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投案一年後,安徽桐城農商行原董事長受賄案迎來一審判決。
日前,裁判文書網披露判決書顯示,2009年至2016年1月,蘇紹雲在擔任桐城農商行董事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後收受賄賂共2144.76萬元。
據了解,蘇紹雲主動投案後,檢舉了正廳級幹部陳某。判決書顯示,陳某「在安徽省金融系統,特別是省農信社系統有重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4月初,安徽省聯社原理事長陳鵬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在陳鵬落馬後,整個安徽省農信系統掀起反腐風暴,至少有11名高管公開被查。
考慮到蘇紹雲存在自首、檢舉他人犯罪、主動退贓等行為,一審法院最終判決蘇紹雲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對其違法所得等予以追繳。
受賄2000多萬被判4年
現年57歲的蘇紹雲,原任安徽桐城農商行(原桐城農信聯社、桐城農合銀行,以下簡稱「桐城農商行」)黨委書記、董事長,也是該行改制農商行後的首任董事長。
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1月,蘇紹雲辭去該行董事長職務,並於當年3月外逃,2017年1月被檢察機關立案偵查。
蘇紹雲辭任後,桐城農商行董事會決議由行長汪建國代為行使董事長職務。但不到半年,汪建國就因受賄罪被刑事拘留,後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零六個月,另對其違法所得174.9萬元予以追繳。
2019年10月,已經外逃超過三年半的蘇紹雲主動回國投案,並表示願意積極退贓。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當時消息,蘇紹雲利用職務便利,為有關企業在辦理貸款方面謀取利益,多次收受賄賂,涉嫌犯罪。
而在自首一年多後,蘇紹雲的判決結果於近日公布。裁判文書網披露的《蘇紹雲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2009年至2016年1月,蘇紹雲在擔任該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後收受賄賂共計2144.76萬元。
其中,僅為4家當地企業在獲批桐城農商行貸款和增持該行股權等方面提供幫忙、關照,蘇紹雲就先後收受前述4家公司實際控制人李某財物約1992萬元。
此外,他還多次為他人在該行貸款、職務晉升、招錄考試等方面提供幫忙、關照,並收受賄賂。
前述受賄款項中,蘇紹雲在案發前已退還李某約1706萬元,並在回國投案後退繳贓款235萬元、卡地亞手錶一塊、蘋果5S手機一部。
判決書同時顯示,另查明,蘇紹雲檢舉鮑某向廳級幹部陳某行賄,陳某已被立案並採取留置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調查中。
考慮到蘇紹雲主動回國投案,屬於自首,並存在檢舉他人犯罪的立功行為,還主動退還贓款,一審法院最終判決蘇紹雲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
同時,蘇紹雲退繳的違法所得235萬元予以追繳,隨案移送的手錶、手機予以沒收,另對其違法所得177.18萬元繼續予以追繳。
檢舉廳官立功
蘇紹雲主動投案後,檢舉了廳級幹部陳某存在受賄行為,後經查證屬實。一審法院將此認定為立功行為,可依法對蘇紹雲從輕或減輕處罰。
裁判文書中,蘇紹雲辯護人提出的辯護意見顯示,陳某為正廳級幹部,「在安徽省金融系統,特別是省農信社系統有重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4月初,安徽省聯社原理事長陳鵬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11月中旬,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決定對陳鵬「雙開」的通報。
經查,陳鵬違反政治紀律,與他人串供,偽造證據,對抗組織審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收受禮金、購物卡;違反組織紀律,利用職權違規為他人謀取人事利益,並收受財物;違反廉潔紀律,違規收受禮金;涉嫌受賄犯罪。
而在陳鵬落馬後,安徽農信系統也掀起反腐風暴,7個月內至少有11名安徽省農信系統高管先後公開被查,成為2020年金融反腐的一大亮點。
具體包括:5月,蚌埠農商行原董事長張紹新、懷遠農商行原董事長顧平被查;6月,懷遠農商行原副行長李路璐、鳳臺農商行原董事長鮑學啟、安徽省聯社黨委委員汪俠(阜陽潁東農商行原董事長)被查;7月,安慶農商行董事長徐學軍被查;9月,金寨農商行原董事長趙勇被查;11月,金寨農商行綜合管理部基建辦主任劉佩功、安徽省聯社原副主任孫斌、潁東農商行原董事長代偉、潁東農商行原副行長張建軍被查。
到去年12月21日,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陳鵬涉嫌受賄一案,監察機關指控:
2001年至2020年期間,陳鵬利用其擔任當塗縣委書記、馬鞍山市委常委、六安市委常委、副市長、省農信社副理事長、主任、理事長等職務上的便利,為相關單位和個人在推銷保險業務、工程承攬、項目貸款、供應藥品、人事調整等方面謀取利益或不正當利益,多次直接或與他人共同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約7859萬元。
金融腐敗伴生經營風險
金融腐敗,往往伴隨著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問題。
董事長外逃、行長落馬的2016年,桐城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7%,但此後持續加速下滑,不斷升至2019年6月末的11.12%。
加大不良處置力度後,截至2019年末,該行合併口徑不良貸款餘額為19.2億元,不良率為9.09%,仍遠高於5%的監管紅線,相應的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則不到54%,嚴重低於監管要求。
對於不良貸款的上升,桐城農商行表示,是「受地方信用風險事件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整體信用環境遭到破壞、借款人誠信意識下降,加上公司內部管理、風險防控不力,造成存量貸款風險較大。」
而環顧整個安徽農信系統,資產質量也不容樂觀。去年12月9日,財政部安徽監管局在官網發布一篇名為」中小銀行系統風險情況分析和建議」的文章稱,安徽省高風險機構集中在15家中小銀行,主要分布在安慶、蚌埠、宿州、六安、銅陵等地區。
其中,2020年公開落馬的12名安徽農信系統高管中,有多名高管此前任職的銀行就位於安慶、蚌埠、六安等地,桐城農商行總部所在地——桐城也是安慶代管的縣級市。
該文還透露,截至2019年末,前述15家高風險機構不良貸款餘額270.3億元,佔全系統的77.9%,實際不良資產處置缺口232.4億元。
以蚌埠農商行為例,該行官網2019年5月披露動態新聞顯示,2018年9月該行不良貸款率曾高達32%左右。截至2019年末,該行不良率仍達9.9%,風險壓力較大。
此外,調查研究顯示,經統計,2019年安徽省中小銀行系統資本充足率為9.96%,僅高出監管紅線不到2個百分點,也低於全國中小銀行資本充足率平均水平,實際資本金缺口208.07億元;撥備覆蓋率73.73%,且逐年下降趨勢。
針對風險化解,財政部安徽監管局提到,疫情發生以來,各級財政更是吃緊,提出基本上沒有能力去籌措資金,支持化解風險。經測算,安徽省支持化解中小銀行風險存在的資金缺口約563.37億元。