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上大學,17歲卻被中科院勸退,親生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2020-12-23 花落花又落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每個家庭的願望。為了孩子,父母可以付出以一切,僅僅是為了孩子以後能有好的發展。不過,養育子女也是有講究的。如果事事都去幹涉孩子,就算孩子再聰明也只能成為「無用人才」,將來難成大器!

13歲上大學,17歲被中科院勸退

出生在湖南省容華縣普通家庭的魏永康。他的父親是參加抗美援朝的殘疾軍人,一直臥病在床,一家人都沒都做好了沒有孩子的準備,魏永康的父親甚至因為此事暗自落淚。

在1983年,魏永康的第一聲啼哭,打破了這一家的沉積,為孩子取名為永康,希望他成長的過程中能少受點挫折和磨難。魏永康的母親是一個百貨公司的收銀員,在照顧孩子的同時還要上班養活一家人。因此小小年紀的魏永康從不敢跟母親提任何的要求,甚至連母親不讓他跟鄰居家孩子玩他也言聽計從

長期在母親的訓練下,魏永康比同齡人成績更加優異,每天都能耐心的面對學習。正因如此,一家人對魏永康抱有極大的希望,更加細心地照顧著他,除了學習之外的事情都不用魏永康動手。魏永康在學習上也比較爭氣,一次次的刷新著人們的認知,他4歲就能掌握一些初中的學習知識。因此,魏永康小學只讀了二年級和六年級,8歲就進入了嶽陽市的重點中學

一家人對魏永康的異於常人的學習能力紛紛稱讚,同時也有些質疑,8歲進入高強度的學習,是不是有點太早。但是魏永康的母親卻不那麼認為,堅持讓他在中學學習,並表示會照顧好他,相信兒子的實力。

進入重點中學的魏永康,沒有任何不適應,反而保持著優秀的成績。但是相對的是,魏永康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每天母親準時叫他起床,會準備好漱口水,擠上牙膏,毛巾放好,甚至還會幫他穿衣服,繫鞋帶,餵飯

就這樣,魏永康打破了歷史記錄,13歲便參加了高考,憑藉高分被湘潭大學錄取。這讓魏永康的母親十分的自豪,認為自己多年的努力終於沒有白費。可是魏永康對這一切沒有任何反應,甚至知道自己要獨自上大學還有點抗拒。

大學生活和魏永康想像的不一樣,除了學習還有許多課外活動,可以他一個也參與不進去。這讓為魏永康格外孤獨,但因為在本省,魏永康的母親仍在他身邊照料他,直到被中國科學院大學錄取。

到科學院大學的魏永康,跌下了「神壇」。身邊的同學不僅成績優異,並且有著眾多的興趣愛好,與他們相比魏永康更像一個書呆子。這給魏永康造成了極大的打擊。渾渾噩噩的生活給魏永康帶來無限的打擊,他的成績不合格,在競爭激烈的中國科學院大學是不被允許的,便被勸退了

被魏永康的母親知道後,立馬從老家趕到北京。她當著眾人的面說:我恨不得你死了才好!

魏永康的母親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她想通了。如今這樣的局面也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她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從他的經歷,我們得到了一些反思

母親開始放手讓魏永康學習獨立,教他如何洗衣服,為客人倒茶,做飯等家務,漸漸的魏永康也明白了生活除了學習還有很多有趣,有意義的事情

家務是學會了,但是與人的交流溝通還是有一定的欠缺。母親把他送到長沙開酒店的乾媽家,乾媽經常帶魏永康出去玩,在多次的鍛鍊下,他開始不排斥陌生人。

現在的社會,想要成功,憑藉學習是不夠的,還需要多方面的發展,培養孩子獨立自強,與人交流,情緒管理等能力,讓孩子全面發展。可能有很多家長會問,我該怎麼培養孩子呢?這本《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可以很好的幫助到孩子。

這本書也跟我有很大緣分,很早之前朋友推薦給我,我當時覺得我家孩子已經有很多書了,沒有必要買那麼多。但是,後來我閨蜜又推薦給我,我還真有點好奇,這本書到底有什麼魅力?竟有兩個人強烈推薦給我,我就買了這套繪本。

到貨之後,我真後悔沒有早點買,這套書比較全,培養孩子自我保護,勇敢,誠實守信,自律,自信等多方面。而且這本書是中英雙語,還也能學點英語。

孩子3歲前,父母可以當作睡前故事讀給孩子聽,在3—6歲的時候,當作培養好習慣的故事,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冊,分別是《養成好習慣》、《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這套繪本69.9元,共10冊每冊7塊錢,還不如一盒面膜貴,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同時培養閱讀好習慣,一舉多得!怎麼算怎麼划算!

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參團購買:

相關焦點

  • 湖南神童13歲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1983年,魏永康出生在湖南省華容縣一個普通家庭,父親魏炳南是傷殘的軍人,因為打仗負傷癱瘓在床,而母親曾雪梅是百貨公司的一名工人,雖然有著政府的補貼,但是一家人的生活,並不算太寬裕,因此,母親開始將全身心,放在了對魏永康的培養上,希望他長大後能夠出息一番。
  • 天才13歲考上大學,後來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的母親就在他很小的時候為他規劃好了一切,在他身上寄予了厚重的希望,在魏永康13歲時他就是街坊鄰居和小夥伴眼中的「天才學生」。母親為他做好了生活中的一切,洗衣做飯乃至倒垃圾都是母親一手操辦,魏永康在母親的照料下只需要安心的讀書就好。母親只希望他能考上一個好大學,將來能靠自己的雙手賺大錢。
  • 神童13歲考入大學,卻遭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可事實往往出乎意料,以往被鋪天蓋地宣傳的神童,在進入高中或者大學之後,他們就會變得籍籍無名。還沒有看見為全人類做出的貢獻,這些神童們恐怕早就已經隕落。我國曾經有一位少年天才,13歲就進入大學,他是誰呢?他就是魏永康,從小到大,魏永康一直都是別人眼中的天才。他所有的成就都是自己的母親一手塑造出來。
  • 神童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母親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魏永康便是在自己的母親一手栽培下成長起來的。13歲的他,是別人眼中的天才,父母眼中的天才。魏母在他很小的時候,便為他制定了長遠的人生規劃。然而,所有的一切,在他高分考入大學的時候瞬間改變了。
  • 他13歲考上大學,後來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而有這樣一位"學霸"曾創造了記錄,十三歲便考上了大學,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但沒想到在碩士階段卻無聲無息的被中科院勸退,在當時的中國引發了一場關於教育的全民大討論。他就是——魏永康。但魏永康的母親卻力排眾議,堅持要魏永康在中學學習,並表示會照顧好他,相信兒子的實力。急轉直下的大學生涯在進入重點中學後的魏永康,不僅沒有表現出不適應,反而常常保持著優秀的成績。讓許多的老師直呼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讀書奇才。
  • 神童17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成為了小鎮上遠近聞名的人,都把魏永康當成心目中的考神,不遠千裡前來觀看究竟神童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參加高考,憑藉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了一所高校中,當時的魏永康才13歲,簡直就是一個神奇的存在。17歲得到中科院的賞識,紛紛認為魏永康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便破格讓他進入到中科院中學習,當母親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內心非常的激動。多年的苦心終於得到了回報,她滿心歡心地把魏永康送入了中科院的校門,但是之後發生的事情則讓眾人大跌眼鏡。
  • 神童魏永康:13歲上大學,17歲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死了
    有一位名叫魏永康的少年,在年僅13歲的時候考上了211大學中的湘潭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結果在20歲的時候被勸退,連魏永康的母親提到他都是咬牙切齒,張口閉口恨不得他死了,如此一位「別人家的孩子」的魏永康,為什麼會讓自己母親說出這種話呢?
  • 13歲考上大學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勸退後,母親卻恨不得他去死
    在父母的催促之下,各種特長的壓力之下,孩子們就會漸漸失去童真,甚至變得很叛逆,無法管教,而現實中就有一個這樣真實的案例,13歲便考上了大學,創造了歷史記錄,而作為學霸卻被中科院退掉,也就是這個案例引發了一場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
  • 神童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巴不得他死了才好
    緊接著在1991年的時候,當時還只有8歲的魏永康,居然敢連跳幾級直接進入省重點中學讀書。雖然這一行為很不符合規矩,但是這個孩子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讓所有的老師都無話可說。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孩子在13歲的時候,完成了高考,並且以高分考入了湘潭大學物理系。
  • 13歲考上大學,幾年後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早點死
    魏永康出生在湖南一普通家庭,父親曾參加戰爭,不幸受傷,臥病在床;母親只是一個工人,家庭條件並不富裕。不過魏永康的到來,讓整個家庭充滿了快樂。2歲時,魏永康就表現出了過人的一面,其他同齡孩子還在學習說話,他就已掌握1000多個漢字,4歲時初中課程就已學完,8歲時去往縣重點中學就讀。
  • 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碩士,幾年後被勸退,溺愛他的母親態度卻變了
    在生活中,也確實有這樣的案例,母親發現自己的兒子聰明過人,就辭職全心全意照顧孩子,讓他可以專心學習,去贏得光明的未來。然而這件事情最後的發展,卻出人意料。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幾年後被勸退,溺愛他的母親態度卻變了!魏永康,是一個神童,他兩歲的時候就表現出了超強的學習天賦。
  • 13歲神童一路開掛,最終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王偉導語:其實對於教育而言,應該提倡先教育孩子如何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再去教育他去努力刻苦的學習,畢竟他總要去到社會上,需要去適應這個殘酷的社會,適應社會和如何在這個社會上生存是人生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如果只是單純的讓孩子去讀書,而不學習生存技能,可能孩子的將來並不能達到我們預想的那樣,有一個13歲的神童,以絕對的實力考上了中科院,可謂是一路開掛
  • 13歲讀大學的魏永康,為何最後卻遭中科院勸退?
    我國出現過大量的少年神童,有10歲上大學的張炘煬,2008年考上研究生,2011年讀博,16歲別人還在選擇去上哪個高中的時候,他就已經在讀博士,研究博士論文了,當然最後也爆出,張炘煬要求父母在北京買房的報導,網友們紛紛感慨,天才有了智商,似乎在情商上就會有所偏差。
  • 神童13歲跳級考上大學,卻慘遭校方勸退,媽媽哭訴:我恨不得他死
    魏永康出生在一個貧瘠的家庭中,父親癱瘓臥床,母親只是一個普通的小櫃員,除了上班外還要照顧生病的丈夫,而所有的生活苦難似乎都因為魏永康的降生而變得不重要了,父母對他極其疼愛,小魏永康也著實是個天賦異稟的孩子,兩歲就可以背誦上千首故事,識字量遠超同齡人,上小學後更是因為成績優秀數次跳級,面對如此聰慧的兒子,魏永康的母親很是欣慰
  • 13歲讀大學,17歲讀研究生,「天才神童」被中科院勸退後涅槃重生
    他被譽為「神童」,13歲讀大學、17歲讀研究生,被勸退後向陽而生魏永康被稱為「隕落的天才」,但是,他的成長道路上並沒有鮮花與掌聲,有的只是坎坷和各種各樣「否定」的聲音,也讓他異常的艱難,1983年,魏永康出生在湖南省的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裡,他的父親魏炳南是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殘疾軍人
  • 13歲上大學的天才少年魏永康,卻被中科院勸退,如今現狀讓人唏噓
    愛因斯坦作為我們很多人童年時期的天才偶像,他對人類的進步,特別是在物理界這方面,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不過愛因斯坦因為忙於研究,很多人都說他快成年了都不會洗衣服,看起來非常邋遢,完全不會整理自己的外表,其實我們國家曾經也出現過一個這樣的天才少年,13歲就考上大學,因為不善和人交流被勸退
  • 天才少年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說服。母親:我等不及他要跳樓了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與引導,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他長大成人後的行為。魏永康有著「東方神童」的稱號,是少年天才的代表之一。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他2歲的時候,就識得1000多個漢字,4歲就已經掌握初中知識,8歲上重點中學,13歲就考上大學了,在他17歲那年,他進入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他的這些閃閃發光的經歷,令很多同齡人自愧不如。
  • 「神童」魏永康:13歲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的行為引人深思
    例如本文的主人公也是如此,他曾經在十三歲的時候就成為舉世無雙的天才,但最後卻成為了母親口中去死的人。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天才與否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做魏永康,是湖南岳陽市華容縣的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就比較特殊,當然除了他本身的特殊以外,還有一個就是家庭環境的特殊。
  • 13歲上大學,17歲上中科院的少年天才魏永康,如今怎麼樣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還記得那個1歲多就能認上千漢字的魏永康(想想咱們娃五周歲了還認不全100個字),13歲就上了大學,專業還是頗具學術氣息的物理系。那時的他沒有像方仲永那樣,止步於學習,而是一如既往兩耳不聞窗外事,在17歲時考上中科院:國家創新人才的聚集地。
  • 2003年被中科院勸退後,如今怎樣
    文章中的方仲永天賦異稟,是一個小神童,但卻被父親當成賺錢工具到處撈金,忽略了他的後天成長,導致他長大後淪為一個普通人。而現代也曾上演過一出「神童泯滅記」,主角是被稱為「東方神童」的魏永康,天才少年,13歲考上湘潭大學,17歲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