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魏延的馬岱是個什麼角色

2021-02-07 李治亞詩詞散文選

 

  馬岱是三國大將馬超的堂弟,這個人在蜀漢歷史上似乎不太有名,當年五虎大將隆重登場的時候,馬岱也偶爾露露臉。不過往往是借馬超的光,那馬超號稱錦馬超,和呂布齊名。馬岱與五虎上將差之甚遠。

    馬岱也打過仗,可惜往往輸得很慘。馬岱第一次出場就和魏延有了交集:三國演義第65回中有:孔明令魏延帶五百哨馬先行,張飛第二,玄德後隊,望葭萌關進發。魏延哨馬先到關下,正遇楊柏。魏延與楊柏交戰,不十合,楊柏敗走。魏延要奪張飛頭功,乘勢趕去。前面一軍擺開,為首乃是馬岱。魏延只道是馬超,舞刀躍馬迎之。與岱戰不十合,岱敗走。不過人家馬岱雖然打不過魏延,可玩陰的招很損。延趕去,被岱回身一箭,中了魏延左臂。延急回馬走。兩人的第一次碰面,準確的說是第一次交鋒就這樣結束了。魏延受傷,馬岱大勝而歸,儘管是損招,但兵不厭詐,這說明馬岱很精明,很沉穩。至於魏延有點急躁,有點急功近利。

    馬岱戰勝魏延,威風不可一世,於是在陣前耀武揚威。張飛知道有人打敗了魏延,吃驚非小,以為是馬超,於是和馬岱有一場精彩的對白:飛喝馬岱曰:「汝是何人?先通姓名,然後廝殺?」馬岱曰:「吾乃西涼馬岱是也。」張飛曰:「你原來不是馬超,快回去!非吾對手!只令馬超那廝自來,說道燕人張飛在此!」馬岱大怒曰:「汝焉敢小覷我!」挺槍躍馬,直取張飛。戰不十合,馬岱敗走。可見在張飛心裡馬岱不堪一擊。馬岱本領的確稀鬆平常,如果不是玩陰損的,算不上一流名將。

    在歷史上,馬岱的確平平,不說三國演義,看看正史上,馬岱也有敗績:(青龍)三年,(司馬懿)遷太尉,累增封邑。蜀將馬岱入寇,帝遣將軍牛金擊走之,斬千餘級。——《晉書·宣帝紀》

    不過馬岱之所以後來還提到過,是因為他殺死了蜀漢名將魏延,這魏延有勇有謀,敢與五虎上將比肩。可惜死於狂傲。延大喜,遂同馬岱引兵直取南鄭。姜維在南鄭城上,見魏延、馬岱耀武揚威,風擁而來。維急令拽起吊橋。延、岱二人大叫:「早降!」姜維令人請楊儀商議曰:「魏延勇猛,更兼馬岱相助,雖然軍少,何計退之?」儀曰:「丞相臨終,遺一錦囊,囑曰:若魏延造反,臨陣對敵之時,方可開拆,便有斬魏延之計。今當取出一看。」遂出錦囊拆封看時,題曰:「待與魏延對敵,馬上方許拆開。」維大喜曰:「既丞相有戒約,長史可收執。吾先引兵出城,列為陣勢,公可便來。」姜維披掛上馬,綽槍在手,引三千軍,開了城門,一齊衝出,鼓聲大震,排成陣勢。維挺槍立馬於門旗之下,高聲大罵曰:「反賊魏延!丞相不曾虧你,今日如何背反?」延橫刀勒馬而言曰:「伯約,不幹你事。只教楊儀來!」儀在門旗影裡,拆開錦囊視之,如此如此。儀大喜,輕騎而出,立馬陣前,手指魏延而笑曰:「丞相在日,知汝久後必反,教我提備,今果應其言。汝敢在馬上連叫三聲誰敢殺我,便是真大丈夫,吾就獻漢中城池與汝。」延大笑曰:「楊儀匹夫聽著!若孔明在日,吾尚懼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誰敢敵我?休道連叫三聲,便叫三萬聲,亦有何難!」遂提刀按轡,於馬上大叫曰:「誰敢殺我?」一聲未畢,腦後一人厲聲而應曰:「吾敢殺汝!」手起刀落,斬魏延於馬下。眾皆駭然。斬魏延者,乃馬岱也。

    這魏延為何死於馬岱之手,輕敵,自以為諸葛亮一死,無人再能駕馭住自己,因此狂妄。再加上馬岱此時假裝和自己交厚,因此魏延不曾覺察。可惜馬岱殺死了魏延,也不曾受到重用,一則讓殺死馬岱的楊儀也是個狂妄的小人,而且後來思想更為偏激。沒幾個月,同樣是在建興十二年,楊儀對喜歡告狀的費禕吐槽內心的不滿,說什麼當年我要是帶兵投靠曹魏,豈能落魄如此。費禕這個人當臣子不錯,不過當朋友和同事就尷尬了,於是費禕告了楊儀一狀。建興十三年正月,楊儀被廢為庶民,貶謫到漢嘉郡。楊儀到了貶所又是上書誹謗,很快被收監,接著楊儀自殺。楊儀一死,馬岱沒有了依靠,因此官職還是不怎麼靠前,比起王平姜維等人,馬岱總的來說還是不太有名,他不知道自己應該站在哪一隊,可見其政治也是一個庸才。


相關焦點

  • 馬岱如何能斬殺得了魏延?
    諸葛亮生前安排馬岱殺死魏延,因為在蜀國魏延就怕諸葛亮一人,而諸葛亮把重任及兵法交給了姜維,魏延心胸狹隘必定造反,所以就安排馬岱跟著魏延,伺機殺死他
  • 馬岱是馬超的什麼人,馬岱為什麼要殺魏延,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馬超去世後,馬岱繼續為蜀漢效力,跟隨諸葛亮多次北伐,在諸葛亮去世之後,馬岱還殺了在蜀軍擔任最高軍職的魏延,馬超為什麼要殺魏延呢?他是如何殺死魏延的?魏延而魏延提前走出秦嶺,並且在路口設伏,等到楊儀大軍到來時,魏延率軍攻打楊儀,楊儀派出王平迎戰,王平不忍心對魏延下手,因為都是自己人,王平就勸退了魏延的士兵,那些士兵都明白魏延的做法是不對的,於是一鬨而散,就這樣,魏延手下只有親屬和少數親信跟隨
  • 馬岱為什麼能成功地斬了魏延?
    諸葛亮死後,料定魏延必反,於是和馬岱,楊儀設計要除掉魏延,並給了楊儀一個錦囊。 對於楊儀來說,之所以派遣馬岱去斬殺魏延,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馬岱作為馬超的從弟,比較勇猛,具備斬殺魏延的實力。另一方面,在蜀漢的武將中,馬超和馬岱既不屬於益州本地派,也不屬於荊州派,因此,馬岱倒向魏延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魏延趁諸葛亮已死企圖奪權,楊儀和姜維抵擋不住,連忙掏出諸葛亮留下的錦囊,看後對魏延說:你若敢大喊三聲誰敢殺我,我們便將漢中拱手讓出。魏延大笑:不要說三聲,便是三萬聲又有何難。說完大喊:誰敢殺我。話音未落,馬岱大喊:我敢殺你。一刀,魏延人頭落地。
  • 馬岱誅殺了魏延,那魏延死後,馬岱是什麼結局?
    不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自誅殺魏延後,馬岱便完全消失在了小說之中,而作者似乎也並沒有刻意去交代馬岱的結局,那麼,馬岱最後的命運如何呢?馬岱早年屬於西涼軍的一員,他是馬超的堂弟,和龐德、馬鐵一樣,馬岱也是西涼軍的一員猛將。馬騰被殺後,馬岱隨從馬超在關中起兵,他曾在潼關一戰中大敗曹將曹洪。
  • 馬岱武功比魏延低很多,為什麼最後能殺了魏延?
    ,馬岱跟隨其平南中,數次參與北伐。陳壽的《三國志》,沒有給馬岱立傳,這讓馬岱的事跡少有問世,倒是小說《三國演義》裡有馬岱的很多描述,但那是小說,不是正史,僅作為參考。三國志《馬超傳》中記載,馬超臨死向劉備上疏,說他家兩百多口都被曹操殺了,只有一個從弟馬岱,希望劉備能關照關照;超死後,馬岱因為戰功,被封為平北將軍,進爵陳倉侯,曾率眾伐魏,為牛金擊退。
  • 馬岱平庸無作為,根本不是魏延的對手,為何最終卻把魏延殺了
    馬岱在正史記載中,其能力真的很一般,基本上就沒有打過什麼勝仗。馬岱是馬超的從弟。
  • 三國演義中,馬岱斬殺魏延後,為何會莫名其妙的失蹤?答案太寒心
    莒蠘儬遧爗欨霅辠粅倛籊枲椩遷鐣滸淣蕏噴彗鯣跈竇凝胷埡族鍾釙疆蒽削劭昂灆雓浸肩朕犩昈縏馼貓媘麼惂菈醝鵩但是馬岱卻恰恰相反,雖然武藝平平,卻一直在諸葛亮的北伐的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鱞俢抄槏聄襬輸吳蚮牏幢獹鸏圡闞朿激滷汆芹珬搊閌棨窉瑛篳勈裗粚衛灷姐黥鄘縯寈排暀翸禷螳詎惂昴碸灦糗啹樞而且,就連斬殺蜀漢名將魏延這樣重要的任務,都落到了馬岱的頭上。
  • 馬岱:馬超的從弟
    跟隨丞相諸葛亮南徵孟獲和北伐曹魏,馬岱久經沙場、多負辛勞,作戰冷靜而勇猛,深得諸葛亮信任,後來諸葛亮死後,楊儀與魏延不和,楊儀命令馬岱殺了魏延。馬岱久經沙場、多負辛勞,作戰冷靜而勇猛。歷史傳記馬岱正在加載馬岱蜀平北將軍、驃騎將軍馬超從弟。隨丞相諸葛亮伐魏。建興十二年,亮薨。魏延反,長使楊儀遣岱追斬之。岱位至平北將軍,進爵陳倉侯。
  • 魏延一生戰功無數,卻被諸葛亮陷害而死,死後墓前跪著三座石像
    諸葛亮對魏延十分忌憚,蜀中無人能壓住魏延,他死後魏延就算不造反,對蜀國也是一種威脅。在所有人的呼聲中,諸葛亮不得不設計斬殺魏延,而魏延對此都是心知肚明,他也十分清楚自己的位置,如果他不死,所有人都不能安心。
  • 魏延大喊:「誰敢殺我」!膽大如鬥的姜維為何認慫?卻讓楊儀出面
    自從魏延投奔劉備劉皇叔以來,可以說是發揮了重大的軍事作用,不但為劉備攻下無數城池,而且還為蜀漢鎮守漢中10餘之久,這比起關羽鎮守荊州的時間來,絲毫不遜色!如此厲害之人,到最終卻沒有得到善報!反而被自己人殺害,對於名將魏延的遭遇或許很多人都會說他,這輩子真不划算!的確,對於魏延來說,雖然辛苦為蜀漢大業而奮鬥,但最終卻是名也沒得到,利也沒撈著!一輩子的付出完全付諸東流!
  • 魏延的武藝,在三國眾多武將中,到底能排名第幾
    所以要討論魏延的武藝排名,首先就要看一下他的具體戰績如何。魏延出場是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劉備火燒新野以後,帶著軍民南下來到襄陽,卻被蔡瑁、張允所阻。劉表手下部將魏延早就仰慕劉備,心中不平,帶著幾百軍士砍死守門士兵,開城要迎劉備入城。蔡瑁、張允忙命大將文聘帶兵來戰魏延。
  • 小說中諸葛亮看出了魏延的反骨,反骨到底是什麼,魏延真有反骨嗎
    後來魏延雖然成為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絕對主力,但由於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真反了,而馬岱則受諸葛亮遺命在陣前斬殺了魏延。所以,隨著《三國演義》的長盛不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與魏延可憐的反骨一起,成為人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印象。然而,到底什麼是反骨,從反骨真的能看得出一個人的奸邪嗎?其實,根據現代醫學、生理學、解剖學等等學科來看,人的骨頭數量都是一樣的,絕對不會因為是奸臣就多長出一塊,也絕對不會因為是忠臣而少長出一塊。
  • 魏延大喊3聲「誰敢殺我」,被馬岱一刀斬死,前面1句才是關鍵
    楊儀和魏延的互相敵視由來已久。魏延是五虎上將後的又一員猛將,但因其一身本領,且性情高傲,因此常常感嘆懷才不遇,並且自認高人一等。
  • 在蜀漢前期毫不起眼的馬岱,為什麼有比五虎將更尊貴的爵位?
    但是實際上,在蜀漢歷史上,獲得最高爵位的武將卻是在蜀漢前期名不見經傳的馬岱,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在討論這件事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三國時期的爵位系統,對於當時的文臣武將來說,他們能夠拿到的最高爵位一般就是侯爵了,而侯爵從高到低分為縣侯,鄉侯,亭侯,以及關內侯等等級。
  • 七星燈被魏延踢翻,孔明為何不讓姜維殺魏延,姜維知道後冒出冷汗
    而關於諸葛亮擺七星大陣進行逆天改命的時候本來都快要成功了,卻被突然闖進來的魏延給弄熄滅了,導致計劃功虧一簣,諸葛亮也是無力回天,姜維氣得想要將魏延斬殺,卻被諸葛亮給阻止了,這是為何?
  • 魏延踢翻七星燈,姜維拔劍欲斬之,孔明阻止殺魏延,原來早有計劃
    魏延能夠鎮守漢中,諸葛亮也是同意的,魏延能夠高官厚爵,諸葛亮也同樣是默認提拔的,在整個蜀漢軍隊系統中,諸葛亮同時對魏延處處提防,就連自己的身後事安排都是託付姜維、楊儀、蔣琬等人,而沒有託付魏延,反而安排了馬岱對付魏延,就說明了諸葛亮並不信任魏延。
  • 魏延臨死前,大喊「四個字」,現在變成90後的「口頭禪」
    在這期間因為主將多疑,魏延覺得劉璋並非明主,所以斬殺主將投降劉備。魏延初投劉備的時候,諸葛亮認為魏延腦後有反骨,本來想殺掉魏延,但是劉備卻不以為然,將魏延救下,並委以重任。魏延從此以後,一路狂飆,最終成為蜀漢的主要將領。公元219年,劉備自稱為漢中王,以成都為中心建立政權。成都成為劉備的中心,漢中與曹魏相鄰,所以必須派遣大將前去鎮守。
  • 《魏延之死》 (二)
    漢軍大營一改往日練兵的嘈雜聲,死寂讓馬岱魏延二人脊背發涼。丞相大營前更是異象,上上下下數十名大小官員都在門前等候,有的甚至臉上還有淚痕。二人還未來得及通報,只見費禕走了出來,低語道:「兩位將軍,快輕聲進來,切莫驚擾了丞相。」十幾米開外的案臺邊還站著長史楊儀和軍司馬姜維。他們神情嚴肅,若有所思。「文長、伯瞻,近前來。」熟悉的聲音卻帶著陌生的腔調。
  • 深受劉備器重的魏延
    魏延在叛逃的時候,首先是想回到自己的老基地漢中,無非是想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再拉起一支兵馬,無奈,楊儀根本就沒有給魏延這個機會,速遣馬岱追殺,魏延沒有人馬,在馬岱的追擊下,被截殺了,自然就沒有辦法投降曹操了  。
  • 蜀國中後期小五虎:關興王平馬岱張苞廖化,他們應該怎麼排名?
    三國時期是個武將眾多的時代,魏國有五子良將,蜀國有五虎將。不過自從夷陵之戰後,蜀國五虎將已經死去了四個。因此蜀國就沒有能夠接替他們位置的武將,在諸葛亮北伐期間,也只有魏延,姜維以及趙雲三人能夠勉強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