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開欄語
總有一段經歷讓你終生難忘;總有一份感情讓你刻骨銘心;總有一個理想讓你永不放棄;總有一種力量讓你奮然前行。
在這春暖花開、忙種耕耘的日子裡,專欄一一《司路心語》和大家見面了,透過法院幹警的原創作品,您將傾聽到司法路上他們的靈魂感悟,希望《司路心語》能為"絲路古驛、能化新城」義馬,增添一抹法律的陽光。
今日推送
首次庭審筆錄
作者:陳朝偉 義馬法院執行局
2017年9月19日,對我而言是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因為就在這一天,在歷經一個多月的報考程序後,作為「書記官」專業出身的我,被義馬市人民法院招錄,「名副其實」地成為該院民事辦案第二團隊的一名書記員。雖然入職僅有兩個月的時間,但對於一名新人書記員而言,已經接觸到不少新的人和事,這其中最令我難忘的,當屬自己首次「操刀」庭審現場筆錄了。
清楚記得那次庭審是在10月23日的上午,時值清秋,距我進入法院已將近一個月。這期間我主要從事一些基本的司法輔助事務,如整理卷宗、列印文件等,並沒有正式參與過庭審。直到有天保全組送來一份卷宗,王庭長告訴我提前準備下屆時做好庭審筆錄,我這才突然意識到,重頭戲要開始了。激動,緊張,惴惴不安……即便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開庭在即還是讓我有種如臨大敵的感覺,尤其擔心自己的輸入速度能否跟上庭審現場的節奏。好在王庭長可能是看出來了我的心思,寬慰我說不用擔心,庭審的時候他會儘量把語速放慢一點;加上之後向別的庭室資深書記員溝通「取經」,淘到不少實用經驗,我懸著的心這才稍稍放了下來。即便如此,在庭審的頭天晚上,我還是意外地,失眠了……
10月23日,終於到了要「上戰場」的時候了,一大早我便來到了辦公室,進行最後的準備工作。當天要審理的是一起執行異議之訴案件,涉及兩被告,當事人加上訴訟代理人有七人之多。我一邊繼續熟悉卷宗,一邊核對筆錄中預先錄入的案件信息。不多時,原告方三人因為需要查閱卷宗也來到了辦公室,室內頓時忙碌起來。九點的時候,接到電話,得知原定十點的開庭因故要推遲半小時後,原告律師和我居然不由自主地同時鬆了口氣,因為這意味著可以多出來半個小時準備時間了。第一時間通知其他當事人開庭時間,又翻閱了幾遍卷宗,已臨近十點鐘。收拾好相關材料,送走原告一行,我便向著審判庭走去。
幾分鐘後我剛到達法庭,發現庭長已經等在了那裡。打開法庭大門,我徑直來到了書記員席位,忙不迭地打開微機,測試能否正常使用。還好,機器使用起來稍微有些卡頓,但還能克服。另外兩被告也早已到達現場,因為此前並沒有接觸他們,在確認現場設備功能完好後,我利用最後的時間同他們進行簡單溝通,核對身份信息。身後審判席上庭長也已入座,一襲黑色法官袍顯得莊重嚴肅,身旁是兩位人民陪審員,庭下旁聽席上也入座了七八人旁聽。「萬事具備,就等開庭」,我長呼了一口氣,在心底給自己加油打氣。
10月23日10時30分,開庭時間已到,現場卻出現了個小插曲--原告席上空無一人,但半個小時前我還看到他們一行正在法院一樓大廳商量著什麼,原本庄嚴肅穆的法庭氣氛愈顯凝重。又過了幾分鐘法庭外才響起匆匆的腳步聲,原告方三人快步入座。庭審居然還能遲到,這算不算是藐視公堂?我在心裡沒好氣道。而庭長對此也明顯不滿,斥責了滿臉窘相的原告方幾句。原、被告均已到齊,在我宣布法庭紀律並作報告後,伴隨著審判長鄭重地敲響法槌,庭審正式開始。
審判長簡單介紹了審判人員情況,告知雙方訴訟權利義務,並徵詢申請迴避意見。得到雙方均不迴避的答覆後,開始法庭調查,由原告首先發表起訴意見。由於事先在筆錄中已做了相應填充,此時我的工作量減輕許多,只需聽取原告發言對筆錄校對、補充即可。從原告的訴狀中旁聽人員也可以了解大致事由,即原告多年前從第二被告那裡買到一處宅基地自建房,居住數年,直到不久前該房因另一起民間借貸糾紛被第一被告向法院申請執行。原告認為個人權益受損,遂提起執行異議之訴。如果說原告訴稱部分我還感覺挺輕鬆,那麼緊隨其後的被告辯稱就意味著真正的挑戰開始了。訴訟參與者全都是中年人,操講的均為本地方言,對於同為「土著人」的我,雖說聽取不存在障礙,但一旦發言人語速過快,我就明顯感覺力不從心了。況且開庭前我與二被告並無任何接觸,筆錄裡關於他們的案件信息基本為零。這不,那邊第二被告的男律師答辯詞發表得慷慨激昂,這邊我的十指如飛卻還是跟不上錄入,不由得有些急躁。拼音輸入法需要選字、翻頁的短板也使我倍感棘手--真懊惱為什麼從來沒學過用五筆。與此同時,我更深切地體會到了什麼叫「欲速則不達」還有「忙中出錯」,越是想跟上節奏,手指卻越容易不自覺地按錯,越是要多浪費數秒去糾錯。更別提個別生僻字還有標點符號……看來想要實現同步錄入已經是不可能的,只能退而求其次,記錄辯論要點或關鍵字,稍後再盡力完善補充了,同時還要避免一心二用漏掉其他關鍵發言。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二被告答辯的條理還是比較清晰的,基本都被記錄了下來,相應理由就只能擇取了。好容易等到答辯環節結束,我不由地在心裡暗暗叫苦,現在都這麼被動,那待會兒那麼多的證據,舉證、質證我能應付得來麼。好在王庭長看出來了我當時的窘境,適時向雙方當事人提出了建議:將證據分組提交,逐一質證,按條理髮言,以便於庭審核查及記錄在案。事實證明,這個提議收效顯著:庭審節奏緩和了許多,秩序明顯好轉,雙方代理人發言時也不再像之前那樣竹筒倒豆,我的錄入也有條不紊了。等到第一被告代理人發表質證意見的時候,我留意到,她的發言是隨著我的操作起止的,語速也不快,明顯是為了照顧我,不由得讓我心頭一暖。就這樣,雙方圍繞爭議焦點各自舉證,各抒己見,庭審進行得很順利,我也進入了狀態,不再失誤。不過隨後現場又出現了一個小插曲:面對原告質疑,第一被告居然也拿出了一個土地使用權證與原告證據中的土地使用權證對質,且編號一致,內容相同,並都聲稱來自第二被告,懷疑對方的證件造假。王庭長見狀當即意識到了嚴重性,二證必有一證涉及偽造!當庭決定將雙方其他無異議的證據原件退還,暫扣兩土地使用權證,待交相關部門鑑定真偽後擇日二次開庭,並特意提醒我將這一情況記錄在案。隨後,經確認雙方已無最後辯論意見,伴隨著再次敲響法槌,王庭長宣布休庭,各方當事人核對筆錄。我忙將庭審筆錄從頭到尾大致瀏覽了下,列印出來,請雙方當事人依次確認無誤後籤字捺印。話說時間過得真快,居然已臨近中午12點了。雖然「馬不停蹄」了一個半小時,但看著長達七頁的筆錄文件,得知當事人對內容基本無異議後,我心頭懸著的那塊石頭才算落了地,甚至還有點小小的成就感。
然而庭審雖然已經結束,法庭裡卻再起波瀾。原告可能因為與第二被告積怨已久,在籤完字後居然與其爭執甚至對罵起來。還好王庭長仍在庭內同律師交流,及時厲聲喝止了二人的荒唐行為,二人這才默不作聲,悻悻離去。我不由得在心裡嘆了口氣,當事人渴望個人權利得到保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既然已經選擇了走法律途徑,為什麼就不能心平氣和地等待判決呢,相信法律會給當事人一個公正的答覆的。
事後王庭長特意查看了這份庭審筆錄,詳細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例如,但凡當事人的發言都需由其在相應部分捺印而非只在筆錄末尾一處,以及個別紕漏、別字等。我這才意識到,之前那點成就感完全是自己在想當然,我的本職工作還有太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現在看來,如果讓我給自己作為新人書記員首次作出的這份庭審筆錄打分的話,滿分100,我只能給出60分,算是差強人意吧。但作為「首秀」,它無疑將成為我人生中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詩人汪國真說,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這次庭審僅僅是一個開端,對於一名新人書記員而言,以後我還將參與更多的庭審,面臨更多的挑戰。願我能不忘決意投身法院那一刻的初心,不斷完善自我,書寫青春,為新時期司法建設的宏偉藍圖添磚加瓦!
今日一語: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尋出路,卻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我們應當在這過程中,學習穩定、冷靜,學習如何從慌亂中找到生機。
編審:陳靜毅
文章:陳朝偉
原標題:《【司路心語】首次庭審筆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