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丨民族的重建: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白俄羅斯-「享書社」

2020-12-14 享書社群

#享書社傳統文化精選#

民族的重建:波蘭、烏克蘭、立陶宛、白俄羅斯,1569—1999

美國歷史學會喬治·路易斯·比爾獎 獲獎作品,對東歐民族演化中的微妙性、複雜性和重重矛盾做了精彩的、引人入勝的分析。

【 編輯推薦 】

這片不應被化約為苦難符號的大地

見證了自廢墟之中重塑一切的鮮活歷史

和洪流之下現代世界的諸般可能

◎2003年美國歷史學會喬治·路易斯·比爾獎、2003年東部書評獎、2004年美國學會烏克蘭研究圖書獎 獲獎作品

◎知名政治思想史學者塞繆爾·P. 亨廷頓,《國際歷史學評論》《外交事務》《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讚譽推薦

★超乎尋常的珍貴一手史料,敘事精湛的學術佳作。

作者通曉東歐諸國6種語言,使得本書所引*手材料包羅萬象,並首度在英文學術研究中完整描述了1943—1947年烏克蘭人和波蘭人相互實施的種族清洗事件。全書含600餘條腳註,另附圖像資料和表格說明。

斯奈德的寫作結構縝密又清晰易讀,穿插以人物線索的講述方式,帶領讀者走入歷史的關鍵情境。

······

【 內容簡介 】

20世紀末,原來波蘭-立陶宛王國的核心地區已經分裂為四個以民族命名的現代國家:波蘭、烏克蘭、立陶宛和白俄羅斯。早期的一種民族觀念如何演變為四種現代民族觀念?

維爾紐斯、維爾尼亞、維爾納,在本書中,這些指涉著同一座城市的區別微妙的名字,以看似不動聲色的方式出現在同一個句子的兩端。它們是本書所述故事的背景音符,指示著一整套有關「我是誰」「我的祖國在哪裡」「什麼是民族」的記憶、理念和話語。

····

更為重要的是,作者試圖為有關通往國家的路徑的終極問題尋找回答:我們如何才能避免這條路上的苦痛經驗?

【 作者簡介 】

蒂莫西·斯奈德(Timothy Snyder,1969—)

當今美國傑出的歷史學家之一,現為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維也納人文科學學院終身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東歐史。斯奈德也是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委員會成員之一。撰有多部備受稱譽的史學著作,包括《黑暗世界:作為歷史和警示的大屠殺》《一幅秘密戰爭的素描:一位解放蘇維埃烏克蘭的波蘭藝術家》《紅王子:哈布斯堡大公的秘密生活》等。

目  錄

名字與來源

地名表

地 圖

縮 寫

檔 案

導 論

第一部分丨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的祖國之爭

第1章 立陶宛大公國(1569—1863)

第2章 立陶宛!我的祖國!(1863—1914)

第3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維爾納斯之問(1914—1939)

第4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維爾紐斯之問(1939—1945)

第5章 尾聲:蘇維埃立陶宛的維爾紐斯(1945—1991)

······

前  言

導論

民族是何時產生的?是什麼導致了種族清洗?國家間如何達成和解?

本書追溯了現代獨立國家歷史中的一段時期,起始於近代早期歐洲歷史中最龐大的共同體16世紀的波蘭立陶宛王國建立之時。當時,王國內包含的人群有貴族、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新教徒。波蘭和立陶宛貴族,以及東斯拉夫人由共同的政治和公民權利所聯合,他們用拉丁語或波蘭語描述自己是「來自波蘭民族的」。他們理所應當地認為,在萬事萬物的自然秩序中,國家、演說、文學和宗教禮拜儀式的語言本就不同。

········

18世紀,在王國遭到後來崛起的帝國瓜分後,一些愛國者將民族(nation)重新解釋為國民(people),而民族性(nationality)則由人們所說的語言決定。在20世紀末,也就是本書追溯的歷史的尾聲,原來波蘭立陶宛王國的核心地區已經分裂為四個以民族命名的現代國家:波蘭、烏克蘭、立陶宛和白俄羅斯。自那時起,有關民族性概念的盛行觀點認為,說不同語言的人群應以國界線作為邊界,人們的演說、政治和宗教禮拜時用的語言同樣以此劃分。那麼,早期的一種民族觀念是如何演變為四種現代民族觀念的?

··········

【 媒體評論 】

《民族的重建》對東歐民族演化中的微妙性、複雜性和重重矛盾做了精彩的、引人入勝的分析。若想理解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國家崩潰和民族建構的過程,本書可謂意義深遠。

——塞繆爾·P. 亨廷頓,《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作者

一部學識淵博、舉足輕重的著作。

——蒂莫西·加頓艾什,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

到目前為止,在有關東北歐多元文化歷史的英語研究作品中,本書是獨樹一幟的。斯奈德向我們提供了關于波蘭、立陶宛和烏克蘭的悠久歷史的有別於傳統敘事的解讀,探索和解釋了民族認同的議題,並且沒有掉進民族主義歷史學的陷阱之中。

——布賴恩·波特,密西根大學歷史系教授

享書社丨讓時間變得優雅

免責說明:以上圖片及部分內容來自網絡,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轉載或引用僅為傳播更多信息,部分素材來源於網際網路,無法核實其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烏克蘭(小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為何最終分道揚鑣?
    如何收復被波蘭和立陶宛佔領的領土便是沙皇們的當務之急,16世紀初開始,伊凡三世、瓦西裡三世、伊凡四世(雷帝)三代沙皇通過一系列戰爭收復了東白俄羅斯和東烏克蘭。面對俄羅斯的壓力,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王國於1569年通過盧布林聯合成為一個國家——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為東歐霸主。
  • 薦書丨中世紀的女巫-「享書社」
    #享書社小說精選享書社丨讓時間變得優雅免責說明:以上圖片及部分內容來自網絡,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轉載或引用僅為傳播更多信息,部分素材來源於網際網路,無法核實其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 「解讀」張弘:白俄羅斯對波羅的海三國的意義
    事實上,對於這次「白俄羅斯街頭革命」,波羅的海三國發揮的作用也十分特殊。波羅的海三國即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都曾是蘇聯加盟共和國,獨立後又都加入了歐盟和北約。三國在文化上與白俄羅斯和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安全上屬於「唇亡齒寒」的利益攸關方;在經濟上三國還與白俄羅斯、俄羅斯有著難以割捨的合作關係。
  • 人文|《民族的重建》與蒂莫西·斯奈德:被定義的東歐民族史
    「在波蘭、立陶宛、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人們可以找到所有能想像到的造成民族衝突的原因:帝國瓦解、不具有歷史合法性的國界線、挑釁的少數族群、揚言復仇者、恐懼的精英人群、新建立的民主政治體制、種族清洗的記憶以及長期衝突的民族迷思。」
  • 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之間是什麼關係?為何白俄羅斯要改名?
    其實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人們對這個東歐小國根本不了解,很多甚至誤認為白俄羅斯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壓根就搞不清他們之間的關係。那麼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以及烏克蘭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為何白俄羅斯哭著喊著要改名?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三國是鄰居,三國淵源很深,算是遠方親戚。往上推幾十代,三家其實是一家人。三國同屬斯拉夫人,是斯拉夫人中的東斯拉夫一支。
  • 「小國」發揮大影響力 白俄羅斯危機,立陶宛為何「搶鏡」?
    大約在14世紀,立陶宛大公國吞併白俄羅斯,後來與波蘭王國組成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為歐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18世紀,其領土先後被沙俄、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冷戰結束前,立陶宛和白俄羅斯都是蘇聯的一部分。同在一個國家的時間較長,令它們之間的社會紐帶也十分緊密。直到今天,兩國的經濟往來也比較密切。
  • 白俄羅斯,存在感怎麼這麼弱
    ,更加聯合東部的各個斯拉夫部落,擊退了蒙古帝國勢力,大舉佔領了今天屬於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西部的地域。 如果說,歐洲民族的現代化進程主要是通過市鎮實現的話,那麼白俄羅斯的不幸在於,受阻於連年戰事,與歐洲通商的機會微乎其微,因而長久停留在農村的層面。 白俄羅斯貴族士紳們效忠的是立陶宛,語言和習俗更加傾向于波蘭,外交和法律文獻多使用波蘭語,對母語幾乎毫無感情。
  • 白俄羅斯要脫離俄羅斯了嗎?
    明白特推出「看不見的共同進化」系列通識課程,掃描上方二維碼即可訂閱。為您講述10個改變世界的小東西,帶您領略共同進化的魅力。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的文化有很多共通之處,從歷史上看,白俄羅斯族與俄羅斯族同屬東斯拉夫民族,主要信仰東正教。從18世紀末到20世紀末,兩國相繼處在沙皇和蘇聯的統治之下。
  • 簡述烏克蘭歷史的血與淚!
    後來,基輔羅斯因為王公貴族內訌和變得四分五裂,後來又遇到了蒙古人入侵,蒙古人入侵歐洲之後,羅斯各個地都被蒙古人佔領,只有北方的諾夫哥羅德保持了獨立,後來蒙古人勢力衰落之後,波蘭-立陶宛崛起,波蘭人趁機開始向東方入侵,打算佔領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都被波蘭-立陶宛吞併,而克裡木則是殘餘的蒙古人建立了屬於自己的韃靼人政權--克裡木汗國,後來克裡木汗國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吞併。
  • 布列斯特要塞背後的俄羅斯、烏克蘭、波蘭千年恩怨
    我們今天看東歐地區,俄羅斯和烏克蘭正拔劍張弩,欲除對方而後快,白俄羅斯則一頭扎進俄羅斯的懷抱,與俄羅斯結成了親密的盟友。其實這仨兄弟其實本是一家人,他們都發源自東斯拉夫人。公元八至九世紀,東斯拉夫人在今天的俄羅斯西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一帶繁衍生息,逐漸建立起了東斯拉夫人的第一個封建國家——基輔羅斯。
  • 波蘭、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恩怨糾葛
    東邊原來波蘭人聚居的大城市維爾諾(今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和利沃夫(今烏克蘭發音應為勒維烏,過去曾是波蘭僅次於華沙的第二大城市)變成了立陶宛人和烏克蘭人的城市,而西邊原來的德意志人城市斯德丁(今波蘭的什切青)和布勒斯勞(今波蘭的弗羅茨瓦夫)則變成了波蘭人的大城市。
  • 白俄羅斯軍隊進入全面戰備狀態!波蘭:心理戰把戲!中方亮明態度
    受到外國勢力的幹擾,白俄羅斯的局勢惡化,此前據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透露,白俄羅斯在西部邊境部署的軍事部隊已經完全進入戰備狀態。早前盧卡申科透露,北約軍隊已經部署到波蘭和立陶宛邊境了,白俄羅斯此次部隊調動是為了應對北約的變化。
  • 白俄羅斯,停在路口中央
    歷史上,白俄羅斯人與俄羅斯人、烏克蘭人一樣,都屬於東斯拉夫民族。公元9世紀到11世紀時,這三個民族的共同祖先曾經在東歐大草原上建立過強盛一時的「基輔羅斯」公國,這段歷史成為「東斯拉夫三兄弟」為數不多的共同民族回憶。  但好景不長,11世紀末,基輔羅斯被東方戰力爆表的蒙古帝國擊破,最為靠東的俄羅斯族直接被蒙古人留下的金帳汗國給統治了。
  • 白俄羅斯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爆發動亂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在歷史上,白俄羅斯人與俄羅斯人、烏克蘭人一樣,同屬於東斯拉夫民族,公元9世紀到11世紀時,這三個民族的共同祖先曾經在東歐大草原上建立了一個強盛一時的「基輔羅斯」公國,可以這麼說
  • 孤獨的堅持——白俄羅斯的勝利閱兵
    自1994年7月20日出任白俄羅斯總統以來,逐步結束舒什凱維奇的亂政,並且以白俄羅斯家長的形象,擔起了重建了白俄羅斯的秩序的大任。雖然他繼續允許宗教(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復闢,但在國家象徵方面,卻立即廢除了舒什凱維奇時期的具有立陶宛寶劍騎士風格的舊白俄羅斯國旗和國徽。儘管刪除了鐮刀錘子五角星的圖標,但基本上恢復了以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為藍本的國旗和國徽。
  • 立陶宛人與立陶宛大公國
    、白俄羅斯等地。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獨立,1991年9月6日蘇聯承認立陶宛獨立。歷史上雖先後遭受日耳曼人和沙俄帝國的強迫同化,卻始終保持著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習俗。習慣上,把奧克什泰特人稱為「上立陶宛人」,稱熱麥特人為「下立陶宛人」。熱麥特人多聚居在同一地區,保持著若干獨特的生活習俗,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單一民族(約15萬人)。
  • 袁野:白俄羅斯這場騷亂,波蘭起了什麼作用?
    指令來自波蘭,英國和捷克共和國,發給我們的——很抱歉這麼稱呼他們——綿羊: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已經被控制了。」 盧卡申科還表示,波蘭和烏克蘭等國的公民曾試圖參加在白俄羅斯發生的大規模抗議活動: 「我不想提及波蘭:他們已經在這裡紮根下來,也在試圖操縱局勢。
  • 「白羅斯」和「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駐華使館 3 月 16 日發布聲明,要求將中文國名 「 白俄羅斯 」 改為 「 白羅斯 」 。聲明指出今天通行的白俄羅斯中文譯名是錯誤的,因為 「 白俄羅斯 」 使很多中國人將白俄羅斯誤認為是俄羅斯的一部分,按照白俄羅斯憲法規定的正式名稱,白俄羅斯的正確中文譯名應該為 「 白羅斯 」 。白羅斯共和國(白羅斯語:Рэспублка Беларусь,英語:The Republic of Belarus),簡稱白羅斯,舊譯別洛露西亞,自稱別拉羅斯。是位於東歐的內陸國家。
  • 白俄動亂反對派候選人逃亡立陶宛,立陶宛為何要當反俄急先鋒?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選舉結果剛剛公布後,反對派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第一時間逃亡到立陶宛,而立陶宛也在第一時間站出來發聲,表示不承認白俄羅斯大選結果。季哈諾夫斯卡婭我們都知道白俄羅斯現任總統盧卡申科是親俄的,立陶宛第一個站出來宣布不承認白俄羅斯大選結果,並且宣布制裁白俄羅斯,其實質上是在反對俄羅斯。
  • 白俄羅斯其實是白羅斯?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白俄羅斯駐華大使館謹請各位懂中文的朋友,自今日起將使用我國『白羅斯』正確的名稱。讓我們說話寫字正確無誤!嗯?我們叫了那麼多年的「白俄羅斯」,叫錯了?誇你比俄羅斯白還不樂意了?(皮一下)嚴肅回來,一個民族或者國家的稱謂問題,既關乎民族和國家的認同,又事關國家的對外形象。要想弄明白是「白俄羅斯」還是「白羅斯」,還得回到歷史中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