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糧食生產「穩」字當頭 力爭小麥播種面積穩定在1600萬畝

2020-12-12 央廣網

湖北日報訊 (記者胡瓊瑤、通訊員羅昆)9月30日,全省秋冬農業開發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透露,今年全省糧食生產「穩」字當頭,力爭小麥播種面積穩定在1600萬畝,油菜面積較上年擴大80萬畝以上。

今年,我省奮力打好疫情防控、疫後重振、防汛救災三場硬仗,穩住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基本盤」:夏季糧油再獲豐收,夏糧產量94億斤、油菜籽241萬噸,同比分別增3.3%、14%;農產品銷售突破400億元,出口達105.3億元,同比增長37.8%,呈現逆勢上揚。

「穩」字當頭,核心是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全省持續推進100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建設,將155萬畝「稻油輪作」試點任務分解到61個縣市區。調查顯示,油菜恢復性增長勢頭強勁,種植意向達1630萬畝。冬春蔬菜面積穩定在720萬畝以上,其中,80萬畝高效菜園、精品果園、生態茶園和道地藥園有序推進。

充分利用中央支持湖北疫後重振一攬子政策的重大機遇,以項目為載體,補農業農村領域短板。全省將推廣耐旱、抗赤黴病和抗穗發芽小麥品種,加大油菜統一供種力度;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今年340萬畝新建任務順利完成;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建設500個倉儲保鮮設施,開展農產品電商平臺、電商產業園、電商配送體系建設,提高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配送效率。

不僅「穩」,還要「優」。全省集成推廣高效生產技術模式,發展綠色高效油菜「345」模式200萬畝以上,實現種植畝成本控制在300元以內、畝產達到400斤、畝純效益達到500元以上;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減量增效,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達到95%;推進病蟲害綠色防控、綜合防治,確保主產區小麥藥劑拌種率和油菜種子處理率均達90%以上。

相關焦點

  • 今年糧食生產「穩」字當頭,核心是穩定糧食麵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王宏就糧食安全形勢、春耕生產秩序、糧食儲備使用等來回答媒體提問。目前我國糧食結構怎樣?對今年的糧食結構調整又是怎樣考慮的?潘文博介紹,從糧食結構上看,重點是保口糧。
  • 中國發布丨農業農村部:今年糧食生產「穩」字當頭核心是穩定糧食麵積
    中國網4月4日訊(記者 吳佳潼)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做好疫情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情況。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今年糧食生產「穩」字當頭,核心是穩定糧食麵積,結構調整就是在糧食內部的品種結構進行優化,不減少糧食麵積。
  • 今年繼續穩字當頭——不誤農時,糧食生產抓緊幹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即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釋放了鮮明的政策信號。一邊全力抗擊疫情,一邊不誤農時保春耕。大江南北,春耕備耕正全面鋪開。
  •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亳州市譙城區曬出糧食生產 「成績單」
    據統計,截至目前,該區今年糧食播種面積274.3萬畝,單產439.4公斤,總產121.4萬噸;面積、單產、總產均高於去年。高度重視糧食生產,扛穩糧食安全責任。亳州市譙城區政府印發了《譙城區2020年「三夏」工作指導意見》《譙城區農業災後恢復生產若干意見》《譙城區秋種工作指導意見》等糧食生產相關文件,明確任務目標,採取有效措施推進糧食生產,把糧食生產納入年度崗位責任目標,多次召開會議部署抓好糧食生產各項工作,保證糧食總產穩定增長。調優糧食生產結構,促進糧食提質增效。
  •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解讀糧食生產情況
    一、糧食播種面積增加1056萬畝,增長0.6%    2020年,各地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層層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積極落實各項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  (一)稻穀播種面積增加,玉米持平,小麥減少。2020年,全國穀物播種面積14.69億畝,比上年增加176萬畝,增長0.1%。其中,稻穀4.51億畝,比上年增加573萬畝,增長1.3%。
  • 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 中國糧食生產「十七連豐」(銳財經)
    「中國糧食生產已實現『十七連豐』,這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及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提供了堅實支撐,同時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 產量增,面積也在增。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
  • 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 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一、糧食播種面積增加1056萬畝,增長0.6%  2020年,各地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層層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積極落實各項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  (一)稻穀播種面積增加,玉米持平,小麥減少。
  • 人民日報頭版點讚曲阜等地保糧食安全:強產業穩鏈條,優質產品供得上
    真抓實幹保糧食。今年以來,一系列超常規措施密集出臺,疫情防控不誤農業生產。糧食生產穩字當頭,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4281萬噸,比2019年增加120.8萬噸。夏糧產量再創歷史新高,早稻生產也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的態勢,總產量達2729萬噸,比2019年增加102.8萬噸。據農業農村部消息,秋糧豐收也已成定局。我國農業連年豐收,糧食儲備充裕,完全有能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 2021年將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7.5億畝以上
    新京報訊(記者 曹晶瑞)糧食安全備受關注。今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一級巡視員陳友權表示,明年將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7.5億畝以上,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陳友權介紹,今年糧食生產形勢比較好,全年糧食麵積達到了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扭轉了連續4年下滑的勢頭,總產量達到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連續6年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三季糧食季季增產,夏糧、早稻、秋糧分別增產24.2億斤、20.6億斤、67.6億斤。四大作物「三增一平」。
  • 我國糧食生產喜獲「十七連豐」 產量連續6年超1.3萬億斤
    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152萬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全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382公斤/畝,比上年增加0.9公斤/畝,增長0.2%。我國糧食生產喜獲「十七連豐」,糧食產量連續6年超1.3萬億斤。
  • 1.3萬億斤中國豐收增進全球糧食安全
    2020年中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中國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其中穀物播種面積14.69億畝,比上年增長0.1%。稻穀4.51億畝,比上年增長1.3%。全年雙季稻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756萬畝,增長5.3%,成為糧食播種面積擴大的主要原因。玉米播種面積基本穩定。
  • 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達17.52億畝
    央視網消息:國家統計局今天(1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 糧倉穩,天下安!糧食主產區加強春管春播,給你穩穩的安全感!
    搞好農業生產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糧倉不穩,天下難安!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雖然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但是黑龍江、山東、河南各地農民紛紛搶抓農時,春耕生產已自南向北依次展開。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全國在田作物長勢良好。
  • 銅麥6號冬前苗情長勢良好 奠定來年糧食穩定豐產基礎
    種子作為農業的「晶片」,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命脈。今年,銅川市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深刻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積極推廣我市自主選育的國審小麥品種銅麥6號,依靠科技提高和穩定糧食產量。秋播前夕,銅川市政府專門印發了《關於切實做好秋播工作確保糧食增產增收的通知》,市財政拿出100萬元對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等播種關鍵環節給予補貼,切實通過抓實播種質量提升我市小麥生產水平,為明年夏糧豐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夏糧再獲豐收,糧食儲備充裕
    夏糧豐收增加底氣  侯家生是安徽阜南縣龍王鄉合勝村種糧大戶,他今年種植的300畝優質小麥已獲豐收,平均畝產900斤。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負責人介紹,今年夏糧播種面積穩中略減,但由於夏糧主要作物小麥生長期內,主產區光溫水匹配較好,麥田墒情適宜,總體利於小麥生長和單產提高。
  • 推廣「糧食+」綠色高效模式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以來,湖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糧食+」綠色高效模式,積極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農技推廣工作躍上新臺階。一、糧食種植結構持續優化全省水稻生產布局呈現「平原增、丘陵穩、山區減」的特點,生產結構由傳統單雙季稻混作變為一季中稻為主。
  • 徐州小麥開始大面積收割 顆粒歸倉笑開顏
    據了解,今年賈汪區小麥種植面積22.9萬畝,生長整體較好。該區突出一個「早」字,抓住一個「搶」,提前調配3800餘臺聯合收割機、大中型拖拉機、旋耕及秸稈還田機、秸稈打捆機等收脫機械,在小麥蠟熟最佳收穫期,抓好適時早收、突擊搶收工作,做到成熟一塊、搶收一塊。自5月25日開鐮以來,江莊鎮、青山泉鎮、大泉街道、茱萸山街道等15.06萬畝高亢山區小麥已全部動鐮,截至5月31日已完成收割3萬餘畝。
  • 兩部門:力爭到2025年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達1.4億畝
    兩部門印發行動計劃:力爭到2025年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達1.4億畝中新網北京3月18日電 (記者 陳溯)日前,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印發《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 全國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洪澇颱風災情下仍比上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66949萬噸這一成績突破了2019年66384萬噸的紀錄,成為糧食總產量的歷史新高。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國家統計局還公布了今年的糧食播種面積: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16768千公頃(17.52億畝),比2019年增加704千公頃(1056萬畝),增長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