「富不過三代」的說法?
  • 古代真的盛世出才子,亂世出梟雄嗎?
    盛世出才子,主要是天下天平,沒有戰爭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重視教育,孩子有機會學習,參加科舉,考取功名。文人墨客也可以遊山玩水,走親訪友,在一起作詩對句,探討學問!互相學習,所以出了很多有才華的人。亂世時候年輕人都去參加戰爭了,有能力的人在戰場上建功立業,虎踞一方,所以出了很多梟雄。
  • 2020寧夏省考行測常識: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盛世
    重視「以德化民」,當時社會比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來。到景帝後期時,國家的糧倉豐滿起來了,府庫裡的大量銅錢多年不用,以至於穿錢的繩子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了。「太倉有不食之粟,都內有朽貫之錢」。是中華文明邁入帝國時代後的第一個盛世,為後來漢武帝徵伐匈奴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的養精蓄銳時期。
  • 恕我直言,要論古代的盛世,或許只有「開元盛世」才真正夠資格!
    看到這個標題,我想大家對於「古代盛世」這一概念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 先來說說「文景之治」,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勘定為「盛世」的時期,「文景之治」的歷史地位絕對是不容小覷的。 公元前202年,劉邦結束了楚漢戰爭並建立起統一的西漢王朝。 由於秦二世殘暴的統治和長期的戰爭破壞,國內社會經濟嚴重衰退,生產和生活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整個國家幾乎陷於崩潰之中。
  • 陳美貞:中國古代三大盛世治國理政的共同點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中,頻繁被提及的盛世主要是三個朝代的,即西漢盛世(公元前180年—公元前49年)、唐朝盛世(627年—756年)和清朝盛世(1662年—1796年)。從歷史上看,古代盛世基本上具備國家統一、社會安定、吏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人心所向及持續時間較長等特點。縱觀古代歷史,在承接經濟凋敝、社會動蕩的大亂之後,建立新朝並形成盛世的朝代不多,從大亂走向大治的經歷中蘊含著一些治理經驗。中國古代三大盛世是農業文明,農村廣闊,農民眾多,統治者都確定農業為國之根本,強調通過輕徭薄賦來減輕農民負擔。除此之外,這三大盛世在治理上主要還有以下通用的經驗。
  • 古代盛世哪代最強:開元盛世,漢朝和宋朝居然都比不過?
    古代盛世,大略言之,有漢朝的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西晉的太康盛世,南朝宋的元嘉之治、永明之治、天嘉小康等,隋朝開皇之治,唐朝貞觀之治以及開元盛世。
  • 中國古代窮人都吃什麼?菜譜會顛覆你的認知,看著就難以下咽
    都說民以食為天,所以吃什麼是平民百姓特別重視的問題,也是國家的基礎問題之一。在現在這個社會,基本上大家都不會愁吃什麼這個問題,便利蜂的美食選擇特別多,大家所思考的應該都是吃什麼營養?吃什麼好吃?那在古代,他們的飲食習慣又是怎樣的呢?
  • 吃不飽飯的康乾盛世,歷史上的盛世是騙人的嗎?
    這可能因為歷史上的亂世、衰世實在是太多了,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是常態。有了能夠對比的榜樣就會有期望,所以,太平盛世就成為了每一代人的共同追求。不過,上述眾多盛世之中,有一個曾多次被質疑是自吹自擂混進「盛世」名單的,它就是爭議頗多的康乾盛世。
  • 盛世時代集團與百姓網強強聯合 深耕B2B搜索營銷服務
    隨著疫情成為生活的常態,由此衍生的消費行為習慣逐漸養成,大大加速了線下渠道的線上化,中小企業要想在後疫情時代破局突圍,必須聚焦場景化精準營銷,精準的搜尋引擎營銷依然是B2B企業首選方式。在宏觀經濟環境、市場發展趨勢、產品技術進度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下,B2B行業的網絡營銷服務存在斷層。
  • 蓬佩奧:我們的百姓生活得很幸福
    蓬佩奧:我們的百姓生活得很幸福輪臺縣黨委副書記、縣長     吐爾遜江·艾拜都拉  近日,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發表涉疆謬論,完全違背事實,顛倒黑白,誣稱新疆對維吾爾族穆斯林和其他少數民族犯下「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惡意攻擊我國治疆政策,這一切都是歪理邪說,我表示強烈憤慨和堅決反對
  • 乾隆盛世,真的是盛世嗎?來看看英國人筆下的乾隆盛世是怎樣的?
    因為雍正統治時間短,所以統治康幹盛世的不是他,尤其是乾隆,留下了很多關於自己的詩詞。在歷史上,他為長命皇帝製造了一個特殊的「乾隆盛世」。但近年來,相關的歷史諮詢越來越多,揭開了乾隆盛世的真面目。盛世真的出現在乾隆時期嗎?為什麼乾隆以後清朝的衰落越來越勢不可擋?
  • 康乾盛世真的是名副其實?聽聽魯迅怎麼說
    在影視作品當中,對於康熙王朝以及乾隆盛世,人們總是嚮往的。因為在影視作品當中,這兩個時代的皇帝似乎都了不得,不僅僅一個個的文採出眾,而且高大帥氣,處理起百姓事務來,也是遊刃有餘,所有人安居樂業,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是,這個盛世真的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嗎?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古代盛世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古代盛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在他們的治理下,中國古代迎來過很多次「盛世」,而這些「盛世」在公務員考試行測當中也是經常出現,這些被歌頌的歷史時期以治世、盛世、中興等名目出現,總共大約有36次之多,範圍是在太過寬泛,今天華圖教育立足於應試角度,為大家總結了史學中 公認的、常出現於考試之中的盛世。   一、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
  • 清末財政收入是康乾盛世十倍,百姓也被搜刮乾淨,以窮死告終?
    經過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的努力,封建王朝歷史上迎來了最後一個盛世局面——康乾盛世。時代總在不停地發展,社會總在不停地進步,人們可能會有這樣一個觀念:今天永遠比昨天的都好。殊不知盛世只是敗壞的開始,三個皇帝統治的時期已經將中國的資源揮霍殆盡。「康乾盛世」也成為「四空」的代名詞:農空、工空、市空、仕空。
  • 在中國的古代,王朝們都是怎麼去壓迫,榨乾百姓們的油水的?
    在中國的古代,這些王朝都是怎麼去壓迫,榨乾百姓們的油水的?孟子在書中所描述的: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這樣的理想生活,對於當時的農民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已。
  • 展板比賽 | 同慶和諧盛世,共築青春時代
    展板整體採用藍色漸變背景,藍色是和平的象徵,寓意我們身處正和諧盛世。展板主題為「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其中「70」是既抽象的五星紅旗,也是飛揚的紅色絲帶,代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身處新時代的青春活力,紅色「70」與金色文字相呼應,傳統中國配色透出熱忱愛國之情。
  • 思客丨古代治國困境:無法持續的盛世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多次盛世,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之治等等,這些輝煌的盛世是所有中國人最引以為傲的回憶。
  • 2020甘肅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文學常識之中國古代的盛世
    2020甘肅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文學常識之中國古代的盛世 2020年甘肅省招警考試正處於備考狀態,為方便大家備考,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2020甘肅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文學常識之中國古代的盛世
  • 中國古代有哪些主要的糧食作物
    ▲ 農居(攝影:何豔·廣元)既然講到糧食二字,那麼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說說,中國古代有哪些主要的糧食作物,哪些糧食是我國本土的,哪些糧食是舶來品,讓大家吃糧也吃個明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糧食作物?高粱:對種植地區的選擇要求低,耐旱澇,它的稈高可作燒材,比如農村建築和製造用具之時,都可以將它作原材料,而高粱米則可以用來釀酒。山西萬泉荊村、河南鄭州大何莊新時代遺址裡、河北石家莊市莊村戰國時期遺址、遼寧遼陽三道壕、陝西西安的西漢遺址,都曾發現有高粱的痕跡,說明高粱很早就成為中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 古代中國的運動史上,細數都有哪些有趣的古代體育運動?
    但在如今的信息科技高度發達的情況下,各種各樣看似在以前不可能出現的運動項目都變成了現實。 而在古代,雖然不像現在一樣運動項目繁多,但也出現了多種有趣的項目,這些特殊的運動方式,也給悠長緩慢的古代人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他們在這種運動中尋找人生的快樂態度,強身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