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神童一路開掛,最終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2020-12-27 小李子談侃

陽光是燦爛的,但也比不上母親對我的愛。——王偉

導語:其實對於教育而言,應該提倡先教育孩子如何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再去教育他去努力刻苦的學習,畢竟他總要去到社會上,需要去適應這個殘酷的社會,適應社會和如何在這個社會上生存是人生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如果只是單純的讓孩子去讀書,而不學習生存技能,可能孩子的將來並不能達到我們預想的那樣,有一個13歲的神童,以絕對的實力考上了中科院,可謂是一路開掛,不過最終卻被學校勸退,母親對他的怨恨也很深,直接說出: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一朝一夕的努力】

這個神童的名字叫魏永康,他出生於湖南省嶽陽市,他出生於一個家庭條件很一般的家庭,並不能給他提供富貴的生活,不過父母都對他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愛,在這樣氛圍下長大的魏永康就難免被父母嬌寵壞了,不過父母心疼孩子,對他也是開始無底線的寵溺,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行為根本就不是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主要是魏永康聰明伶俐討人喜歡,父母為了培養他成才就不讓他分心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而是直接大包大攬。

魏永康在父母的培養下,在學習方面確實取得了很突出的成績,在他差不多8歲的時候就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實力進入了省重點中學學習,這樣的成績讓很多家長都紛紛向他父母學習育兒經,他的父母也驕傲地說,自己的孩子比較有學習的天賦,而且學習也相當的努力,才有了現在的成績,這樣的成績都是一朝一夕努力的結果。

【適應大學生活】

在學習成績方面,魏永康確實從來都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一直以來都名列前茅,而母親為了讓魏永康可以心無旁騖爭分奪秒的學習,甚至直接在學校附近租房子照顧魏永康,一來是他的年紀尚小,父母擔心他沒有辦法照顧自己,二來是父母覺得兒子的時間寶貴,不能浪費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去洗衣服和疊被子等一些很簡單的家務事上。

在母親面面俱到事無巨細的照顧下,魏永康確實不用去操心自己的日常生活,學習的時間也變多了很多,不過這樣的做法也剝奪了他去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力,他可能在學習方面確實是很優秀,可以讓他取得很好的成績,但是在照顧自己這樣簡單的事情上,他都是手無足措,這樣的他等到考上大學該如何適應大學生活呢。

【無所適從和手足無措】

而魏永康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母親辛勤照顧,一路開掛的他很快就在13歲的時候考上了中科院這所重點大學,一下子成為很多學生學習的榜樣,而父母也為自己兒子的優秀感到非常地自豪,魏永康也懷著巨大的期待進入了大學學習。

不過大學生活並不像自己想像得那麼美好,而且有很多問題和麻煩接踵而至,讓他感到無所適從和手足無措,主要是父母對他的保護和照顧太好了,而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是他自己的人生,他也需要一定的生存技能呀。

【一團糟糕】

如今在大學中,很多生活的瑣事,他都不知道如何去做和處理,畢竟在生活方面他缺少實踐和經驗,離開母親的他生活一團糟糕,而且和同學們的相處也不融洽,這樣的細小的事情讓這個天才兒童感到很頭疼,他甚至覺得這些瑣事簡直比高數還要難上百倍。

魏永康就是因為生活的煩惱和問題都沒有辦法解決,而導致了學習成績直線下滑,他根本就沒有辦法去靜下心來學習,而且他還經常照顧不好自己而導致頻繁生病,功課也拉下了很多。

在考試中,魏永康的成績很不理想,導致掛科問題很嚴重,學習也給予他補考的機會,不過他竟然因為自己的問題而錯過了補考的時間,這樣的結果,加上他的精神狀態和學習狀態都很讓人擔心,老師也找他進行過談話,希望他儘快長大和成熟起來,畢竟人總是要面對複雜的社會,不能永遠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要學會自己的去飛翔。

對於老師的話,魏永康很受觸動,也想過要去改變自己,不過他發現真的太難了,自己根本就毫無頭緒,不知道從哪個方面下手去改變自己。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看到這個天才兒童不成熟的地方,最後學校就決定讓他退學,對於這個決定,魏永康也感到很失落,不過他知道自己無力去更改這個結果,就說服自己去接受這個結果。

不過魏永康母親對於這樣的結果,一向好強心比較重的她,壓根是沒有辦法接受的,她就認定是自己的兒子不好好學校,而導致了整個家庭十幾年的心血都付諸東流了,就把怨恨都發洩在魏永康身上,直接說出那句:恨不得他死了。

結語:望子成龍心情可以理解,這都是人之常情,不過教育孩子也是要掌握方法的,不能去無底線去溺愛孩子,為孩子安排好人生的一切,而是應該去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成長,一開始他可能是跌跌撞撞的,不過時間長了,就會學習到很多生存的技能,等到將來就會更加的適應社會,對此,熒幕前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神童魏永康:13歲上大學,17歲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死了
    有一位名叫魏永康的少年,在年僅13歲的時候考上了211大學中的湘潭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結果在20歲的時候被勸退,連魏永康的母親提到他都是咬牙切齒,張口閉口恨不得他死了,如此一位「別人家的孩子」的魏永康,為什麼會讓自己母親說出這種話呢?
  • 神童13歲考入大學,卻遭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這幾乎是現在每一位神童的宣傳模板,要是哪位神童小時候不認識字,不可以背古詩,那他幾乎沒有資格被稱之為神童。很多父母都會過早的讓孩子去讀書識字,仿佛只有這樣才是真的贏在了起跑線上。不得不說的是,魏永康也確實非常的聰明。雖然他小學跳級,可他在中學的成績從來都沒有拉過跨,一直都是名列前茅。13歲的時候就成功的考入中科院,這在當時被傳為奇聞。
  • 神童17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在父母的心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有一個好的未來,「望子成龍」是父母普遍的心理,而「神童」更是一個奇特的存在。「神童」字面意思就是天賦異稟的的孩子,他們比同齡人要聰明很多,甚至年紀尚小的他出現在高年級的課堂中,顯得格外的突兀。
  • 神童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母親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魏永康便是在自己的母親一手栽培下成長起來的。13歲的他,是別人眼中的天才,父母眼中的天才。魏母在他很小的時候,便為他制定了長遠的人生規劃。然而,所有的一切,在他高分考入大學的時候瞬間改變了。
  • 13歲考上大學,幾年後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早點死
    2歲時,魏永康就表現出了過人的一面,其他同齡孩子還在學習說話,他就已掌握1000多個漢字,4歲時初中課程就已學完,8歲時去往縣重點中學就讀。別看年齡小,但魏永康的學習成績比較出色,每次都名列前茅,同學和老師都很敬佩他。儘管學習成績比較出色,但魏永康在生活中卻是個「巨嬰」。
  • 13歲讀大學的魏永康,為何最後卻遭中科院勸退?
    不過和接下來的這位比起來,張炘煬實在是好太多了。魏康永也是一位13歲就上大學的神童,然而他在大學的所作所為讓中科院實在看不下去了,直接將其勸退,就連他的母親也直言,恨不得他死了才好,這是怎麼回事?此時的他才年僅13歲,可以說時名副其實的神童,各大媒體也是對其進行爭相報導,然而沒過多久,卻傳出了魏康永被退學的消息,經過多方求證,消息屬實,中科院給出的理由是魏康永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甚至無法與同學和導師交流,最終導致論文零分。
  • 神童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巴不得他死了才好
    緊接著在1991年的時候,當時還只有8歲的魏永康,居然敢連跳幾級直接進入省重點中學讀書。雖然這一行為很不符合規矩,但是這個孩子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讓所有的老師都無話可說。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孩子在13歲的時候,完成了高考,並且以高分考入了湘潭大學物理系。
  • 湖南神童13歲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1983年,魏永康出生在湖南省華容縣一個普通家庭,父親魏炳南是傷殘的軍人,因為打仗負傷癱瘓在床,而母親曾雪梅是百貨公司的一名工人,雖然有著政府的補貼,但是一家人的生活,並不算太寬裕,因此,母親開始將全身心,放在了對魏永康的培養上,希望他長大後能夠出息一番。
  • 13歲上大學,17歲卻被中科院勸退,親生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為了孩子,父母可以付出以一切,僅僅是為了孩子以後能有好的發展。不過,養育子女也是有講究的。如果事事都去幹涉孩子,就算孩子再聰明也只能成為「無用人才」,將來難成大器!13歲上大學,17歲被中科院勸退出生在湖南省容華縣普通家庭的魏永康。
  • 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碩士,幾年後被勸退,溺愛他的母親態度卻變了
    孩子的教育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如果有可能的話,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神童,然後自己好好培養,把孩子教育成一位偉大的人。在生活中,也確實有這樣的案例,母親發現自己的兒子聰明過人,就辭職全心全意照顧孩子,讓他可以專心學習,去贏得光明的未來。然而這件事情最後的發展,卻出人意料。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幾年後被勸退,溺愛他的母親態度卻變了!
  • 天才13歲考上大學,後來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魏永康的母親就在他很小的時候為他規劃好了一切,在他身上寄予了厚重的希望,在魏永康13歲時他就是街坊鄰居和小夥伴眼中的「天才學生」。母親為他做好了生活中的一切,洗衣做飯乃至倒垃圾都是母親一手操辦,魏永康在母親的照料下只需要安心的讀書就好。母親只希望他能考上一個好大學,將來能靠自己的雙手賺大錢。
  • 13歲讀大學,17歲讀研究生,「天才神童」被中科院勸退後涅槃重生
    他被譽為「神童」,13歲讀大學、17歲讀研究生,被勸退後向陽而生魏永康被稱為「隕落的天才」,但是,他的成長道路上並沒有鮮花與掌聲,有的只是坎坷和各種各樣「否定」的聲音,也讓他異常的艱難,1983年,魏永康出生在湖南省的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裡,他的父親魏炳南是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殘疾軍人
  • 他13歲考上大學,後來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而有這樣一位"學霸"曾創造了記錄,十三歲便考上了大學,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但沒想到在碩士階段卻無聲無息的被中科院勸退,在當時的中國引發了一場關於教育的全民大討論。他就是——魏永康。但魏永康的母親卻力排眾議,堅持要魏永康在中學學習,並表示會照顧好他,相信兒子的實力。急轉直下的大學生涯在進入重點中學後的魏永康,不僅沒有表現出不適應,反而常常保持著優秀的成績。讓許多的老師直呼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讀書奇才。
  • 13歲考上大學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勸退後,母親卻恨不得他去死
    在父母的催促之下,各種特長的壓力之下,孩子們就會漸漸失去童真,甚至變得很叛逆,無法管教,而現實中就有一個這樣真實的案例,13歲便考上了大學,創造了歷史記錄,而作為學霸卻被中科院退掉,也就是這個案例引發了一場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
  • 還記得「東方神童」魏永康嗎?2003年被中科院勸退後,如今怎樣
    文章中的方仲永天賦異稟,是一個小神童,但卻被父親當成賺錢工具到處撈金,忽略了他的後天成長,導致他長大後淪為一個普通人。而現代也曾上演過一出「神童泯滅記」,主角是被稱為「東方神童」的魏永康,天才少年,13歲考上湘潭大學,17歲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 「神童」魏永康:13歲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的行為引人深思
    例如本文的主人公也是如此,他曾經在十三歲的時候就成為舉世無雙的天才,但最後卻成為了母親口中去死的人。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天才與否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做魏永康,是湖南岳陽市華容縣的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就比較特殊,當然除了他本身的特殊以外,還有一個就是家庭環境的特殊。
  • 天才少年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說服。母親:我等不及他要跳樓了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與引導,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他長大成人後的行為。魏永康有著「東方神童」的稱號,是少年天才的代表之一。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在他2歲的時候,就識得1000多個漢字,4歲就已經掌握初中知識,8歲上重點中學,13歲就考上大學了,在他17歲那年,他進入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他的這些閃閃發光的經歷,令很多同齡人自愧不如。
  • 湖南一神童13歲考入重點大學,生活無法自理學校勸退「跌落神壇」
    湖南一神童13歲考入重點大學,生活無法自理學校勸退「跌落神壇」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蔡某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小孩」,鄰居小孩在玩耍,他在學習;鄰居小孩在睡覺,他在學習;鄰居小孩在看電視,他在學習。在這種高強度的學習之下,蔡某也獲得了回報,他的成績很優異,進入小學之後就跳了很多級,只上了二年級和六年級,在8歲的時候就上了中學,是當地眾所周知的神童,母親看到兒子這麼爭氣,對兒子的關心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
  • 13歲上大學的天才少年魏永康,卻被中科院勸退,如今現狀讓人唏噓
    愛因斯坦作為我們很多人童年時期的天才偶像,他對人類的進步,特別是在物理界這方面,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不過愛因斯坦因為忙於研究,很多人都說他快成年了都不會洗衣服,看起來非常邋遢,完全不會整理自己的外表,其實我們國家曾經也出現過一個這樣的天才少年,13歲就考上大學,因為不善和人交流被勸退
  • 神童13歲跳級考上大學,卻慘遭校方勸退,媽媽哭訴:我恨不得他死
    古有《傷仲永》,今有魏永康,都是少年得志的才俊人物,卻都沒有將天賦才慧發揮到極致。為了更好的栽培兒子,母親在生活上對他極為溺愛,別說"十指不沾陽春水"了,甚至吃飯穿衣都是母親幫魏永康完成,她認為自己和丈夫甚至整個家族的命運都會因為魏永康而改變,她不允許兒子為學習之外的任何事分散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