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七世的聚財之道

2021-02-13 英倫歐陸深度遊

都鐸王朝Part I  亨利七世

我們不能跟他似的對一個人簡單下定義,亨利七世不是一個傳統上的國王形象(如果傳統的國王形象必須是好戰、有征服欲的),但他確實很會賺錢。通過前面六篇,我們了解到亨利七世跟其他君主最大的不同是——白手起家。雖然如亨利四世、徵服者威廉等,也是靠武力奪取的英格蘭王位,但他們背後都有著雄厚的家族力量以及財產。大概就是他的家庭背景,加之從小顛沛流離、被各種「軟禁」的經歷,令他明白財富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鞏固政權的重要性。亨利八世對他父親最大的不滿,就是身為一個英格蘭國王沒怎麼跟法國打仗——後來我們會發現隨著年歲增大,亨利八世越來越贊成他父親的治國理念。亨利七世很容易給人一種熱愛和平的印象,他不輕易發兵,喜歡派特使去談合約來籤。但其實他從戰爭中賺到了很多錢。攻打法國不止是英格蘭國王自己的愛好,這是全英格蘭的呼聲。貴族們盼望以此機會封爵分地,百姓們也等著英國軍隊從法國帶來財富,他們還記得自己爺爺輩講的故事——亨利五世時代,靠著從法蘭西擄來的戰利品和贖金,英格蘭人過上了好日子!所以亨利七世發愁的不是如何調配軍隊攻打法國,而是在他認為不應該發起戰爭時,如何平息這股國內的高亢情緒。雖然並沒有確切的證據留下來,國王將一部分稅收中飽私囊,但史學家們相信這是個不爭的事實。當然也有人質疑國王,畢竟收完錢不幹活,群眾都看著呢。國王當然不傻,肯定還是會發兵的。一邊打一邊談判,往往是談判更有效率。1491年10月,布列塔尼的安妮女公爵請求亨利七世幫助對抗法蘭西。但由於英法兩國籤訂了休戰協議,亨利七世宣布以個人名義攻打法蘭西。當然,這需要議會進行戰爭撥款,也需要民眾繳納稅金。與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各種扯皮推諉後,終於在1492年8月,英格蘭正式出兵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戰績斐然。兩個月後亨利七世親自登上法蘭西的國土時,已經在思索如何回復法國國王的求和信了。不過英格蘭人民並不為和平歡呼,他們繳納了大量稅金,是等著收穫戰利品的,而不是幫國王裝滿錢袋;很多軍官為了把握這次出人頭地的機會,甚至抵押了房產來購買裝備,結果根本沒用上。雖然已經被識破了套路,但每次戰爭前、或者說每次宣布要進行戰爭前,國王還是會下令繳稅。如果你是一個生活節儉的人,那你一定有積蓄交稅;如果你是一個生活奢華的人,這顯而易見的富裕當然證明你有錢交稅。說這句話的人是約翰∙莫頓,還記得這個名字嗎?那位對亨利七世忠心耿耿的主教,後來被封為坎特伯雷大主教。這個理論就是大名鼎鼎的「莫頓的餐叉」,後世用來形容「不管咋說你就一條路可以走」這種情形。備註:莫頓說的稅單指benevolence,這是15到17世紀時的一種慈善稅,可理解成「獻愛心稅」,國王可不通過議會徵繳這份稅。一個「白手起家」的國王,勢必要面對很多叛亂,因為總會有人也想有樣學樣,試試登基做國王。前面我們也介紹過兩位假冒皇親國戚的叛亂者,除了他們也有如假包換的真王室後裔起兵叛亂,比如亨利七世母親瑪格麗特不願意承認的第一任夫家(de la Pole),其後裔擁有約克家族血脈。曾經立下大功協助亨利七世登上王位的威廉∙斯丹利(他繼父的親弟弟),也因為牽扯進叛亂而被國王下令處決。就連愛德華四世的王后、亨利七世的嶽母,也被認為參與了叛亂而被禁錮起來,很快就過世了。「二小姐」嫁給了de la Pole家的兒子,與此同時她也是愛德華四世的親侄女;到底是誰慫恿誰叛變的,怕也是個千古之謎了
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為了國王嘴裡說的戰爭去繳稅,比如天高皇帝遠、生活在英格蘭西南角的康沃爾農民。所以當亨利七世以「平息蘇格蘭暴動」再次索稅時,他們忍不住了,組織起浩浩蕩蕩的隊伍直奔倫敦。面對所有的這些叛亂、起義行為,除了斬首所有的首領之外,對其他人的懲罰一致為——繳納罰金。亨利七世剛登基的時候,就進行了一次全國巡遊,深入了解各地情況。還記得嗎?他在布裡斯託鼓勵造船,他支持國際貿易,並以身作則。他自己就參與當時流行的礬貿易。礬是一種羊毛和紡織品的染色劑,從奧斯曼帝國進口,販賣到低地國家和英格蘭。說到羊毛貿易,你大概注意到了,當時正值圈地運動的上升期,英格蘭的羊毛貿易帶來大筆財富。而英格蘭最有經濟頭腦的人——國王亨利七世,當然也跟歐洲國家籤署各種對本國有利的貿易條款。其實,美洲差一點兒就成為英格蘭的新大陸。當初哥倫布在歐洲尋求贊助處處碰壁,他後來去了西班牙,同時派他弟弟去了英格蘭。一向看重海路貿易的亨利七世答應了資助,但等他弟弟興高採烈去匯報好消息時,他哥哥已經都到美洲了——論通訊的重要性。不知道是不是哥倫布的刺激,在他發現新大陸的四年後,亨利七世也資助了一位義大利航海家約翰∙卡伯特(John Cabot)。他們向西北行駛,很可能到了紐芬蘭島——再往前一步就是加拿大啊!後來他的兒子塞巴斯蒂安∙卡伯特(Sebastian Cabot)沿著北美洲的海岸線南下,很可能到達過今天華盛頓附近的切薩皮克灣。除了上面提到的徵稅、罰款、貿易三大收入來源,亨利七世在其它所有細節上都不會吝惜使用自己的經濟頭腦。比如上一篇提到的選老婆,先看對方的財產多寡;給兒子談一門婚事,就嫁妝數目跟同樣錙銖必較的親家——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來回扯皮。最後又因為嫁妝的兌現日期,不允許公主凱薩琳回國,也不好好照顧人家,讓人家堂堂一西班牙公主在英格蘭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亨利七世在英國史上的存在感不算太強,或許原因正如他兒子所言:「人們記住亨利五世,因為阿金庫爾戰役。」一位致力於穩定王位和創造財富的國王,無法給後世的文學創作者們留下足夠精彩的素材。但不管如何,請記住一個事實,亨利七世是英格蘭歷史上最後一位在戰場上贏得王冠的君主。他在世時教導自己的兒子亨利八世,要採取對外結盟的政治政策。其實他的愛子也不算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只是少年國王不免血氣方剛,壯志凌雲。如果他知道登基後的亨利八世迅速就敗光他積累了一輩子的財富,不知道會不會從棺材裡跳出來…

待續…

朋友們,喜歡就加個星標或點個"在看"(Wow)吧,以免我們就此別過在茫茫人海~

走,我們一起出去玩!

我們堅持原創,用自己的親身經驗

總結髮布最實用可靠的信息

為你展現一幅真實的英倫歐陸場景


探索文化旅行

London 

The United Kingdom

info@asiaculturaltravel.co.uk

微信公眾號:英倫歐陸深度遊 (verytraveler)

官方微博:TanSuo英倫歐陸深度遊

聲明:本號所有關於文化、歷史類的原創文章,都為我們查閱、交叉驗證許多資料,用時良久寫就,歡迎轉載,謝絕抄襲!!請尊重我們的時間和付出,謝謝!

碼字可以恰飯嗎?

相關焦點

  • 亨利七世
    1485年8月,亨利·都鐸在博斯沃思戰役打敗理查三世,隨即稱王即位,建立都鐸王朝,史稱亨利七世。統治英格蘭王國及其屬土周圍地區。亨利七世任內獎勵工商業發展,有賢王之稱。如果在這個關鍵時刻諾森伯蘭伯爵能夠奉理查之命將其軍隊投入戰鬥,理查完全有可能在斯坦利兄弟還在躊躇之時把亨利的軍隊徹底打敗。勤王派軍隊有兵多將廣和地形有利的良好條件,只有軍隊內部的背叛才能使他們失敗,而諾森伯蘭伯爵恰恰在戰場上作出了背叛之舉。緊接上文,第一根分割線前的段落。獲勝後的亨利,成為英國國王,亨利七世開創了英國歷史上的都鐸王朝。
  • 【暴君不易】亨利七世的一生
    作為一名篡位者,名聲在很多時候並不要緊。亨利七世的前半身還只是一個英格蘭西部與威爾斯山區躲躲藏藏的無名之輩,最終逃到了法國,成為了喪家之犬。好在決定他如此慘澹命運的源頭,英格蘭貴族之間的玫瑰戰爭也在最後幫了他一把。大批具有正統繼承資格的貴族們不是在戰場上被砍倒,就是在勾心鬥角中早早的消磨了自己的精力,英年早逝。
  • 英王列傳一:紅玫瑰白玫瑰,都不如他的都鐸玫瑰——亨利七世傳奇
    亨利·都鐸,史稱亨利七世,1485年8月22日—1509年4月21日在位。這個名字仿佛似曾相識,又仿佛從未聽過。如果你天真地以為,亨利七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君主,那麼你的智商在宮鬥劇裡恐怕連一集都活不了。事實上,亨利七世憑藉帥出天際的陰鶩狠辣,以一己之力開創了英國歷史上最奇葩的政權——蔚為壯觀卻又令人極度壓抑窒息。這一時期的種種,儼然具備了暴君統治的標配。但,他又絕非那種普通意義上的暴君,咋咋呼呼,動輒吹鬍子瞪眼,作威作福。
  • C羅神似亨利七世?英國科學家復原600年前國王的臉,二者相似
    最近,馬特復原了英國歷史上有名的亨利七世,他使用亨利七世當年留下的雕塑,復原了這位都鐸王朝開創者的外貌,然而面對亨利七世的臉,人們卻發現他似乎跟球星C羅有些神似。15世紀時,英國爆發了著名的玫瑰戰爭,亨利七世(Henry VII)最終彌合了互相對立的兩大貴族家族,建立了都鐸王朝,並於公元1485年即位,成為英國國王。亨利七世的風評比較複雜,有人認為他是賢君,也有人認為他是刻薄小人,總之,在他治下,英國不算太平。
  • 【英王情史之亨利七世-2 】玫瑰戰爭的終結者!
    當理查三世要求他把自己的獨生子送到諾丁漢當人質時,裡斯·阿普·託馬斯還以這個誓言為藉口拒絕國王的要求,聲稱沒有什麼東西能比他的良心更有約束力(我想起了西安事變後聲稱以統帥人格做擔保履行協議的蔣公公)。然而,聖戴維大教堂的主教通過宗教手段幫助他解除誓約,並建議他如果仍然感到不安的話,就躺在亨利都鐸的面前,讓他從肚子上邁過去。結
  • 中世紀教會法的奠基人:格列高利七世
    1073年4月22日當選為教宗,稱格列高利七世,繼續領導與推動克呂尼運動,宣揚教宗權力至高無上的神學,反對世俗君主操縱主教敘任權。從而使教宗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間的權力之爭日趨激烈。1076年2月在羅馬公教會議上宣布革除亨利四世教籍,廢黜其帝位,迫使亨利四世於1077年冬季親往教宗居地卡諾莎堡請罪,教宗聲威大震。亨利四世的地位穩定後,於1084年3月21日舉兵攻佔羅馬,另立教宗克雷芒三世。
  • 亨利八世:他是自信的年輕國王?還是父親不安的兒子?
    當代的一段詩歡欣鼓舞地說:「王國現在已被清除,由我們的國王哈利從書吏手中……大自然之花的工作。」外國的歷史學家將亨利七世描述為「一個極其可疑的黑暗王子」,在他去世時,他被廣泛視為一個貪婪吝嗇的隱士。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17歲的兒子兼繼承人身材魁梧,被譽為「阿多尼斯」和「我所見過的最英俊瀟灑的君主」。
  • 歷史上的今天1461年7月22日法國國王查理七世逝世
    1422年,查理六世死,查理七世即位,與此同時,英國人也擁立了亨利六世作為法國國王。法蘭西的土地上出現了雙王並立的局面,雙方大致以羅亞爾河為分界線。缺金少銀的查理七世被迫以土地為抵押向商人借貸,以籌集軍費,但戰局仍然不利,1424年法國在韋爾納伊戰敗,1428年英軍又圍攻奧爾良。就在心灰意冷的查理七世準備退隱之時,大救星出現了。
  • 亨利二世是現代法律之父?
    亨利率領的隊伍取得了一系列的小勝利,但很快就停滯不前了,原因有些無奈——亨利沒錢給僱傭兵發工資了。這時候就出現一個歷史未解之謎,對沒錢打仗也沒錢回家的亨利伸出援助之手的,居然是國王史蒂芬。他幫亨利結清了軍隊的費用,還讓他安全回到法國。同年,亨利的舅舅羅伯特安靜離世、第二年他的母親瑪蒂爾達也離開了英格蘭。但是亨利還不想結束,這時候他好強的性格表露無遺。
  • 前夫死後嫁給亨利八世之前,阿拉貢的凱薩琳為何生活在絕境之中?
    亞瑟去世後,亨利七世等待了一段時間,確定凱薩琳沒有懷孕後,時年46歲妻子逝世的亨利七世提出要迎娶前兒媳、時年十七歲的凱薩琳。這個提議遭到凱薩琳父母,武士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和費爾南多二世的強烈反對。這對夫妻對亨利七世的無恥,感到非常噁心。
  • 亨利八世的六位妻子(上)
    早在凱薩琳三歲時,英國國王亨利七世就極力促成了她與長子的婚事。亨利七世是都鐸王朝的第一位君主,在法國的支持下推翻了前任理查三世,從此開啟了都鐸王朝長達百年的統治。雖然坐上了王位,但「名正言順」這四個字仍然困擾著國王。
  • 查理七世表示棄約精神才救法國
    查理七世少年時期,亨利五世在法國所向無敵,他沒膽子和亨利五世較量,卻有膽子敢和堂叔「無畏的菲利普」撕逼,是「無畏的菲利普」被殺的幕後黑手。堂叔死後,勃艮第派的軍事力量徹底倒向了英國方面,查理七世只能躲到羅亞爾河谷苟延殘喘。
  • 亨利二世是成功的國王,但他的王后更成功
    亨利二世的王后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她是阿基坦公爵威廉十世的女兒埃利諾,這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她比亨利二世大了12歲。一開始她是法國國王路易七世的王后,因為生不出兒子,1150年和國王離婚了。緊接著她就嫁給了小自己12歲的諾曼第公爵亨利二世,亨利二世當了英格蘭國王后,她自然從法國皇后變成了英國皇后。說到底她就是個皇后的命。
  • 亨利八世與成就他的六個女人:女強人戰鬥皇后之阿拉貢的凱薩琳
    個人覺得這個版本的凱薩琳畫像是最有氣質 15歲的凱薩琳是出身於西班牙王室的四位公主之一,凱薩琳是這四位公主中最美麗聰慧又強韌有想法的公主,而年紀輕輕的她第一任婚姻是都鐸王朝國王亨利七世的長子亞瑟
  • 花樣國王-英王亨利二世閃亮登場-家裡蹲微學堂系列
    ),所以後來H2繼承了老爸的優良傳統,要娶就娶王后,娶到了法王路易七世的王后(當然是離婚後的)。這裡得提一下悲催的法王路易七世路易七世的王后是阿基坦的埃莉諾,娶親的時候何嘗不是衝著阿基坦公爵豐厚的嫁妝,然而婚後很多年王后都沒生出繼承人,路易七世毅然決然選擇了離婚。離婚就是發昏僅僅過了一年,再婚後的前王后就在1153年為H2生下了長子威廉。接二連三又生下了四子三女。
  • 亨利二世:為什麼要推倒阿姨?
    Palace of Poitiers, seat of the Counts of Poitou and Dukes of Aquitaine in the 10th through 12th centuries, where Eleanor's highly literate and artistic court inspired tales of Courts of Love.
  • 穿過愛情八卦與宮廷鬥爭的迷霧,讀懂都鐸王朝亨利八世的多面人生
    他的6位王后裡邊,被逐出宮廷都算是比較好的結局,安妮·博林和凱薩琳·霍華德兩位,更是直接被亨利八世親手送上了斷頭臺。在安妮·博林被處決的前一周,他還創作了一部以安妮為主角的戲劇,在宮廷內上演,與此同時,又緊鑼密鼓地籌備與簡·西摩的婚禮。沃爾特·羅利爵士在《世界之歷史》中,不禁感慨道:「他究竟有多少個妻子,在一念之間被棄若敝履?」
  • 七世達賴喇嘛的傳奇故事
    這首近乎抒情的詩, 最終成了七世達賴喇嘛靈童轉世再生人間的秘偈。七世達賴喇嘛名叫格桑嘉措(1708-1757),意為「賢劫海」,藏曆第十二繞迥之土鼠年(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七月生,八歲時在理塘寺出家,父名索南達結,母名家南曲措。。當格桑嘉措作為七世達賴喇嘛的靈童轉世在理塘後,又為理塘增添了一首讚美的詩:「別看理塘是個貧窮乞丐地,佛爺喇嘛降生在這裡。」
  • 被全家起兵反叛的亨利二世
    亨利二世的子女們(左起):威廉姆、小亨利、理查、瑪蒂爾達、若弗魯瓦、埃莉諾、瓊和約翰關於他的家庭,這裡再總結介紹一下:王后埃莉諾是亨利二世的宿敵法王路易七世的前王后但僅僅離婚幾周之後,亨利二世和埃莉諾便成親了。路易七世氣個半死,他認為這是亨利對他的公然侮辱。而且娶了埃莉諾的亨利,擁有的法國領土比他的還多了(埃莉諾是阿基坦公爵的女兒)!路易七世開始聯合勢力對付亨利,這其中包括亨利的競爭者、英格蘭國王史蒂芬以及他的繼承人尤斯塔斯,還有亨利的弟弟若弗魯瓦——這就是那個起兵對付他的親弟弟。若弗魯瓦說,亨利剝奪了他的繼承權。
  • 查理七世表示要有棄約精神才能拯救法國
    查理七世少年時期,亨利五世在法國所向無敵,他沒膽子和亨利五世較量,卻有膽子敢和堂叔「無畏的菲利普」撕逼,是「無畏的菲利普」被殺的幕後黑手。堂叔死後,勃艮第派的軍事力量徹底倒向了英國方面,查理七世只能躲到羅亞爾河谷苟延殘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