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星宿之北方玄武,為什麼說「北鬥主生,南鬥主死」

2020-12-14 城市船夫起

二十八星宿的創立,是為了觀測太陽、月球和金木水火土星的運動位置的標記。這些星辰都是處在「黃道」位置在附近的眾星辰。劃分二十八等分的依據是「土星每一年坐鎮一個區域,28年回到原位」,即按照土星運行的規律來劃分的。古言"二十八宿為經,七曜為紀"。關於二十八星宿的記載,目前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戰國初期。在講解「北方玄武七個星宿」之前,我們說說古人觀測二十八星宿的方法。

黃道周圍的二十八星宿

古人講究「坐北朝南」,因此觀測星空時也是面向南方。人們抬頭仰望,南方朱雀處於前面,北方玄武處於後方,左邊是東方青龍,右邊是西方白虎。如果把這個觀測示意圖畫出,如下圖,所以與我們現在認地理圖所說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圖有些不同了。那麼古代在什麼時節可以更清晰的區分這四象呢?那就是「春分」。此時南北半球平分晝夜,面向南方,以前後左右進行觀測,便基本看到四象所有星辰(尾宿除外,原因見講解東方青龍)。

三垣四象示意圖

我們來具體說北方玄武。因為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個星宿,組成了龜蛇的形象,稱為「玄武」。《左傳》載「玄武在北方也。龜、蛇二蟲共為玄武」。第一個就是「鬥宿6星」,因為和北鬥差不多,都是組成勺子狀,為了區分,一般稱為南鬥六星。古代有「北鬥主生,南鬥主死」的說法,在傳統神仙文化中,南鬥對應的是南極長生大帝,和北鬥掌管著生死大權。南鬥六星相較於北鬥七星,亮度和大小都弱一些。王勃《滕王閣序》有句叫「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接著我們要說的就是第二宿牛宿。

鬥宿與牛宿

這個牛宿,古代稱「牽牛」,有六顆星,形狀像牛角,故得名。傳說七月七「牛郎會織女」,就發生在這片星空。但是織女星並不是「女宿」,而是處於女宿前方的三顆星組成的三角形狀的小星官,在秋季的夜空中,看到最亮的星星就是織女星,在它東邊周圍有白茫茫的一片,這就是銀河。織女星與銀河東牛郎星相對。據現代天文探測,織女星是據地球比較很遠的一顆恆星,只因它的亮度是太陽的50倍,所以才能透過星空,被我們看到。由織女星的光傳到地球,需要26光年(太陽光從太陽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織女星其實是它26年發出的光。同樣的,牽牛星也是一顆比較亮的恆星,亮度是太陽的10倍,它的光傳到地球需要16光年。

玄武圖片

北方玄武的第三宿「女宿」,有四顆星,古稱婺女。《禮記》中載:「孟夏之月……旦婺女中」;意思就是說如果黎明時看到女宿在南方中天的位置,便曉得初夏來臨了。第四宿「虛宿」,有兩顆星,它處於北方的中央,《爾雅》的注釋載「虛在正北」。被看作是「天節」。由於古代認為虛宿主秋,秋天萬物枯落,有肅殺之象,因此古人也認為,此宿有不祥之意。危宿三顆星,像尖屋頂,《史記天官書》:「危為蓋屋」。其後是室宿9星、壁宿2星,這兩個星宿,早些時候是連在一起的,《周官梓人》載「龜蛇四遊,以象營室也」。意思是這兩個星宿,原名為「營宿4星和室宿7星」。營宿(東牆壁和西牆壁各2星)的四顆星像是龜的四隻腳,而室宿7顆星像龜身及探出去的頭。

北方玄武星官圖

如上圖,關於北方玄武的標識——龜蛇一體,從星宿命名及古籍來看,是不準確的(作為圖像示意圖無可厚非)。由室宿和營宿,到室宿和壁宿,這裡改變的是把營宿的「東牆壁2星」分出,形成室宿11星,最後剩餘的壁宿,實際上是指「西壁」。從這些星宿名稱來看,龜蛇星象以「龜馱著蛇」比較符合。

相關焦點

  • 什麼叫「南鬥主生,北鬥主死」?
    二十八宿而中國的天文學也很早,中國人的星相學稱為「星官」,把天空分為三桓四象二十八星宿,其中北方玄武的鬥宿裡就是俗稱的「北鬥七星」!北鬥四指先秦古籍《鶡(hé)冠子》裡記載: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古人很早就能把北鬥七星作為指示方向的作用。為什麼是北鬥主死,南鬥主生呢?
  • 圖文並茂談二十八星宿之北方七宿篇
    我們總可以準確地找到那些固定熟悉的星座,但是對現代人而言,我們很難準確地找到二十八星宿(28個星區)。我們更是難以準確地,把二十八星宿與天空中的星星對應起來。首先,我們古代星野分布區隔還是以黃道周天為主的星空。那麼我們首先需要簡單的理解——黃道。黃道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知道地球圍繞太陽旋轉一圈叫做公轉,周期是一年,地球自轉周期是一天。
  • 風水二十八星宿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以車道附近二十八個恆星座為標誌,觀察研究行星等天體運動的規律,稱這些恆星座為二十八星。  話說三千五百年前,武王伐紂成功後,大封功臣。其中有二十八人分別被封為鎮天宿神,合稱二十八星宿!因為他們是凡人有功才被封為神,所以玉帝下令他們必須每千年投胎做一次人,經考核後才能再次位列仙班。
  • 地心說、二十八星宿、步天歌……中國古人是如何研究星空的?
    二十八星宿是指把天上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是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而以「宿」一詞稱之也是因為這些聚集的星群像是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所棲息的宿地。當然一個星宿也不是指一顆星星,而是指星群的集合。
  • 【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由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組成。上古時代我國古人在靠近黃道面的一帶仰望星空,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成若干個區域,稱之為二十八宿,又將這二十八宿按方位分為東、南、西、北四宮,每宮七宿,分別將各宮所屬七宿連綴想像為一種動物,以為是「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 「延壽」南鬥六星為什麼是北方星宿?此南北不同,體現古人大智慧
    「延壽」南鬥六星為什麼是北方星宿?此南北不同,體現古人大智慧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繫辭傳下·第二章》按照上面《繫辭》裡面的說法,《易經》與天象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一定要通天象而言易。
  • 南鬥主生,北鬥主死:「五鬥星君」中的另外三鬥又是啥?代表什麼
    南鬥主生,北鬥主死:「五鬥星君」中的另外三鬥又是啥?代表什麼王母娘娘的蟠桃園裡,「園長」齊天大聖問前來摘仙桃的7位仙女:蟠桃宴會,都請了哪些神仙?七衣仙女回答:老規矩!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間神話傳說中,有「南鬥主生,北鬥主死」的說法,南鬥星君和北鬥星君,也常見出現在東晉幹寶所著的《搜神記》等文學作品中。中國道教的神仙體系中,南鬥六星君與北鬥七星君,也常常並列相稱,是道教重要的天神。
  • 二十八星宿(附圖)
    玄武原為古老神話中的北方之神,道教北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為二十八宿的北方七宿(鬥、女、虛、危、室、壁),其形象龜,亦稱龜蛇臺體,位於北方,屬水,色玄,總稱「玄武」。《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十四稱北方玄武星君為:「鬥宿天廟星君,牛宿天機星君,女宿天女星君,虛宿天卿星君,危宿天錢星君,室宿天廩星君,壁宿天市星君。」至於其形象,《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云:「北方玄武,太陰化生,虛危表質,龜蛇臺形,盤遊九地,統攝萬靈,來從吾右。」
  • 【經典】府城玉皇廟二十八星宿
    《石氏星經》稱:「角為蒼龍之首,實主春生之權,亦即蒼龍之角也。」《說文》稱「亢人頸也」,因此亢宿是蒼龍的脖子。氐宿又名天根,它是蒼龍的胸。房宿為蒼龍之腹,由於龍為天馬,所以房宿又稱為天駟或馬祖。心宿即大火星。尾宿是蒼龍之尾,按古代分野說(天上的星星各自對應著地上的某一區域),尾宿和箕宿對應著九江口,因此尾宿又名九江,它附近有天江星、魚星、龜星。箕宿也是蒼龍之尾,它附近還有糠星和杵星。
  • 山西玉皇廟:二十八星宿雕塑獨冠天下、舉世無雙
    《石氏星經》稱:「角為蒼龍之首,實主春生之權,亦即蒼龍之角也。」《說文》稱「亢人頸也」,因此亢宿是蒼龍的脖子。氐宿又名天根,它是蒼龍的胸。房宿為蒼龍之腹,由於龍為天馬,所以房宿又稱為天駟或馬祖。心宿即大火星。尾宿是蒼龍之尾,按古代分野說(天上的星星各自對應著地上的某一區域),尾宿和箕宿對應著九江口,因此尾宿又名九江,它附近有天江星、魚星、龜星。箕宿也是蒼龍之尾,它附近還有糠星和杵星。
  • 「辰宿列張」,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揭開古代觀星術的內幕!
    尤其是在我們看來十分繁亂的星星中,古人們找出去了其中相互有聯繫的星星,將整個星域劃分成了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四個星域,共二十八個星宿,再加上後來的三垣,共同組成了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的說法,在戰國時期已經是廣為流傳。其中,在隨縣出土的戰國時期曾侯乙墓漆箱上,就有著蒼龍,白虎,玄武的圖案,而漆箱頂部無法描繪,所以就沒有朱雀的圖案。
  • 府城玉皇廟:二十八星宿獨冠天下、舉世無雙
    《石氏星經》稱:「角為蒼龍之首,實主春生之權,亦即蒼龍之角也。」《說文》稱「亢人頸也」,因此亢宿是蒼龍的脖子。氐宿又名天根,它是蒼龍的胸。房宿為蒼龍之腹,由於龍為天馬,所以房宿又稱為天駟或馬祖。心宿即大火星。尾宿是蒼龍之尾,按古代分野說(天上的星星各自對應著地上的某一區域),尾宿和箕宿對應著九江口,因此尾宿又名九江,它附近有天江星、魚星、龜星。箕宿也是蒼龍之尾,它附近還有糠星和杵星。
  • 風水知識 | 二十八星宿詳解
    在劃分天區的標準上,二十八星宿和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是這個標準的準繩,這一點和西方的十二星座是向吻合的,西方的十二星座不過多已人文為主而。四神在古代中國中另一個主要表現就在於軍事上,在戰國時期,行軍布陣就有「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布陣的方位圖而已。
  • 二十八星宿形象圖
    其中記載:天下四分五裂之時,天地意象,星相大變,人間四獸之靈重現。拖身於世間二十八人,身上現出二十八星宿字樣之人將開啟天地靈氣之門,得到四獸之寶物。屬於道教二十八星宿之角宿角木蛟。封神前原名柏林,截教門人,通天教主名下的弟子,死於萬仙陣。角星為二十八星宿之首,最為善戰。故受到召請時必會排在前列。四木禽星之一。
  • 智慧與神話:二十八星宿的傳說由來與實際應用
    二十八星宿代表的是古人將諸天星辰劃分而成的二十八個星區,按著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劃分為四組,每組各有七顆星宿,又稱其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等,例如我們所熟知的「東之青龍,北之玄武,南之朱雀,西之白虎」就是依次而成的。每顆星宿都有各自所代表的動物。
  • 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又名: 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最初是古人為比較太陽、太陰、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
  • 天幹地支五行八卦二十八星宿 值日當權主何事?
    北方玄武:鬥、牛、女、虛、危、室、壁等七宿。西方白虎:奎、婁、胃、昴、畢、觜、參等七宿。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張、翼、軫等七宿。拓展篇東方甲乙木,顏色青,南方丙丁火,顏色赤,西方庚辛金,顏色白,北方壬癸水,顏色黑,中央戊己土,顏色黃。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 二十八星宿詳解與改運秘法吸引力法則的妙用
    具體如下:二十八星宿:東方青龍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北方玄武七宿:鬥(dǒu)、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lóu)、胃、昴(mǎo)、畢、觜(zī)、參(sh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zhěn)每宿包含若干顆恆星。
  • 二十八星宿的由來和他們所代表的吉兇內涵
    二十八星宿最早的記載是出現夏商時代,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得到進一步發展,最初它們是古人用作觀測日、月、五星運行坐標的二十八組恆星,在《尚書》、《左氏春秋》中都有記載。早期的二十八星宿主要是用於農業,主要是用來觀測天文和氣象,對中國日曆的發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 道教之南鬥六星君
    南鬥延壽度人,與北鬥分職共理萬物的生死。《南鬥經》指出,南北二鬥,陶魄鑄魂,魂既受煉,乃遷轉生。陰靈陽曜,攝魂魄以來遊;天清地寧,運神機而莫測。水火濟煉廣開救苦之門,既死之鬼無不蒙恩超度。二十八星宿中的鬥宿,即北方玄武七宿之首,其六星似鬥,諸史天文志併名曰南鬥。鬥宿以地盤論在北,天盤論則在南,因此南鬥以南名鬥,實為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