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之死》 (二)

2021-03-05 舍金納迦

第二章  隕落

正值傍晚,日薄西山。漢軍大營一改往日練兵的嘈雜聲,死寂讓馬岱魏延二人脊背發涼。丞相大營前更是異象,上上下下數十名大小官員都在門前等候,有的甚至臉上還有淚痕。

二人還未來得及通報,只見費禕走了出來,低語道:「兩位將軍,快輕聲進來,切莫驚擾了丞相。」

十幾米開外的案臺邊還站著長史楊儀和軍司馬姜維。他們神情嚴肅,若有所思。

「文長、伯瞻,近前來。」熟悉的聲音卻帶著陌生的腔調。正臺上側倚著一人,艱難地露出慈祥的微笑,修長的體型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只是消瘦的面龐與泛白的鬢角刻畫著歲月的痕跡,形銷骨立的身軀如同薄紙。

「丞相!——」一旁的魏延無論如何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悲痛,跪地不起,泣不成聲。馬岱也順勢下跪,他想不到大漢的擎天之柱已像一位普通老人般油盡燈枯了。

「文長,你過來。」魏延擦了擦眼淚膝行向前,「你在軍中資歷和威望最高,朝廷不久會冊封你為大將軍。我死之後,你來主掌北伐軍政大權。光復漢室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諸葛亮頓了頓,看了眼一旁的楊儀,接著說:「……切記為人收斂,不要起無端之爭。當聽從善言,多考慮大局。勿忘先帝遺志與知遇之恩……」

魏延再次伏地痛哭,此刻曾經心裡再多的不忿也都煙消雲散,「在下定會庶竭駑鈍,死而後已。萬望丞相保重身體,大漢還需要您來匡扶!」

「你去吧,軍中還需要你。」諸葛亮靜靜注視著魏延的退去,凝神思索了良久,沒有發現楊儀從嘴角擠出的一聲冷哼。

「丞相務必靜心養病,在下與魏將軍定當阻敵於國門外。」馬岱並沒有情緒失控,長久以來他已學會喜怒不形於色。

「有勞馬將軍,」諸葛亮眯起眼微笑著,「文長掌權後,恐與楊儀等人不和,惹出禍亂。你心思縝密,就勞煩你在他們之中斡旋了。」

「是,在下定會不遺餘力。」

諸葛亮的聲音很輕,但堅決有力:「倘若他有不臣之意,將軍切要再三勸說,不要讓大漢產生內亂,陛下還要仰仗你們這些棟梁……」

叮囑戛然而止,諸葛亮似乎想到了什麼。

「丞相可還有話要說?」

「唔……將軍只要有功於大漢,就可保馬氏一族的安寧。」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陳其林:魏延之死,千古奇冤
    從而,對劉備當年重用魏延的舉動,我們就不難理解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都以為漢中太守非張飛莫屬,哪想到劉備任命魏延漢中太守時,舉軍震驚,為此,劉備為了讓人誠服,專門對魏延來了一場答辯,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 魏延之死是被冤枉的,其實,他壓根就沒想過造反
    後來,楊儀踩著魏延的腦顱,很是得意的說了一句話:「看你還敢再作惡不?」這句話似乎和當年諸葛亮對魏延的評價,形成了一個呼應,坐實了魏延「反賊」的形象,讓大家覺得魏延就應該被斬。那麼,歷史上的魏延真是這樣嗎?再看看陳壽筆下的魏延。其實,劉備是相當欣賞魏延的,單從這一點來判斷,魏延應該不存在「謀反」的想法。
  • 孔明為何死了也要除掉魏延?不是魏延有反骨,原因讓人難以接受
    ,雖未被封五虎上將,但是筆者認為魏延的驍勇與智謀,絲毫不輸關羽張飛之輩,只不過是加入劉備集團時間較短,自然比不上從一開始就跟隨劉備打江山的這幾個人。魏延雖然是降軍,但是劉備並沒因此而忽視他,反而是委以重任,魏延也不負劉備期望,率率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在劉備眼中,魏延只是性格孤傲一些,但卻不失是一個有用之才。
  • 魏延踢翻七星燈,姜維拔劍欲斬之,孔明阻止殺魏延,原來早有計劃
    諸葛亮在病逝之前,曾寄希望於用祈禳之法為自己增壽一紀12年,所謂的祈禳之法是一種道教特色的法術,以本命燈一盞,大燈七盞,小燈四十九盞,同時以七七四十九人護衛,以保本命燈長亮七天,則可延續壽命12年。
  • 魏延一生戰功無數,卻被諸葛亮陷害而死,死後墓前跪著三座石像
    三國後期,蜀國出現頹廢之勢,可用之將十分的少,有能力的將領很少,只有姜維魏延等人,這時候的魏延在蜀國武將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並且為蜀國立下汗馬功勞,為何最終要被諸葛亮陷害而死?所有人都說魏延有反骨,但魏延真的有反骨麼?
  • 被諸葛亮稱為腦後有反骨的魏延,他死的真的很冤嗎
    被諸葛亮稱為腦後有反骨的魏延,他死的真的很冤嗎在演義中,魏延剛剛投靠劉備的時候,諸葛亮說他腦後有反骨,以後很有可能會當叛徒。但是他一生跟隨劉備四處徵戰,劉備對他也非常器重,器重程度甚至超過了張飛。而且魏延也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反叛之心,他既沒有投靠曹魏也沒有投降東吳,但就是這樣一個武將,卻被馬岱殺死,還被滅了三族,堪稱是三國中死得最冤的武將了。魏延是河南人,河南這個地方自古以來都是民風剽悍之地,所以出身於河南的魏延自然也是一個好戰分子。諸葛亮說魏延腦後有反骨這件事在正史上並沒有記載,僅僅只是羅貫中杜撰出來的而已。那麼為什麼羅貫中會給編排出這樣一個橋段呢?
  • 魏延死之後,除姜維之外,蜀漢還有哪些可堪重用的大將呢?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魏延與楊儀鬧翻,最終被馬岱斬殺,而魏延一死,給人的感覺就是蜀國再無可堪重任的大將,即便是姜維也不能與魏延相比,那除姜維之外,還有哪位大將拿得出手呢?二、馬岱馬岱本是跟隨兄長馬超一起投奔劉備,馬超死的時候,還將馬岱託付給劉備照料,而馬岱隨後也一直跟隨諸葛亮南徵北戰,並在諸葛亮死的時候,斬殺魏延。
  • 深受劉備器重的魏延
    歷史上,魏延其實也很像關羽: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典型的對士兵好,看不起同僚。所以最後也死在這事兒上。諸葛亮死前,密謀退兵。魏延不樂意,說了這段話: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很狂傲,實際上他一直狂傲。
  • 馬岱平庸無作為,根本不是魏延的對手,為何最終卻把魏延殺了
    只不過諸葛亮上臺後,不喜歡魏延(也有一種說法,是因為魏延的能力太突出,諸葛亮有些忌憚魏延),因此魏延才沒有得到重用。(諸葛亮)不管怎麼說,如果魏延和馬岱單挑,馬岱絕對不是魏延的對手。可最終,魏延為什麼輸給馬岱,被馬岱輕鬆給斬殺呢?諸葛亮去世的時候,在交代後事中,曾對眾人說道,他去世了,魏延有可能造反。如果魏延想造反,就讓他去吧。
  • 三國死得最慘的十大名將,張飛落榜,魏延第六,第一是呂布剋星
    在蜀漢滅亡之時,龐會又將關羽滿門誅殺,關氏三族所剩無幾,可能只有外出不在家的少數人可以倖免於難!  總體說來,關羽他是為他的孤傲性格,重重地買上了一單。  第六名:魏延  在三國時期,死得最慘的大將,絕對魏延是上榜了的。魏延這個人的脾氣至少有大半都是跟關羽一模一樣,脾氣孤傲,厭小人,親君子。
  • 維基精選:【魏延】
    只需丞相府上親近之官屬便可將丞相遺體還而葬之,我當自率領諸軍擊賊(魏軍),怎麼能以丞相一人之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況且我魏延(前軍師)是何等人物,居然還得要為(長史)楊儀所部制約,為其斷後!」因此留費禕一同留下率領部分,並令費禕與自己連名,告知以下諸將。費禕剛開始對魏延道:「當為君抓住楊長史(楊儀)及其手下一幹文吏,以散楊長史之軍權,必不違背命令。」
  • 諸葛亮派兵伏擊張郃,暗示魏延主動請戰,魏延為何低頭不語?
    原來自街亭之戰後,魏延對諸葛亮一直是心存不滿的,因為當時街亭之戰,原本魏延主動請戰去守衛街亭,但是諸葛亮最終卻選擇了馬謖,導致大敗。而之後諸葛亮讓魏延去守武都、陰平,也沒有獲得什麼大的功勞,以至於魏延對諸葛亮心生不滿,頗有微詞。原文:魏延想起孔明向日退軍之時,教他守武都、陰平全無功次,亦笑曰:「丞相若聽吾言,徑出子午谷,此時休說長安,連洛陽皆得矣!
  • 魏延能力非凡,且一心為蜀漢,為何會被夷三族?魏延:得罪了小人
    如果要說三國時期誰死得最慘最憋屈,可能很多人會想到關羽、張飛、姜維、夏侯淵等人;不過,以上這些名將雖然死得可惜,但卻不憋屈,因為他們要麼是自作自受
  • 魏延的反骨長哪兒,諸葛亮搞明白了嗎?
    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玄德曰:「若斬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軍師恕之。」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饒汝性命。汝可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魏延諾諾連聲而退。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對這段描寫不會感到陌生。魏延後來果然造反,印證了諸葛亮的先見之明。
  • 馬岱武功比魏延低很多,為什麼最後能殺了魏延?
    馬岱,扶風茂陵人,馬超的從弟,早年曾跟隨馬超大戰曹操,反攻隴上,圍攻成都,曾與張飛大戰十餘合敗北,旋即隨馬超歸降劉備,參加了漢中之戰,諸葛亮時代
  • 蜀漢大將魏延真的「天生反骨」死於造反?魏延真正的死因令人遺憾
    關於蜀國大將魏延的死,熟讀《三國演義》的人應該都知道。諸葛亮臨死前告訴姜維:魏延天生反骨,我死後魏延必反。於是留下遺計,殺死了反叛的魏延。可歷史上,魏延真是死於造反麼?
  • 廖化的幸運與魏延的不幸
    關羽敗走麥城之初,廖化奉命去上雍搬救兵,可是劉封、孟達不買帳,見死不救。他只好秉承關羽之意,回成都求救兵。既避免了與關羽、關平被俘受辱而死的命運,又避免了與周倉守麥城城破罹難之禍。真可謂死裡逃生,不幸中之大幸運。後在諸葛亮帳下聽命,「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成為蜀將中最受重用的人。究其原因,不是廖化武藝超群,而是廖化「謙和效命」(引自《諸葛亮傳》)。
  • 魏延大喊3聲「誰敢殺我」,被馬岱一刀斬死,前面1句才是關鍵
    楊儀和魏延的互相敵視由來已久。魏延是五虎上將後的又一員猛將,但因其一身本領,且性情高傲,因此常常感嘆懷才不遇,並且自認高人一等。
  • 馬岱如何能斬殺得了魏延?
    三國演義裡,說諸葛亮死後,魏延謀反。楊儀沒辦法,只能打開丞相留下的錦囊,裡面說讓魏延在陣前大喊三聲誰敢殺我,自有殺他之人出現。楊儀如計而行,對魏延說你大聲說三遍誰敢殺我,我就投降。魏延不明就裡,得意洋洋大叫了三聲,身後一人忽然撥馬衝了上來,厲聲喝道:「我敢殺你」,手起刀落,把他斬於馬下。此人正是馬岱。
  • 七星燈被魏延踢翻,孔明為何不讓姜維殺魏延,姜維知道後冒出冷汗
    而關於諸葛亮擺七星大陣進行逆天改命的時候本來都快要成功了,卻被突然闖進來的魏延給弄熄滅了,導致計劃功虧一簣,諸葛亮也是無力回天,姜維氣得想要將魏延斬殺,卻被諸葛亮給阻止了,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