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共有多少大一統盛世?從盛世數量看一個王朝的強盛!

2021-02-13 靈異檔案館


所謂「盛世,指的就是國家繁榮昌盛,「盛世」的表現是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統治者的文治武功都達到巔峰。因此,「盛世」的數量是衡量一個王朝,一個國家興盛程度的基本標準。

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奴隸制社會雖然也有天下太平的時候,但由於社會本質與社會生產力水平的的落後性,以及人類發展水平比較低,因此奴隸制時期所謂的「盛世」和封建社會大一統的「盛世」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墨雨正是基於這種考慮,因此文本只大致列舉封建社會的大一統「盛世」。

那麼,中國歷史上又有多少個這樣的「盛世」呢?從這些大一統「盛世」中,我們來看看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情況!

 

漢朝鼎盛時疆域

一、漢朝(前202年——220年)

文景之治(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40年

漢武盛世(漢武帝劉徹),54年

昭宣中興(漢昭帝劉弗陵、漢宣帝劉詢),40年

光武中興(漢光武帝劉秀),32年,

明章之治(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炟),31年

永元之隆(漢和帝劉肇),17年合計183年,約佔二分之一

漢武帝畫像

二、晉朝(265年——420年)

太康之治(晉武帝司馬炎),10年合計10年,約佔十五分之一

三、隋朝(581年——618年)

開皇之治(隋文帝楊堅),20年合計20年,約佔二分之一

四、唐朝(618年——907年)

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23年

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年

武周之治(武則天),15年

開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28年

元和中興(唐憲宗李純),15年

會昌中興(唐武宗李炎),6年

大中之治(唐宣宗李忱),14年合計107年,約佔三分之一

唐太宗畫像

五、宋朝(960年——1279年)

建隆之治(宋太祖趙匡胤),4年

鹹平之治(宋真宗趙恆),6年

仁宗盛治(宋仁宗趙禎),42年

乾淳之治(宋孝宗趙昚),27年合計79年,約佔四分之一

六、明朝(1368年——1644年)

洪武之治(明太祖朱元璋),31年

永樂盛世(明成祖朱棣),22年

仁宣之治(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11年

弘治中興(明孝宗朱佑樘),18年

萬曆中興(明神宗朱翊鈞),10年合計92年,約佔三分之一

七、清朝(1616年——1912年)

康乾盛世(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15年

同光中興(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慈禧太后),34年合計149年,約佔二分之一

小編曰: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大一統盛世只有七個朝代做到了,其中除了宋朝的統一度存在疑問(以古人的觀念,宋朝也是統一的),以及短暫的晉朝外,各朝代的「盛世」時間基本都在三分之一以上。

其中漢朝和唐朝的「盛世」最多,所以後世以漢唐並稱是有道理的,中國的封建社會也在漢唐兩朝達到巔峰。與漢朝並長的清朝康乾盛世雖然持續時間很長,但由於處於封建社會末期,其真實性也存在爭議,故難以具體體現清朝的發展情況。

至於最少的晉朝,其盛世時間的短暫也反映了晉朝的實際情況,即混亂佔據了大部分,因此晉朝除了為民族融合作出了貢獻外,在歷史上也就默默無聞了。

【免責聲明】此篇文章來源於網際網路及其他公眾平臺,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靈異檔案館

微信號:lydag120


▲長按二維碼

相關焦點

  • 歷史 歷史上共有多少大一統盛世?從盛世數量看一個王朝的強盛!
    所謂「盛世」,指的就是國家繁榮昌盛,「盛世」的表現是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統治者的文治武功都達到巔峰。
  • 吃不飽飯的康乾盛世,歷史上的盛世是騙人的嗎?
    《八旬萬壽盛典》這麼一看,我們好像總在期盼盛世,也總是對歷史上的「盛世」念念不忘,什麼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啦,這些都是人們只要知道一點歷史常識就一定能脫口而出的名詞。這可能因為歷史上的亂世、衰世實在是太多了,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是常態。有了能夠對比的榜樣就會有期望,所以,太平盛世就成為了每一代人的共同追求。不過,上述眾多盛世之中,有一個曾多次被質疑是自吹自擂混進「盛世」名單的,它就是爭議頗多的康乾盛世。
  • 2020寧夏省考行測常識: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盛世
    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文化上還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啓超語)的時代。由於以上種種措施,使東漢初年出現了社會安定、經濟恢復、人口增長的局面,因劉秀諡號為光武,所以稱此時期為光武中興。
  • 中國封建社會盛世的標準
    在中國封建王朝中,出現三個極盛時期,即西漢時期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和清朝的「康乾盛世」。這三個王朝的統治特點是時間比較長,盛世時期綜合國力強,人民生活穩定。所不同的是清王朝是以滿洲貴族為首,成為繼蒙元之後,統治中原王朝最成功的少數民族政權。從中國封建社會三個「盛世」看,統治時間都比較長。西漢王朝統治230餘年,唐王朝統治近300年,清王朝統治時間與唐王朝大體相當。滿洲貴族從順治朝入關(1644年)到宣統退位(1911年),統治長達268年。如果從清太祖天命建元(1616年)算起,已有將近300年的歷史。
  • 為什麼有人說赤壁之戰的歷史作用是阻止了一個盛世的到來?
    如果都這麼想,戰國七雄也都不要打了,直接投降一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然後中國會更早進入大一統。如果都這麼想漢獻帝直接讓劉備和孫權投降曹操天下一統百姓也免受戰亂之苦,豈不美哉?當然題主提這個問題出發點也是好的,期望曹操能贏的赤壁之戰從而統一天下,但是歷史的發展不是又某個人的意志所決定的。
  • 歷史上大一統王朝統一中國都用了多久?保持統一的局面有多少年?
    中國歷史上共有八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分別是秦、漢、晉、隋、唐、元、明、清。大一統王朝簡史一、秦朝西周孝王時期,贏氏祖先秦非子因養馬有功,得到了周天子的賞賜,封地於秦邑,這就是秦國的由來。到平王東遷的時候,秦襄公因護送有功,被封為諸侯,自此,秦朝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 明朝為何沒有大盛世?皆因朱元璋的2個安排,永無盛世
    但是,這麼一個強大的王朝,為何沒有出現盛世呢?因為朱元璋的這2個安排!永無盛世!「大明無盛世」現代國人比較驕傲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大一統王朝,也就只有漢朝,唐朝和明朝,而漢代有文景之治,唐代有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可謂都是最牛逼的時候。而唯獨大明沒有盛世!首先我們要知道,盛世產生的條件,國家統一,經濟發達,人民幸福。
  • 秦隋短命漢唐強盛,一統天下的偉大王朝為何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在分裂與統一的交替循環中,中國經歷了無數次王朝更迭,其中,僅大一統王朝就有九個,依次是: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縱觀歷史,最受推崇的古代王朝無外乎強漢與盛唐,大漢王朝的威震四海,大唐王朝的繁榮昌盛,向來是中華兒女引以為傲的資本。先說漢朝。
  • 短命王朝是盛世王朝的奠基者
    華夏歷史源遠流長,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少不了王朝的興衰更替。歷代王朝大致可以編成一首兒歌,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一統秦兩漢,魏蜀吳三分,兩晉前後延,南朝和北朝,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再無皇室存。其中有的王朝存在的時間不長但是其歷史影響力卻不小。
  • 很多人對康乾盛世持批判態度,它與歷史上其它「盛世」有何區別?
    有的人對康乾盛世持批判態度,它與歷史上其它「盛世」有何區別?「盛事」的標準是什麼?無論是中國還是整個世界都沒有固定的答案,又怎麼來評定呢。領土方面不需要找那麼多理由和藉口,現在中國的領土疆域基礎就是大清奠定的,對新聞關注度較高的朋友都明白,這個問題對現在時局是有實際影響的,真正的愛國者不會無腦亂噴,華夏民族中的任何一個民族在歷史上所發揮的作用和功績都值得肯定。
  • 盛世王朝 大智大美 唐城之下說秦Pro
    無論是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中描繪早朝時莊嚴氣氛和皇帝尊貴,還是杜甫《憶昔二首》裡追憶開元盛世下國富民安、豐衣足食,都從側面反映了盛唐時期社會繁榮的景象。誠然,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盛世,都將唐朝推向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裡,向來不缺強盛的王朝。
  • 歷史上的大唐盛世名不虛傳,到底有多繁盛,從這5個方面一覽便知
    歷史上的大唐盛世名不虛傳,到底有多繁盛,從這5個方面一覽便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這是一句俗語,其實我們都知道,打江山也不容易,沒有哪個朝代是能隨意建立的,要有人才,要有軍隊,要天時地利,還要幸運。而這麼難的一件事,守江山就要更難了,更別說是建立一個繁盛的王朝。所以,唐宋,就成為了我們心中的偉大朝代,因為他們不僅將王朝穩固,而且讓人民富足安康。
  • 低稅出盛世,輕稅多太平。輕徭薄賦鑄就歷史三大盛世
    人一輩子不能擺脫的東西有兩個,一個是死亡,一個是稅收。自古以來,稅收對於一個國家都是一門「雁過拔毛」的技術活,毛肯定要拔,高水平的表現是:既要把毛拔下來,又不讓大雁叫喚,或者少叫喚。但是遺憾的是,大多數時間,往往是不計後果地把大雁拔成了「葛優」。在稅收方面,中國古代的理財思想大多主張「輕稅」。
  • 大海航行靠舵手,古代盛世是怎麼來的?
    在唐太宗裝作要殺魏徵的這一年前後,大唐迎來了歷史上少見的治世。再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到唐玄宗執政前期,盛世來了。1、盛世修煉時間表中國歷史很長,但敢稱盛世並相對獲得公認的時期很短。秦以前的堯舜之治、成康之治,文獻太少,附會太多,先不去說它們。秦以後,傳統中國僅有三段盛世時期。由唐太宗揭幕的貞觀之治直到開元盛世,恰好是中間一段。
  • 【李氏總會】歷史上的李氏王朝(7)-大唐盛世
    發揮宗親作用,愛心助學助貧致力慈善公益,攜手合作共贏歡迎加入【李氏總會】,服務廣大李氏宗親,發布李氏文化、李氏歷史
  • 宋徽宗時期是公認的盛世王朝,為何卻在短短兩年三年時間亡了國?
    公元1127年,建國僅僅只有12年的東北東北邊陲小國金國起兵南下,接下來歷史將有他們書寫。對於金人的進攻,一個人口超過過億,擁有世界最多財富,百萬雄師的北宋王朝卻一觸即潰,首都開封被金軍攻佔。隨後金人將來不及逃走的北宋皇室所有成員及宗室、貴戚、大臣全部押往北方的金國。
  • 歷史上所謂的康乾盛世,真的是康乾盛世嗎?
    康乾盛世最主要的一方面是領土問題,因為領土的大小可以讓那些歷史小白忽略其他任何問題。從歷史角度看,這是異族入侵;對現代角度而言,也是內戰的發起者,清朝皇帝和張獻忠、李自成、洪秀全等人之間沒有本質區別,都是禍害中華民族家園的土匪。研究歷史,不可低估每一個朝代的作用,但是也不可高估每一個朝代的作用。
  • 歷史總是驚人的巧合……
    我們經常會說一句話「歷史總是驚人的巧合」,真的是這樣的麼?我現在盤點一些歷史上所謂的「巧合」,如果有不妥之處,請大家留言指正。1、孔子和釋迦牟尼在歷史上竟是同一時期的人。3、短命的秦朝和隋朝這兩個短命的王朝都完成了歷史上兩次大分裂之後的大一統,更巧的是,兩個強盛的王朝都一樣短命,都是因為暴政、大興土木二世而亡。秦修建了萬裡長城,隋修建了大運河,直到現在兩者還發揮著重要的作用。4、強盛的漢唐。
  • 乾隆盛世到底是不是真的?英國學者:自欺欺人,中國根本沒有盛世
    中華五千年歷史文明,被冠以「盛世」之稱的時代並不少見,往早說有成康之治,往晚說有乾隆盛世(或者康乾盛世),但卻沒有哪個盛世像「乾隆盛世」這樣爭議極大,正面觀點認為:乾隆在位時中國疆域遼闊,人口猛增,突破3個億,可見繁榮。 反面觀點認為:乾隆在位時人們生活貧苦,處處受壓制和剝削,版圖和人口數量說明不了問題。
  • 清末財政收入是康乾盛世十倍,百姓也被搜刮乾淨,以窮死告終?
    經過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的努力,封建王朝歷史上迎來了最後一個盛世局面——康乾盛世。時代總在不停地發展,社會總在不停地進步,人們可能會有這樣一個觀念:今天永遠比昨天的都好。殊不知盛世只是敗壞的開始,三個皇帝統治的時期已經將中國的資源揮霍殆盡。「康乾盛世」也成為「四空」的代名詞:農空、工空、市空、仕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